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的50萬明軍是如何被屠的?

張進娣


土木堡之變發生在明英宗朱祁鎮在位時期,說是被俘50萬人,其實沒那麼多。中國人說話喜歡誇張,尤其是打仗的時候軍隊的數量問題,水分太多。其實出征時也就20來萬,到了被俘的是時候也就剩十萬人了,其中有戰死的,也有當逃兵的。

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他的父親是明宣宗朱瞻基,也就是那位“蟋蟀天子”。這就足夠說明遺傳的強大,老爹就好玩,兒子也不著調。

明英宗朱祁鎮特別寵信宦官王振,王振原本是一個落魄秀才,走投無路就淨身做了太監。王振讀過書,有點小聰明,朱瞻基就特別喜歡他,就讓他服侍太子朱祁鎮。朱祁鎮即位後,王振就成了司禮監掌印太監。這可是皇帝的貼身秘書,有“批紅”(批閱內閣呈報上來的奏章意見)的權力,是皇帝以下“第一人”。這時沒有能制衡王振的人,王振就大權在握,明朝所有軍政大權都在他手中。

這時北方的蒙古悄然崛起,原本被朱元璋、朱棣驅散的蒙元勢力,又一次集結在一起。此時蒙古最大部落是瓦剌,在丞相也先的帶領下,統一了蒙古三部。也先不斷嚮明朝挑釁,先是用劣馬嚮明朝進貢,換取大量好處。接著不斷加大朝貢次數和貢品數量,也先這樣大量以次充好的行為,讓明朝大為不滿。

但為了安撫蒙古部落,不讓他再起事端,明朝也就忍了。也先就開始騷擾明朝邊境,並且於1439年秋,分兵三路,嚮明朝發動進攻,其中也先親率大軍直撲大同。

這時王振挺興奮,因為他一直就想向世人展示他的軍事能力。這個從小聽了太多隋唐演義、楊家將故事的太監,特別嚮往那種刀光劍影的軍旅生涯。也許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從失去男人尊嚴中找回一點點自信。

於是他就忽悠明英宗親征,朱祁鎮也是聽著朱元璋、朱棣這些祖輩的事蹟長大的。他也認為打仗就那麼回事,只要人多,誰都不用怕。兩人一拍即合,立即召集群臣宣佈親征。並且西陵要求2天之內,50萬大軍到位,然後親征大同,文武群臣全部跟隨。

就這樣,匆忙之間,2天聚集了20萬大軍,其中一部分連裝備都沒配齊。朱祁鎮和王振就帶著群臣,浩浩蕩蕩的向大同進發。

也先一聽明英宗親征,也很高興,就連忙佈局,要將朱祁鎮消滅在大同境內。於是也先就命令部隊後撤,王振得到消息後,認為也先害怕了。於是王振就勸朱祁鎮快速向大同進軍,免得也先“逃跑”。

可是進軍途中,看到遍地死傷的士兵,王振害怕了。越往前走越荒涼,沿途甚至不見一兵一卒,王振心中感到不妙。這時,曾參與守衛大同的手下向王振彙報,前幾天明軍在大同慘敗的消息。王振立刻彙報英宗,英宗也發現打仗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也想回去。於是,就下令撤軍。

如果就這麼撤回北京,也就沒有土木堡之變了。此時王振又有了新想法,他想讓英宗從他的老家蔚州(現在的河北蔚縣)經過,讓父老鄉親見見皇帝,也有“衣錦還鄉”的意思。於是,王振就下令走蔚州,由紫荊關入長城。大軍就開始向蔚州進發,走著走著,王振就發現,大軍的出行對莊稼的損害較大。而且,明軍的軍紀也不好,這樣豈不是害了家鄉父老。

王振又下令,不去蔚州了,還是走宣化,於是大軍又向東走。這樣一折騰,就耽誤了回北京的最好時間。本來也先聽說明軍撤了,就很失望,這又聽說明軍兩次改道,他覺得機會又來了,連忙下令追擊。

王振他們趕到宣化,瓦剌大軍也趕了過來。王振連忙派兵攔截,自己隨同大軍繼續後撤。趕到土木堡時,王振看到自己搜刮的財寶和輜重沒跟上,就命令在土木堡修整。土木堡只是一個軍事堡壘,他距離懷來城只有10公里。群臣都建議先進懷來城,再做修整,王振不同意。群臣又提議,先讓英宗入城,結果提議的人遭到王振的斬首,也就沒人敢再說話了。

第二天一早,王振就發現走不了,因為瓦剌大軍將土木堡團團圍住。也先也不攻城,因為他知道城中連水都沒有。於是也先將靠河的那一面讓開,讓部下埋伏在河岸邊,就等著明軍取水時,將他們殲滅。

於是在取水時,明軍被俘,就連堡中的人也無一倖免,英宗連帶著一干大臣全部被俘。

土木堡是明朝衰敗的起點,此後,明朝率遭北方侵襲,只能被動防禦。


老蟲


土木堡之變,單從軍事層面來講是明朝歷史上最慘重的失敗,甚至堪稱國恥!明朝最精銳的軍事力量和武官集團損耗殆盡,當朝皇帝竟然當場被擄而去,明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損失!而這樣的損失,本來應該是可以本來應該是可以避免的!

土木堡之變輸的讓人出乎意料,數十萬明軍幾乎在一天之內宣告崩潰,曾經多次北征打的蒙古部落逃亡北方草原的大明軍隊,為何在這一天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可以說在這場事故的一開始就已經埋下了隱患,轟轟烈烈的御駕親征,在一開始就被當成了兒戲!



出征大軍號稱50萬,但實際上根據考證,充其量不過20萬,由於常年沒有應對大型戰爭,軍備方面已經呈現廢馳,大量士兵都是在出徵前緊急徵召,這支親征大軍竟然在命令下達的幾天後就宣告出征,後勤軍備完全缺乏準備,這支20萬大軍包含了太多剛剛身披軍裝的老百姓,又能保證多大的戰鬥力?可以說明朝經歷了前期數十年的對外對內戰爭,雖然依舊保留了一支隸屬武官集團的指揮團隊,卻缺乏提供戰鬥執行的戰鬥兵員,尤其在這場倉促出征之下,大量精銳部隊來不及徵調軍事行動就匆忙開始,也許明英宗只把它當成了一場武力示威遊行,卻全然不知瓦喇的軍隊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一支軍隊磨刀霍霍,另一支軍隊卻想著閱兵之後打卡下班,兩支軍隊的碰撞,能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也許在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土木堡之變當中明軍到底付出了多大損失,史書中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記載,明軍撤退途中由於殿後的數萬騎兵被瓦喇殲滅,明軍雖然主力尚存,但早已缺乏戰鬥力的他們已成了驚弓之鳥,戰場上更大的是潰亂,以至於雙方都沒有記錄在這最後一戰中有何激烈的戰鬥,戰鬥結束後,明朝軍方還能在戰場上收集遺留在戰場上的上萬件火器,考慮明朝前期明軍的火器配置至少在10%以上來推算的話,明軍不下十萬人的武器裝備在戰場上丟失,瓦喇疑似由於兵力太少,佔了大便宜之後也匆忙撤退,無力仔細打掃戰場,也許最後一戰,明軍一開始就選擇四下突圍和投降,以至於身邊至少應該有十幾萬軍隊的明英宗,傾刻間就成了孤家寡人而被瓦喇軍隊俘虜。

這也許是明朝歷史上最戲劇性的失敗,明軍莫名其妙的發起主動進攻,又莫名其妙的走向失敗!


遼寧資深球迷


土木堡之變,明軍號稱五十萬大軍,實際上也就二十多萬,為什麼少了那麼多?因為一半當了逃兵了。此戰明軍幾十萬大軍,為什麼竟然被屠戮殆盡,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土木堡之變時蒙古瓦剌的勢力。

明英宗正統帝時期,被明太祖和永樂大帝打散的蒙古各部落又統一起來了,其中勢力最大的一個部落叫瓦剌。

瓦剌之主叫脫脫不花,但是沒有什麼實權,實權都掌握在太師也先手裡,太師也就是丞相。除了也先,還有一個阿剌知院,知院也就是樞密使,國防部長,知院阿剌,也是瓦剌的一大部落首領,很有實力。

所以,瓦剌以太師也先為首,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權力形勢。一般情況下,其實都要聽也先的。

土木堡之變發生的原因。

瓦剌太師也先的父親脫歡最早統一瓦剌各部落,所以蒙古人有再次強大的跡象,到也先當了太師,蒙古瓦剌更加野心勃勃,想要恢復元朝。

瓦剌一開始還向明朝俯首稱臣,明朝封也先為順寧王。他每年派手下向明朝進貢馬匹,明朝朝廷回饋金銀玉帛作為謝禮。

誰知道也先野心勃勃,在跟明朝的外交通使接觸的過程中,買通了這些通使,詳細探聽清楚了明朝的虛實。

於是他就策劃派大軍入侵明朝。當時發生了一件事,給了他一個藉口。

瓦剌太師也先自以為勢力比較大了,就驕橫跋扈,膨脹起來,他要求跟明朝通婚,娶明朝的公主。結果呢,也先通過明朝的外交通使提出了這件事,明朝的外交通使沒有報告朝廷,竟然私自答應了也先。

正好當時也先派了兩千人馬到明朝進貢,卻謊稱三千,明英宗身邊的大太監王振嫌也先奸詐,虛報的那一千和馬匹也沒給饋賞和馬錢。也先大怒,於是明朝跟也先失和。

也先就以此為藉口,說這批馬是給明朝朝廷的聘禮,因為明朝通使答應他要跟他通婚。其實朝廷根本就不知道通婚這回事。而且朝廷還下詔,根本就不會跟瓦剌通婚。

於是也先更加氣憤,同時也為他入侵明朝找到了藉口。於是他派出四路大軍進攻明朝邊關。

一路是,他親帶領大軍進攻明朝西北邊鎮大同,一路是瓦剌之主脫脫不花進攻遼東,一路是知院阿剌進攻邊鎮宣府,另外派一軍進攻甘肅。

土木堡之變的大體經過。

也先帶兵叩關,明朝邊軍雖然節節抵抗,仍然被打敗,外圍城堡全部失守,只有宣府大同等重鎮,因為兵多,防禦措施堅固,還能死守住。

但是,邊關危急和打敗仗的奏報卻一天幾十道報到了朝廷。

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

明英宗九歲繼位,年號正統,當時有太皇太后攝政,有著名的“三楊”作為內閣輔臣輔政,所以正統前期,明朝還是天下太平的。

等到太皇太后一死,英宗親政,他寵信宦官王振,把衰老的三楊趕出朝廷,一切大權都掌握在了王振手裡。而英宗對王振也是言聽計從,非常依賴。

於是,王振就要英宗率領大軍親征大同,去打也先。英宗對王振非常寵信依賴,就同意了,當即下詔,兩日後大軍啟程。

當時兵部尚書和兵部侍郎于謙等人都非常反對,苦勸英宗,英宗不聽。並讓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留守京城主政,郕王就是後來的景泰帝。

於是,王振忽悠著明英宗,帶領所謂的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出了京師,八月到了大同。所謂五十萬大軍,其實只有二十多萬,因為明朝逃兵極其嚴重,有的兵,名額上有他,實際上他並不在軍中。還有的兵,本人已死,名額還在,糧餉卻被上司冒領。

在大軍出征以前,明英宗已經派了四路人馬支援大同,每路一萬人,結果這四萬人全軍覆沒。

明朝有太監監軍之說,當時在大同監軍的太監郭敬是王振的人,他在四路大軍全軍覆沒的時候,躲在草叢裡躲過一劫,偷偷跑回來告訴王振,瓦剌軍隊太猛了,不能打,然後明軍又震於四路大軍全軍覆沒,於是王振決定班師撤軍。

此時王振有私心,他想讓英宗去他的家鄉蔚州,好使自己大大的風光一次,大軍便朝蔚州撤退。然而,剛走了四十里,王振又擔心大軍把自己在蔚州的地裡的莊稼踩壞了,於是又要改道,往宣府退。

當時的大同總兵郭登,由於對地理形勢比較瞭解,告訴王振說,如果要撤軍,最好過蔚州進紫荊關。王振不聽。

這裡說一句,明朝永樂大帝北征元朝,曾經帶領五十萬大軍出征,這五十萬大軍鋪開來,寬度達到二十里地。所以,以當時明軍幾十萬的數量,鋪開也得有十來裡寬,王振才擔心他的莊稼被踩。

明朝大軍剛改道,後面瓦剌騎兵就追來了,王振就派成國公朱勇率領三萬騎兵抵禦,朱勇此人有勇無謀,結果中了埋伏全軍覆沒。

在朱勇的三萬大軍當炮灰的同時,英宗的大軍正好也走到了土木堡。

土木堡是一個小城堡,並不適合大軍安營紮寨,更不可能建築防禦工事抵禦敵軍,當時離土木堡二十多里地,有懷來城,如果明軍進入懷來城,絕不至於全軍覆沒,然而,大軍為了等待王振的一千輛私人物資車輛,竟然停靠在了土木堡這個危險的地方。

當時隨軍的大臣都奏請英宗趕緊入關,進入懷來城,都被王振趕了出去。於是大軍在土木堡待了一晚上。

等到第二天大軍將要啟動時,才走了幾里地,瓦剌大軍追了上來,將明軍團團圍住。並且也先派精銳騎兵,手持長矛長刀,嚮明軍發起了猛攻。

南行未三四里,敵復四面攻圍,兵士爭先奔逸,勢不能止。鐵騎蹂陣而入,奮長刀以砍大軍,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殺。眾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賁矢被體如蝟。

此戰,明軍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逃回去的沒幾個。隨軍的大將高官,包括永樂朝的大功臣,英國公張輔,尚書鄺埜、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五十多人被殺,王振也死於亂軍之中。

當時邊關重鎮也在被瓦剌軍圍困,但是面對英宗幾十萬大軍被圍,有人建議開關帶兵去衝擊瓦剌圍軍,以助英宗脫困,然而,宣府總兵拒絕了這一要求,堅決閉關堅守。

明英宗的內侍,禁軍,都被射成了刺蝟。英宗本人也下馬坐在了地上,被兩個瓦剌小兵抓到,他們認為他氣度不凡,逮到了也先弟弟賽刊王大帳中,也先弟弟賽刊王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就是大明的正統皇帝。

經此一戰,明朝京營精銳損失大半,明朝國運從此走向了下坡路,明朝軍隊也一蹶不振。

明朝幾十萬大軍為什麼被屠戮殆盡?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準備不足。

幾十萬大軍出征,竟然兩天就拔營,這怎麼打仗?

是個人都知道“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兩日之內,糧草是絕對準備不足的。

因此,明朝大軍剛出了北京城,就開始缺水缺糧,又過了幾天,軍中開始餓死人,甚至於,“殭屍滿路”,說難聽點,明朝大軍,是一路死到大同的。

二、主將不明。

英宗出征時,雖然任命英國公張輔為主將,成國公朱勇為副將,然而,畢竟是皇帝親征,一切都要請示皇帝,再加上中間有了王振擅權,所以,從整軍,到行軍,到撤退,到對敵,到排兵佈陣,張輔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將無任何用武之地。

三、王振擅權。

王振忽悠英宗親征,可是他又不懂軍事,反而閉塞言路,使明朝大軍一次次錯失自救的機會。

大軍到了大同,很多人上奏英宗撤軍,結果都被王振訓斥,甚至趕了出來。

明朝班師時,如果走蔚州,過紫荊關,就是長城以內,安全度大大提高,而且很快就可以回到京師,完全可以避免全軍覆沒的厄運,結果王振卻以踩壞莊稼為由,強行改道去宣府,導致大軍來回拖延,被瓦剌騎兵追上。

明軍走宣府也不是沒問題,可是又因為等待王振的一千多輛私人輜重車,駐紮在了土木堡,延誤了進懷來城不說,土木堡附近還沒有水源,明軍士兵又餓又渴,大軍戰鬥力下降,軍營混亂。

四、瓦剌太勇猛,也先太狡猾。

瓦剌騎兵是蒙古兵,勇猛就不說了。

明軍在土木堡被圍軍時,也先竟然假裝議和,瓦剌軍假裝後退,致使明軍輕信,大軍挪動,陣型大亂,被瓦剌趁機反殺。

此外,也先還派兵圍攻宣府,甘肅,埋伏於赤城等地,使明朝邊軍不敢輕易出動救援。

五、明軍戰鬥力太差。

明朝戰鬥力最強的是邊軍,京營與之相比,差了太多。明朝曾經有邊軍抱怨,跟京營軍隊並肩作戰太丟人,因為京營軍隊往往望風而逃。

明軍逃兵太多,導致戰鬥力差,號稱五十萬大軍,實則二十幾萬。

明軍糧草跟不上,又沒有及時佔據河流等水源,導致軍士又餓又渴,戰鬥力能好到哪去?

此外,由於王振擅權,主將不分明,大軍一遇到敵人,無人統一指揮,不戰自潰。

鐵騎蹂陣而入,奮長刀以砍大軍,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殺。眾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

西堤君


關於土木堡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50萬明軍其實是個非常誇張的說法。五十萬明軍,實際上是京衛七十二營和京畿八府所有額定軍人的總和。但是從宣德年間,因為邊防調度加上士兵逃亡,最後總比例實際上也就只有額度的一半。也就是說,50萬明軍實際上只有二十多萬。根據明人李賢的《古穰雜錄》記述,土木堡之戰,明軍總數不過二十多萬,也是迎合了這個觀點。另外這二十多萬人卻還不都是戰兵,明代衛所軍旗軍和京營旗軍分為種地的屯兵和打仗的守軍兩種。根據明人葉盛的《水東日記》和《明實錄》的記載,正統十四年,京營的旗軍中屯軍佔據了四成,而守軍則是六成,如此一來這麼一算,明軍跟隨皇帝親征的這二十多萬大軍,能打仗的實際上就只有十三萬左右了。


再就是蒙古人的數量,關於蒙古人的兵力,說法也是多種多樣,有說二十萬的,有說三萬的,有說兩萬的。根據指紋烽火工作室的資料整合研究發現,在《蒙古源流》這本書中,記錄過也先帶領都沁·都爾本部落軍殺入關內。所謂都沁·都爾本在蒙古語裡面是44的意思,也就是說,也先當時帶領的大軍,是四十四萬戶蒙古人撐起來的軍隊。這點確實不誇張,因為早在瓦剌政府女真的時候,就出動了十萬大軍。不過考慮到當時瓦剌對當時其他敵對蒙古部落仍需控制,因此瓦剌不可能傾國出動所有軍隊,尤其是東蒙古部落就可以湊出十萬人的大軍,所以留守部隊至少要二十萬以上才可以鎮得住東蒙古、兀良哈和哈密三個部落。在考慮北京保衛戰時,也先自己手底下就有九萬多人,而土木堡時另外還有阿剌知院一部和也先一起,再除去蒙古南侵部隊在山西和北直隸侵佔地區的留守部隊,土木堡之戰的蒙古大軍,差不多也得有十三萬以上。


所以這是一場人數上勢均力敵的戰爭,只是雙方的指揮和實力上有了差距。

在這裡要給一個人洗白一點罪名,就是王振怕明軍踩壞家鄉的莊稼然後要求改道一事,其實應該是《明實錄》中的一個錯誤,根據《宣府鎮志》來看,郭登和王振都要求明英宗從紫荊關回師,但是明英宗沒有同意,所以這個鍋很可能是給皇帝避嫌脫罪而強行栽贓到王振身上的。

至於英宗為什麼非要走宣府這條遠路呢,根據《正統臨戎錄》記載,英宗親口說的回事途中遭到也先的追擊,所以很可能是英宗已經意識到了也先在追擊自己,一場大戰不可避免。而明初大同—蔚州—紫荊關一代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並沒有城堡建築,而明軍多是步兵,在平原很容易就被蒙古騎兵給吃了,所以相對而言,宣府一代多山地的地形雖然遠,卻是和蒙古軍隊作戰的好地方。



但是說實話,也先更加棋高一著,早在英宗決定路線之前,也先就已經排好了軍陣。在先前進攻大同和宣化的時候,整個蒙古大軍只有也先的部隊,而阿剌知院的部隊一直埋伏在回師京城的路上,等著明英宗撞進自己的包圍圈。

由於也先對宣府的瘋狂攻擊,整個宣化已經失去了對鷂兒嶺北路和東路的控制,只能龜縮自保,而在同時後,兩路留守的五萬斷後軍也被蒙古人打的全軍覆沒。當明軍走到了土木堡之後,已經是徹底陷入包圍圈,並且孤立無援。



不過對於明軍在土木堡之戰中的表現,並不像影視劇那樣一觸即潰,在《蒙古黃金史綱》裡面記載,明軍到了土木堡之後,馬上修築起了可以供十萬人使用的防禦工事,這點在《鴻猷錄》中也有提到。

有了防禦工事,騎兵的作用就很難發揮出來了,所以也先決定用計。

第一步,圍困,把明軍餓的渴的精疲力盡。

第二步,假意議和,把明軍騙出防禦工事。

第三步,發揮騎兵優勢,瘋狂的進攻,失去了防禦工事的明軍步兵,無論如何,也打不過突如其來的同等數量的蒙古騎兵。所以最後,大明慘敗。

不過根據《正統臨戎錄》、《北征事蹟》和《古穰雜錄》的記錄,蒙古大軍並沒有熱衷於屠殺,而是忙著搶盔甲、兵器和騾馬,至於明軍的傷亡,《古穰雜錄》記載“傷居半,死者三之一”,《北征事蹟》也是說“人馬皆散”,可見大部分明軍沒死,而是逃跑了。


火器工坊


閒言不敘,先來聊明軍行軍路線,再聊聊土木堡的歷史疑問。


明軍路線

正統十四年,即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與王振,領大軍及徵發的民夫,號50萬人,北征瓦剌。

7月16日,大軍離京。

7月19日,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

8月1日,大軍抵達大同。

之後大軍折返,走南線,過蔚州,經紫荊關返京。從大同出發,往蔚州方向行進40餘里,忽然再次折反,往回走,打算走原路返京。這就是歷史上的“王振大轉彎”。

8月11日,到達宣府,也先先鋒追擊而至,明軍後衛將軍吳克忠部,成國公朱勇部共計五萬餘人,先後阻擊也先。全軍覆沒。

8月13日,大軍停留在土木堡。此時距離軍事重鎮懷來不足30裡。

8月14日,也先派人和談。

8月15日,明軍於土木堡大敗。


關於“王振大轉彎”之謎

史書是說,王振為了在蔚州老家於鄉親之間炫耀自己的權勢,故意慫恿朱祁鎮走蔚州路線,由紫荊關返京。這個說法,朝史暮想是不信的,史家的言論有點過於無恥了。

朝史暮想推測的理由如下:

理由一,大軍缺糧,正值秋收,大軍於蔚州城郊補充糧草,之後再原路返京。

理由二,途中聽聞宣府守將與蒙古有串聯,朱祁鎮前往調查。

理由三,途中得知也先騎兵追擊,大同——紫荊關一線,地勢平坦,利於騎兵作戰。不如大同——懷來——居庸關一線,重鎮林立,來得安全。

理由四,朱棣,朱瞻基北征返京路線慣例走居庸關入京。


為何在土木堡停留

史書說王振貪戀財物,等候掉隊的兩千輛物資大車。朝史暮想還是不信。

推測:

時在也先行動時,瓦剌的阿剌知院同樣率部行動。也先攻大同,阿剌走宣府。阿剌於宣府一面,先後拿下馬營,獨石,永寧等軍事重鎮,搶先明軍佔據土木堡以東,切斷水源,阻擊明軍。

這是瓦剌人預先設置好的口袋。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打又打不過,明軍自然大敗。


土木堡之戰,明軍的失敗是多原因的:

其一,兵員素質比之前朝,下降太多。很多子弟兵沒有經過大戰洗禮。

其二,情報工作糟糕。站前戰中,都沒有人去重視這塊。

其三,朱棣時期留下的大將大多凋零,大軍無大將主事。

其四,明軍從上到下對蒙古人的輕視。

其五,王振征伐民夫伴軍隨軍補給,流寇的補給方式。

其六,土木之戰,是大明朝內鬥的延伸。

......


也許,此戰,大明從來就沒勝的希望。


朝史暮想,總有些乾貨可以在歷史中挖掘。


朝史暮想


好大喜功導致。

想想看,這算是一場軍事戰役嗎?

我想連最基本的軍事戰爭都不算,只能算是瓦剌的軍事突襲而已。

帶著數量龐大的軍隊招搖過市,典型的純粹軍事盲搞的鬧劇。

加上是皇帝御駕親征,宦官干政的指揮體系,完全違背了軍事指揮系統的精幹有效率的原則,純粹的瞎指揮系統。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重點在於累,不僅是身體的疲憊,而且是心靈,意志方面的摧殘和混亂。

耀武揚威是可以,但必須得有嚴密的戰略安排,這個沒有;

驅敵於國門外是可以,但必須準確打擊,這個真沒有,只是瞎晃盪罷了;

長時間的帶著一股龐大軍事力量在邊境轉悠,沒有明確的目標,供養雖有但無法面面俱到,好比一架快要散架的戰車,只要有人在一邊用手指頭戳一戳,立馬就垮了。

瓦剌軍隊不是什麼隨便人,它是一股強悍的軍事力量,一個尖銳鑽頭,猛地鑽入了皇帝主力軍腹中,直接摧毀了這支莫名其妙,毫無軍事戰爭能力的遊行隊伍。


鴻哥iouyh福小鋪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盛轉衰的節點。在此之前,明英宗正統治著父親明宣宗所留下的全盛時期的明王朝,國力強盛

;而在此之後,明朝數十萬北部邊軍消亡殆盡,喪失了自明太祖以來形成的對蒙古的軍事優勢,從而轉為戰略防禦,建設“九邊防線”。

明英宗正統年間,蒙古瓦剌部崛起,統一了漠南。瓦剌首領“也先”兵分四路南征,自己親率主力攻陷了山西大同府。瓦剌軍“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

消息傳到京師後,明廷震動。明英宗為了宣揚國威,在親信宦官王振的慫恿下,親自率領25萬大軍出征,對外號稱50萬大軍迎戰瓦剌。但這一去,就發生了“

土木堡之變”的慘劇,明英宗被俘,宦官王振被殺,隨行的重臣大多死於非命,20多萬明軍遭到屠戮。

雙方開戰後,明軍的主力出居庸關長城,經過懷來到達宣府,但其前鋒被3萬瓦剌軍騎兵擊敗,於是明軍的主力沿路潰退到了土木堡一帶進行佈防。

不過經過長途奔襲和敗仗後,明軍整體士氣低下,再加上明英宗判斷失誤,所以導致明軍主力被困在土木堡。土木堡周圍地勢較高,環境惡劣,乾旱缺水,明軍士兵飢渴難耐,戰鬥力大打折扣,這給瓦剌騎兵制造了機會。

瓦剌騎兵沿路追擊而來,將明軍團團包圍在土木堡一帶,並趁明軍尋找水源時從四下發起猛攻,將20餘萬明軍分割包圍,並活捉了明英宗本人。在這場混戰之中,明軍約有7、8萬人陣亡,10萬餘人重傷,餘下的殘兵逃回了北京,後來還參加了于謙的“北京保衛戰”

此外,當年由明成祖朱棣所留下的“精銳三大營”全軍覆沒。而明朝開國勳貴後代形成的重臣集團與多數能征善戰之將也被瓦剌軍殺死,如明朝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重臣全部死於亂軍之中,僅有少數大臣逃回北京。

要知道,當時的明王朝(明宣宗、明英宗之交)正處於全盛時期,而蒙古瓦剌部不過是區區的遊牧部落,可是卻給了強大的明朝有如當頭一棒,也揭穿了明朝外強中乾的本質。

經此變故以後,明朝的北部精銳消耗殆盡,被迫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守。同時,由於蒙古邊患再起,此後明朝到滅亡為止,戰略重心一直集中於北方,對西南土司和東南倭寇的管理都處於寬鬆狀態。


歷史的荒野


其實當時的明軍是二十五萬,而不是五十萬。

當時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鎮,朱祁鎮的父親是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的父親是明仁宗朱高熾,是朱棣的兒子,明仁宗與明宣宗兩朝有一個仁宣之治,是明朝最強大的時候,可是經過了土木堡之變,明朝迅速衰弱。

明朝當時北方的敵人是瓦剌,瓦剌是北元的一支,雖然明朝滅掉了北元,可是瓦剌一直在明朝的北方襲擾明朝。

那為什麼會有土木堡之變呢?這個和一個人有關係,這個人就是宦官王振,當時瓦剌的也先向明朝進貢了兩千匹馬,但說是三千匹馬,希望得到更多的賞賜,可是王振拒絕了,就按兩千匹來,而且還只算了五分之一的價格給也先。

瓦剌當然不同意,所以就率軍攻打明邊境,明多處關隘被攻打,當時明英宗寵信王振,明英宗就在王振的鼓勵下,完全不顧兵部尚書和于謙等人的勸說下,堅持要御駕親征,明英宗讓他的弟弟朱祁鈺留守北京,由他與王振帶著二十五萬大軍北上,號稱是五十萬。

而這隻部隊是由王振指揮的,其他人員都不得干涉,明軍到達大同後,大同守關太監說瓦剌也先北撤,此舉是為了埋伏,王振看到瓦剌北撤,覺得是個機會,要追擊,可是沒多久,前部被瓦剌所擊敗,王振命明軍迅速南撤。

這樣一北一南,明軍本來就很疲憊,回去的時候,王振讓大軍經過他的家鄉蔚州,相當於帶著幾十大大軍衣錦還鄉,但又擔心大軍會踩壞他家的莊稼,所以就一直改行軍路線,到了宣府的時候,明軍被瓦剌軍趕上,明軍被殺三萬。

明軍繼續南撤,到達了土木堡,兵部尚書建議要快回居庸關內,這樣才比較安全,但是王振給拒絕了,土木堡缺少,因為水源被瓦剌軍所佔,瓦剌軍假裝與明軍談和撤退,明軍大喜,大家奔向水源,不料,瓦剌軍反攻過來,二十萬明軍基本全軍覆沒。

隨行的很多官員也被殺死,王振也被明英宗的護衛將軍樊忠所殺,明英宗也被瓦剌給俘虜了。


歷史簡單說


正統十四年(1449年)7月16日,明英宗在乎其鎮命其弟郕王朱祁鈺留守北京,然後和王振在極短時間內,抽調包括京營在內的50萬大軍(實際20萬左右)從北京出發,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護駕等100餘名文武官員從徵。 皇帝御駕親征,成國公朱勇雖為大將軍卻無實權,隨徵的文武大臣也同樣無法參與軍政,一切軍政事務卻皆由王振專斷。而明軍內部,京營雖為朝廷精銳,但畢竟也幾十年沒打過仗了,加之前線由於戰敗,因此多有誇大敵軍之語,普通士兵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較為恐懼,這為之後的戰敗埋下了伏筆。



五十萬明軍是如何被屠?

一、盲目追擊

7月19日,大軍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8月1日,大軍開至大同。 也先(瓦剌太師)見明軍勢大,逐收攏軍隊後撤,一方面靜觀其變,另一方面則意圖將明軍誘入草原,從而發揮自己騎兵優勢。鎮守太監郭敬在向朝廷上奏也先已經後撤的消息後,大部分文臣武將意圖勸說明英宗返回,畢竟邊關之圍算是解了。而王振則不同意,他認為也先撤退是由於畏懼朝廷軍隊,於是堅持繼續北進。




二、王振不支援,只顧逃命

王振在聽到前線戰敗後,連忙指揮軍隊後撤。其實此時的明朝軍隊足有也先10倍之多(也先大約2萬5千人),前線雖敗,但面對如此龐大的軍隊,也先其實也是比較擔憂的,小敗之後如果能穩住陣腳,也先在摸不透虛實的情況下其實也不敢有大動作,但王振偏偏就後撤了,這反而給了也先信心。


三、王振多次改變行軍路線

屢次改變行軍路線。在逐漸遠離前線之後,王振卻突發奇想,請求英宗在退兵之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也來個“衣錦還鄉”。於是朝廷大軍沒有按照原路返回,繼續過宣府從居庸關入關,而是選擇向南過蔚州從紫荊關入關(如下圖)這也導致士兵疲憊不堪。


四、王振拒絕撤回居庸關城內

王振又犯了第四個錯誤,命令大軍在土木堡修整。當時兵部尚書鄺埜表示也先騎兵行軍速度極快,土木堡雖然地勢較高,但無泉缺水,不利於大軍駐紮,建議大軍加緊行軍,儘快返回居庸關,進入關內後再做修整。但王振見明軍已經疲憊不堪,自己也累得快散架了,加之此地距離居庸關已經不遠,於是予以了拒絕,令大軍在土木堡修整。次日,瓦剌軍隊挖斷了水源,就包圍土木堡。


明軍倉促迎戰之下遭遇潰敗。此一戰役,明英宗被俘,王振被英宗護衛將軍樊忠一怒之下用鐵錘砸死,文武官員亦死傷數十百人,損失馬匹二十萬頭,衣甲器械輜重損失無數。


歷史早知道


公元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瓦剌太師也先侵犯明朝邊境,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親征瓦剌,英宗為顯威風下令三天內集結五十萬大軍,於是準備不足的明軍,匆忙開赴大同迎擊也先。

親率大軍出征,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由於根本不懂軍事,明知是誘敵之計卻堅持進兵,令前峰大軍損失殆盡,聞敗後不思調整而驚慌撤軍。撤軍時為顯示威風,故意使英宗經過其家鄉;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屢次改變行軍路線,導致士兵疲憊不堪。後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狼狽逃到土木堡,土木堡地勢高,無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有河,被瓦剌軍佔據,明軍將士飢渴難耐,挖井二丈仍無水。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也先遣使詐和,並主動撤離,以麻痺明軍。王振下令移營就水時,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奔向河邊,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發動攻勢,明軍只能倉促應戰,結果大敗。英宗被孚,大批靖難武將勳貴戰死,曾跟隨成祖靖難及遠征漠北的三大營精銳全軍覆沒,這一敗也是明朝由盛轉哀的開始,為以後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真正被殲滅的只有三大營的精銳的二十萬人左右,其它衛所軍都被擊散擊潰,而有戰鬥力的也只有三大營,衛所軍頂多就是搞搞後勤,土木堡之敗終其原因還是人為之禍,英宗的混潰及王振的弄權,自英宗之後明朝皇帝再無敢親征之人,武宗是偷偷去的,朱家皇帝本是馬背上得的天下,空有一身骨氣,但偏偏沒有了但氣,被文臣死死的鉗制住,連紫禁城都出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