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26年廚師長,一絲不苟地總結了五款做蛙的製作技術配方

饞嘴牛蛙配方

做了26年廚師長,一絲不苟地總結了五款做蛙的製作技術配方

材料:

原料:

淨蛙肉500克、青瓜條100克、幹辣椒段50克、小蔥段20克、芝麻油、香菜適量。

調料:

饞嘴底料200克、自制滷水200克、蠔油5克、鹽2克、味精8克、雞粉4克、拍蒜、薑片各20克。

製作方法:

1、淨蛙肉洗淨,每隻改刀成四塊。

2、鍋上火,加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加饞嘴底料炒香,倒入自制滷水,大火燒開,下入蛙肉,加蠔油、鹽、味精、雞粉、拍蒜、薑片,改小火燜熟,下青瓜條、小蔥段、芝麻油煮1分鐘,起鍋裝盤。

3、鍋內放入色拉油10克,燒至5成熱,放入幹辣椒段炸香,澆在盤中,點綴香菜即可。

饞嘴底料配方(80份量):

辣椒節2千克入沸水鍋中氽水,撈出瀝水,放入攪拌器內絞成蓉,製成餈粑辣椒;郫縣豆瓣400克剁細;生薑200克拍破;八角60克、桂皮30克掰碎;草果20克拍破;生菜子油5500克煉熟後晾涼。炒鍋置火上,注入菜子油和熟豬油500克燒熱,投入生薑塊、獨蒜500克爆香,下入餈粑辣椒和郫縣豆瓣蓉,轉小火用鍋鏟翻炒1.5小時至水氣將干時,再下入八角、山柰各20克、小茴香50克、桂皮、草果、香葉各10克、公丁香5克、蓽撥8克續炒半小時,至香味溢出且色呈棕紅,下入花椒400克炒勻,離火加蓋燜制,冷卻後即成紅湯底料。

自制滷水配方(20份量):

鍋上火,加花生油100克燒至三成熱,小火炒香滷料(拍姜、拍蒜、拍青椒、幹紫蘇各50克,圓蔥、花椒、甘草各30克,幹香菇、香葉各20克,八角、桂皮、草果各10克),加高湯1千克,清水4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60分鐘,撈去滷料渣即可。

黑椒傳奇蛙

做了26年廚師長,一絲不苟地總結了五款做蛙的製作技術配方

這款牛蛙菜看上去並不是非常吸引人,但是口味絕對出眾,肉質香辣適口,質地幹香,複合味濃郁。由於在醃漬時,我們加入了少許黑胡椒碎,所以烹調好的菜餚有著非常棒和刺激味蕾的特色辣味。

做法

原料:牛蛙600克,青筍、藕片各150克,土豆、紅椒各50克。

調料:小料(老薑50克,京蔥30克,蒜子20克),青花椒、幹辣椒段、秘製牛蛙香料醬各2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80克),A料(鹽、味精各8克,黃酒10克,中粗黑胡椒碎15克),生粉60克,紅油50克,複製豆瓣醬30克,特製香辣油80克,B料(鹽、雞精、味精各5克)。

製作工藝

1.牛蛙宰殺治淨,去皮後斬成2.5釐米見方的塊,洗淨後用乾毛巾吸乾水分。

2.土豆切薄片,用水漂洗去澱粉;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將土豆片下入,小火炸至金黃酥脆撈出。

3.蓮藕切厚0.5釐米的薄片,萵筍切手指般粗細的長條,紅椒切邊長3釐米的菱形片。

4.牛蛙加A料碼味後拍粉,再加紅油拌勻,醃漬20分鐘。

5.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六七成熱時,放入牛蛙,小火浸炸至表皮酥脆金黃,撈出牛蛙。待油溫降低至四成熱時,放入藕片、萵筍條,小火浸炸半分鐘,撈出控油。

6.鍋內放入特製香辣油,燒至三四成熱時,入青花椒和幹辣椒段,小火煸炒至出香,再把小料放入煸炒,放入複製豆瓣醬、秘製牛蛙香料醬,小火炒香,放所有原料大火翻炒,放入B料調味,起鍋裝盤即可。

說到這款菜為什麼可以旺銷,我覺得最重要的還要歸功於我們特別調製的三款秘製醬料,這也是這道黑椒傳奇牛蛙的靈魂所在。

來看一下這三款秘製料的製作方法:

特製香辣油

鍋內放入熟菜子油50千克,小火加熱至五成熱時,放入大蔥、生薑各1千克,蒜頭250克,用中火熬製50分鐘左右,撈出料渣,然後改成小火,下入餈粑海椒2500克,繼續小火炒5分鐘,烹入白酒250克,小火炒至原料水分快乾時加香料(白豆蔻、陳皮各50克,小茴香、山柰30克,桂皮、砂仁、孜然、草果、香葉各20克,丁香10克,香果、甘草、排草、香茅草各5克,八角100克),繼續小火炒制。當原料達到九成干時,放入花椒250克,小火炒20分鐘,離火靜置油脂完全變涼,放入紫草100克,浸泡2天,過濾取油。

複製豆瓣醬

郫縣豆瓣500克剁碎;鍋內放入色拉油300克,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生蒜末、薑末各25克爆香,下入郫縣豆瓣醬,小火煸炒至出香味,離火。

秘製牛蛙香料醬

香料混合後(白豆蔻、小茴香各40克,紅豆蔻、香菜籽、肉豆蔻、草果各20克,山柰、砂仁、桂皮、香葉、胡椒碎、陳皮各60克,八角、孜然粒各80克,甘草50克,丁香、花椒各30克,毛桃、幹辣椒、靈草、排草、蓽撥、青果、木香各10克,香茅草5克)放入粉碎機內粉碎。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三成熱時,放入香料粉(油脂和香料粉的比例為1:1),小火煸炒至香味四溢,離火放涼,即可使用。
牛蛙燜香鍋

做了26年廚師長,一絲不苟地總結了五款做蛙的製作技術配方

介紹:

燜香鍋在製作時不加一滴水,全靠香辣油、香辣醬提味,將原料處理好後直接上桌加熱至熟.氣氛熱烈,口味濃香。此菜還可一鍋兩用,吃完主料後加湯涮煮青菜,香辣醬的醇厚味道融入湯底非常美味。

原料:

牛蛙350克,紅薯(去皮)、香菇各40克、洋蔥、西芹各30克、香蔥20克。

調料:

秘製香辣醬60克,秘製香辣油35克,大蒜子20克,大棗6顆,蔥花5克。
秘製香辣油配方製作:

鍋入色拉油2500克、豬油750克、雞油75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蔥、姜各250克炸至發黃出香,撈出料頭,下郫縣豆瓣醬1000克、辣椒麵750克及花椒50克、八角20克、小茴香、香葉各15克、桂皮、白蔻各10克、丁香3克慢火熬香,關火倒入不鏽鋼桶中,加蓋燜一晚,打去料渣即成。


秘製香辣醬配方製作:

鍋入熟菜籽油、豬油各500克、牛油750克燒至四成熱,下大蔥段150克、蒜子、薑片各75克小火炸香,打出渣滓,下李錦記香辣醬1250克、郫縣豆瓣醬1000克、老乾媽豆豉醬300克、貴州豆豉(剁碎)250克、乾紅辣椒段300克慢火炒1小時至鍋內出香,然後下入香料碎(八角40克、花椒30克、沙姜、草果各15克、小茴香、桂皮各10克、香葉8克、丁香2克混合打碎即可)繼續翻炒30分鐘,調入酒釀(帶少許米)400克攪勻,待香味充分溢出時關火,盛入不鏽鋼盆中自然晾涼即可。

製作方法:

(1)牛蛙宰殺治淨,去皮後剁成小塊,加鹽、雞精、味精、生粉、胡椒粉抓勻,淋入少許啤酒(可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然後加秘製香辣醬60克一同攪拌均勻待用。

(2)紅薯、香菇、洋蔥、西芹、香蔥分別洗淨切成小塊。

(3)取一隻燜鍋(從市場買來的成品,附帶配套的玻璃蓋,密封性強,保溫效果好,且不易粘鍋,市場價約150元),倒入秘製香辣油35克,將步驟2中改好刀的輔料與大蒜子、大棗一同放入其中,表面擺上牛蛙塊,然後撒入蔥花,加蓋帶卡式爐一同走菜,上桌後加熱15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麻辣牛蛙

做了26年廚師長,一絲不苟地總結了五款做蛙的製作技術配方

“麻辣牛蛙”是用“麻婆豆腐”的烹法和味型製成的。成菜不僅具有“麻婆豆腐”的風味特色,更兼有豆腐般細緻的口感,其味鮮美無比。所以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麻辣牛蛙的做法及原料配方。

原料配方:牛蛙500克、豆腐250克、蒜苗50克、郫縣豆瓣30克、辣椒麵10克、薑末5克、蒜米5克、精鹽2克、紹酒20克、醬油15克、雞精3克、味精1克、胡椒粉1克、花椒粉5克、蛋清糊40克、水澱粉15克、鮮湯100克、混合油60克。

麻辣牛蛙的做法:

切配準備:

(1)牛蛙宰殺後去皮,除骨切成2.5釐米大小的丁。

(2)豆腐切成2釐米大小的丁。

(3)蒜苗洗淨切成細粒。

(4)郫縣豆瓣剁細。

烹調程序:

(1)牛蛙丁放入碗中,加精鹽、紹酒、胡椒粉和蛋清糊抓勻,入沸水鍋中氽一水;豆腐放入加有少許精鹽的沸水鍋中煮一下,撈出待用。

(2)炒鍋上火,加入混合油燒熱,下郫縣豆瓣、辣椒油、姜米、蒜米炒香出色,倒入鮮湯,下入豆腐,烹入紹酒,調入精鹽、醬油、雞精略燒然後下入牛蛙燒至入味,隨後勾芡,放入味精和蒜苗粒翻勻,起鍋裝盤時撒上花椒麵即成。

香辣饞嘴蛙(中份,58元)

做了26年廚師長,一絲不苟地總結了五款做蛙的製作技術配方

原料:小牛蛙500克,生菜籽油200克,鮮花椒80克,幹辣椒節150克,泡薑片50克,香辣油400克,香辣底料100克,雞蛋一個,澱粉10克,蔥節10克,芝麻適量(炒熟的),萵苣條400克或黃瓜條300克。

調料:鹽5克,味精5克,料酒8克。
製作:
1、先將小牛蛙殺洗乾淨,去皮,放入澱粉、雞蛋清、料酒、鹽放入冰箱內碼味30分鐘備用。
2、將生菜籽油煉熟去菜腥味後降溫至六成左右時,將碼好味的蛙入鍋中小火炸至定型。
3、鍋留底油,下入薑片、蔥片、香辣底料、鮮花椒、幹辣椒節小火炒至有香味慢慢溢出,加入滑好的蛙中火翻炒3分鐘左右,然後加入香辣油、味精及少量的水(大約100克)燜1分鐘左右,並翻入另外一口備用的火鍋中(事先將洗淨的黃瓜條或萵苣條放入其中),並撒上芝麻即成。
注:炒蛙時,一定要翻炒得快,否則蛙肉太老(蛙一定是去皮、去內臟的整隻嫩蛙),失去新鮮味,鍋中加水不要太多,否則香辣味不突出。
特點:不同於傳統燙食型火鍋,是一種休閒式新幹鍋,吃完牛蛙也可添湯涮食其他原料
秘製醬料
香 料:
小茴香10克,木香5克,甘草3克,白芷5克,枝子黃10克,藏紅花3克,山奈5克,丁香3克,當歸10克,甘松10克,香菜籽10克,香草5克,枸 杞8克,花椒10克,沙仁10,草蔻5克,肉桂10克,陳皮5克,沙參5克,紫草3克,玉果8克,白蔻20克,芝麻5克,良姜5克,草果10克,玉竹(又 叫山鈴鐺、玉參,產於東北)5克,八角20克。
其他配料:菜籽油25千克,郫縣豆瓣5千克,餈耙辣椒7.5千克,姜、蔥、大蒜各1.5千克。
製作:
1、香料汆水去雜質晾乾(或烘乾)後打成粉。
2、鍋下菜籽油,燒至8成熱時,關火,下姜、蔥、蒜浸至出味並幹香時撈出不用,然後將菜籽油上火,下入餈粑辣椒、郫縣豆瓣中火熬出水分,下香料粉,小火炒約40分鐘至香濃時即成。
香辣油的提煉
將 生菜籽油1千克與色拉油500克按2:1的比例熬熟去菜腥味,離火,當油溫降到五成油溫時加入蔥段100克(包括蔥白和蔥葉,因為蔥葉也能出蔥香味,而且 節約成本)和250克辣椒(包括二斤條辣椒、子彈頭辣椒、泡椒,其中二斤條辣椒量稍多,泡椒量稍少,加入泡椒的目的是出一種不刺激、不燥的香辣味)大火熬 去水分,轉小火熬製10分鐘左右至辣椒幹香,再加入紅油豆瓣150克、泡姜100克,大火熬去水分,轉小火熬15分鐘左右,再加入八角4-5個、三奈 7-8個、靈草2克(香料不要加多,否則香味太雜)小火熬30分鐘左右至香氣四溢並油色紅亮、清澈,打去渣滓,留油即成。

香辣底料的製作
與火鍋底料一致,但卻要多加辣椒節及泡姜,突出香與辣之個性。
配料:餈粑辣椒2千克,泡辣椒蓉2千克,郫縣豆瓣1千克,泡姜1千克,大蔥段1千克,薑片200克,大蒜300克,冰糖50克,八角50克,三奈30克,靈草25克,白芷20克,沙姜20克,幹辣椒節1千克,菜籽油10千克,色拉油5千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