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張郃是被自己的主帥司馬懿害死的嗎?│540

收割完麥子,諸葛亮整頓軍隊,繼續進兵,與司馬懿的大軍在上邽以東相遇。

司馬懿也充分分析了形勢,知道不管諸葛亮如何操作,勞師遠征,道路崎嶇,蜀漢軍隊的糧草供應必然困難,哪怕收割了上邽的麥子,也只是暫時緩解一下而已,曠日持久,蜀漢軍糧草供應問題必然出現。於是,司馬懿收縮兵力,據險防守,並不與諸葛亮直接交鋒。

當然,這裡的司馬懿,也還是對諸葛亮頗有畏懼之心,另外,有些自知之明,知道兩軍陣上,自己算計不過諸葛亮。不然,痛痛快快的將蜀漢大軍消滅或者打跑了就完了唄,何必這麼費勁?

諸葛亮見司馬懿龜縮不出,也沒什麼好辦法,率軍退回滷城。

司馬懿雖然不敢和諸葛亮正面決戰,但是眼見蜀漢大軍撤退,也是尾隨而來。堪堪距離蜀漢大軍不遠了,司馬懿就安營紮寨,繼續穩固防守。

大将张郃是被自己的主帅司马懿害死的吗?│540

張郃也是智勇雙全的一員大將,不是魯莽暴躁之輩,可是連張郃都有些受不了司馬懿如此怯懦的戰法,這是戰鬥啊,還是列隊護送蜀漢軍啊,這也太慘了吧。張郃建議,現在形勢對我軍有利,可以派出一支奇兵,偷襲蜀漢軍後路,必然可以獲勝。

司馬懿仍然不同意出戰。

曹魏將領都沉不住氣了,紛紛請戰。見司馬懿還是不同意,牢騷怪話也紛紛脫口而出,更有甚者,當著司馬懿的面指責:“你司馬大將軍也算是我曹魏名將,怎麼能懼怕蜀漢軍怕到這個程度呢?他們又不是老虎。大將軍你就不怕天下人恥笑你嗎?”

司馬懿也是滿肚子火,還無處發洩。他真的不想和諸葛亮正面交鋒,沒有勝利的把握啊。難道這麼輕鬆的將蜀漢大軍耗得半死不活,然後乖乖退去不好嗎?非要前去送對手一波人頭才踏實?

可是,群情洶洶,最後司馬懿實在頂不住了。司馬懿估計,自己要是再不同意出戰的話,手下將領就該造反了。無奈之下,司馬懿也豁出去了,派張郃領兵攻蜀漢軍側翼,自己親領大軍與諸葛亮正面對戰。

諸葛亮一直盼著曹魏軍出戰,現在終於見到曹魏大軍行動了,當即也是分兵派將,派魏延、高翔、吳班等各自領兵,分頭對敵曹魏大軍。

雙方一場大戰。

果然不出司馬懿所料,自己這邊大敗,死傷無數,光精銳士卒及低級軍官,就被蜀漢軍斬殺三千多人。蜀漢軍繳獲玄鎧五千多領,角弩三千多張。

司馬懿率領殘兵敗將退回大營,死守不出。

這次,曹魏將軍們也都踏實多了,不鬧騰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按照司馬懿的想法,老老實實待著多好。

接下來,雙方大軍繼續對峙。

大将张郃是被自己的主帅司马懿害死的吗?│540

到了6月的時候,蜀漢大軍的糧草供應再次出現問題,大軍即將絕糧。諸葛亮也頗為奇怪。按說以自己的佈置,不應該如此啊,至少不應該這麼快糧草供應就出現問題啊?

就在這時,總督後方的中都護李嚴派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前來諸葛亮軍中傳達皇帝劉禪的旨意,召諸葛亮退軍回朝。

諸葛亮不明所以,但眼見事已至此,也只得率軍退回漢中。

見蜀漢大軍退走,司馬懿總算長出一口氣,勝利了。但是不能就這麼眼看著諸葛亮撤軍,於是派遣張郃率軍隨後追趕。

一直主戰的張郃,這時卻反對追擊蜀漢撤退的軍隊。張郃認為,蜀漢大軍並沒有敗,他們是有序的撤退,而且以諸葛亮用兵的謀略,撤軍同時,一定會安排人馬斷後,如果追趕,必然吃虧。司馬懿並沒有聽從張郃的建議,執意派張郃率軍追趕。

張郃無奈,隨後追趕蜀漢軍。

諸葛亮果然安排有伏兵。在張郃率軍追入木門道的時候,鑽進了蜀漢大軍的埋伏圈。蜀漢軍早就在木門道前後左右的山坡上埋伏好大隊弓弩手,見曹魏大軍鑽進包圍圈,立刻萬箭齊發。這種環境下,諸葛連弩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可憐,曹魏這位文武雙全,能攻善守的大將張郃,死於亂軍之中。

大将张郃是被自己的主帅司马懿害死的吗?│540

因為是司馬懿執意要張郃追擊蜀漢撤退的軍隊,造成張郃慘死,因而後世多有人認為是司馬懿故意派張郃去送死,為了除掉軍隊中自己的對手。因為張郃“識變數,善處營陣,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而且在軍中德高望重,影響力太大,因而讓司馬懿感受到了威脅,在這裡借諸葛亮的手,除掉了他。

以司馬懿用兵的謀略和智慧來分析的話,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不然不應該犯這樣低級的錯誤。

不過雖然木門道兵敗,死了大將張郃,但司馬懿畢竟打退了蜀漢大軍,所以在曹魏朝廷看來,司馬懿還是功勞遠大於過失。魏明帝曹睿也又是犒賞三軍,又是對司馬懿加官進爵,大肆封賞。

現在的魏明帝,已經越來越倚重司馬懿了。

隨著原來他爺爺、父親留給他的那些老臣子們老的老,死的死,能征慣戰的將軍越來越少,自己的親信將領又大多無能,不依靠司馬懿依靠誰啊?

隨著司馬懿不斷取得勝利,在軍中的威望越來越高,曹魏的軍權,越來越多的被司馬懿掌握了。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觀之處,

作者簡介:李永田,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普及、教育、創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國傳統文化類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國古文鑑賞》、《中國曆代散文名篇鑑賞》、《國學經典》(詩、詞、曲、賦四冊)、《唐宋名家詩詞賞讀》(全十二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