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牛漂洋過海 落戶平羅縣紅崖子

今年6月,5000餘頭“洋”奶牛漂洋過海,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來到平羅縣紅崖子奶牛產業園區。這批適應性強、不易生病的奶牛,臥在毛烏素沙漠柔軟的細沙上,吃有機牧草,喝黃河水,呼吸清新空氣,經過6個月的適應期,“洋”奶牛在紅崖子鄉盡享美好生活,“濺”起燦爛的有機奶花。

最好的牛奶莫過於有機奶。然而,有機奶有著嚴格的環境要求。四家奶牛養殖企業在全國各地考察,南方太熱,東北太冷,新疆缺水……走遍大江南北,最終把腳步停留在了平羅縣紅崖子鄉。“這裡面向黃河、背靠沙漠,是一塊不可多得的有機淨土,特別適宜奶牛生活。”寧夏瑞豐源牧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濤說,紅崖子鄉方圓百里沒有汙染源,陽光照耀下的炙熱沙子形成天然的病毒隔離帶,優越的地理環境是奶牛最佳的棲息場地。

“洋”奶牛漂洋過海 落戶平羅縣紅崖子

為有效利用紅崖子鄉紅陶路西側萬畝國有土地,帶動草畜產業發展,今年,紅崖子鄉先後引進了廣德源、瑞豐源、澳蘭、黃河金沙泉四家企業,投資建設5萬頭奶牛產業園區。平羅縣紅崖子奶牛產業園區(一期)項目位於紅崖子鄉紅陶路西側,總規劃面積9929.2畝,其中,圈舍和擠奶廳3721.2畝、飼草種植6208畝,規劃建設期兩年,計劃總投資10.5億元,計劃養殖奶牛5萬頭。預計到2020年,入園成年奶牛4萬頭,後備奶牛1萬頭,年鮮奶產量20萬噸,新增奶業產值達8.5億元,將成為平羅縣農業農村經濟新的增長極。

經過近9個月的建設,目前,奶牛產業園區(一期)項目規劃、環評、土地租賃等工作已完成,建成青貯池41192立方米、標準化圈舍61845平方米,訂購奶牛6800頭,購置擠奶設備3套及裝載機等生產機械14臺。目前,正在編制園區水、電、路及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按照“政府畫格子、企業填空子”的建設思路,全力打造高標準奶牛養殖示範基地。

“洋”奶牛漂洋過海 落戶平羅縣紅崖子

奶牛產業是石嘴山市河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產業。為做到100%全程有機,平羅縣在紅崖子奶牛產業園區及周邊地區規劃建起了集新品種引進改良、優質牧草料種植、青貯飼料加工配送、有機奶源生產、糞汙無害化處理利用、林果栽植、防沙治沙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形成有機種植、有機養殖、有機加工的封閉循環有機生態圈,形成沙漠內自給,沙漠內循環的奶牛產業“有機鏈條”。“奶產業發展還將有力拉動紅崖子鄉青貯玉米和優質牧草種植,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園區可為生態移民就近提供工作崗位600個以上,進一步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紅崖子鄉副鄉長寧建軍說。目前,入駐園區的寧夏瑞豐源牧業有限公司已與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10年的戰略協議。

被稱為“不毛之地”的毛烏素沙漠,在平羅縣紅崖子奶牛產業園區現代農業產業鏈中,一天天變成生態福地。平羅縣在紅崖子鄉打造的全程有機生態產業鏈,把毛烏素沙漠打造成了一個巨大的有機奶的“保險櫃”,也給石嘴山市生態循環畜牧產業一個全新的定義。

製作:中共平羅縣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洋”奶牛漂洋過海 落戶平羅縣紅崖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