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蘇:部分地區房地產持續“限購”造成經濟發展困局

中房集團理事長、匯力基金董事長孟曉蘇日前對媒體表示,當前,部分地區的房地產持續“限購”,造成了經濟發展的困局。

在評析當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時,孟曉蘇回顧稱,以往,限購商品房後就出現相關產業的產能過剩,這種情況已多次發生。而持續限購對我國經濟的損害很明顯,造成鋼鐵過剩、電力過剩、煤炭過剩,等等。

“2014年中國出現了第二輪產能過剩,當時煤炭協會會長跟我說過,煤炭這輪被打下去可能10年都發展不起來。但是沒想到僅兩年就恢復起來了。為什麼呢?原來2015年11月國家開始推出‘化解房地產庫存’政策,很快把相關產業拉動起來,煤炭、鋼鐵價格很快翻倍”,孟曉蘇稱。

但他也強調,後來,被壓抑的樓市價格出現反彈,很多城市房價猛漲。僅2016年,上海房價漲了45.5%、北京房價上漲35.2%,深圳、南京、廈門、蘇州的房價都上漲50%以上。“事實證明房價是壓不下去的”。

對於當前的樓市“限購”,孟曉蘇認為,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兩個方向的“逆市場化行為”,從要求開發商提高自持率,甚至高到全部房屋要自持變成“自建房”,這是從供給側的“逆市場化”;從限購是從需求端的“逆市場化”。

“其實這些措施不是什麼新東西,都是要倒退到房改以前的那個時代。其實是倒退不回去的”,孟曉蘇稱,“那時的‘單位自建房’是單位自持、租給本單位職工。現在則是要求由房地產開發商‘自持’,他們本來就是是建設商品房賣給別人的。要求開發商‘自持’,就像要求餐館大廚自己把整桌飯菜都吃下去一樣荒唐”。

“我們要堅定不移地以市場經濟作為基礎性的調節手段,要警惕‘去市場化’的傾向。畢竟是市場經濟推動了中國今天的發展”,他強調。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