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手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和龐統,連曹操都想得到此人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劉備以草民的身份,在這亂世中逐漸做大,最後稱帝。除了能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外。還少不了一幫能臣良將的幫扶。說起劉備帳下的良將,我相信大家張口就道:關、張、趙、馬、黃。說到能臣謀士,大家也一定會說,諸葛亮、龐統......之所以說他們,我想大多也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吧。誠然,就謀臣而言,諸葛亮和龐統等各有所長。但卻不是劉備最寵信和倚重的人。其實,劉備奔波半生。真正的事業巔峰是奪下西蜀。而幫助劉備達到這一人生巔峰的,就是劉備手下最倚重和寵信的謀臣——法正。


劉備手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和龐統,連曹操都想得到此人


影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劉備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今天的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出生名門。早在建安初年就和同郡好友孟達一起投靠西蜀劉璋。但是劉璋並無識人之明,不知道法正的才能。所以法正只是劉璋手下的一個小縣令。後來做個校尉。法正一直懷才不遇。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張松出使曹操被怠慢,於是回來就勸法正不要跟曹操來往,去結交劉備。劉備經過赤壁之戰後勢力壯大,於是張松向劉璋推薦法正去跟劉備聯絡。法正見了劉備,覺得劉備雄才偉略,於是和張松密謀,要在暗中幫助劉備。


劉備手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和龐統,連曹操都想得到此人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璋聽說曹操要奪漢中,於是派法正和孟達聯絡劉備。法正這個時候就正式背叛劉璋了。獻計讓劉備奪下西川,憑藉西川為根基爭天下。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劉備假裝幫劉璋抵禦漢中的張魯而帶兵入川。張松暴露後,被劉璋誅殺。劉備與劉璋就徹底撕破臉了。於是劉備帶兵進攻成都。益州從事鄭度勸劉璋“堅壁清野”拖垮劉備。法正跟劉備說,劉璋雖然沒什麼才能,但還是愛護百姓的,他肯定不會“堅壁清野”果然,劉璋罷免了鄭度。後來劉璋投降,劉備順利拿下益州。


劉備手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和龐統,連曹操都想得到此人


《三國演義》劉璋xiancheng

再後來,曹操征服張魯。法正獻計,說曹操既然打敗張魯卻不來打我們,一定是內部出亂子了。現在守漢中的夏侯淵和張郃都沒什麼計謀,正是奪下漢中的好時機。以後可以從漢中出兵,圖謀中原。法正還用聲東擊西的計謀,燒了曹營的防禦工事“鹿角”,等夏侯淵救火的時候,提議全力攻打夏侯淵,最後夏侯淵被黃忠殺死。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後,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年僅四十五歲的法正去世。劉備傷心不已,一連哭了好幾天。追封法正為翼侯,封法正的兒子法邈為關內侯。


劉備手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和龐統,連曹操都想得到此人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夏侯淵

關羽失荊州被殺的消息傳到成都後,劉備要為關羽報仇,進兵東吳,大家都勸,但劉備不聽。後來兵敗,退回白帝城。諸葛亮感嘆:要是法正在,一定能阻止陛下(劉備)進攻東吳,就算不能阻止,有法正一起去,也不至於慘敗啊。法正有大才,連曹操都說: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大家對法正這個人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