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二本大學,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

回不去的懵懂5


在每年的高考志願填報中,我們經常會面臨學校和專業的選擇,每個層次的學校選擇、專業篩選都需要家長和考生付出較大的精力,畢竟這關乎考生的一生,甚至與整個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志願填報中,有很多的“秘訣”,有的人認為應該以專業選擇為主,有的人認為應該以學校選擇為主,那麼在本科二批學校的選擇上,應該注重學校,還是注重專業的選擇呢?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在高考志願填報中,筆者認為一本學校應該看重學校,二本學校應該看重專業。

在一本類的學校中,如果能報考985、211工程院校,還是應該考慮這類學校,即使進入末流211工程大學,肯定在未來的求職就業中也會擁有更多的機會,畢竟國家985、211工程大學是進入多數招聘崗位的門檻,沒有這類學校的教育背景,顯然無法得到就業機會,也會增加在求職就業中的難度。綜合來講,筆者認為多數招聘範圍在重點本科(一本)院校中,基本上只認可985、211工程大學,對於“雙非”大學的畢業生,即使屬於人們專業或者實力比較強的,也很難在就業中凸顯出自己。

在二本院校的選擇中,筆者認為應該以專業為主,在二本類學校中,幾乎所有學校都水平差不多,如果實力強勁的話,也就不會使得自己依然處於二本大學,既然他們在水平和認可度上沒有多大的差別,顯然也就不會因為學校而在求職就業中導致困難重重。那麼,要想在求職就業中佔據優勢,二本學校的畢業生就應該以專業為主,如果擁有比較好的專業,或者比較熱門的專業,能夠找到好工作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綜合各種情況來講,在高考志願填報中,報考二本類大學的話,沒有必要太過於看中學校,畢竟同等水平下的學校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學校之間的專業水平有比較大的差異,因此專業的選擇就成為報考二本類大學的重要因素。


東愛雨小公


不要說二本大學,就是上一本大學,上211重點大學及任何大學,都是專業重要,學校次之,尤其對於二本大學而言,專業更加重要。因為211/985還可以靠學校牌子來換一個高起點的平臺,而普通院校,只能靠技術吃飯。


什麼是二本大學

現在的二本大學和我上學時候的二本大學是不一樣的。我那個時候的一本大學都是211/985、全國重點大學,及一些很厲害的省屬重點大學。

現在的二本大學基本都是實力比較一般的本科院校,大多數近些年剛升本的公辦本科院校,民辦院校、獨立學院,或者是一些比較不錯的本科院校比較差一些的專業。

因為二本這個概念很難定義,非211院校都很難做到所有省份都實現一本招生,比如河南科技大學在河南省百分百的一本院校,在湖北卻是百分百的二本院校。就是河南大學前幾年在北京上海都是二本招生。現在河南大學入選雙一流高校,應該不算二本院校了。

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

對比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只能是分數相近的情況下對比,分數差距大的就無法對比了。有的二本院校分數比一本線還高,有的二本院校分數卻墊底,差距能超過200分。

上二本院校,一本院校,211院校都是專業最重要,畢業就靠專業混飯吃,而不是學校牌子。

二本院校儘量學熱門的技術專業

冷門專業在任何學校都是冷門,比如生物,哲學,化學,這類你也就基本失業的工作,清華北大畢業都很難找到好工作,那二本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就是為了去學校教書,二本學生面對的也是清華北大及其他重點大學,所以日子很難混。


二本學生兩條路:學熱門專業,考研。

看看黑龍江科技大學,齊齊哈爾大學,哈爾濱信息工程大學畢業都一二十萬,這就是學計算機的待遇,很多985的化學,生物,材料碩士畢業生碩士都拿不到年薪五萬。

二本考研,如果本科是冷門專業,那麼繼續冷門考研,就是考上了985院校的馬克思哲學,生物專業,未來畢業仍然一面黑暗,如果跨考熱門專業,會受到更大的歧視。本科院校不好,本科專業又不好,那考研成功概率更低。

二本推薦院校專業

文科就學會計,財務管理,理工科就學電氣,電子,計算機,軟件。比如計算機的就業,很多985院校看見估計都哭了。

二本院校儘量選擇行業院校,就是選擇老的部屬院校,部屬院校就業是有行業

比如電子信息、郵電行業選南京郵電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西安郵電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鐵道選擇蘭州交通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大連交通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等。

具體以後在分析。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上二本大學,一定是專業更重要。

不過今年部分省份宣佈一本二本合併為普通本科,不再分開招生。去年就有很多省市將三本的一部分併入二本,一部分併入專科。今後估計絕大部分地區將不會再有一本二本之分。所以回答題目,可以把二本大學理解為除了985,211,雙一流高校之外的普通本科院校。這類院校一般以非省屬重點公辦本科或者是省市共建的普通本科,還包括一些民辦本科院校及獨立學院等。這類高校主要服務於地方發展,其影響力有限,輻射範圍也限於本省,生源大部分也來自本省。所以在知名度上遠不能跟重點高校相比。

普通高校的學生主要去向是就業,因為沒有太多保研機會,想要深造就只能通過考研,但相比較而言,成功率不是特別高。

而影響就業的兩個主要因素,一是學校層次,二是專業。普通院校構成相對複雜,有魚龍混雜的意思,影響力有限,知名度不高,能給學生就業帶來的幫助十分有限,即便是普通院校裡最好的一類,也無法與重點院校的平臺相比。

而部分熱門專業就業形勢是非常好的,一是缺口大,二是專業性,技術性強,三是適用性強,四是這部分專業不需要深造也能完成大部分工作,換句話說適應性強。比如會計,室內裝潢,小語種,工學類專業等目前就業都不錯。

對很多普通院校來說,在就業時,專業的優勢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校平臺上的劣勢,所以當高考分數不高,只能選擇普通高校的情況下,建議優先選擇專業。


象牙塔裡講故事


二本大學,專業應該更重要。


因為現在不比以前,二本是本科學校的主力軍,數量龐大,實力參差不齊。那個時候二本里面比較有實力的學校很多,知名度也不錯。

現在呢?幾乎有的名氣的,所在地理位置好的,特別是名字裡面帶大學的幾乎都是一本招生,甚至在省會城市等學院型高校優勢專業在一本招生。

現在的二本應該是以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為主體,加上地級市的公辦二本,還有部分一二本同時招生的二本院校。

所以,現在的二本學校名氣啊,都小了點,不比一些知名院校,就學校名氣都很有說服力,如果是211等重點大學學校最重要,二本呢?學校的名氣不能給你帶來什麼些實質性的幫助,如果是普通二本,對很多來說,你就是本科,還是二本畢業生,然後看專業,很少人對學校產生興趣。

二本呢?就應該選擇好的專業,或者準備好考研。工科專業肯定有足夠的優勢,還有會計,也是市場需求量很大的專業,還有法學,雖然法學是一個就業很慘的專業,但是在二本里面,只要好好學習通過考試,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異加一點


專業重要,專業重要,專業重要,重要的問題強調三遍。

我是阿狗,教育生活類專家。我就給你分析一下在二本大學專業為什麼更重要。

1、擴招的專業

大學擴招喜歡擴招教育成本低的專業。這些專業有幾個共同點:投入設備要求低,師資配備要求低。

這兩點其實也就是一點,少花錢。

要知道在我們國家,清華和一個普通二本的經費是天壤之別,清華一個學院的經費很可能比其他地幾個學校都多。

(就業難度係數)

所以地方高校會重點擴充文科類專業。有一個笑話就說,有個學校為了擴充法學,從思政部掉了幾個教師,招了一個法制史博士,騰出來幾個教室,專業就成立了。

你可以想象成本有多低了,教學質量可想而知。

2、就業難

在教學質量不敢保證的前提下,再不抓住好就業一條,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阿狗以前一夥伴在地方學院學的歷史,畢業後發現工作機會比文學都小多了,就別說比經濟了。

同樣另一個小夥伴學的經濟,雖然學習差了點,偶爾掛個科,後知後覺,但畢業後發現自己專業就業面真廣,銀行要的很多、公務員崗位多,很快就上岸了。現在每個月五六千,樂滋滋的。

至於小眾專業,諸如影視、農學、畜牧學啥的,至少目前就業形勢不好。尤其是想在三四線地方安家的。

總不能都有個北上廣夢吧。阿狗有一朋友剛離開深圳。

3、發展

不同專業的發展是不一樣的。明粉給我講,去了單位才發現自己鼓搗的一堆東西沒用,學制度?那些人制度比你熟悉多了,分分鐘爆你。有理論思維?那能解決問題嗎?他發現現在計算機辦公,會電腦的挺受喜歡;文字功底好的也挺受喜歡。他深深的懷疑自己走了什麼路子。

你學了計算機,無論去企業、政府都會有幫助。

學了金融,進銀行會很有用。

如果你學了博物館,去博物館,發展比起前倆真心不廣。

總結:

在一個普通院校,教育資源是難以保障的,而且學校本身撐不起就業質量,再從發展角度考慮就更是了。所以能選擇好專業就好專業,不然四年後你會後悔你們復讀。

當然你復讀了會惆悵你為何要復讀?


一枚明粉


首先來回答下這個問題,我感覺專業更重要!

首先,我們經常聽到或看到某某學院這些基本上都是二本院校,名字中帶大學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一本學校,其實這些學院實力差不多,沒有特別厲害的,所以選學校區分度不高,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就業市場的需求選一個熱門的專業,這樣在未來的就業中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來更容易的找到一份工作!

再者,其實除了那些雙一流學校和專業性特別強的學校以外,其他院校都差不多,我們在應聘時,不是這些名校出身的,其實在其他哪個學校無所謂,差別不大,你在HR眼裡就被定義為普通院校學生,你的學校既然不會給你起到加分的作用,這時,你的專業技能就是你的競爭力,選一個熱門或緊缺類的專業,這就是你的優勢!

最後,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不管你是根據興趣選的還是根據現在的就業情況選的,都有利於自己對未來人生的規劃!

男的學個工科類專業,女的學個護理類、教育類、會計等等還是挺不錯的,當然,我還是建議未來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考研,給自己的學歷鍍鍍金,誰都有名校情節,努力一把,讓自己研究生讀個好學校!


敏銳視角


上二本大學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小胖我認為是專業比學校重要。

我們都知道大學有一本大學(包括985、211、雙一流、省屬重點高校等)、二本大學(普通本科高校)、三本(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高職高專(公辦高校、民辦高校)。就本科來說,除了985、211、雙一流還有一些省屬重點大學,其他的本科在全國來說影響力不大,名氣也沒多少。


普通二本或許在本省分或者周邊區域去較出名,有影響力,出了省或者輻射區域就真的沒多少人聽過了。想要驗證的方法很簡單,你去搜一下外省的普通二本院校,你就會發現外省的二本院校可能聽都沒聽過,而本省的二本院校多多少少都有耳聞。也就是說二本的院校影響力有它的一個侷限性、地域性。

一般來說,二本都是省屬裡面的公辦本科或者是省市共建的本科。一般培養輸送的人才都是為本省地區服務,助力本省的經濟發展。因此二本間的發展平臺都是差不多,除了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對於自己地區所屬的二本資金投入會比較大,發展比較好。例如深圳大學就是從一個二本院校慢慢發展成一本院校招生。

也就是說當工作求職時,二本院校並不能帶來一個名校效應,HR一般會定位為二本大學學歷。既然沒有名校效應,那麼求職時更多的是自己的專業自己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每間大學專業都有很多,就算是二本大學有些專業排名在全國高校來說也是能排的上名次的。專業也會有國家品牌重點專業、特色專業,省重點專業、特色專業,校重點專業特色專業,也會有重點建設學科等等。這些專業學科在政策上在資金上都會有所傾斜。因此選擇重點專業會比一般專業要好的多。

有時候選擇一個專業就是已經選擇了以後的人生就業發展方向,除非畢業以後從事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如果專業不對口的話,那四年或者五年的專業知識就是白白浪費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算是浪費了教育資源,變成了上大學只是來體驗大學生活。


專業有很多,有自己喜歡的,也有不喜歡的;有熱門專業,也有冷門專業;有畢業後就業好的待遇高的,也有畢業後難就業的待遇差的。好的專業競爭自然也就激烈,而不好的就無人問津,需要靠調劑或者補錄生源。

專業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為了學校而選擇不好的專業,上課可能會沒有動力完全沒有興趣,可能會因此在大學裡面只是為了混個日子等著畢業混個文憑混個學歷。

有人說大學裡面可以轉專業啊,錄取到自己不喜歡的轉到喜歡的專業就行了。大部分大學為了合理分配生源,對於轉專業是有人數限制的,一個專業能轉走的並不多,而且對於期末成績明明都有限制不是說轉就轉的。


大學專業有很多,有自己喜歡的專業有明確人生規劃的人應該選擇符合自己要求自己想要的,而不是要個大學校名背景,而且二本背景相差也不大。當你學好自己的專業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為自己以後就業或者升學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有優秀的專業知識能力就相當於自己的品牌名聲,無論在哪個企業都會比較吃香的。

因此,我認為在二本院校裡面選一個好的專業比學校重要,這是經過多方面考慮的結果。大學更多的只是提供一個平臺,上大學是好好利用平臺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利用好這個平臺實現自己的目標。

大家好,這裡是小胖子閒說,感謝各位的關注和點贊。


小胖子閒說教育


如果考不上如果考不上一本高校的話,那麼就只能上個二本高校,在這種情況下報考的時候就應當以專業為主。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一般的二本院校都是省屬重點大學,這樣的大學在自己所屬的省內是很有知名度的,但是到省外的話基本上很多人就不認識這些學校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一個好的專業,無論是將來考研還是就業都是很重要的。



現在的二本本科學校數量相當之多,而且整體的實力參差不齊。在以前的話,那些二本招生的學校裡面也有一些很不錯的學校,但是這些學校都在努力的提升他們的招生檔次,現在這些很厲害的學校一般都是在一本批次裡面招生了。


如今的二本高校主要是以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為主,還有一些地級市的公辦二本,還有一些學校是一本二本同時招生。也是因為上述的這些原因,導致如今的二本高校知名度方面會大打折扣,如果學校在知名度方面很低的話,那麼大學生在選擇的時候就要以專業為主了。

如果對於一個理科生來說專業就比較重要了,因為一般的理科專業學起來都比較辛苦,如果你是真心喜歡這個專業,而且就業情況很不錯的話,那麼就填報這個專業,將來說不定還能夠找到一份很不錯的工作。



饕餮視聽


上二本大學,專業更重要些。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二本院校無論是綜合實力還是知名度上都遠不如一本或者重本院校。目前,985、211院校的實力和名氣盡人皆知。在參加某企業的雙選會時,非985、211院校的學生簡歷被丟棄一地,由此可見重點大學畢業生在就業時,有一定的優勢。


而二本院校的學生,相比較而言就比較尷尬了。特別是現在很多省份,二三本批次合併招生,很多二本院校裡邊也包含了一定數量的民辦院校和獨立院校。學校名氣不大,在就業時,只能憑本事吃飯。因此,選擇一個好專業,對以後的發展大有裨益。

其次:重本院校的學生即使專業不好,但是學校名氣大,保研率高,學校學習氛圍好。很多學生完全可以憑藉考研、保研,來實現第二次蛻變。相對而言,二本院校的學生保研幾率低,考研難度有點大,想通過考研改變專業的難度不小。因此,學個好專業是首選。


第三:對於文理科學生而言,不同的學生在選擇二本院校時,學校和專業應各有側重。理工科學生,專業更重要些,就業時的針對性更強些。而文科生,在選擇二本院校時,學校的地域、影響力更重要些。

文科生要想某得一份比較好的工作,難度要大於理工科學生,所以很多學生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學歷,為以後贏得更多的機會,所以學校這個平臺比專業更重要些。你說是嗎?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靜助學



首先回答問題:上二本大學,專業相對更加重要。不過到底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這不是絕對的,因為這個和你能報考的二本學校有關係。為什麼這麼說?

第一,學習環境很重要。不可否認的是:二本學校裡也有好的二本和比較一般的二本,好的二本高校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相對來說更好。如果一味強調專業的重要性,那麼那些比二本線高出幾十分的考生為何不去普通的二本,不去技術院校就讀?不知道題主是哪裡的,我們知道好多省份已經取消了三本,只有一本二本高校了。部分省份的好多二本就是之前的三本高校,這些學校的學習環境並不會因為學校批次的提升而立馬改觀。學習環境很重要!

第二,二本高校裡,學校和專業到底哪個重要並不是絕對的。這個和你能填報的學校有關以及和你未來的規劃有關。如果你是想畢業後直接工作,當然學到過硬的專業知識對於你的就業是很有好處的,如果你是想著繼續深造,那麼好一點的學習環境無疑對於你的幫助更大!我個人覺得單純的強調某一方面是不嚴謹的,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分析,只是相對來說專業更加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看法,僅供參考,歡迎各位閱讀的朋友補充,發表意見!

我是愛分享的Walker,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