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銀行倒閉了,我們的存在銀行的存款怎麼辦?

手機用戶64468930076


商業銀行目前來說應該是大部分人存款、投資的首選,銀行在整個經濟體系裡也承擔著支柱性的作用,很多人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銀行破產的問題,因為大家潛意識裡都認為銀行是國家,即使真的破產的話,國家肯定會承擔責任。

其實這個認知是錯誤的。一則目前不少地方銀行並非是政府控股的,只是參股而已,如下圖的四川天府銀行,前十大股東基本為四川的當地的地方企業(2018年年報尚未發佈,取2017年報),再比如福建的泉州銀行、南安農商行等等也一樣,不再一一列舉;二則即使是政府控股的,破產的話,按照《存款保險條例》規定,政府也不會進行兜底處理。那銀行如果真的破產倒閉的話,我們的存款會怎麼樣?打水漂嗎?

50萬元以內的資金

按照2015年國務院發佈的《存款保險條例》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於儲戶的存款,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投保存款保險。投保的資金形成存款保險基金,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依照條例的規定向存款人償付被保險存款。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

也就說我們在銀行的每一筆存款,銀行都必須為我們投保,一旦銀行真的發生倒閉了,在50萬元(本息)範圍之內,我們都可以立馬獲得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的快速理賠。不要小看50萬元這個數字,按照央行2014年的摸底排查數據,50萬元已經可以覆蓋我國99.63%的存款賬戶了,故而本息在50萬元範圍內的儲戶,根本不用擔心銀行破產的問題,因為破產了,你的存款仍然能拿回來。

超過50萬元的資金?

50萬元範圍之內的資金保賠,是否說超過50萬元的就不負責了,由儲戶風險自擔?這個並不是的,超過50萬元的資金要等銀行清算之後在進行理賠。

根據我國《公司法》第十章的規定,企業(銀行也是企業)破產後,必須組建清算組,對現有的資產進行清算,清算後得到的財產,在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後的剩餘財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銀行的資產有哪些呢?銀行的資產其實並不少,具體的比如:銀行在各地投建及購買的營業用房地產、銀行的各類貸款、銀行的辦公設備及運輸設備等設備器材、銀行的自營投資以及銀行庫存現金(包括存放在央行的存款準備金及同業存款)等等。

我們存款放置在銀行,對於銀行而言,這就是它的債務,債務的清償順序在第五位,當銀行清算後的財產在支付了清算費用、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及各類稅費之後,如果有剩餘的資金,則會用於歸還存款保險管理機構代償的部分(這個是銀行的特殊之處)。

上述幾部分均支付完成後,如果仍有剩餘,那麼剩餘的部分就會用於償還超過50萬資金的債務,若剩餘資金可以全額覆蓋的,則每個人就會獲得全額償付,若剩餘的資金無法全額覆蓋超50萬的資金的,那麼就按照比例償付。

所以說,超過50萬元的資金,它並非是打水漂了,而是要待銀行進行清算之後,在進行賠付,當然具體賠付多少,取決於銀行的清算情況。

總結

其實考慮銀行破產的問題,有點過於杞人憂天,我國建國至今,真正有破產案例的銀行只有兩家:海南發展銀行以及河北省肅寧縣尚村農信社,對比我國超4000家的商業銀行來說,這個比例比例微乎其微。

特別是目前50萬元以內包賠,而超50萬元的部分如果不放心,你可以選擇國有四大行,這四家銀行的規模已經達到了經濟學上“大而不能倒”的地位,這四家如果經營出現風險,國家肯定會出手援救,畢竟任何一家真的破產倒閉,影響都是驚天動地,這涉及到的客戶數可是幾億戶數的。這也是為什麼除了國有大行及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外,其餘的銀行跨區域經營層層受到限制的原因(2019年年初銀監會還下發了《關於推進農村商業銀行堅守定位強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意見》,對農商行的跨區域經營明確的進行了限制),為的就是以防萬一,儘量控制住影響和風險,畢竟國家不可能每家銀行都救。所以說如果擔心50萬元以上資金的安全,那麼可以選擇四大行進行存放。


鯉行者


以下分析的法律依據來源於國務院於2015年2月17號發佈的《存款保險條例》。

國務院發佈的《存款保險條例》於2015年5月1日正式實行,存款保險條例公佈,銀行發生意外宣佈破產後,儲戶同一家法人銀行可獲最高人民幣50萬元的賠償,本金和利息都在保障範圍內,50萬賠償分幾種情況解讀。

  1. 同一家銀行存款(本金+利息)超過50萬(只能獲賠付50萬)

例如你在農業銀行(包括支行、分行、總行)總存款(本金+利息)大於50萬,那農業銀行倒閉後,按照《存款保險條例》你只可獲得50萬賠償

2、同一家銀行存款未50萬(可獲得存款金額的全額賠償)

例如你在工商銀行(包括支行、分行、總行)總存款(本金+利息)小於等於50萬,那農業銀行倒閉後,按照《存款保險條例》你可獲得全額賠償。


建議:同一家法人銀行發生破產清算,最多獲賠50萬,我們可以把存款分散存在不同的銀行,每一家銀行不要超過50萬。

我是互金圈,持續發佈財經領域分析內容的頭條號,感謝閱讀,覺得好點個贊,以資鼓勵。

互金圈


其實,我國銀行業倒閉的事情並不鮮見,只是最後有國家財政買單而已。國內銀行也曾發生過兌付危機。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衝擊,海南發展銀行因嚴重支付能力不足而關閉,境內居民在該銀行的儲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最後由央行指定工商銀行保證支付。

現在回答一下,如果銀行倒閉了,我們存在銀行的存款怎麼辦?通常是我們存在銀行裡50萬元以下的帳戶,將不會受到任何損失。而即使是50萬以上的用戶也不必著急,中小銀行倒閉後還會有其他金融機構來接盤,屆時要麼連本帶利把錢還給你,要麼可能發給你這家銀行的股權,由儲戶變股東。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

雖然,國家不再為中小銀行倒閉而兜底,但我們作為儲戶來說,在之前可以適當的做一些防範措施,這也很有必要。

首先,要改變中國銀行不會破產的傳統觀念,正確認識銀行也是企業,那是企業就有破產的可能,銀行不再是儲蓄存款的“安全港”。我們有必要關注一下銀行破產對自己所造成的影響,以便使自己在如何存錢的問題上保持清醒的認知,以避免自己選擇性錯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再者,要養成操作存款分散避險的習慣和能力。根據權威消息透露,銀行破產,儲戶在單個銀行超過50萬元存款的部分,將獲得部分或得不到賠償。這告訴老百姓在存款操作時,千萬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就是把大額儲蓄存款儘量多選幾家自己信任的銀行。

再次,存款不要太隨意,最好把錢存在國有大銀行,因為大型銀行倒閉的概率很小,儘管中小商業銀行的破產概率也比彩票中獎還要低很多。現如今,市民應該適當調整存款理念,既要把錢存在大型銀行裡,也不是簡單的以哪家銀行利率高就存哪家銀行,高利率隱藏的高風險,同樣也適用於百姓儲蓄存款。任何隨意存款的舉動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都是無法預知和防範的,實際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負責任。


不執著財經


中國的銀行目前主要有:

中央銀行:1家,即中國人民銀行;政策性銀行:3家,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有商業銀行:5家,即交通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即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徽商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恆豐銀行等;城市商業銀行:近150家 ;農村商業銀行:數量眾多;專業銀行:1家,即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其餘組成部分還包括:外資銀行、合資銀行以及近年來新增的村鎮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屬於政府金融管理部門,不對居民營業;類似地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也不經營居民儲蓄業務。一般老百姓把存款主要存放在5家國有銀行和12家股份制銀行中知名的一些銀行入招行、民生、平安等,他們信譽好、網點多,服務項目全因而受到普通老百姓的親睞。

一般而言,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在資本總額、自有資本充足率、網點、監管嚴厲程度等方面是逐步降低的;特別地,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譽和可靠性肯定比不上國有銀行和知名股份制銀行。但是依然有人願意去它們那存款,是因為在局部地區、特定時段或個別網點,因為其服務特色、產品特點、利率回報、區域位置方便性等方面可以吸引部分客戶。

基於以上分析:大額款項、長時間存款建議還是放在上述國有商業銀行和知名股份制銀行。零星、便利性服務、小額的放在就近的城市或農村商業銀行。如果在短期內立足於高的回報大額存款放在信譽度相對較低的銀行時,注意業務的規範性,隨時關注該銀行的經營動向,以加強防範。

依據我國最新實施的《存款保險條例》(以下稱條例),單個自然人最高償付限額50萬,這是一個銀行商業化的重要里程碑。 1、誰出錢:應對銀行破產,銀行出錢去投保,不是儲戶去交錢。 2、何時可要求賠付:銀行一旦破產倒閉或清算,儲戶在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接管破產銀行,或擔任破產銀行清算組織,或法院受理銀行破產請求時。 3、賠償怎麼進行:舉例,張三存A銀行60萬元,結果不幸事情發生,A無力經營,虧損連連,請求法院宣佈破產,則根據條例,張三最高可獲50萬賠款,有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支付。那是不是剩下的10萬就打水漂了,不是,另外10萬要由A銀行的破產剩餘財產中按比例賠付。比方說,A銀行清算後,按30%的比例清償所有債務(儲戶存款算債務的一部分),那還是可以得到10*30%=3萬元的,這樣,整個60萬的存款,最後可以取回53萬元。 4、保險制度的原理:所有符合條件的銀行日常繳納保險費,基金管理機構日常管理這些保險費並運作投資等,一旦一家有倒閉,則先拿出最高每戶50萬元進行賠付儲戶,然後代儲戶執行50萬元的債權請求權(儲戶個人不再參加),參加倒閉銀行的清算償還。如上例,基金管理機構賠付50萬元完後,假如A銀行償付比例是30%,則基金管理機構可以從A銀行得到15萬元的清算所得。 但如果沒有保險條例的話,則上例金算珠只能拿到60*30%=18萬元的原來存款了。 總之,相當於其他銀行日常繳納的保險費,補了A銀行倒閉給儲戶造成的部分損失。

所以如果存款款項較多,最好分存於幾家信譽比較好的銀行,每家不超過50萬人民幣。但是注意,足額賠付的50萬是隻計算存款,理財產品不在銀行兌付的範圍之內,也就是你獲得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需要成熟高風險。

最後,依據國際經驗,在體量比較大的國家,存在幾家主要銀行因資本體量龐大而造成“大而不能倒”的實際情況。一些銀行、投行等上規模的金融機構,因其業務體量、在金融混業經營體系中的關聯性作用,而成為不允許倒閉的角色。為了避免這類金融機構倒閉,政府會選擇出資救助,或者邀集金融業其他重磅企業聯合出資為受救助者兜底。也就是說:這類“銀行”有國家財政兜底的銀行,除非國家破產,或者有其他考慮,這種銀行才有可能會倒。中國的工商銀行就是這類銀行,存款放進去應該沒什麼問題。

歡迎交流,敬請關注“山色歸讀”!<strong>


山色歸讀


銀行倒閉風險有多大我們用數字說話!

國內的暫且不說,從90年代市場經濟以來,沒有銀行倒閉,只有一個農信社倒閉!(農信社嚴格意義上說不是銀行),企業平均一年要關閉300萬家左右!(含主動註銷、被收購、工商登記變更)

我們以經歷了2008年次貸危機的美國為例,2008年至2012年4年期間,美國約有400多家銀行倒閉!在經濟危機過後,大約每年倒閉30多家銀行。

而通常情形下美國規模以上企業每年的倒閉數量在10萬家左右(走破產清算程序,收購和主動註銷的不算)。

由以上數據可以肯定一件事情,除非出現大規模經濟危機,否則銀行倒閉的可能性很小,特別是中國的銀行(不含農信社)!

關於倒閉後的儲戶存款處理

在2015年國家發佈了《存款保險條例》,2015年3月31日正式公佈,從當年5月1日起執行,由人民銀行履行存款保險職能,負責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和存款保險基金的有關管理工作。裡面重點說明如下:

1、銀行是可以倒閉的企業法人;

2、倒閉後的存款賠付及相關清算由人民銀行(央行)負責;

3、賠付標準為:50W以下的全額賠付,50萬以上的賠50W,剩餘的部分由清算結果按比例賠付(50W外無保障);


融易搜


\n

{!-- PGC_VIDEO:{"hash_id": 193676363593303647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390521526801662466, "media_id": 1556931311048705, "neardup_id": 11683498302624911429, "vname": "\\u94f6\\u884c\\u7834\\u4ea720160901.wmv\

小司聊理財


在2016年的陸家嘴論壇上,央行副行長張濤就表示:對於經營出現風險、經營出現失敗的金融機構,要建立有序的處置和退出框架,允許金融機構有序破產。

所以銀行的信用已經由國家信用逐步轉換成市場信用,破產也不是不可能了。

1、如果銀行破產了你的錢該怎麼辦?

《存款保險條例》已經正式實施,規定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這意味著如果銀行破產,

存款50萬元以下全額賠付。就是說,如果你的存款在50萬元以內,萬一銀行破產了,沒關係,保險公司會給你全額賠付。

存款50萬元以上,不能獲得全額賠付。萬一銀行破產了,超過50萬元的大額存款,是不能獲得全額賠付的。其中,50萬元的部分,可以全額賠付,50萬元以上的部分,就看銀行的清算情況了,這時候就是拼運氣了。


2、如果有一個億,又非要存銀行,怎麼辦?

如果你有100萬,你可以分兩家銀行存,一家存50萬,都安全。依次類推,如果你有1000萬,理論上存20家銀行存了就更安全。如果你有幾個億的話存款可能會比較累。

可能還有人會問,我在銀行買的理財算不算賠付範圍。除掉存款,其它金融產品不受保護如果銀行破產,你在這家銀行的理財產品,不管多少,都不會有全額賠付的。

3、未來銀行破產的概率有多大?

我國的金融市場開發還處於初級階段,很多金融市場行為和政策也處於摸索中,在當前的強監管環境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市場行為將受到嚴格約束,國家已經為我們的金融市場建起了一道天然的防火牆,加之我國的金融市場環境遠沒有國際金融市場那麼複雜,各地的商業銀行即便沒有國資背景也有當地政府信用背書,所以未來出現銀行破產清算依然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度小滿金融


如果銀行破產,存款人的錢按照存款保險條例的規定,進行賠償。

建國這些年來,雖然銀行破產的非常少,但是,由於吸收存款的商業銀行,本身也是企業,是經營貨幣的企業,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就要自負盈虧。如果經營不善,就會有破產的可能啊。

按照2015年發佈的存款保險條例,如果凡是吸收存款的銀行,都要無條件進行投保存款保險,也就是為自己銀行的存款投保。保費由銀行自己交,保障的是儲戶的存款。

存款保險的保障範圍既有人民幣,又有外幣。既包括個人客戶,又包括對公客戶。

賠償的金額是每名存款人在同一家法人銀行的存款本息合計不超過50萬元人民幣。如果是外幣的,就折算成人民幣。

前幾天,國家又成立了存款保險基金,進一步落實了存款保險條例的規定實施。破產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一步,在這之前,如果能夠有合適的銀行接手,儲戶的利益會進一步得到保障。

國家能夠實施存款保障條例,也是為了更好地規範金融市場,維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雖然破產的銀行很少,但是,有備無患,一旦發生意外,仍可泰然處之。金融市場也會持續地穩定下去。

本人專注於分享與銀行相關、和生活貼近的財經內容,歡迎關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對於銀行倒閉的擔心,還真的是不少的啊。現在對於銀行業來講,還真的不是很樂觀,畢竟銀行賺錢越來越難了,就上市銀行的年報來講,很多銀行的增長率已經是單數了,盈利能力在下降。

銀行可以倒閉嗎?原則上來講,是可以的。因為畢竟銀行也是商業機構,永遠屹立不倒是夢想,但是倒下去也即將有法可依,銀監會在2017年的時候就在起草《商業銀行破產風險處置條例》,不少媒體評論說這意味著允許銀行破產了。

一般來講,銀行破產會發生,但概率不大,目前為止,也只有兩家銀行倒閉的案例,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一家農信社。

現在,一些中小銀行或者農信社,日子不好過,但是一般都會採取兼併重組的方式來解決,比如一些小的農信社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小銀行抱團取暖,你的錢只不過是從農信社去了農商行。

真要是有銀行倒閉,還有存款保險制度,50萬的兜底,其實可以涵蓋了絕大部分的人的需求的。

最後,有種說法叫做大而不能到,工農中建這樣的國有銀行,國家一旦有風險事件發生,那絕對是連鎖反應,國家不會坐視不理的。而且真的到了那個時候,可能就不僅僅是一點存款的問題了。


大貓財經


中國的金融體系相對開放程度不高,銀行非常安全,大型銀行不太可能會有破產的情況出現。個別地方性銀行,因自身經營風險控制力不好,有可能出現破產風險,即資不抵債、出現擠兌,導致破產清算。

歷史上出現倒閉的銀行一共有兩家:海南發展銀行和河北上村信用社:

海南發展銀行

上世紀90年代,海南房價大漲,各種投機客蜂擁而至。

大量資金進入海南的房地產,而這些資金大部份是來自於銀行的貸款和信託機機,在泡沫破滅之後,大量投入房地產的資金無法收回,形成了信用危機。海南幾十家信用社對外高息攬儲,再把資金投入到瘋狂的樓市中,泡沫破滅,這些信用社出現了嚴重的擠兌。為了挽救信用社,海南發展銀行兼併了這些遭受擠兌的信用卡,同時繼承了這些信用社的巨大債務。

在沉重的債務壓力之下,海南發展銀行的貸款業務還頻頻出問題,很多貸款其實是貸給自己的股東,海發行成立時的16.77億股本在建立之初,甚至在籌建階段,就已經以股東貸款的名義流回股東手裡。最終海南銀行沒能扛過危機,各種問題纏身,只能被迫關閉大門,當時央行給了30億的救助金,但仍未能起死回生。

河北尚村信用社

河北尚村信用社成立於1956年,在2006年的時候申請破產程序,尚村信用社的破產源於自己內問的部門,據媒體的相關報道,當時在尚村信用社貸款憑的不是資質而是關係,只要有熟人就能從信用社拿到錢。這樣,很多人貸了款但沒有能力還款,而有些人則是惡意貸款,本身就不想還款,造成尚村信用社大量的壞賬,最後資不抵債只能破產。


銀行破產之後存款怎麼辦?

前面兩個案例,只是個例,開篇也講了,中國的金融體系還是很穩固的,破產的案例由春特殊的背景和原因,只要不斷加強監管,完善各種制度,從外部和內部做好風險防範,一般都不會出現問題。2017年8月銀監會正在起草《商業銀行破產風險處置條例》,加快推出銀行破產條例,應對出現的極端情況。

那麼假如真的出現銀行破產,存款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目前我國銀行存款實行保險制度,50萬元及以下的存款都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如果超過了50萬也不用太擔心,銀行體系並非獨立存在,假如某家銀行出現了問題,政府會引進國有大型銀行對其進行託管,之後進行重整或者清算,儲戶的存款最終都能拿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