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轉眼間,《奇葩說第六季》馬上就要接近尾聲了,不如大家來預測一下誰會是今年的BBKing?

我個人認為邱晨還是蠻穩的,觀點也很正,從來沒有發揮失常過,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我最愛就是邱晨咯……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不得不服馬東啊。

奇葩說開播到第六季了,不但說明它是一個非常具有生命力的節目,而且神奇的是,每一季都會貢獻出很多熱搜,很多關注,這個節目永遠不缺話題。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第六季官宣導師陣容的時候,沒有了高曉松,大家還在擔心是不是就不好看了,但結果明顯是咱們多慮了……

比如最近的熱搜,有“恐婚”的辯題,有該不該交“顏值稅”的辯題,還有傅首爾哽咽談鹹魚老公,詹青雲和黃執中大神較量等等。

哪個單拎出來都能構成一波波的關注和爭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本著私心,再貼一段蟲仔的金句

更不要說它貢獻過多少金句,多少段子,多少令人驚豔的段子和論據,總之,感覺這是全中國最聰明的一群腦袋聚在了一起。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最新的消息是,黃渤將參加奇葩說的決賽,嗯,聰明的腦袋,差不多集齊了……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所以,馬東是不是“老謀深算”!這節目開得太值了!

“奇葩”本就是吸引爭議的體質,讓這些怪咖、大神、“討厭鬼”們公開辯論,更是博關注,恨不得每一集都有爆點。

不信,咱們在腦子裡回顧一下,從第一季播到現在,網友們罵過的辯手(或導師),恐怕都數不勝數吧……

簡單舉個例子,第六季剛剛開播沒多久,就喜提了三個熱搜。

一個是李誕花式辯論,“美術館著火,救畫還是救貓?”李誕選擇救貓,並且用他長期在脫口秀戰場上練就的解構能力,一條一條把論點變成了包袱,全場沸騰,笑點密集。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李誕太知道娛樂節目的生存法則了,這場辯論之前一直在裝慫、自黑,怕這個怕那個,說自己不會辯論,關鍵時刻就來了這麼一場給力的。而且他明白,綜藝節目裡的辯論,佔理不佔理是次要的,段子好笑是重要的……

和李誕針鋒相對的是辯論大神黃執中,他選擇救畫,並拋出一個震撼心靈的論點——“遙遠的哭聲”。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講真,這個說法確實很高級,聽到的一刻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這個論點的大意就是,選擇救貓的那些人,你只聽得到近處的哭聲,只能感知到貓的痛苦,可是隨著你的認知水平越高,你就能聽到“遙遠的哭聲”,也就是那些蘊藏在藝術品中的情感。

“遙遠的哭聲”甚至被人民日報官方蓋章,也說明節目的影響力之大,更說明黃執中的辯論境界之高。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今天呢,我們除了討論奇葩說的好看之處,其實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值得咱們琢磨琢磨。

仍記得開播之初,有兩個人引發過全民討論,一個叫許吉如,是第六季來的新辯手;一個叫羅振宇,是《奇葩說》連續三屆的導師。

這倆人,無一例外都被網友們“罵”得很慘。

所以,這檔節目確實蠻有意思的,你會發現你會很容易就喜歡某些辯手,也很會輕易就“討厭”某些人。這個節目如此愛恨分明,這背後的心理因素和動機就很值得玩味。

它就像一個放大鏡,把每個人身上的勢能和弱點都照了個一清二楚。

它也像一個粉碎機,粉碎幻覺、粉碎人設、粉碎歌舞昇平的假象,把那些潛藏在人性中的東西明晃晃地鋪開來。

喜歡,還是不喜歡,平鋪直敘,直擊心靈。

為什麼他們不被喜歡?

先說說第一個美女。

許吉如,長得美、學歷高、能力強、嘴皮子利索,在一堆草根中間,彷彿是閃著光的金鳳凰。

回想一下,前幾季《奇葩說》裡還真沒出過什麼美女,紅的都是怪咖或諧星。

所以,這一次來了許吉如這樣的高知美女,一開始陣勢是很強的,給的鏡頭多,收穫的讚歎多。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許吉如的履歷到底牛逼到什麼程度?有三個關鍵詞:清華、哈佛、全球頂級律師事務所。

如果在節目裡要給她加個定語,恐怕一句話都裝不下,想必要詮釋成——“來自清華的哈佛女孩、頂級律師、可以代表中國人去聯合國開會的青年楷模許吉如”。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金光閃閃的女孩走了一條普通人望塵莫及的人生之路:

出生於南京,家庭條件優越,父母精心培養,15歲奪得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冠軍,後進入南外,畢業後被保送至清華學習法學專業,22歲攻讀哈佛大學碩士。哈佛畢業留在全球頂級律所,但後來辭職,全力逐夢演藝圈。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許吉如一直在各節目中都有露臉,比如《超級演說家》還有最近的央視《主持人大賽》。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樣一個優秀的大美女,節目組力捧,導師們喜歡,許吉如瀕臨淘汰時導師羅振宇甚至還犧牲了自己隊員的利益,送了一張復活卡給她。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也是羅振宇被罵的原因之一,他自作主張要把卡片送給別的戰隊,那麼自己的隊員萬一被淘汰,就沒有機會復活了。所以後臺的隊員們一片義憤填膺。

然而眾星捧月的許吉如在《奇葩說》裡的命運卻離奇地短暫。

復活的時候看得出她很想贏,挑了對方看似最弱的一名辯手胡老師,辯論的過程憑良心講也算是旗鼓相當,結果觀眾的投票卻是驚人的懸殊。

許吉如僅僅得了十票,在《奇葩說》的歷史上也算是倒數的名次了。這更彰顯了某種集體的情緒:“我不管你講得好不好,但我就是不願意聽。”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事後,很多人開始思考,為什麼明明是很優秀的女孩,卻有那麼多人不喜歡她?

薛兆豐一語中的:“太愛講道理了”,範湉湉也秒刪過一條微博:“就是不喜歡美女講道理”。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許吉如的辯論風格非常強勢,語速超級快,快到令人不舒服,有點咄咄逼人的味道,肢體語言和表情也蠻兇的,用網友的話叫做像“教導主任”。

初級辯論選手很容易就走入“咄咄逼人”的迷途,第一季的時候蔡康永就說過這並不是好的方式,容易自取滅亡。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不喜歡美女講道理,更不喜歡像學生會主席一樣的美女講道理,這大概是許吉如沒有料到的局面。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翻開許吉如的過往經歷,可以看得出她從學生時代就是根正苗紅的好孩子,各種活動不斷,身上的光環數都數不清。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央視的《主持人大賽》也被淘汰了。

有趣的是,她在《奇葩說》被淘汰那場,嘉賓請的是楊超越。

我們可以看到,在綜藝節目的語境下,同樣是美女的兩個人上演了怎樣戲劇般的兩極景象。

這邊許吉如高知、能幹,強勢凌厲;那邊楊超越懵懵懂懂,一臉迷茫,黃執中都辯論結束半天了,她還搞不清楚啥叫“遙遠的哭聲”。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然而,若論觀眾喜愛的程度,是可以明顯感受到的,楊超越就是可愛啊,傻萌傻萌的啊,馬東時不時就cue楊超越發表幾句觀點,沒辦法啊,暖場、活躍氣氛、放鬆身心,她一講話大家都喜歡聽。

況且,楊超越就真的“笨”嗎?也不見得,或許是太明白大家喜歡什麼了。

這就是綜藝節目的殘酷之處,恐怕也是許吉如深感無力、找不到頭緒的地方。

“被人喜歡”實在是太深奧的一門學問了,能力和優秀不是敲門磚,甚至美貌也不是敲門磚,它更像是一種玄學,說不定什麼特質就能打到觀眾心裡去。

如果非要總結的話,或許可以概括為“綜藝感”,更玄一點的說法是,它講究“觀眾緣”。

這一點,在羅振宇身上也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了。

羅振宇是更具典型意義的“成功人士”,因為他已經擁有了足夠多的身份來佐證這一點。

他是奮鬥出來的精英,極度的現實主義者,生活中的強者,創業成功的商人,最大的性格特徵是“精明”和“務實”。

不信,我們來瞧一瞧他的履歷。

因為從小能言善辯,羅振宇瞅準了“傳媒”這條路。1990年考了華中科技大學的新聞系,後來到了中國傳媒大學讀了碩士和博士。

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臺,但沒有解決編制和戶口,成為了一名“臨時工”。可羅振宇做到了央視最牛的“臨時工”,最高光的職位是《對話》欄目的製片人。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對話》這檔欄目是CCTV-2播出的,請的都是企業家、政府高官、社會名流等嘉賓。有一段時間,它代表著最權威媒體做的最高端的訪談節目,還曾經被各大商學院列為MBA的課外教材。在那段時間裡,羅振宇身邊可以說往來皆鴻儒,他說他站在最牛的平臺上,這一點不為過。

用他的話來說,叫“開了上帝之眼”,“開策劃會就像是開國務院辦公會”。

每年的兩會期間,他意氣風發,“經常忙到凌晨四五點,在辦公室高聲朗讀《古文觀止》來解壓。”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在央視時的羅振宇。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羅振宇講到自己做製片人時的風光是這樣描述的。

後來,得罪了領導,憤而辭職,下海創業。在談到那位領導時,羅振宇言辭尖利,說“他現在還沒判,他判了我要去看看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再後來,就在“知識型網紅”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組建了一個叫“羅輯思維”的公司。

研發了APP,搞出了一些大動靜,比如拍賣papi醬的視頻啊,跨年演講啊,包括上《奇葩說》,實現了“要把自己這張胖臉給露出來”的宏大願景。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說實話,羅振宇身上當然有值得人們欽佩的特質。他在前幾季的《奇葩說》中表現得也可圈可點。

比如他好學,在《對話》的三年裡,他用盡了一切辦法,以“開策劃會”的名義和各種嘉賓長時間交流,分秒必爭地學習新知識,傾聽成功者的經驗,獲得了快速成長。(當然這也可以折射出他精明的一面,公器私用嘛)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還比如他勇敢和務實,善於抓住機會,不怕失敗。

從央視離職後,羅振宇做過很多嘗試,做主持人、做策劃、做合夥人、做老闆。也失敗過,也打臉過,也和親朋好友鬧掰過,但都沒有讓他退卻過。

他的人生格言是“要做一個鼠目寸光的人”,“有錢不賺是傻子”,極度的務實,讓他一再折騰也沒有把自己甩下船。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羅振宇曾做過一段時間的主持人。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還比如他勤奮。

他的“羅輯思維”最主要的業務就是“知識服務”,既然要服務知識,那他本人必須要博聞強識,要迫使自己長期處於時代的前沿。

羅振宇一年365天,每天早上六點都要給用戶發一條60秒的語音,雷打不動。

除此之外他還要坐在攝像機前大侃特侃,給用戶提供一些速成的、好消化的知識。長期的堅持,其實很考驗毅力。

還有一點也是挺難得的,羅振宇是個相當坦率的人,他承認自己“沒有情懷”“不管別人”“不談精神”,務實就務實嘛,只要能實現自己的野心,就什麼都好。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能做到以上幾點的人,基本就獲得了大概率的成功機會。

那麼,這樣一個經受住了九九八十一難的成功人士,為什麼在《奇葩說第六季》就毫無徵兆、來勢洶湧地翻船了呢?

目前得到的反饋是,大家不喜歡羅振宇身上那股自以為是的老闆態度,有一股迷之自信,或者“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的強行灌輸價值觀。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最迷的一幕就是送出復活卡,羅振宇甚至自信到他的隊員也會支持他這一舉動,事實上,隊員們的白眼都翻到天上去了。

雖然羅振宇也懂得綜藝節目的遊戲規則,經常自黑,把自己貶到很低的位置,但是那只是一種手段而已。

幾句不痛不癢的自嘲,無法掩蓋內心深處的優越感——我是見過大風大浪並且挺了過來的人,我有資格做你的人生導師。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一點和許吉如很相像,我們身邊不缺少這樣的“成功者姿態”,即:我可以自我嘲諷,但我說的是真理,你們要信。

而這一點正是犯了《奇葩說》的大忌。

這個節目的受眾是年輕人,倡導的價值觀是多元、包容和認同,喜歡張揚個性,呈現萬象角度,在某種程度上反精英、反傳統、反標準的。

大家追求的是精神碰撞,而不是煲一鍋成功學雞湯,或是聽領導、聽班長訓話,這也是馬東的初衷。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所以,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許吉如和羅振宇,兩個世俗意義上無可爭議的“精英”,這回栽到了廣大“草根”手裡。

我們到底喜歡什麼?

所以,觀眾到底喜歡什麼人呢?

回顧一下《奇葩說》那些紅起來的,或者受到更多喜歡的人,我們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你要夠個性,反傳統、反權威、有自己的堅定立場。

這種“怪”不是譁眾取寵的怪,而是一種較為穩定的個性,在個性的基礎上言之有物,態度鮮明,才能持續長久地受到大家的認可。

比如第一季還不配擁有姓名的肖驍,當時節目組給他的名字叫“蛇精男”。

然而到了第四季他得了BBking,到了第六季也有他,幾乎是堅持時間最長的辯手,六朝元老。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他不迴避自己搔首弄姿的肢體形象,自詡為“大少奶奶”。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可他身上的特性也十分明顯,人生態度也很剛。

要做自己、愛自己,有錢使勁花,就要精緻,追求一切高級而美的東西,就要夠膽,男朋友手機使勁兒查,誰要惹我我就加倍還回去。

不怕賤,就怕無趣。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最厲害的一幕是肖驍手撕姜思達,連續說了好幾次“裝X”,這耿直,也是沒誰了。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第二,你要夠強、專業夠硬。

如果你的個性不那麼奇葩,那麼在專業上做到“會當凌絕頂”也是一種辦法,比如場場都發揮穩定的邱晨,還比如所有人口中的大神黃執中。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幾乎所有的人對黃執中都是用膜拜的口氣,所有人都不吝讚美過這個大神。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黃執中是臺灣人,參加《奇葩說》之前一直在大學裡教書,但他已經是辯論界裡的傳奇人物,因為他一生摯愛就是辯論。

連續兩屆拿下國際華語辯論最高賽事“國際大專辯論賽”的最佳辯手,也是唯一未晉級決賽,卻可以拿到“國際大專辯論賽”最佳辯手的傳奇人物;(來自百度百科)

是辯論學派“新劍宗”的創始人,也是亞洲有系統性的建構辯論學理的第一人。(來自百度百科)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他把辯論昇華到了理論的高度,幾乎是動用了人生全部的熱情來做這件事。

我曾看過他以前一個關於辯論的演講,他花了15分鐘講解“什麼是桌子”。

那是一段繞口令一樣的講述,但卻很迷人,起碼觸發了我深深的思考,我在哪,我是誰,我在幹什麼,什麼是桌子……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黃執中拿下過第三季的BBking,一直到現在第六季,他從未跌下過神壇。

羅振宇那麼自傲的人,唯一欽佩的就是黃執中。這裡不再列舉他的神之辯論,大家感興趣可以去自行觀看。

事實上,這正是專業帶來的魅力,一個人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會獲得別人的高度尊重。

而前文中說的許吉如,或許也是欠缺了這一點。

她雖態度強勢,可辯論內容實在稱不上驚豔,後來參加央視主持人大賽,也暴露了自己其實專業並不紮實,內涵並不豐厚的弱點。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她也受限於自己搞不清“專業”究竟在哪裡。

讀了那麼多年法律,在最頂級的學府接受教育,卻辭了職,開始進軍媒體界,做主持人;做了主持人又去搞演講、搞辯論。

現在,她開了一個公眾號,說“要做一個寫到人心裡去的作者”,年底準備出隨筆集;在公號裡,她也說,自己在嘗試vlog領域。

可有一點還是蠻諷刺的,最近更新的一篇文章叫《隔行如隔山》,在裡面她寫道:“斜槓青年真的沒有很酷”……但是文章開頭的一段話倒也實誠:

作為一個職業半吊子——“有過正當職業,也有一些其他愛好,這也能做,那也可以,有一點歷史,有一些潛力,目前還沒有看到巨大能力,社會身份很難定義的人”,有一些心裡話,很想說。

第三,暴露脆弱,做一個“真”的人。

那些常年在《奇葩說》收割粉絲和好感的辯手,你會發現他們永遠在做一個真實的自己,不迴避自己的侷限,也不粉飾自己的人生。

黃執中,那麼牛的人,小時候被校園霸凌,導致長期不喜歡和人交流。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所以他討厭小孩,一輩子不會生小孩。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養貓代替小孩。

邱晨,也是辯論界的“老炮兒”,參加過無數世界級的辯論大賽,《奇葩說》第二季的BBking。

她曾經是港漂,掙最少的錢,幹最累的活。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參加《奇葩說》之後,笑談自己得了甲狀腺癌……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病就是壓力太大累出來的,你應該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啦,作為粉絲的吶喊啊……

馬薇薇,第一季BBking,自從在節目上自曝和另一位辯手周玄毅戀愛之後,陷入了“小三風波”,長期被網友罵,導致抑鬱症。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一段就不展開講了,馬薇薇和周玄毅談戀愛,周玄毅的老婆站出來說她是小三,大家感興趣就自行圍觀吧……馬薇薇業務能力沒得說,但人真的太囂了……

黃執中和她辯論的時候,提到了那段灰暗的歲月,馬薇薇痛哭流涕地和他“開槓”,成了經典一幕。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包括連續六屆的導師蔡康永,他雖然頂著溫情脈脈的肉體,可長期看臺綜、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實在是一個“冷漠”又“真實”的人啊。

不屑於人情世故,永遠最堅持心裡的態度。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羅振宇要送復活卡給許吉如的時候,他站出來抗議,不管對方是不是面子上掛得住。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可他也有脆弱的一面,他曾經痛哭過,說過“我們不是妖怪”,“想多一些人陪我”。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所以,正是這些悲傷,這些“沒有禮貌”,這些無能為力,這些“做不到”,構成了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形象,才會格外真實,格外打動人心。

這屆《奇葩說》,我還是最喜歡他


相對來說,《奇葩說》是一個真實的節目,因為這是一個靠“人”來運作的節目,誰也無法操控劇情的走向,劇本也很難。

在這樣的節目中,“人設”是很難立起來的,因為誰也無法一邊照顧自己的“人設”,一邊還要有密集的理論輸出,要和人辯論,要清晰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一心多用,幾乎不可能。

所以,我們姑且可以下個結論:《奇葩說》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的出場和被喜愛程度,大體可以反應出某個時候某個群體的某種動向。

也就是說,現在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有興趣去探尋更寬的邊界、更多的可能性、追求更不一樣的人生,我們不再被單一的價值觀束縛。

長久以來,我們接受到的教育都是主流且統一的,要謙遜、要懂得體察、要遵循良序公俗,不逾矩,不出格。

然而,這並沒有照顧到每一個個體的內在,它更像是一種“利他”,也就是教導人們要成為別人、或大眾眼中良好的自己。

但是,現在的人漸漸地有了自我的意識,更加在意自己內心的渴望和覺醒,所以,會誕生出越來越多的“奇葩”,“奇葩”的存在是一種必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明的進步。

最後,說回到許吉如和羅振宇。

我們並不是要抨擊這種人格,相反,我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仍然是厲害的,他們一定比大多數人活得好,道理很簡單——努力比不努力強,優秀的人會有更多的人生選擇權。

我們只是探討,他們為什麼不適合娛樂圈?

因為娛樂圈本身就是一個旨在讓人放鬆的地方,如果連這個地方都變得無比上進了,我們就連透口中氣的地方也沒有了。

要知道有時過份優秀的人過份的逼近只會讓我們更加緊張和自卑,他們的降臨只會讓我們原本苦逼的生活更添煩躁,對對對,我知道你很優秀,但你能不能走遠一點,讓我歇息一下——畢竟,我們大家都是累得只想平躺下來刷刷手機的平常人呢。

祝大家開心,能上進的上進,能躺平的躺平,

總之,要開心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