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也寫過這樣輕鬆歡快的詞,讀來會心一笑,亡國後不再有

李煜被譽為“千古詞帝”,創作了不少經典作品,大多是南唐亡國之後思念故國的深沉悲痛詞作,可說是字字泣血,讀來哀苦非常。可以說,這些詞作都是以血書寫,用生命寫就的,因而歷時光而不褪色。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非經歷生命之大悲大痛,難體會此中況味。

李煜也寫過這樣輕鬆歡快的詞,讀來會心一笑,亡國後不再有

流水落花春去也

雖說李煜詞作最高成就還在其亡國之後,但在亡國前,他的作品也有可圈可點之處,除卻寫宮廷生活以及男女情感之類的詞作之外,李煜還有兩首《漁父》詞寫得尤為清麗,為人所喜愛。

其中一首前兩句是名句,大家應該都還比較熟悉——

漁父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浪花千里堆雪,桃李無言綻放在春風之中,一壺酒,一釣竿,這世間像你這般快活的能有幾人啊?

李煜也寫過這樣輕鬆歡快的詞,讀來會心一笑,亡國後不再有

漁父

這首詞是一首題畫詞,原畫名為《春江釣叟圖》,寫漁父攜酒釣魚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生活。詞前兩句寫得很有意境,蘇軾後來“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也能看到其中的影子。

今天分享另一首較為冷門的,同樣是作為此畫的題畫詞——

漁父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這首詞雖然屬於李煜前期詞作,但語言風格簡潔凝練,真率自然,同樣寫得輕快非常。前兩句連用四個“一”,漁父駕一葉扁舟,劃一支長槳,搖曳春風,執一釣竿盪漾在碧波之間。

後半部分比之上面這首,更有意境:春花滿渚,春酒滿甌,無盡碧波之中得自由。最後這句也讓讀書君想起了《沁園春·長沙》裡的“萬類霜天競自由”,雖則意境有所不同,但壯闊的畫面、自由無拘束的狀態,是相類的。

李煜也寫過這樣輕鬆歡快的詞,讀來會心一笑,亡國後不再有

孤舟蓑笠翁

無論是前期還是後期,李煜寫詞不喜用深奧艱澀的語言,而是用明白如話的語言,正如此詞中所用到的一般,讀來流暢自然,不經雕飾,有人形象地稱之為“風韻天成”。

只是這樣的詞在李煜的生命中不過是驚鴻一瞥,他在南唐亡國之前,是帝王之身,不可能會有這樣悠閒的生活,而成為亡國之君後,成為階下囚,更是不可能有這樣愜意的生活。此時還有“一船滿載春風”,其後,便只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無限傷春、悲懷故國了。

駕一葉扁舟載滿春風,持一釣鉤釣自由這類的事,他沒有機會再做,卻不知在後來悲痛的生活中可否有曾經浮現過這樣的嚮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