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拆模時間規範專業講解

混凝土拆模時間 規範專業講解
1.拆模時間依據
1、梁、板模板的拆模時間依據:同條件混凝土試塊試壓強度


2、柱、牆模板的拆模時間為混凝土達到終凝後、拆模不影響混凝土質量為宜。
2.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02)4.3.1規定,拆除底模和支架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
1、板A:構件跨度不大於2米,要求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應不小於50%;B:構件跨度在區間(2m,8m]的,要求上述值不小於75%;C:對於構件跨度大於8米的,要求達到100%2、梁、拱、殼A:跨度不大於8米的構件 要求達到75%以上的百分率;B:跨度大於8米的構件 ,要求強度達到100%
3、懸臂構件,均要求設計強度達到100%。
側模拆除的混凝土強度應保證其混凝土表面和稜角不受損傷
3.拆模時間一般是多少天?
(1)混凝土側模拆模時間一般只要保證表面及稜角不因拆模而受到損傷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混凝土澆築完一天後就可以拆了,從實際情況來看也是儘早拆拆模效果比較好。(2)底模就根據GB50204-2002中的要求。一般來說在混凝土施工時現場留置同條件拆模試塊,在估計時間差不多時進行試壓,試壓達到要求後經監理同意後進行拆除(因為需要填報拆模檢驗批,裡面有拆模強度一項,要求填的就是拆模試塊強度)。(3)拆模時間

柱、牆、梁不做支撐的側模: 12小時
單向版(淨跨距裡3-6M,活載重不大於靜載重):7D
單向版(淨跨距裡3-6M,活載重大於靜載重):4D
單向版(淨跨距裡6M,活載重不大於靜載重):10D
單向版(淨跨距裡6M,活載重大於靜載重):7D
梁底模(淨跨距裡3-6M,活載重不大於靜載重):14D
梁底模(淨跨距裡3-6M,活載重不大於靜載重):7D
梁底模(淨跨距裡6M,活載重不大於靜載重):21D
梁底模(淨跨距裡6M,活載重大於靜載重):14D
混凝土拆模強度的時間控制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02)第4.3.1條規定: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下表規定: 構件類型 構件跨度(m) 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 (f cu , k )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殼 ≤8 ≥75 >8 ≥100 懸臂構件 ≥100 如何科學地確定達到上述拆模強度所需的時間, 是日常施工中經常遇到的難題, 長期以來一直未得到很好解決, 這使生產進度安排、質量控制造成極大盲目性; 儘管《規範》要求製作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作為拆模的依據, 但目前試塊的養護很不規範, 虛假因素較多。同時, 具體操作上也還存在一定的難度, 即無法具體確定送檢時間。另一方面, 施工單位為了追求利潤, 降低成本, 減少投入, 模板與支架數量配置往往不足, 隨意拆模的現象十分普遍, 對工程質量、施工安全造成隱患。 t= t= 3.1 影響混凝土強度增長的主要因素

一是混凝土成熟度M。大家知道,混凝土強度的增長是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長的,溫度越高增長越快,反之,溫度越低增長也就越慢。混凝土成熟度就是時間與溫度對於混凝土強度增長的綜合影響值, 可按下式確定: M=t (T+10) (1) 式中: M-- 混凝土成熟度(℃.d); T-- 混凝土平均養護溫度(℃) t-- 混凝土養護時間(d)(從終凝開始起算 )
二是混凝土強度增長特徵值A。 大家知道,同樣的養護溫度條件,混凝土強度的增長也各有不同,這種特性,我們用強度增長特徵值A表示,A值大,早期強度高;A值小, 早期強度低,其大小與水泥、外加劑品種以及水灰比大小有關。 3.2 混凝土強度增長與成熟度的關係式 f t / f28 = M / (A .M + B) (2)式中: f t --某一齡期混凝土強度值; f28 --混凝土28天強度值; B—與A值大小有關的常數,B=840(1-A) 3.3 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所需的時間 1. 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所需成熟度 M =C.B / (1- C.A) (3) 式中: C--規範規定的混凝土拆模強度與混凝土配製強度的比值, 例如:C30混凝土達到抗壓強度標準值的75%時應為22.5N/mm2, 如果混凝土配製強度按設計強度標準值的1.15%考慮,則C=22.5/ (30×1.15)=0.65。 以8m跨度以內的梁為例(A=0.84), 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所需的成熟度應為192, 而跨度等於、大於8m 時, 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所需的成熟度M應為430。 2. 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所需的養護時間 t 可按下式確定: t = M / (T+10) (5) 現以混凝土配置強度f0 按1.15f,cu,k,為例, 給出混凝土分別達到抗壓強度標準值的75 %、100 %所需的養護時間(見下圖)。 M= t=  注:1. 實線為混凝土達到抗壓強度標準值的75%所需時間,虛線為混凝土達到抗強度壓標準值的100%所需時間。 2. 圖中: ①A=0.82, ②A=0.84, ③A=0.86, ④A=0.88。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一是溫度越高, 混凝土所需的養護時間越短, 冬季施工所需的養護時間幾乎是常溫季節時的2倍甚至更多;二是達到100%強度所需的養護時間幾乎是75%強度所需時間的2倍甚至更多。 3.4 幾點建議 1. 採用本方法預估混凝土的時間,其關鍵一是準確掌握各種水泥、外加劑、水灰比的A值。為此, 需要進行必要的試驗, 積累一定的試驗數據,建議預拌混凝土廠對日常試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為用戶提供依據; 二是認真做好施工現場氣溫記錄 (氣象預報溫度與實際有一定誤差, 只能作為參考)。 2.採用本方法預估拆模時間,拆模前尚需對試塊進行試壓, 並根據試壓結果確定能否拆模。 3. 冬季施工時應適當提高混凝土配製強度, 以降低混凝土拆模強度與混凝土配製強度的比值 C。 4. 如拆模時混凝土強度不能滿足規範要求時, 也可根據混凝土實際強度通過結構驗算確定。

砼澆注完畢後模板拆模時間
砼澆注完畢後模板拆模時間的規範要求是什麼?夏季與冬季柱、梁、板的拆模時間分別是怎樣的
提問補充:強度是C30或者C35的砼,它們的拆模時間是幾天?
提問補充:具體要幾天強度達到100%才能拆模?滿意答案:
要看是什麼混凝土構件,規範規定的一般混凝土構建的拆模時間是:每天的平均氣溫不低於20°,15天可以拆模;但是,按照多年的施工經驗,按照規範規定的時間拆模是不可能按期完工的,在正常的施工中:圈樑、構造柱的模板一般3天就拆除;現澆板、梁模板一般3天拆除側面模板,15天拆除底面模板,但是每隔2米左右打一顆點柱。框架柱一般是7天拆除模板,
鋼筋混凝土底模板拆除時間參考表
現澆砼底模拆模所需砼強度
(摘自《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
結構 跨度 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
梁 L≤8m 75%
L>8m 100%
板 L≤2m 50%
2m<L≤8m 75%
L>8m 100%
懸 臂梁、板 L≤2m 75%
L>2m 100%達到拆除砼底模板所需強度的參考時間(摘自《施工手冊》)

使用425#普通水泥所需天數
砼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 硬化時晝夜平均溫度(攝氏度)
5度 10度 15度 20度 25度 30度
50% 10 7 6 5 4 3
75% 22 15 12 9 8 7
100% 50 40 30 28 20 18使用425#礦渣水泥所需天數
砼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 硬化時晝夜平均溫度(攝氏度)
5度 10度 15度 20度 25度 30度
50% 16 11 9 8 7 6
75% 32 22 16 14 13 11
100% 60 50 40 28 24 20
模板拆除時間表
拆除承重模板的估計期限表
硬化時晝夜平均溫度
水泥品種 水泥標號 達到設計強度 1 5 10 15 20 25 30
拆 模 拆 除 期
普通水泥 32.5 50% 18 12 8 6 4 3 3
普通水泥 42.5 15 10 7 6 5 4 3
礦渣水泥 32.5 >28 22 14 10 8 7 6
礦渣水泥 42.5 >28 16 11 9 8 7 6
普通水泥 32.5 70% 28 20 14 10 8 7
普通水泥 42.5 20 14 11 8 7 6
礦渣水泥 32.5 32 25 17 14 12 10
礦渣水泥 42.5 30 20 15 13 12 10
普通水泥 32.5 100% 55 45 35 28 21 18
普通水泥 42.5 50 40 30 28 20 18
礦渣水泥 32.5 60 50 40 28 24 20
礦渣水泥 42.5 60 50 40 28 24 20
規範有規定,留置同條件養護試塊。
懸臂結構達到100%,跨度8米以上達到100%,2米---8米達到75%。小於2米的達到50%.拆模有幾點要注意!

一,對於多層現澆框架,拆模要考慮上層的模板及施工荷截,底層拆模後,結構能不能承受.二,對於牆板模板,拆模應對稱同時進行,不能只拆一邊不拆另一邊,不然,就會出現拆除後的一側因另一邊未拆除的模板支撐的水平力而導致開裂.三,拆模後的模板要及時運走不能集中堆放於樓板上.四,拆模前一定要先有現場同條件養護的砼試驗報告,只有當滿足了砼的拆模強度要求才能拆模,否則,不能進行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02)4.3.1規定,拆除底模和支架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1、板A:構件跨度不大於2米,要求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應不小於50%;B:構件跨度在區間(2m,8m]的,要求上述值不小於75%;C:對於構件跨度大於8米的,要求達到100%2、梁、拱、殼A:跨度不大於8米的構件 要求達到75%以上的百分率;B:跨度大於8米的構件 ,要求強度達到100%
3、懸臂構件,均要求設計強
拆模時間度達到100%。以上是規範,在施工中看是用什麼水泥:①普通硅酸鹽早強型水泥在28度左右的氣溫大概7~9天強度基本能達到75%,100%的強度要等到20天;②純硅早強水泥在以上的氣溫大概5~7天可以達到75%;15天左右強度能夠增長到95~100%。混凝土側模拆模時間一般只要保證表面及稜角不因拆模而受到損傷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混凝土澆築完一天後就可以拆了,從實際情況來看也是儘早拆拆模效果比較好。底模就根據GB50204-2002中的要求。一般來說在混凝土施工時現場留置同條件拆模試塊,在估計時間差不多時進行試壓,試壓達到要求後經監理同意後進行拆除(因為需要填報拆模檢驗批,裡面有拆模強度一項,要求填的就是拆模試塊強度)。

按混凝土強度來確定拆模時間實際上是很難測量與控制的。
現在有一種算法是跟溫度相關的,就是先測量早中晚的溫度,其平均值為當天的溫度,當溫度乘時間(按小時計)達到600度·小時即為拆模的時間,可以參考一下。初凝一般兩個小時左右,要看氣溫
一般混凝土構建的拆模時間是:每天的平均氣溫不低於20°,15天可以拆模;但是,按照多年的施工經驗,按照規範規定的時間拆模是不可能按期完工的,在正常的施工中:圈樑、構造柱的模板一般3天就拆除;現澆板、梁模板一般3天拆除側面模板,15天拆除底面模板,但是每隔2米左右打一顆點柱。框架柱一般是7天拆除模板GB50204-2002:4.3 模板拆除主 控 項 目
4.3.1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表4.3.1的規定。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檢查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報告。
表4.3.1 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
構件類型 構件跨度(m) 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
≤2 ≥50
板 >2,≤8 ≥75
>8 ≥100梁、拱、殼 ≤8 ≥75


>8 ≥100
懸臂構件 - ≥100
4.3.2 對後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側模宜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當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在結構構件建立預應力前拆除。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4.3.3 後澆帶模板的拆除和支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一 般 項 目
4.3.4 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及稜角不受損傷。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4.3.5 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衝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並及時清運。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