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折筆”,真正厲害的地方,是折了之後如何處理?


網上很多文章都在講“折筆”,然而,為何而折?折之後又該如何?卻鮮有涉及。今天我們來考察王羲之到底是如何“折”的——


王羲之“折筆”,真正厲害的地方,是折了之後如何處理?

王羲之行書筆法

公開課系列之十


#10

折擺之筆


折擺是王羲之行書點畫連帶的一種基本技術手段,其要旨為連帶時遇有點、撇、挑等皆統一簡化為直線,沿“Z”字型軌道遞進運動。折擺技巧的運用非常有效地強化了行書特有的速度感和整一性。


《得示帖》的“出”字最明晰地展示出“Z”字型運動的簡潔明快之美:


王羲之“折筆”,真正厲害的地方,是折了之後如何處理?


《喪亂帖》的“先”字與《頻有哀禍帖》的“哀”字,楷書寫法的字形和筆順皆差異較大,而在行書寫法中,通過折擺處理而取得了基本構型方面的同質簡化。


王羲之“折筆”,真正厲害的地方,是折了之後如何處理?


《頻有哀禍帖》“摧”字右部反覆折擺的幅度由大到小,造型由寬舒而一步步斂縮;《聖教序》“是”字則與之相反,反覆折擺的幅度由小到大,把間架一層層地拆動拉張開來:


王羲之“折筆”,真正厲害的地方,是折了之後如何處理?


《聖教序》的“道”、“翠”、“遠”諸字也都是通過這樣幅度較大的拆動拉張來激活空間,使空間產生擴散膨脹的視覺震撼力,“恆”、“豈”等字的折擺則幅度小而均勻穩定,形成緊斂之態。請看下面的字例:


王羲之“折筆”,真正厲害的地方,是折了之後如何處理?


王羲之“折筆”,真正厲害的地方,是折了之後如何處理?


王羲之書法骨勢雄強,折擺亦以剛直勁挺見勝,相形之下王珣《伯遠帖》中的折擺運用盡管也是逸態翩翩,筆力方面卻差得太遠,往往只能搭鋒借力,便無法做到因勢生變,永遠是那樣一律的盪來盪去。


王羲之“折筆”,真正厲害的地方,是折了之後如何處理?

王羲之“折筆”,真正厲害的地方,是折了之後如何處理?


現在很多技法培訓班,只知折筆,照貓畫虎;卻不知擺縱之勢,謬以千里。(待續)


【王羲之行書筆法公開課】

01

、王羲之“骨法用筆”,誰與爭鋒?

02、王羲之的“切筆”,不是誰都能學到的!

03、王羲之的“尖鋒”筆法,已被蘭亭世俗化

04、王羲之的“萬毫齊力”筆法,小王亦是不如

05、王羲之的實錘“牽絲引帶”用筆

06、王羲之的“點”,神妙“衄挫”筆法

07、王羲之的“橫”,“變起伏於鋒杪”

08、王羲之的“折釵股”,篆籀圓通

09、王羲之的“空際擺宕”,王鐸學得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