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一名黨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本報記者 牛新建 通訊員 何流

做為黨的一名幹部,拿著國家的俸祿,理應完成份內的工作,但做為一名身體患有嚴重疾病,每天靠止痛藥堅持工作的人,他為身邊的同事樹立了榜樣和標杆!他就是甘肅通渭縣種子管理站辦公室主任宋健。

宋健2004年中專畢業,同年12月進入通渭縣寺子鄉人民政府工作,在新崗位上他工作認真負責,為人謙虛謹慎、忠厚老實。2016年1月,宋健被組織考察提拔為鄉黨建辦主任,他沒有辜負組織重託,同年全鄉黨建工作考核位列全縣前列,除了對自己分管的業務爛熟於心,他還負責包抓全鄉的深度貧困村鄭陽村。

鄭陽村距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082米,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群眾生產生活極度困難。長義社有33戶村民長期居住在易發生山體滑坡的一個地質災害點上,因為情況緊急,鄉黨委決定將這裡實施易地扶貧整社搬遷,當時村民牴觸情緒比較大,宋健和鄉村幹部一道,不分晝夜做群眾工作。村民趙富棟性格倔強,不同意將自家的2畝土地徵用作為易地搬遷的建設用地,宋健把趙富棟當做自己的親戚,有困難主動幫他理思路、想辦法、出實招,久而久之他被宋健的熱心幫助感動了,終於同意出讓土地,用作全村異地扶貧搬遷整體建設用地。

2016年8月,宋健因組織需要被抽調到縣委基層辦工作,期間,他經常感覺到身體不適,開始以為是經常熬夜加班疲勞所致,後來症狀越發嚴重,結果在省人民醫院檢查確診為腰椎椎管佔位病變,做了腰椎囊腫切除手術,組織上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將他安排到了縣種子站工作。

宋健的女兒今年6歲,由於他手術後未能完全康復,行動不便,不能接送孩子上學,將女兒寄宿在私立幼兒園,妻子在寺子中學任教,只有週末才能回家一次,他和女兒的生活全靠年邁體弱的老母親照顧。進入縣種子站工作後,人員結構老齡化嚴重,單位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的職工寥寥無幾,宋健同志果斷拋棄個人困難,將單位黨務工作的重任主動扛在了自己的肩上,他整理的檔案資料科目齊全、井井有條,經常被同級部門學習借鑑。

事業單位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中,單位退休老黨員姚新一因黨關係交接疏忽,退休時未納入全國黨員信息管理系統,致使黨費一直不能繳納,宋健同志知道後,積極銜接局黨總支、機關工委和縣委組織部,將資料補齊補全後錄入全國黨員信息管理系統,最終解決了老黨員的心頭之念。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宋健加班熬夜更多了,一段時間他連續幾天加班到凌晨4點,因工作過度疲勞,導致手術部位劇烈疼痛,他就靠增大用藥劑量來緩解疼痛,確保當天的工作任務當天完成。

主題教育成效最終體現在黨員幹部為民幫辦實事和解決實際困難上。宋健的聯繫戶張盛功,在平襄鎮蔣川村是一名特困戶,進入冬季,天氣漸冷,沒錢買煤,取暖成了問題,宋健本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後來他自己帶頭並倡議單位同事為其捐款,購買了1噸燃煤,解決了張盛攻的燃眉之急。宋健因多年患病,身上已經債務累累,看著張盛攻冰冷的炕頭,他還是自己掏腰包給張盛攻買了床和電熱毯,老人的炕熱了,宋健同志的心也安然了。

身邊的朋友說:“宋健性格豁達、樂於助人,雖然身患疾病,但他做人積極向上,滿滿的正能量。”

“他有困難從來都是自己扛,做人也非常本分,從不給單位領導和同事填麻煩,他的敬業大家都看在眼裡,也是全單位主題教育比學趕超的活教材。”通渭縣種子管理站站長楊天水給予宋健最中肯的評價。

宋健的敬業奉獻精神猶如一面旗幟、一盞明燈,詮釋著千千萬萬基層黨員幹部應有的責任和擔當,這樣的感動平實又具體,身邊的的黨員幹部應該傳好這個“接力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