轅門射戟中紀靈三萬多將士,為何怕呂布千人?

隨風而逝1800


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呂布為什麼要去救劉備呢?紀靈在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為什麼會畏懼呂布呢?

我且一一分析。

第一,呂布、劉備、袁術之間複雜的關係

陶謙死後,把徐州讓給劉備。這時,呂布由於與曹操爭奪兗州失敗,前往投靠劉備。而袁術據有揚州,對劉備的徐州虎視眈眈。

袁術首先出手,發兵進攻徐州。袁術知道呂布是個小人,便慫恿他乘機襲取下邳。呂布怦然心動,在袁術的支持下,悍然發兵奪取下邳。劉備遭呂布黑手後,前後受敵,屢戰屢敗,差點被袁術趕到大海。關鍵時刻,劉備能屈能伸,決定向呂布投降。

由於呂布與袁術的關係也不好,自己的兵力又不足,再說自己落魄時還得到劉備的收留。因此,呂布答應劉備的投降,扔給劉備一個“豫州刺史”的虛銜,駐軍於小沛,自己則稱為“徐州牧”。

徐州的形勢一下子急轉直下,從呂、袁聯手對付劉備,變成呂、劉聯手對付袁術。

第二,袁術與呂布訂立兒女婚約

為了拉攏呂布,袁術復生一計。

袁術又派人找呂布,要求與他結為親家,由袁家公子迎娶呂布的女兒。這很明顯又是向呂布示好,希望能以婚約結為同盟,徹底孤立劉備。

對袁術的要求,呂布滿口答應。此時呂布的首要任務,是在徐州站穩腳根,在羽翼豐滿之前,以避開與袁術的戰爭就儘量避開,以免消耗自己的實力。婚約只是一個幌子,對呂布與袁術來說,兩人各自心懷鬼胎。

第三,袁術派紀靈率三萬人馬進攻劉備

袁術得到呂布的應允後,迫不及待發兵三萬,由大將紀靈指揮,攻打駐紮在小沛的劉備。劉備剛剛躲過一劫,哪裡有力量來對抗袁術的三萬兵馬呢?無奈之下,只得再度低聲下氣地請求呂布出手相援。

要不要出手相救呢?呂布營中眾口一辭,將領們都認為不要救,正好借刀殺人,借袁術之手除掉劉備,以絕後患。呂布不以為然地搖搖頭道:“不行。袁術若是擊破劉備,向北聯絡泰山諸將,那麼我們就陷入袁術的包圍之中了,不得不要救劉備。”

“不得不”三字,正說明呂布的矛盾。

表面上看,呂布接受劉備的投降,相安無事。其實哪能相安無事,你把人家的地盤都給端了,人家能不想著報復嗎?可以說,劉備遲早都是要除掉的敵人,但不是在這個時候。不是呂布良心發現,而是形勢不得不然。他與劉備有共同利益所在,劉備在,他呂布就有一個緩衝帶;劉備死,呂布遲早也要被袁術滅了。救劉備,無關乎感情,無關乎道義,只關乎利益,因此必須要救。

第四,呂布以一千人救援劉備

要怎麼救呢?

呂布要傾巢而出,跟袁術大軍拼了嗎?呂布才沒那麼笨,他有自己的算盤。他點兵一千,跨上赤兔馬,手提方天畫戟,奔赴小沛,馳援劉備。

袁術大將紀靈統兵三萬,而呂布只帶了一千人要去救援,這點兵力也太少了吧。但不要忘了呂布的身份,他已答應與袁術締結兒女婚約,兩人是準親家關係,紀靈無論如何,也得賣他個人情吧。

果不其然,紀靈得悉呂布到了小沛,不敢繼續進攻,先鳴金收兵,看看呂布究竟要玩什麼花樣。呂布把一千人馬駐紮在小沛西南,派人前去通知紀靈。此時紀靈也派人前來,約呂布前往軍中會晤。

第五,紀靈為什麼不敢殺呂布

萬一呂布前往紀靈軍中,只消埋伏上幾十個刀斧手,看你呂布如何武勇蓋世,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但是呂布非但爽快赴約,甚至他還拉上劉備一起前往。哪道他不怕紀靈耍陰謀手段嗎?


作為梟雄,有些險是要冒的,也是必須冒的。

紀靈會不會在鴻門宴上動手呢?應該說可能性很低。

首先,呂布的名望很高。畢竟當過朝廷二把手,即便說不上名震諸侯,卻也算是大名鼎鼎,況且他與袁術還成了準親家。

其次,紀靈只是袁術手下的大將,就算他想殺呂布,也斷然不敢自作主張,起碼也要有袁術批准才行。

其三,呂布此行前來,帶的人馬又不多,明顯是來勸架的,並非一味與袁術為敵。

因此,呂布毫不遲疑去了,不止自己去,把劉備也拉去了。劉備也不得不去,去了尚有一線生機,不去的話,他遲早要被紀靈打垮。呂布能不能成功調停,他心裡也沒底,可終究還是得試試。

第六,轅門射戟,罷戰休兵

呂布與劉備到了紀靈兵營,紀靈擺下酒宴款待。呂布對紀靈說:“劉玄德是我的小老弟,被你們圍困於此,所以我前來救他。只是我的性格不喜歡跟人爭鬥,只喜歡化解爭鬥。”

然而,紀靈一聲不吭:你呂布就說一句話,我紀靈就撤兵而去,那豈非沒面子麼?

呂布看出紀靈的心思,便喚人在營門處插了一根鐵戟,對眾人說:“諸位且看看我呂布能不能一箭射中鐵戟上的小枝。若是射中的話,你們就各自罷兵;若是不中,你們就留下來決鬥。”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這種解決爭端的方法,從來沒有過。有誰膽敢誇下海口,能百發百中?然而,呂布卻技驚四座,他一箭射中鐵戟上的小枝,如此神乎其神的箭術,讓所有人驚呆了。憑這一箭,呂布創造戰爭史上的罷戰休兵神話。

紀靈只得從牙縫裡擠出五個字:“將軍天威也。”他無法討價還價了,因為這一箭足以攝其魂、奪其魄了。在呂布驚天一箭的威懾下,紀靈終於與劉備握手言和,罷兵休戰。


君山話史


從表面上看,呂布轅門射戟後,紀靈因為懼怕呂布的武藝而退兵。

而事實上即便呂布的射藝無雙,也不能嚇住紀靈,畢竟兩軍交戰時,呂布還能一箭將紀靈射殺?紀靈之所以會退兵,其實是因為他看到了呂布的態度。

第一:

呂布見袁術派紀靈率大軍前來攻打劉備,當即出兵支援下邳,同時還用轅門射戟的法子來勸說紀靈,可以說,在這件事上,呂布明確的表達了他要給劉備出頭的決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紀靈出於對戰事勝負的不確定,這才決定不再繼續為難劉備。即便當時呂布沒有射中,呂布也會用別的辦法來阻止紀靈繼續出兵征討劉備。

第二:

勸退紀靈的並不是呂布的射藝,而是呂布站在劉備這一邊的決心罷了


第三:

紀靈雖然是武將粗人,但是他也不是傻子,他能同意這種解決爭端的方式只有一個原因:呂布這次也是帶了兵來的,如果不給呂奉先這個面子,那麼就得上演紀靈VS三英和呂布,無論如何他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吧?

所以,我認為不管呂布射不射的中,只要呂布要管這件事,紀靈都得走,通過轅門射戟而走反而是最不傷自己面子的一種方式,回去也好向袁術交差啊 。


筆者認為,世人認為呂布是一個只會帶兵作戰而沒有半分政治頭腦的莽夫,但就這件事中不難看出,呂布還是有一定政治的眼光。


資深文藝範


轅門射戟,是呂布當裁判,為劉備解圍。

當時的劉備,勢孤力薄,碰到紀靈來犯,恐難以應敵。呂布以轅門射戟的辦法退了紀靈的兵。

那紀靈手中有數萬人馬,為什麼會不敢違抗呂布的主意呢?這是因為呂布勇猛的關係。紀靈雖然也是一員大將,但跟呂布打起來了話,可能不要三下五去二,紀靈就會命喪馬下。為此,紀靈只要買個人情給呂布,收兵回營。


叢中笑6603


紀靈等人奉袁術之命率三萬步騎攻打劉備,呂布僅率千餘步兵,騎兵二百來援救劉備,這是出自正史《三國志.呂布傳》。而紀靈等人的表現,確實有些反常,先是聽說呂布突然來橫插一槓子,便收兵不打劉備了。隨後,紀等人和呂布聯繫上了,兩邊開始互相往來,吃吃喝喝,最後“轅門射戟”各自收兵了事了。那麼為何紀靈等人表現得如此“疲軟”呢?

第一,紀靈等人是奉命攻打劉備,而非呂布,更何況呂布和袁術還屬於同盟關係(參考袁術出二十萬斛糧食讓呂布攻打劉備一事)。所以,紀靈自己也不敢拿主意,是否把呂布當做敵人對待,因此乾脆按兵不動,觀察情況。



第二,紀靈軍隊指揮權的構成,很可能是有分權的,特別是三萬軍馬不是小數目,紀靈未必有絕對指揮權,只是名義上的主將而已。因為,《呂布傳》記載了,帶領大軍的是“紀靈等”,而不是“紀靈”自己;呂布在說劉備是自己兄弟時,也是“謂紀靈等”;可見,紀靈身邊有其他將領分權,如今突發呂布來援這個情況,估計將領們也有點懵逼,只好順勢而為。

第三,即便紀靈等人要打呂布,也是有些心虛的。有兩個因素,一個方面是,呂布不但是諸侯,也是天下名將,特別是手上的士兵經歷過討董戰爭,長安之亂,以及幾次濮陽大戰,還有偷襲徐州之戰。所以,這次呂布的士兵數量雖少,可能十分精銳。另一個方面,袁術看似兵精糧足,但是戰鬥力一直有問題。比如,袁術就曾經被曹操一路從中原打到淮南,攻打徐州又和劉備互有勝負,甚至袁術似乎都沒打勝過一場像樣的戰爭,除了孫策等人打過長江那次。所以,這麼一增一減,紀靈這三萬人還真未必能打得過呂布,更何況還有劉備呢。

第四,除了雙方戰鬥力問題,紀靈等人的戰鬥意志也有問題,這不難理解。袁術這個人,即便被曹操打得大敗,也能依靠汝南袁氏的影響力和資源,建立一大片地盤以及大量的軍隊,糧食等等。可以說,袁術是唯一一個不用依靠打勝仗,就能當霸主的,比如袁紹平滅公孫瓚,曹操大敗呂布等等。所以,袁術的治下奢糜(除孫策),百姓卻很困苦,自然影響部隊的戰鬥意志和軍紀。因此,在三國的舞臺上,數得上的諸侯無一不是良將眾多,只有袁術出了一個孫策,其餘都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成了背景。



第五,形勢上,呂布可以動紀靈,而紀靈卻不能動呂布,為何?因為劉備所在的小沛屬於徐州,呂布偷襲下邳,大敗劉備後,其實已經是徐州的主人了,而劉備變成寄居在呂布的地盤,另外,小沛也是下邳的屏障。所以,呂布一旦認了劉備,紀靈就是和徐州為敵,這於私於公都是不利。萬一真的導致呂布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劉備聯手對付袁術,那紀靈左右不是人了。

第六,所以轅門射戟就是一個臺階,這裡固然體現了呂布箭術的精湛,紀靈等人也無不驚訝,大叫“將軍神人”也,其實更重要的是就此借坡下驢,有一個順理成章的藉口“天意如此”,這樣不就好回去覆命了,



第七,《三國演義》裡,是紀靈被請去呂布大營的,紀靈總不能帶著三萬人或者幾千隨從去赴宴吧?所以,一去之下,自然被呂布所制,更何況紀靈遠不是人呂布對手。正史中,先是呂布命侍從請紀靈等人來自己大營,紀靈等也請呂布來一起吃飯,但是轅門射戟大概率是在呂布營中發生。根據《呂布傳》,呂布命門侯在營中舉戟,再射之的,所以,這個門侯肯定是呂布自己的部下,而非紀靈他們的部下,所以轅門射戟發生在呂布大營,紀靈就算有十萬大軍也用不上,只能順從呂布再說了。

綜上所述,紀靈等人確實有懼怕呂布的因素,當然也有形勢的因素,導致呂布和紀靈相會時,場面是一片和諧。另外,轅門射戟後,紀靈和呂布第二天再舉行了一場聯歡會,然後各自罷兵。由此可見,紀靈本身就無意和呂布為敵,而且可能之前攻打劉備也只是敷衍而已,能打下就下,不行就算了。所以,袁術軍看似實力很強,其實是外強中乾而已。


大飛熊騎士


轅門射戟時,紀靈有三萬多人馬,為啥怕呂布千人?

這個說法是不對的。轅門射戟時,呂布已經把劉備趕出徐州,隨後劉備被袁術打敗,走投無路,呂布又聽陳宮等建議,重新把劉備接回來,安頓在自己駐紮過的小沛,就是說,這時呂布是徐州主人。徐州是大州,人口、面積、經濟、軍力都不可小覷。要不,袁術派紀靈打劉備之前,也不會送呂布二十萬斛米,先拉攏呂布,那時糧食是寶貝,袁術又吝嗇,能這麼大方,就說明呂布不僅個人武力牛,整體實力也是很厲害。




那時候,劉備和呂布雖然主客換位,劉備呂布之間,也有矛盾,可紀靈是來打劉備的,劉備軍力雖弱,關羽、張飛的勇猛已經很厲害,一旦劉備、呂布聯合,再加上呂布三國第一將,袁術也畏懼三分,何況紀靈只是一將軍,是來執行老闆命令,得遵守老闆總體安排。所以,紀靈怕呂布是有道理的,不僅僅是怕呂布武力。在《三國演義》中,呂布一把提起紀靈,像提一個兒童,這說明,呂布胸有成竹,沒有把袁術這位將軍,放在心上。



《三國演義》這部書,羅先生雖有文學創作,但基本的、大的歷史事實,都查閱史料,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敘述的。上面說的,從《三國演義》中,也可以看出來。第十四回是“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星夜襲徐郡”,而呂布轅門射戟,則在第十六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桎水”,這中間的第十五回,穿插了太史慈、孫策神亭領大戰,孫策取江東一段。為啥這麼寫?就是因為孫策這段故事,發生在呂布偷襲徐州、轅門射戟兩段之間。



如果說,《三國演義》是文學作品,不足採信,那麼,請看《後漢書.呂布傳》【(興平二年,即建安元年196年,筆者注)時劉備領徐州,居下邳,與袁術相拒於淮上。術欲引布擊備,乃與布書曰:“……”。布得書大悅,即勒兵襲下邳,獲備妻子。備敗走海西,飢困,請降於布。布又恚術運糧不復至,乃具車馬迎備,以為豫州刺史,遣屯小沛。布自號徐州牧。術懼布為己害,為子求婚,布覆許之。術遣將紀靈等步騎三萬以攻備,備求救於布。】



這裡說的非常清楚,建安元年(196)時,劉備管理徐州,駐紮下邳。與袁術相持於淮上。袁術引誘呂布,襲擊劉備,給呂布寫一封密書,並許諾好處。呂布得密信大悅,立即領兵襲取下邳,並抓獲劉備老婆。劉備敗走,逃到海西,又飢又餓,走投無路,請求投降呂布,呂布怨恨袁術說空話,就接納劉備,派車馬迎接,並讓擔任豫州刺史(《三國演義》中,是曹操以皇帝名義,封劉備為豫州刺史。並給資助三千兵)。讓劉備駐紮小沛。呂布自稱徐州牧,袁術害怕呂布給自己造成威脅,為兒子向呂布求婚,呂布答應後,袁術派紀靈率三萬兵馬,攻擊劉備,劉備於是向呂布求救。



呂布由於接受了袁術禮物🎁,並答應紀靈打劉備時,自己不干預。所以,也不好硬來,但呂布清楚,袁術這一手是分而治之,劉備如果被滅,下一步就輪到自己。於是,兩面裝好人,演繹一出“轅門射戟”,表面看,誰也不得罪,但實際還是救了劉備,等於最終救了自己。


流譽後


我是蘭臺令君,寫有態度的歷史。

紀靈是袁術手下的得力干將,公元196年他奉行率軍三萬人征討劉備,結果被呂布從中調停而撤軍,很多人都會覺得紀靈手下有三萬將士,結果被呂布帶著1200人來一個轅門射戟給打發了,真是猶如兒戲。其實歷史的真相未必就真是如此,這其中牽涉到很多厲害關係,為將者他不可能不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讓我們嘗試來分析下。

首先,三國是一個講究出身門第和等級社會的時代,呂布在年輕時就已經立下了赫赫威名,號稱“飛將”,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說法,儘管呂布數次背主求榮,但名望還有的。而且呂布當時是一方諸侯,是東漢王朝正式的平東將軍,甚至還有爵位,而且溫侯是縣侯,要比鄉侯和亭侯都要高,而紀靈只不過是袁術的部將,地位和呂布相比差了十萬八千里,因此呂布的話還是很有分量的,加上人家確實藝高人膽大,紀靈願賭服輸,也沒什麼話好說。

其次,從袁術政治集團的利益上考慮,他們也不希望和呂布搞得太僵,袁術的敵人是劉備而非呂布,而呂布之所以出手幫助劉備,也是出於唇亡齒寒的考慮,劉備的存在讓自己多了一個屏障。當時呂布身邊的將領對他說:“將軍經常想殺劉備,今天正好借袁術的手把他做掉。”但呂布卻不以為然,回答說:“袁術如果打敗了劉備,那麼和太行諸將就連城了一片,而我們就落入了他的包圍圈,所以劉備必須要救。”看來那個時候的呂布腦子還不糊塗。

如果紀靈逼得太緊,那麼很可能將呂布推到劉備那邊去,這不是袁術願意看到的,如果呂布與劉備兩家聯合,袁術也沒有實力硬生生的吃掉對方,更何況一旁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曹操。所以既然呂布射出的拿一箭如此的技驚四座,紀靈也就賣個面子鳴金收兵,免得大家弄得很難看。群雄割據的局面下,為將者有時候考慮的不僅僅是戰爭本身。

所以,並不是紀靈帶著三萬人的軍隊,被呂布一千人給嚇跑了,如果單純從軍事層面上考慮的話,一千人的軍隊都不夠紀靈軍塞牙縫的,而且要是這樣呂布也不會那麼託大僅僅帶一千餘人請劉備和紀靈過來“喝酒”,並輕鬆的說:“玄德是我的兄弟,兄弟被你們給圍了,我不得不出手相救。我這人不好都,但好解鬥”。呂布知道袁術那邊不可能和他真的撕破臉皮,頂多就是心裡有點不舒服罷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誰也沒有義務讓誰舒服。

以上就是該問題的答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蘭臺令君


這個呂布可不是普通的人,他在三國之中雖然是一個偏僻地方的人,但是對中原這個洛陽長安啊是非常向往,從小就是苦練功夫,一步又一步的是打下了好的基礎,雖然人品不怎麼樣,但是這個最主要是因為生活的環境並不怎麼好,在那個亂世之中能夠生存下來就已經是非常好的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擁有,像曹操和劉備這樣好條件能夠賣草蓆還能夠活下來,那也說明自己家裡是有點家底的,可是呂布並沒有這麼條件,他只能夠從小就去當兵,並且是喜歡打架,終於是混出了一個人樣。


後來打架打架打出了水平,所有人都知道呂布的武功非常的高強,呂布剛開始就從一個小小的將軍慢慢的成長了起來,尤其是在董卓看了之後,覺得這個人是非常的厲害,董卓就把他邀了過來,雖然呂布是殺死了自己的衣服,可是呂布的實力也是不容置疑的,當然曹操率領18路諸侯去攻打東京的時候,呂布一個人就抵擋了18路諸侯,要不是有劉關張三個兄弟出手的話,你不就是天下無敵了,而且就三個人打他一個也並不是多麼厲害,要不是他們其中兩個人是一流武將,估計早就被呂布殺死了,呂布的武功是非常高強的。


首先呂布是一個非常能夠打仗的人,所有的人都非常的害怕,沒有人能夠單挑,面對他都想要保住自己的小命,就連紀靈也是一樣的。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驍武給幷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靈帝崩,原將兵詣洛陽。[一]與何進謀誅諸黃門,拜執金吾。進敗,董卓入京都,將為亂,欲殺原,並其兵觽。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

在歷史上記載的呂布的那些事情中,雖然呂布的名聲是非常臭的,可是他經歷了這麼多事情,最後還是能夠活下來,就是憑藉著自己強大的本事,那就是武藝高強,在三國之中沒有人是他的對手,也沒有人能夠真正打敗他,單挑的話它算是真正的第一。


呂布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無敵的存在,雖然是沒有和他交過手,但是也聽到過,看到過他的故事。呂布是比華雄還要厲害,華雄的話就連上將潘鳳都被一刀給殺死了,當時袁紹都非常的害怕,只能夠想到自己的閻良和文丑,但是顏良文丑都不在自己身邊,最後袁紹也只能夠嘆了一口氣。

可是當袁紹見到呂布的時候,心裡就已經掉了一大半,就算是自己手底下最厲害的閻良文所出現在這裡的話,也不一定能夠打敗。這個時候其實袁紹就已經是放棄了,因為見到呂布這麼強大的實力,光靠人數是打不敗他的,這就是呂布最大的威懾力,就連袁紹都已經這麼害怕了,更何況是袁紹手底下的紀靈呢。

當時除了呂布之外,關羽劉備張飛三個人都在,他們都比呂布還要強大,這個已經是沒有辦法打敗他們了。

雖然當時呂布已經落魄了,只有上千的軍隊,可是在他身邊還有劉關張這三個兄弟,他們的實力都比呂布還要強大,就算是能夠打下呂布,但是這三個人也是搞不定的,更何況他們已經是擁有了,徐州城這一個強大的城池絕對是一手難攻。

要考慮很多原因的,當時要是呂布不幫助他們的話,可能呂布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因為呂布我當時最主要的是依靠劉備,他們就像唇亡齒寒一樣。要使其中一個人失去了,他們也不會有好下場的。他們就只能夠在這個最惡劣的環境下緊緊抱團者,才能夠使環境越來越好,就算袁紹上擁有強大實力,但是他們絕對不會投降,絕對不會輕易的放棄。

你們認為他們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夠徹底的打敗袁紹的,歡迎在下面評論。


史研三國


這事發生在三國演義中的轅門射戟事件,當時紀靈奉袁術之命,前來攻打劉備,在攻打劉備之前,袁術已經派人送了不少糧食給呂布,願意與呂布和好結盟,並讓呂布不要支援劉備。

等一切準備好後,紀靈便在袁術的命令下,率領士兵前來攻打劉備,劉備得到情報後,立即派人送信給呂布,希望呂布能派兵來救援,當時劉備駐在小沛,呂布駐在徐州,四地相中不過四五里路,很近,騎馬片刻就能到。

呂布考慮到袁術如果拿下了劉備,就會騰出手來與自己交戰,考慮到唇亡齒寒的道理,呂布還是派兵前來救援,呂布帶了多少人前來救援劉備,三國演義中也沒有交待,不過劉備既然請呂布救援,肯定會告訴呂布紀靈帶了多少人,呂布到底帶了多少救劉備,應該是經過一番考慮的。

那紀靈帶了多少人?肯定不止三萬人,如果紀靈所說屬實的話,紀靈帶了應該不止三萬多將士,而是有十萬人,轅門射戟時,紀靈曾經親口對呂布說:我奉主公之命,帶了10萬士兵,專門來捉劉備,如何能夠罷兵?

這裡姑且就算紀靈帶了十萬人吧,紀靈出發前,袁術肯定告訴他了,我們已經結交了呂布,呂布不會來救劉備的,因此紀靈這個時候是把呂布當盟友,反正不是敵人,因此當呂布邀請紀靈到自己帳中商議事情時,紀靈並沒有懷疑呂布,因此欣然接受邀請。

等紀靈來到呂布大營時,才看到劉備也在這裡,原來是呂布同時邀請了紀靈和劉備來作和解,紀靈一見到劉備,大驚失色,轉身就想走,手下都攔不住,這個時候呂布出現,一把將紀靈扯回,像提著小孩子一樣,呂布在三國演義中的身高是九尺,也就是207cm。

呂布能像提小孩子一樣提紀靈,說明紀靈是個小個子武將,身高不會太高,估計不到160cm,這樣的身高差才能顯示像提小孩子一樣,這個時候,誰能想到紀靈的內心是怎麼樣的想法?

紀靈由於害怕立即就問呂布是不是要殺他?呂布說不是。紀靈又問呂布是不是要殺劉備,呂布也說不是。這個時候紀靈就不明白呂布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了,呂布就說了,如果我能射中一百五十步之外方天畫戟上的小枝,你們兩家看在我呂布的面子上就罷兵。

劉關張三人曾經與呂布交過手,深知呂布英勇,現在呂布擺明著就是幫劉備的,劉備何樂而不為,但紀靈就不願意了,雖然營外紀靈有十萬大軍,但這個時候紀靈是在呂布的軍營中,如果不答應呂布,恐怕是走不出這個營門的,紀靈迫於眼前形勢,只能好漢不吃眼前虧,暫時答應了呂布。

接著呂布就表演了名震三國的轅門射戟,呂布真的射中了一百五十步之外的方天畫戟上的小枝,紀靈沒有辦法,但又怕回去交不了差,只得讓呂布修書一封,回去拿給主公袁術,以示交差。

之後,紀靈與劉備各自回營,紀靈可有十萬大軍啊,呂布放紀靈回營後,這可是紀靈唯一有機會可以攻打劉備與呂布的,可是紀靈並沒有,為什麼?

首先,紀靈畢竟答應了呂布的要求,如果出爾反爾的話,是沒有道義支撐的,弄不好還逼反了呂布,讓呂布和劉備聯盟更加緊密。

其次,紀靈雖有十萬兵馬,劉備有五千兵馬,可是呂布到底帶了多少人?紀靈也沒底,況且呂布在整個徐州的軍隊可不止十萬人,而小沛離徐州又近,就算呂布只有一千人又如何,一會工夫,徐州的十萬大軍就能趕小沛,到時候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最後,轅門射戟把紀靈嚇到了,呂布又像提小孩子一樣都能把紀靈提起來了,紀靈就最有再多的軍隊又如何?心理上已害怕呂布,在戰場上更是沒法打,兵不在多,在精,紀靈的十萬大軍真的動起手來,未必佔到便宜,況且呂布與劉備互成犄角,紀靈也打不贏,所以也不敢打。

所以紀靈就算真的有十萬大軍,也不敢攻打呂布的,紀靈無論是武藝、膽識、勇氣、身高都不是呂布的對手,甚至三個紀靈加在一塊,也不如一個呂布,這仗怎麼打?所以紀靈不敢打,先回去向袁術交差再說。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袁術要謀取劉備盤踞的小沛,派大將紀靈、副將雷簿、陳蘭領兵數萬進攻劉備,為免下邳的呂布礙手礙腳,先行送了二十萬斛糧食過去,表明了要呂布對劉備袖手旁觀。

而此時劉備在小沛只有五千兵馬,手下也只有關羽、張飛兩個大將,雖有萬夫不當之勇,但真要打起來,劉備方面也沒有多大的勝算,為此,劉備寫求救信,請呂布看在以前的情分上來幫一把。


一個是給糧的老闆,一個是名義上的老大,以前又有過合作,呂布只能選擇平爭止戈

呂布派人請了紀靈、劉備兩方來自己寨中,一直苦勸,無奈紀靈、張飛兩人老是吵著要開打,呂布一生氣,直接來了一場轅門射戟的好戲,震懾住了紀靈和張飛兩人,也化解了一場紛爭。

當時紀靈雖然武力不比張飛、關羽,但優勢在於人多糧足,光是耗都能把劉備耗死,可是在宴會上,紀靈還是隻能屈服於呂布的威武,因為他實在是怕了呂布。問題說的情況其實有誤:紀靈帶來的確實軍隊有三萬人以上,但轅門射戟時是被呂布發函請來的,兵馬不可能全部帶進來,最多也就是帶著幾個親兵而已。

呂布在請劉備和紀靈的時候耍了個心眼,他只說有要事要和兩人談,卻沒把雙方的底細都寫明。也就是說:劉備不知道紀靈也在,而紀靈同樣不知道劉備會來,所以在宴會開始前,劉備一聽說紀靈到,急忙要避開,而紀靈一看到劉備坐在宴席上,“大驚,抽身便回”,紀靈的數萬大軍和劉備的五千兵馬都還在小沛東南那裡駐紮著。

此時紀靈方面,雷簿、陳蘭都不在,身邊也只有幾個親兵而已,劉備雖有關張在旁,但所帶的護衛也不多,雙方來到了呂布故意設立在小沛西南方向的營帳中,那還不是如砧板上的肉一樣,任呂布宰割。要不然紀靈也不會在呂布把他像捉小雞一樣揪了回來後,害怕地問呂布是不是要殺我了?劉備也“未知其意,心下不安”,關張更是“按劍立於背後”,隨時準備開溜。

呂布掌握著整個局勢的主動性,紀靈和劉備只能順從了,不敢惹急呂布,這傢伙可是為了女人能殺義父的人,武功又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連紀靈這樣能和關羽單挑三十回合不分勝負的高手,在呂布手裡也只是“如提童稚”一樣被提了回來,如何不叫劉備和紀靈心驚膽寒,任由呂布擺佈了。

轅門射戟後,紀靈才真正看到什麼叫“天下第一”,他對呂布的武藝是真心拜服了,紀靈一開場就敢和關羽叫陣,在轅門宴上和張飛互罵,絲毫不懼這兩位萬人敵。可是自呂布把自己提了回去,又展現了神乎其神的箭法後,知道自己絕非呂布對手,所以在袁術聽到呂布收了糧食而違約一事,要興兵親征時,紀靈讓袁術“不可造次”,原因是“呂布勇力過人”。

手下讓主公不要造次,這話聽著就彆扭,紀靈不敢在軍事上和呂布硬拼,選擇另闢蹊徑,提議讓袁術為子徵婚的辦法,和呂布做親家,以後解決劉備才方便點。讓一個一言不合就上陣殺敵的將領,選擇用和親示弱的政治聯姻來解決對手,這就和關羽答應孫權為子求婚一樣,是個巨大的恥辱,可見轅門宴上,紀靈已經被呂布嚇趴了,就算有數萬軍隊也不敢動手,只能拿著呂布的書信,回去見袁術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一、呂布是一方諸侯,紀靈只是袁術手下大將。

二、袁術派紀靈是找劉備的茬,又不是跟呂布過不去,沒有袁術命令紀靈哪敢動手。

三、呂布的武藝恐怕紀靈早有見識,而今呂布又在紀靈面前再項展示武藝,紀靈也是怕了。

四、呂布與袁術可是未來的親家,得罪呂布可能會遭到袁老闆埋怨,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