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9:中國5G滾滾向前“領跑”世界

(記者 張穎潔)2019年進入尾聲,5G時代卻才剛剛開始。在發展元年裡,5G成長迅猛,從概念熱炒到步入商用,從牌照發放到初步形成“品牌效應”,從基礎設施到產業應用,備受矚目。而在5G自身發展中,開放、合作、拓展、共建共享等成為關鍵詞。5G不單具有網絡速率和下載速度快等顯著特點,還是萬物互聯落地的基礎、新型智慧城市的標配,已然成為大國綜合實力的體現。隨著5G應用從移動互聯網走向工業互聯網,可以預期,5G在2020年將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將擁有重大市場機會。

盤點2019:中國5G滾滾向前“領跑”世界

中國領跑5G競賽

2019年,我國5G牌照比計劃提前了一年發放,三大運營商首次同框宣佈商用,讓中國成為繼韓國、美國、瑞士、英國後第五個正式商用5G的國家。而5G不僅僅是技術,還是綜合國力提升和未來社會創新的助推器。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日前發表題為《以移動經濟支撐數字經濟》的主旨演講,並表示,中國將成為5G技術的最大受益者,2020年至2035年期間,預計中國5G的研發和建網投資達12000億美元,佔全世界5G投資的25%,這將是拉動經濟很重要的直接措施。5G的影響力之所以大,是因為其與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一起出現,5G成功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和雲計算等連接在一起,併發生融合效應。

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國經諮詢有限公司及中國信通院組成課題組開展研究並撰寫的《中國5G經濟報告2020》顯示,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5G市場,中國5G產業鏈已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在技術標準方面,中國倡導的5G概念、應用場景和技術指標已納入國際電信聯盟(ITU)的5G定義,中國企業提出的靈活系統設計、極化碼、大規模天線和新型網絡架構等關鍵技術已成為國際標準的重點內容。截至2019年5月,全球共28家企業聲明瞭5G標準必要專利,中國企業聲明數量佔比超過30%,位居首位。另據機構lplytics統計,中國廠商的5G標準必要專利(SEP)佔36%,韓國佔25%,美國和芬蘭各佔13%,瑞典佔9%。據天眼查報告,我國專利名稱中含“5G”的專利有1411項。其中,佔比最多的是以公司為單位申請的專利,佔到了總專利數的61.94%,而在我國的大學中有71所手持5G專利,這些大學的專利總和達到了286項。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則表示,經過30多年的時間,在世界移動通信發展史上,中國運營商第一次和世界其他國家的運營商同步在2019年商用5G,這是5G產業鏈發生的大事,會在今後5到10年深刻影響全球移動通信產業的發展。2020年,中國產業將對5G產業做出更大貢獻,中國廠商將在5G全球市場獲得更多機會。

產業鏈上“百花齊放”

中國領跑5G,源於我國宏觀佈局和政策支持,也得益於企業創新能力和先發優勢,不單純是5G技術本身,還是不斷創新發展的生態圈、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設備製造商、電信運營商、零部件供應商、應用提供商等都在其中。產業鏈各方合作成為做大5G蛋糕的關鍵詞。

核心芯片已成為大國必爭之地,5G芯片也不例外。目前,我國佔據全球擁有製造5G芯片技術廠商的半壁江山,尤其,華為是最早研發5G芯片的手機廠商,麒麟990 5G還是業內最小的5G手機芯片,率先支持NSA/SA雙架構和TDD/FDD全頻段。

電信運營商與通信設備製造商早就5G技術研發試驗展開合作。而在10月末,三大運營商同時宣佈5G商用,預熱已久的中國5G市場開始“顯山露水”,具體表現在:一方面,三大運營商積極佈局5G基礎設施。值得一提的是,共建共享成為主要基調。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經開通5G的基站達到11.3萬個,預計到年底將達到13萬個。最新消息顯示,在5G共建共享分區建設城市廣州和深圳,中國電信廣東公司和中國聯通廣東分公司在各自承建區域內同步開通了5GSA共建共享商用基站,併成功完成相關業務互操作測試,雙方用戶體驗均符合預期,為後續SA共建共享大規模商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另一方面,5G用戶迅速增長。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10月,5G套餐預約用戶數量合計超過1000萬戶,5G套餐的用戶已達87萬戶。

終端是用戶感知5G的最直接的橋樑,2019年終端產業鏈也以積極的姿態響應5G商用以謀求5G紅利。全球目前已有超過90款5G終端上市,5G手機的出貨量也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國信通院發佈數據還顯示,11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3484.2萬部,其中4G手機2829.9萬部、5G手機507.4萬部。1-11月國內5G手機出貨量為835.5萬部,表明大部分5G手機是在11月份售賣出去。

從基礎設施到產業應用到價值延伸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由5G衍生的科技、應用和新興商業模式更值得期待。

2019年,5G應用滲透各行各業。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中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類型目前已達20種以上,在中國5G應用項目行業分佈中,AR/VR行業佔10%,超高清視頻行業佔8%,智慧醫療行業佔11%,而製造業佔比則高達37%。其中,離不開電信運營商的支撐和努力。中國電信全力打造領先的差異化5G的應用和服務,積極發揮基礎網絡和雲網融合優勢,提供差異服務,依託“5G+天翼雲+AI”,在智慧社區、智慧園區、智能製造、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領域提升行業綜合智能信息化服務能力。中國移動面向14個垂直行業聯合業界共同創新,欲打造100個示範應用場景。中國聯通成立5G創新基金,首期規模達到100億,聚焦重點垂直領域,藉助混改賦能產業升級,助力5G生態發展。而伴隨中國千兆寬帶網絡進入高速發展期,寬帶高質量發展和5G相互協作,將是支撐各行業創新繁榮的信息化基礎。另一方面,5G讓運營商更加重視網絡與應用的結合,加速雲化大勢所趨。

與此同時,5G為民生賦能。有如在生活消費方面,數字支付、智慧家庭、智慧醫療、自動駕駛等進入生活。未來,5G還將開拓消費領域和產業領域的新應用,甚至出現現在想象不到的新生態。在5G規模商用和技術的助力下,科技應用未來也將產生更大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