對於《葉問4》,我的評價只有5個字:絕對值票價!
原因很簡單,有甄子丹主演,並且他有“動手”,基本值票價。
功夫片本質上不是劇情片,文藝片,而是商業片。
這種電影會將很多時間分配在打鬥場面,花在給觀眾帶來感觀刺激上,就像特效片會用大量的特效場景來取悅觀眾一樣,所以劇情會先天不足。
因此,對於《葉問4》,我們無需過分執著於劇情的嚴謹性,因為它本質就不是《肖申克的救贖》,不是《綠皮書》,它只是一部“大老粗”電影。
《葉問4》的文戲能夠讓部分大眾觀眾產生共鳴,甚至覺得有點感人,我覺得已經是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甄子丹能在《葉問4》再次上場,再次表演他精湛的打戲,這已經值票價了。
總的來說,《葉問4》是這幾年來,少有的拍得好的功夫片。
但從功夫片發展的角度來看, 《葉問4》背後,隱藏著功夫片的無限危機。
56歲的甄子丹又做“先鋒”,是因為功夫片現在無“大將”了,已經無“猛人”來接班了!
這十幾年來,功夫片似乎無法再進一步發展,甚至在倒退了!
這我們需要從上世紀說起,
功夫片的起源和成熟
【50,60年代的香港】
最早的功夫片,據說是內地上世紀20年代拍的《火燒紅蓮寺》,但那只是一部擦邊作品,勉強算是功夫片的起源,因為它更趨向於“武俠神怪片”,更趨向於講像金庸武俠小說裡的那些“神功”。
功夫片真正意義上的起源,應該是在50,60年代的香港。
因為那時候的香港,“武俠神怪片”仍然在發展,比如大名鼎鼎的《如來神掌》就在那時候出現的;
但稍微正宗的功夫片,已在蓬勃發展起來了,經典的老版《黃飛鴻》,《獨臂刀》,《大醉俠》,都出現在那個時代。
這些電影的打鬥場景仍然是有點“假”,過分超乎物理法則,但已經開始走向現代,開始偏真了,以真正的中國武術為基礎,而不是神功。
【李小龍】
功夫片的真正走向成熟,開始定型,應該是從李小龍開始的。
雖然李小龍短暫的一生中,只拍了4部半功夫片,但已經足夠奠定了往後幾十年功夫片的基本框架。
在打戲方向,他讓"求真"成為了主流!
在李小龍的功夫片裡,仍會有主角光環,一個打十幾個,但他的打戲已經顯得非常真實,至少讓觀眾覺得很真,很震撼,不像以前的功夫片,拳頭未到,一批人就倒下了。
而且他的功夫片很多都是基於他自己的武術理念,很多打戲彷彿都在教人如何搏擊,顯得非常真實。
也因為他,功夫片的打鬥場景也越來越現代化,題材也更豐富。
既有《精武門》那樣,以民國時期為背景,穿著傳統的唐裝打日本人的場景,也有《猛龍過江》裡,在羅馬鬥獸場裡,上身赤膊,充滿荷爾蒙地與羅禮士展開搏鬥。
功夫片與民族,中華文化牢牢地結合起來,也是從他開始流行開來
從李小龍在《精武門》裡喊出那句“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開始,功夫片就開始流行與民族,中華文化結合起來。
真正的練武之人總是愛國,愛民族;總是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總是講哲學,講做人的............這些功夫片的常規設定不是李小龍首創的,但卻是從李小龍流行開來。
更重要的是,李小龍徹底打開了功夫片的市場
讓功夫片在全球流行開來,徹底打開了功夫片的市場,這是李小龍對功夫片的最大貢獻,也是功夫片徹底走向成熟的標誌,因為有市場的片種,才能發展起來。
【李小龍後的“大將”時代】
李小龍以一人之力,為功夫片打開了一片天,很了不起,遺憾的是,他只活了33歲,便英年早逝了。
李小龍逝世後,很多人都爭著做下一位李小龍,但誰也不能達到李小龍那樣的高度,不過有幾個人成為了功夫片的“大將”,能夠支撐著功夫片的繼續發展。
第一位,就是成龍大哥
他做不了李小龍,但成為了成龍,同樣很了不起。“拿命來拼” ,和走“功夫喜劇”的路線,讓他成為了李小龍之後,最有國際影響力的功夫巨星。
第二位,是李連杰
他被譽為“功夫皇帝”,他的功夫片,特點就是打得漂亮,打得行雲流水,有他的獨特風格。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黑客帝國》的主演,差點就是他了。
第三位,就是《葉問4》的甄子丹
甄子丹的功夫片,特點是比較現代化,引入了其他的搏擊術,雖然名氣比不上成龍,李連杰,但至少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力。
基本上,李小龍之後,就只有這三名“大將”能夠獨當一面,各自撐起一片天。
除了他們三人,還有其他“不慍不火”的功夫演員,比如趙文卓,洪金寶,周比利,張晉等。
李小龍之後,功夫片的發展就是這個狀態,三名“大將”相繼撐起一片天,而其他“不慍不火”的演員偶爾會貢獻一些好的作品。
當然,除了以上“大將”,“小將”,還有“八爺”袁和平等頂級武術指導,在幕後強力推動著功夫片的發展。《葉問4》成功的背後,除了甄子丹,也是因為有“八爺”袁和平當武術指導。
但這個局面的後期,功夫片慢慢進入了無限困境。
困境
【李小龍之後再無李小龍】
總有人說“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
但功夫片給人的感覺,就是邁克爾傑克遜後,就再沒MJ;同樣地,李小龍之後也就再沒李小龍了!
李小龍之後的功夫片,基本上都是活在李小龍的框架裡,再也沒有更驚豔的突破了,也沒有像李小龍那樣的改革者出現。
【大將之後再無大將】
活在李小龍的框架裡,不可怕,
因為還有成龍,李連杰,甄子丹這些“大將”在,儘管他們不能突破李小龍的框架,但在框架裡同樣能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但可怕的是,“大將”之後也再無“大將”,現在已經沒有新的接班人出現,甚至連“不慍不火”的接班人都沒多少。
這幾年觀眾總覺得功夫片在倒退,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稍微拔尖的人才出現,年輕演員“打”不起來了,開始青黃不接。
【時代變了,題材卻跟不上!】
功夫片陷入困境,除了是沒“猛人”,更是因為題材跟不上了。
時代變了,觀眾也變了,但題材卻跟不上,反而在倒退。
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了,開始崛起,不再像是以前那樣容易被人欺負。所以這個時代,我們早已不把自己看成是弱者。
越晚出生的國人,會越來越對“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這句話沒感覺,甚至稍微強調一下“中國人是不輕易被人欺負的”,都會被某些人覺得是“玻璃心”。
像《精武門》這種講弱者不畏強權,敢於反抗的電影,已經是越來越難引起年輕觀眾共鳴,因為時代變了。
而且這個時代,因為互聯網的發展,觀眾看的電影越來越多了,接觸的題材越來越廣,觀眾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
就算是好萊塢的特效大片,如果沒一定賣點,都難以在內地“混”下去。
在內地電影市場,目前的規律是這樣的:質量好,能保證電影口碑,題材選得好,才能大賣!
現在功夫片卻仍然在拍舊題材,一部《精武門》拍了又拍,這樣很難發展下去的,因為觀眾會膩的。
而且拍舊題材也沒以前精彩,很多彷彿是在“山寨”經典,如果不是甄子丹,李連杰等“猛人”來拍,打戲也會顯得毫無亮點。
功夫片要發展下去,走出困境,滿足年輕觀眾的需求,目前最關鍵的是找好題材,甚至升級電影工業。
之前《戰狼2》之所以獲得50多億票房,最根本原因不是所謂的愛國情懷,而是因為升級了電影工業,打海盜,玩撞坦克了,這些都是以前國產片少見的。
功夫片要重生,還是創新題材,升級電影工業吧。
成龍大哥已經60多歲,甄子丹50多歲了,李連杰早已不拍功夫片了,希望功夫片能“後繼有人”,以後能找到突破,不要成為一種衰落的片種。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洞察影視
閱讀更多 洞察影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