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兵敗投降曹操後來又投奔劉備,為何反而更讓人尊敬?

狂野女子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建安五年,英雄關羽脫離了英雄曹操,再次去找到英雄劉備時,我們看見了桃園弟兄之間的情誼,同時,也見證了曹操的王者氣度。

01.誰都不容易!關羽降曹並非不義

建安五年,袁紹和曹操即將展開官渡的決戰,劉備則在徐州重新聚集力量。

大家都以為曹操無暇東顧,包括劉備也是這樣想。但曹操卻認為,劉備比袁紹重要很多,於是長途奔襲來到徐州。

突如其來的戰役讓劉備猝不及防,於是他匆忙中扔下了徐州,投奔了袁紹。而在下邳的關羽,則被曹操擒獲。

劉備和關羽從此失散,於是,他們一個在黃河北岸的袁紹大營,一個進入黃河南岸的曹操軍帳。

《三國志》記載,善於識人用人的曹操,給了關羽很高的待遇。關羽被拜為偏將軍,並獲得了曹操非常高的禮遇。

關羽這一次降曹,事實上是無奈之舉。大哥劉備在倉皇中不知去向何方,他選擇跟曹操混,似乎也是 不得已的權宜之計。

02.白馬斬顏良的初心

官渡之戰中,曹操對面的袁紹並不受人歡迎,關羽加入了曹操的一方。

關羽斬顏良已經成為佳話,但關羽斬殺顏良的初心卻經常被忽略。事實上,關羽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曹操,一方面也是為了義氣。

關羽很感激曹操的禮遇,於是他決定為曹操建立功勳。而關羽為曹操立功的目的,卻是為了脫離曹操,繼續去找劉備。

白馬斬顏良,關老爺顯示出一種奮不顧身的氣象。當時,和關羽同行的是另一個傳奇名將張遼。只見關羽“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這一戰,關羽幫曹操解了圍,是立了大功。“白馬之戰”是官渡戰役的初戰,初戰告捷,為後來的大勝開了一個好頭。

於是,曹公馬上上表,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而與此同時,關羽也可以無愧於心地離曹操而去了。和爾虞我詐的政治人物相比,關羽的價值觀很質樸感人!人們說關帝義氣千秋,其實是有根源的。


03.關羽離開曹操:掛印封金

關羽離開前,張遼成為曹操的中間人,來試探關羽。

《三國志》裡記載了關羽對張遼的一番話:

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

事實上,曹操何嘗沒有心腹大將,曹操何嘗不愛忠義將軍?而關羽不忘根本的做法,也確實讓曹操非常讚賞。《三國志注》裡記載:

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度何時能去?"

曹操和關羽,事實上也是惺惺相惜。曹操知道關羽必走,於是對他重加賞賜,希望以此拉進他們的關係。但關羽卻掛印封金,留下書信告辭。

曹操的左右要追關羽,曹操說:"彼各為其主,勿追也。"可以看出,在曹操的眼裡,即使是離開他自己的關羽,依舊是各為其主的典範!

這樣的關羽,是值得尊重的關羽,也是人格內涵非常豐富的關羽!


歷史迷猴神通


關羽投降曹操後,又返歸劉備,為啥還被世人傳頌膜拜?



這件事情要聯繫前因後果、全面分析,不能簡單地光看“投降”二字。大約建安四年(199),劉備協助曹操,滅掉呂布之後,被曹操帶回許都,被漢獻帝召見,聽了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的介紹,劉協令人查了皇室家譜,證實劉備是自己皇叔,出於制衡曹操、培植自己勢力考慮,封劉備為左將軍。但劉備很快發現,自己雖然名義上進入中央,但被曹操控制,不知曹操是有意試探,還是警告,那一天請去赴宴時,當面指☞著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把劉備下了個半死,多虧當時天打一個炸雷,劉備隨機應變,以雷聲太大掩護,才遮掩過去。



有了這點心思後,劉備留心逃脫機會,終於自稱皇帝的袁術,在淮南混不下去了,想投奔哥哥袁紹。劉備趕緊表示,自己願意去堵截袁術,曹操一時疏忽,同意了這個要求。劉備二返徐州後,在許都時參與反曹暴露,曹操追查時,知道劉備也是重要成員,因此,不顧北方袁紹虎視,出兵討伐劉備。劉備剛第二次入駐徐州,立腳不穩,丟掉老婆家眷,與張飛也在混亂中失聯,獨自投袁紹去了。



負責保護家屬,留守下邳的關羽,這時孤城一座,孤軍一枝,呼天不應,叫地不靈,更嚴峻的是,還上了人家的當,忍不住捱罵,憤怒😠情緒下,輕易出城應戰辱罵的夏侯惇,被引誘離城越來越遠,待心中突然明白,自動返回時,許褚、徐晃一左一右,截斷歸路。罵人跑走的夏侯惇,也殺回來,三面圍攻,關羽且戰且走,退的一座土山,再也無路可退,只好臨時據守。正在彷徨無計,老朋友張遼,跑馬上山,帶來曹操意思,希望關羽識時務、作俊傑,關羽開始表示,寧死不屈,絕不投降,但張遼說了一番道理,關羽不再堅持,提了三條件 : 降漢不降曹;劉備的俸祿,要用於二位嫂嫂;一旦得知劉備消息,不論遠近,都要去找劉備。



張遼對這苛刻條件,不能做主,回去請示曹操,曹操竟然答應。於是關羽下山,投拜曹操,願意暫聽曹丞相指揮。在返回許都途中,曹操使壞,故意不給關羽另安排住處,企圖讓關羽與二嫂同居一室,敗壞倫理,但關羽一身正氣,手秉蠟燭,立於二嫂室外,通宵達旦。暗中窺視的探子,回報曹操,曹操佩服的五體投地。引見漢獻帝后,關羽被封偏將軍,漢壽亭侯。曹操在關羽身上,充分展示了愛惜人才,看到關羽戰袍破舊,叫人特作一件新袍;送美女、封高官、賜金銀;還把呂布的赤兔馬,送給關羽騎座。據說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天天好吃好喝款待。但關羽心裡很清楚,不能白吃白喝,白享受,多次當眾表示 : 將來要走的話,一定要立功報答曹丞相恩德後,才會離去。




有道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立功報效,告辭曹操,返歸劉備,馬上就有了機會。建安五年(200),袁紹大將顏良,率十萬大軍,攻擊曹操轄區東郡白馬,太守劉延緊急求救。程昱給曹操分析說,劉備如果沒死,一定躲在袁紹那裡,讓關羽去戰顏良,要是殺掉顏良,袁紹必殺劉備,就不怕關羽報效之後離開;如果顏良殺掉關羽,曹軍也沒實質性損失,一舉兩得。曹操大喜,令張遼、關羽帶兵救援白馬,結果,一戰斬顏良、二戰誅文丑,官渡之戰的兩場預演,漂亮完美,關羽功成身退,告辭時,曹操故意躲避不見,關羽只好掛印封金,把漢壽亭侯金印掛於中堂,賞賜的金銀封存,收拾車輛,打包行李,帶上嫂嫂,以及原侍衛兵,離開許都,踏上尋找劉備的旅途。



這時候的劉備,可以說一無所有,還是曹丞相懸賞捉拿的要犯,曹操對待關羽,超過了任何一位人才,為留下關羽,幾乎用盡心機,但關羽始終不忘初心,昔日盟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成了關羽唯一的追求。在這一信念支撐下,關羽不貪金錢、不戀官位、不求享受,只想著兄弟團聚,不畏艱難,千里走單騎,出五關,斬六將,最終實現了重回劉備身邊的願望。



俗語“身在曹營心在漢”,應該就是關羽降曹後留下的,這“降”確實不好聽,但關羽這個投曹、返歸過程,也是千百年來第一降,此後也很難再找出同一例。假設,當時關羽寧死不屈,在土山戰死,那甘、糜二夫人必然成俘虜,甚至淪為曹操小妾,再難見到劉備,阿斗當然不會生出來,劉備失去一個得力助手,關羽自身落個身敗名裂的罵名,這沒有任何疑義。如果因此質疑關羽怕死,也沒道理,因為後來荊州丟失後,不僅關羽,父子同捐軀,視死如歸,完成了最後的大義。



綜上所述,關羽降曹,只是時勢所迫,萬不得意,並非趨炎附勢,貪圖名利官位、金錢美女,而且,一有故主消息,立即放棄舒適、優越環境,重回條件很差的舊主身邊,這種凜然大義,就是人們世代崇拜的根本原因。(617)


流譽後


勇武有力,武功高固然可喜,忠誠品質卻更難能可貴。

關羽早年因犯法逃離家鄉到幽州涿郡,遇到同樣淪落不得志的劉備,張飛,因志趣相投,三人桃園結義,這一拜成了千古佳話,而關羽則把這份義氣貫徹於一生。結義之後,關羽追隨劉備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從未違背過結義時的誓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與劉備交戰,劉備敗,轉而投奔袁紹去了,關羽因保護劉備一家被曹操擒獲,曹操十分欣賞關羽的為人,極力想拉攏勸降關羽,以美女相贈,高官相誘,封其為漢壽亭侯,還贈送其寶馬良駒-赤兔馬。但關羽始終不為所動,尋找大哥劉備的心從未停止過。連曹操都感慨:“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在得到劉備的確切消息後,關羽馬上將曹操的封賞全部封存,留書曹操,投奔劉備去了。

與其相對立的另一個傑出人物是呂布,在整個三國時代,武力值最高的就是呂布了,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同時代的將軍,多如過江之鯽,但卻少有能戰勝呂布之人,即使關羽,也要與張飛,劉備三人聯手也才能剛剛戰勝呂布,但呂布投丁原,殺丁原;投董卓,殺董卓,正是呂布這種反覆小人性格,即使武功再高,也為世人所不齒。

縱觀歷朝歷代,能征慣戰之人多如牛毛,三國之前的蒙恬,項羽;後世的秦瓊,尉遲敬德等等,就是同時代的張飛,張遼,馬超等等,也都是一時之俊傑,然而能享受世人如此崇高地位的只有關羽一人,可見,還是關羽身上那持之以恆的忠誠受到了世人的愛戴和尊敬。


喜讀歷史29272854


曹操出兵攻打徐州,劉備敗走,丟下兩位夫人和二弟關羽。

曹操派關羽的同鄉張遼以“三便”勸說關羽降曹:一者可保劉備甘、麋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

關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約’:第一,我與皇叔發誓,共扶漢室,今降漢不降曹;第二,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不論何人不許入門;第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不管千里萬里,辭曹歸劉而去。三者缺一不可。”

曹操聽了“降漢”不降“曹”,不由撫掌大笑:“我為漢相,漢即是我,降‘漢’不降‘曹’有何分別?可以答應。”關羽這才護送兩位夫人進了曹營。

關羽進了曹營,曹操擔心他會離去。張遼向曹操獻計:“關羽最講忠義二字。劉備厚待關羽,關羽才如此忠心耿耿。只要丞相厚待關羽,還怕他不為所動嗎?”於是曹操為了收買關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增金,下馬增銀,又給關羽封了官,還送了幾位美女。如此豐厚的犒賞也沒能把關羽留住。關羽始終沒有忘記“匡扶漢室”的職責。

綜上所述,關羽兵敗降曹,本為忠義二字,以及留有用之身繼續匡扶漢室,故後來又投奔劉備本就在意料之中。且在曹營中不為利誘而變質。所以反而更讓人尊敬。


小黑聊歷史


軍事將領在和敵人對抗時兵敗投降是最恥辱的事,然而,關羽卻成功地避開了世人的指責,而且,還獲得了後世的普贊。這是為什麼呢?


關羽在兵敗後,和劉備,張飛都失去了聯繫不知生死。曹操憐其勇,讓張遼去勸降關羽,關羽和曹操約法三章:一,降漢不降曹。二,照顧好二位夫人。三,一但有劉備消息後,辭曹歸劉。

雖然,關羽投降了,但卻有條件。但這些條件沒有一樣是為了自己。所有的條件都圍繞一個忠字。


曹操待關羽可謂無微不至,上馬贈金,下馬贈銀,贈赤兔馬,官拜漢壽亭候。然關羽聽到劉備在袁紹處時,立刻掛金封印,辭別曹操。光明正大地離去。

斬彥良,誅文丑,然後,堂堂正正離去,是為了義。

一騎馬,一柄刀,一臺轎,漫漫歸途中過五關斬六將。去尋找心中那份忠義。


關羽的降曹和離開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中,充滿了對忠義的詮釋。這個過程有人人羨慕的榮華富貴,但關羽卻無絲毫的流戀。他時刻牢記的是那份忠義。所以,人們尊他,敬他


一葉小舟168521774


關羽作為我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其忠義品德一直為人尊敬。從古至今一直被稱為武聖人。在與曹操作戰兵敗投降後!曹操一直非常欣賞關羽的軍事能力和忠義品德。上馬提金,下馬授銀。一直想將其納入麾下為之所用。但關羽一直不接受其封賞。在尋找到其大哥劉備的逍息後,關羽當即向曹操拜別。過五關斬六將,衝破重重阻撓,只為回到其大哥劉備軍中。其忠義精神感動曹操,曹操令其各關守將,不得阻撓關羽。回到劉備軍中後,劉備十分感動,委以重用,試問如此忠義之人,天下能有幾人,焉有不重用之理!



歷史中的小強


無非“忠義”二字。張遼勸降關羽時,關羽提出“約法三章”至今記憶猶新。第一、關羽是降漢不降曹;第二、務必照顧好二位嫂嫂的安全;第三、一旦有兄長下落,不論天涯海角也要與其相會。張遼認為關羽提出的條件很過分,曹操想來不能答應。但無奈關羽態度堅決,如若不能滿足這三個條件,關羽是寧死不降。張遼無奈前去向曹操彙報,分別述說了關羽的三個條件,曹操說:“這第一條嘛,降漢就是降我,準了;第二條,既然降我,且是劉備的夫人,定會好生招待,其宅門院落絕不會有人進入,也準了;唯有這第三條,萬不能應允,如若得知劉備下落,他便與之相會,我要關羽又有何用?”這時,程昱勸說道:“劉備現在生死不明,關羽短時間不會離去,再說關羽對劉備忠誠,無非是以誠厚恩相待,如若丞相以比劉備更大的恩德來對待關羽,關羽豈能不感動,忠於丞相?”這曹操才答應了關羽的第三個條件,與其約法三章。

關羽降曹後,曹操果然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金玉良帛、美女錢財賜予關羽毫不吝嗇,甚至剛煮好的鹿肉,都要給關羽送去。後面贈送赤兔馬,封漢壽亭侯等在此不再細述。總之,曹操對待關羽那是絕對沒話說。但這正為關羽的品格和忠義做了鋪墊。

後關羽得知,劉備在河北袁紹處,便棄官掛印,欲與其相會。曹操得知後,甚是惱怒,同時也有著欽佩,看看曹操對關羽的評價:財富不能動其心,爵祿不能改其志,生死不能阻其行,對於這樣的人,別說我曹操了,天奈其何?

曹操尚且給予關羽如此高的評價,更不用說世人了。經過降曹後又追隨劉備,更加深化和彰顯了關羽的忠肝義膽。要麼說,論勇猛,三國第一非呂奉先為首,論忠義,關雲長第一毫無爭議。

謝謝,這是我的看法,看書和電視劇中總結出的。專門回去找了這一段,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核桃兒寶


這就是關羽的忠義參天之舉,也是非常人所能匹及的。因為一個人一直忠於某人,是應該的,同樣也是人之常情的。但是,當某一個人,在外界給了足夠誘惑的情況下,還能夠抵抗誘惑,追隨故人。這樣的品格和情操就顯得彌足珍貴,也更難能可貴。

關羽投降曹操,隨後又去追隨主君劉備就是這樣的故事。當關羽投降曹操之後,受到了非常規格的待遇,好吃好喝,把得到了呂布的赤兔馬,在曹營可謂是位極人臣,受到曹操的百般呵護和愛戴。但是後來,關羽還是在得知劉備消息後,義無反顧的投奔劉大哥去了。這樣的千古忠義之舉怎麼能不讓我們為之動容呢?他的忠義之舉同樣得到了後人的尊敬,故事得以名垂千古。


峰哥談史


關羽投降曹操後又回到劉備身邊,為何還受人尊敬,看曹操怎麼評價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6e00002c91ea419a3a\

姜大俠龍嘯


投漢不投曹!和曹操白馬坡有約,知道劉備的消息曹操必須放他走,而且那也不是投奔劉備,那是尋找結拜大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