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紋識別or人臉識別,為何三星蘋果都“搖擺不定”?

Samsung因兩款旗艦機Galaxy S10、Note 10屏下指紋識別引發資安問題,主要系若在熒幕上貼上保護貼,只要有殘留保護貼上的指紋印,任何人按壓指紋都可解鎖,故傳聞Samsung將放棄手機屏下指紋識別,改採用「飛時測距模塊」(ToF)的3D人臉識別方案,但Samsung仍未下最後決定。


目前iPhone仍採用結構光方案的3D人臉識別系統,但也有傳聞2020年iPhone將改回指紋識別。

屏下指紋識別or人臉識別,為何三星蘋果都“搖擺不定”?


屏下指紋識別相較3D人臉識別仍具方便、屏佔比高及成本優勢

目前屏下指紋識別有光學式及超聲波式兩種方案,Samsung本次出現問題的Galaxy S10、Note 10系採較高階的超聲波指紋識別,Samsung於中低階的A系列及其他陸系品牌也已導入光學式指紋識別,預期未來屏下指紋驗識將逐漸取代傳統電容式。

雖然資安問題導致傳聞Samsung將在2020下半年上市的Galaxy Note 11改採用TOF方案的3D人臉識別,但目前以Apple結構光方案來說,仍有屏幕劉海、成本較高及反應速度較慢等問題,且部分重要專利在Apple手上,也使得Android手機陣營採用困難,而Android手機陣營想採用的TOF方案則受限識別率較差及體積過大問題仍待改善。


屏下指紋識別由於不需指紋感測按鍵,可提高屏幕佔比方便使用,且較3D人臉識別具成本優勢,預期仍是未來主流發展,只是本次事件影響可能使Samsung 2020下半年旗艦機種改採用光學式指紋識別,或同時結合光學式指紋識別及3D人臉識別,不至於在旗艦機種完全拋棄屏下指紋識別。


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滲透率提升仍待LCD方案出臺

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於OLED機型滲透率逐漸提升,而LCD機型則受限技術限制無法量產.

OLED機型可採用光學式指紋識別系因OLED為自發光源,當光往上打到手指時,利用OLED可讓2~3%反射光穿透屏幕特性,再被屏下指紋傳感器接收進行解鎖功能;LCD機型則受限LCD屏幕與指紋傳感器間被背光模塊隔開,需要解決透光問題而無法使用,故原先預期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無法使用在LCD機型上。

然而坊間已傳出2019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由京東方製作的LCD屏下指紋工程機照片,而京東方於2019年10月29日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上也表示,該廠商LCD屏下指紋識別已有解決方案,產品化方案已與手機品牌廠商持續溝通中,更早之前也曾於6月的2019全球顯示菁英峰會上表示將於2019年底量產。

再加上匯頂科技於2019年第三季投資者交流會議上也表示針對LCD之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方案將於2019年底推出,結合LCD領導廠商與指紋識別領導廠商說法,可預期LCD採用光學式指紋識別之技術已被克服。

只要LCD機型也能搭載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將全面打開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市場,預期將加速取代電容式指紋識別,因此也預期2020~2021年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將持續呈現高成長態勢。

文丨拓墣產業研究院 蕭閔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