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座沒有大學的城市,是怎樣的體驗?

大鯤說道


我想目前我國有高校2688所,包括本科和專科,而這2688所大學大約分佈在我國350個城市當中。根據我國目前的高校的分佈來看,我國高校的分佈是十分的不均衡的。目前大學集中的分佈在了一些大的城市裡面,在一些發達的省份裡面,而在一些邊遠地區大學的分佈是非常的稀少的。所以,不同的城市由於大學的存在與否,應該說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那麼一所城市如果沒有大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第一,不是每個城市都能夠承擔得起一所大學

大學的存在,對於當地的經濟來講,雖然從一定意義上來講,能夠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人才。但是大學本身的運作和發展它是需要有經費投入的,而我國普通高校的經費投入主要是根據當地的經濟狀況來決定的,一所大學一年所有的開支都是在上億的投入,這種投入是沒有直接的經濟回報的。所以說對於很多縣級城市來講是很難有能力承擔一所大學的,因為大學回報的不是直接的經濟效益,而投入的則是真金白銀,所以不可能每一個城市都有大學,縣級城市很難有這個財力能夠支撐得起一所大學的發展。

第二,邊遠地區或經濟不發達的城市難以招到學生

大學的運轉它是需要有一定的條件的,除了經費的投入,就是招生的時候有學生報考所在學校。目前我國已經出現了很多學校招不滿學生的狀況,這除了是學校的質量的問題,還有一個很大的問的就是大學所在地。一個大學如果所在的地方偏遠或者是說所在的城市經濟條件很差,那麼學生是很不願意到這裡來就讀的,如果一所大學招不到學生大學的存在就會有很大的問題。

第三,沒有大學的城市是大多數,其實並不是很奇怪。

目前我國的地級市有290多個,而我國目前高校分佈的城市達到350個,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地級以上的城市應該都有一所大學,當然有可能是本科,也有可能是專科。但是,我國有2856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也就意味著,幾乎90%的縣級市是沒有大學的。當然,可能在新疆、西藏等地區地級市也不具備這個條件,因為這些省份他們的總體的高校的規模本來就不大,但是在中東部地區應該是每一所地市級以上的城市都會有一所大學。

第四。所在城市有大學,並不意味著就會讀這所大學。

城市有大學當然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為當地提供了一定的人才,但是有這所大學,是不是當地的學生就願意去就讀呢?其實是不一定的,目前人們對於大學的追求還是希望到發達的城市去就讀大學,所以一些大學即使級別很高,但是報考的人數也很低。比如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陝西省楊楊凌,這只是一個地級市,雖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一個985高校,但是由於所在地的原因,這所高校的招生並不是非常的理想,分數比其他的高校都要低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