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餘年》滕梓荊下線那場戲,王陽臉都摔腫了

不久前,熱播劇《慶餘年》中的滕梓荊下線,而在上週開播的電視劇《精英律師》中羅檳(靳東飾)的前姐夫冀遇登場。這兩個角色都是由演員王陽飾演,雖有著天差地別的性格,“滕梓荊算是《慶餘年》裡最正的角色,他很睿智還有點可愛。而《精英律師》裡的冀遇則很感性,內心很柔軟,有好多哭戲。”

为了《庆余年》滕梓荆下线那场戏,王阳脸都摔肿了

電視劇《慶餘年》劇照

为了《庆余年》滕梓荆下线那场戏,王阳脸都摔肿了

電視劇《精英律師》劇照

性格不同的兩個角色,都賺取了不少觀眾的眼淚。日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王陽透露,在拍滕梓荊下線的那場戲時,自己特別設計了一些細節。他也希望,觀眾在心疼這兩個角色的同時,能記住他們,“等《慶餘年》播完大結局,大家回味起來,還能想到滕梓荊,我就算成功了”。

《慶餘年》

滕梓荊太正,反而最難演

拿到劇本那一刻,王陽就知道《慶餘年》是部好戲。製片人和劇方老闆此前都看過王陽的作品,覺得他很適合出演滕梓荊。

原劇本中,滕梓荊的戲份到11集就下線了,實際播出,因剪輯原因劇情發展到第13集,他才最終下線。在整個人物線裡,80%都是他與範閒的對手戲。“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人不好演。不是說他不好,是因為他太早下線,而且角色很‘正’。”

王陽就琢磨怎麼才能讓觀眾記住這個早早下線的“好人”滕梓荊。“首先,他不能愚忠。”滕梓荊武功高,有情有義、智商也在線,“基於這些,他為什麼不可以在某些方面,跟範閒是可以抗衡的狀態呢?”王陽不希望滕梓荊只是範閒的侍衛,“那樣他就變得可有可無,我希望通過表演,體現他的睿智、可愛。”

为了《庆余年》滕梓荆下线那场戏,王阳脸都摔肿了

《慶餘年》中滕梓荊和範閒的關係更像是兄弟。

滕梓荊和範閒對話時,應該是一種不聲不響、淡淡的,但是每句話都能戳到範閒的痛點。“這樣兩個人的兄弟情,才能體現得更真摯、更生動,感情設定也能成立。”

基於編劇老師寫好的臺詞,王陽也加入了自己的處理方式,“有時,範閒還沒說完臺詞,我就開始說我的臺詞。有時對話,我會空很久留白,讓觀眾想知道滕梓荊到底要說什麼,通過這些技術上的手段,讓人對滕梓荊的印象再深刻一點。”

下線那一摔,沒做任何保護

如王陽所願,滕梓荊這個角色確實讓觀眾印象深刻,下線時網友紛紛表示不能接受。

其實,原著中,滕梓荊只是斷了一條腿,並沒有死。王陽說,他並未看過原著,但他認為這是改得最好的一個地方。“範閒後續很多事情都是因為滕梓荊而引發的,滕梓荊的死,對於範閒心智、精神層面的成長都非常重要。”

下線那場戲,“是我最喜歡的,也是拍得最辛苦的一場戲。我只有看這一集的時候,是打開彈幕看的,應接不暇,全屏的哭。還有網友說,能不能讓編劇給你寫個詐屍。”

這場戲,王陽前後去了現場18次,有時在那兒待一天,有時待上幾個小時。正值酷暑,演員們又要身穿盔甲、吊威亞打鬥,“但是現在看來一切都很值得。”王陽說,那場戲原本計劃有20多分鐘,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只保留了六七分鐘,“會有些遺憾,還好給觀眾留下了一些記憶點。”

为了《庆余年》滕梓荆下线那场戏,王阳脸都摔肿了

滕梓荊的最後一場戲。

最後倒下那一幕,王陽還特別設計了細節。“滕梓荊下線大家很難受,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最後一個鏡頭,滕梓荊‘咣’跪下,然後整個身體前傾重重地砸在地上,再反彈。”這個鏡頭就拍了一次,王陽完全沒用力量去控制身體和做保護,“拍完那場戲,別人看不出來,但我的左臉頰已經腫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有多疼。但我給這個人物畫了完美的句號。”

【人生事】

至今仍需“解放天性”

大學原本計劃出國留學的王陽,因為簽證被拒,抱著試試的想法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結果以專業課第三的成績被錄取。

頭幾年,王陽在專業上一直處於摸索狀態,“我現在解放天性也不好,人多的時候,還是願意往後退,動物模擬我也是一直都做不了,在這個環節我特別難受。”

为了《庆余年》滕梓荆下线那场戏,王阳脸都摔肿了

藝人供圖

直到大三,一個國外回來的老師給他們執導話劇《牛虻》。“選我演了A組,說明我至少在他眼裡,專業水平應該演A組,我這才有了一定的自信。”畢業後,王陽考入北京人藝,“那一刻我堅定,大概真的是可以走這條路了。”2008年,他與袁弘、楊冪一起演了清宮劇《上書房》,還主演了都市劇《雪在燒》,為他積攢了一定的人氣,“到現在,還有一些人在看這兩部作品。”

而《慶餘年》也成了這些年,王陽參演的作品裡最具話題的一部,“雖然戲份不多,但足以算是代表作了。現在我出去,大家都知道我是王陽,或者叫我滕梓荊。”

雖然一直沒有大紅大紫,但王陽覺得自己這一路還算順利,“很多條件比我好,專業比我強的人,都沒這麼幸運,我從畢業就開始演戲,前六部戲有三部是男一號,三部是男二號。”他也毫不避諱,希望有成名的一天,“成名之後,最重要的是有更好的資源配置,能爭取到更好的角色和作品。這個問題,沒有公平不公平一說,這就是市場。”

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

藝人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