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的時候朱元璋的兒子都在做什麼?

拍拍手的sunflower


燕王朱棣造反,從北平一路殺到北京,建文帝從皇宮的地下暗道潛逃出去,大明江山至此換了另一條血脈來繼承大統,那麼朱棣造反時候,朱元璋其他的兒子又在幹什麼呢?



朱元璋26個兒子當中,除了太子朱標,剩下25箇中有24個被分封到各地為王,眾所周知朱元璋心狠手辣,手底下的許多文臣干將他都放心不下,所以才有“”藍玉案”和“”胡惟庸案”來處理這些驕兵悍將。但是朱元璋並不怕殺光這些人邊塞無人可守,因為朱元璋還有自己的兒子。

朱棣造反的時候也明白自己那些兄弟的重要性,不過由於朱允文的削藩政策,明朝的24個藩王真正有實力的並不多。當時除了朱棣之外,就屬寧王的實力比較強大,寧王手下有披甲控弦之兵置達到8萬之多,還有戰車6000乘,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其中寧王由蒙古人組成的朵顏三衛,事當中明朝騎兵當中最為驍勇善戰,所以,寧王的歸屬至關重要。


朱棣一開始就打著拉攏的旗號,他連哄帶炸的把寧王拉到了自己的這一邊,並且還許諾事成之後“”劃江而治”等等。

其他的藩王因為朱允文的削藩政策基本上沒什麼實力,自保都來不及,像周王直接被朱允炆給貶為庶民,後來的代王,湘王,齊王,等也同樣被都被廢掉了,在靖難之役中基本就是現在的“吃瓜群眾”。只有朱元璋的第十九個兒子谷王朱穗率領三千軍士到南京和李景隆一同聯手把守南京的金川門。


圍知歷史


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朱棣造反時,有八個兄弟不在了。這八個兄弟分別是:大哥太子朱標、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晉王朱棡、八弟潭王朱梓、九弟趙王朱杞、十弟魯王朱檀、十二弟湘王朱柏和老么朱楠。(趙王朱杞和朱楠都是幼年夭折)


除掉去世的八個人和朱棣本人外,剩下的十七位藩王對靖難之役的政治立場,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被廢黜,暗中支持朱棣(4人)。

這一類有五弟周王朱橚、七弟齊王朱榑、十三弟代王朱桂、十八弟岷王朱楩。

建文帝繼位後實行削藩,三個顧命大臣之一的齊泰建議他先削老四燕王朱棣,理由是秦王和晉王都病死了,朱棣是事實上的藩王老大,應該擒賊先擒王。

然而,齊泰的建議卻遭到了另外兩個顧命大臣黃子澄和方孝儒的反對。這兩個二貨給出的理由是不能打草驚蛇,應該先拿實力較弱的藩王開刀。於是老五,朱棣的同母的親弟弟周王朱橚就當了倒黴蛋,替朱棣擋了槍。

周王被削爵後,齊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也一併被削。其中湘王朱柏很有骨氣,自焚身亡,其餘的四位藩王全部被建文帝流放。

朱棣起兵後,一路南下,朱允炆害怕朱棣來個千里突襲,救出被流放的兄弟們,便在靖難之役開始後,把這些已廢黜的藩王又抓回了南京等地,分別軟禁。一直到朱棣靖難成功後,這哥幾位才又重新恢復了王爵。

所以,周王、齊王、代王、岷王應該支持朱棣的。畢竟朱棣不成事,他們一輩子都沒出頭之日。不過他們都以戴罪之身軟禁,只能在內心裡暗自給朱棣加油了。

第二類——被迫支持朱棣。(1人)

這個人就是寧王朱權。

朱棣靖難時,建文帝下詔給寧王、谷王還有遼王,也就是離朱棣最近的三個藩王,令他們三人到南京勤王。遼王和谷王都去了,只有寧王沒有去,公開抗旨了。

他想坐觀其成,讓朱棣和建文帝打的兩敗俱傷了,他再出來下山摘桃子。

建文帝聞之大怒,口諭要“坐削三護衛”,懲戒寧王。也就是要懲罰寧王抗旨之罪。然而寧王仍然不為所動。他就是吃準了朱棣這塊肥肉。按他的想法,抓住了朱棣,建文帝也不會跟他計較太多。

朱棣見寧王不是善茬子,就先下手為強,跑去大寧把寧王的兵權奪了。

寧王前腳抗旨不尊,後腳被朱棣架空,兩頭都沒撈到好,失去了利用價值。最後只有被迫支持朱棣(支持朱棣才有活路),公開支持朱棣靖難。


第三類——公開支持建文帝。(2人)

公開支持建文帝的藩王有兩個,遼王朱植和谷王朱橞。

遼王朱植原本駐守廣寧,朱棣造反後攻佔了山海關,切斷了遼東和關內的連接。建文帝擔心朱植會支持朱棣,就召朱植到南京。朱植沒有支持朱棣,而是服從朝廷的命令,從海路去到了南京,封地也被建文帝改在了湖廣的荊州。

此後,朱植沒摻和靖難之役。

朱棣奪得帝位後,埋怨朱植在靖難之變時不支持自己,所以非常不喜歡他。永樂十年削其護衛,只留軍校廚役三百人供他差使。等於是把他冷藏了。

不過朱棣也沒廢他的爵位。遼王一脈後來傳承了九代,至隆慶二年因得罪了張居正,才被廢藩除國。

谷王朱橞是個奇葩,典型的騎牆派。他的封地在現在河北張家口的宣化和懷來,離朱棣的封地最近。朱棣造反後,朱橞明確表示了反對朱棣。命人將宣化城門堵死,防備朱棣偷襲。而他自己則帶三千人馬以勤王救駕的名義逃到了南京投奔建文帝。

四年後,眼見建文帝大勢已去,谷王朱橞和紈絝子弟李景隆一起開門迎降,又成了擁立朱棣登基的功臣。又過了十五年,這廝被自己的同母哥哥蜀王告發謀反,被朱棣削爵為民,終生囚禁。谷王爵位也被廢除。

這裡順帶說一句,從建文帝先後廢周王、齊王等藩王來看,朱棣其實是給遼王、谷王這些小弟弟們擋了槍。因為看地圖上的分封區域就可以看出,朱棣被扳倒後,下一個要廢的肯定是寧王、谷王、遼王。(晉王和魯王因為傳到了第二代,所以不會先動他們)



第四類——中立派,選擇坐觀兄侄血拼,誰都不支持。(10人)

這一類有十個人,分別是六弟楚王朱楨、十一弟蜀王朱椿、 十四弟肅王朱楧、十六弟慶王朱栴、二十弟韓王朱松、二十一弟沈王朱模、二十二安王朱楹、二三弟唐王朱桱、二十四弟郢王朱棟以及二十五弟伊王朱㰘。

楚王朱楨典型的醬油男,他坐鎮武昌,手握重兵,既不支持朱棣,也不支持建文帝。朱棣繼位後,任命他為宗人府宗正一職,名義上成為朱家的大族長。從這個任命來看,朱棣還是比較信任他的。

蜀王朱椿在歷史上是一個性孝友慈祥,博綜典籍,容止都雅的人。朱允炆削藩時抓不到他的把柄,沒有為難他。靖難之役時,朱椿替朝廷守衛西南大門,注重與少數民族搞好關係,維護了明朝的領土完整。(這才是一個藩王應該有的樣子)

後來,朱棣認可了朱椿的成績,對他也是非常的禮遇。尤其是朱椿告發谷王朱橞後,朱棣對他更信任了。

肅王朱楧年紀很小,他雖然是太祖之子,但只比建文帝大一歲。靖難之役時,朱楧沒什麼主見,選擇作壁上觀,誰都不支持,貓在藩國打醬油。

慶王朱栴年紀更小,他比朱允炆還小一歲多。朱棣靖難時,他在封地寧夏打醬油。(基本上邊遠山區的藩王都在打醬油)

順帶一說,慶王很能活,他歷經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六朝,是六朝元老級級的藩王。

韓王朱松的封國本來在遼東,由於因為他年紀很小(比建文帝小四歲),一直沒有到遼東那個苦寒之地就藩,靖難時留在南京。

既然是在南京,那就不用多說了,肯定是被建文帝嚴加看管的了。

剩下的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棟、伊王朱㰘。靖難前有王號,但是沒有封地,都留在了南京。他們都跟韓王朱松一樣是被實質軟禁的醬油男。

總的來說,十個中立派藩王中,有四個有藩國的,剩下的六個都在南京被監視。如果再加上當時在南京的谷王、吳王(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熥、靖江王朱贊儀。南京當時的藩王數量有九個人。


另外,還有三個藩王沒提到。分別是第二代秦王朱尚炳、第二代晉王朱濟熺、第二代魯王朱肇輝。

二代秦王朱尚炳和二代晉王朱濟熺都暗中支持建文帝,所以朱棣繼位後,把這兩個侄子都修理了一頓。

朱棣先是修理了朱濟熺,於永樂十二年下詔革去了他的晉王爵位,並命他去守陵。接著派人把朱尚炳家裡的屬官逮了,警告朱尚炳小心一點,朱尚炳嚇得要死,親自到南京向他四叔謝罪,才沒被廢黜。

二代魯王朱肇輝年紀很小,靖難時,朱肇輝只有十歲,因其年幼,建文帝沒有動他。朱棣繼位後,也很關心他的成長。魯王一脈後來傳承了十二代,一直傳到1654年末代魯王朱以海病死才斷絕。

總體而言,靖難之役時,朱棣的兄弟們大多都選擇了作壁上觀,誰都不幫。畢竟給建文帝當臣子和給老四朱棣當臣子,結果是一樣的。沒必要摻和到這場叔侄之爭。


Mer86


朱棣造反年齡為39歲。在朱元璋死後,朱棣是他最大的兒子,但是朱元璋卻沒有把自己的皇位傳給朱棣。

靖難時,建文帝下詔給寧王、谷王還有遼王,也就是離朱棣最近的三個藩王,令他們三人到南京勤王。遼王和谷王都去了,只有寧王沒有去,公開抗旨了。他想坐觀其成,讓朱棣和建文帝打的兩敗俱傷了,他再出來下山摘桃子。建文帝聞之大怒,口諭要“坐削三護衛”,懲戒寧王。也就是要懲罰寧王抗旨之罪。然而寧王仍然不為所動。他就是吃準了朱棣這塊肥肉。按他的想法,抓住了朱棣,建文帝也不會跟他計較太多。朱棣見寧王不是善茬子,就先下手為強,跑去大寧把寧王的兵權奪了。

谷王朱橞是個奇葩,典型的騎牆派。他的封地在現在河北張家口的宣化和懷來,離朱棣的封地最近。朱棣造反後,朱橞明確表示了反對朱棣。命人將宣化城門堵死,防備朱棣偷襲。而他自己則帶三千人馬以勤王救駕的名義逃到了南京投奔建文帝。四年後,眼見建文帝大勢已去,谷王朱橞和紈絝子弟李景隆一起開門迎降,又成了擁立朱棣登基的功臣。又過了十五年,這廝被自己的同母哥哥蜀王告發謀反,被朱棣削爵為民,終生囚禁。谷王爵位也被廢除。





浮世繁華


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其中的八個兒子已經在朱棣造反前死去。所以在朱棣起兵之時,朱元璋當時在世的兒子還有18個。這十八個兒子當時分為中央軍,叛軍,中立派三種勢力。 當時的導火索是削番。建文帝朱允炆第一批下手的是軟柿子老五週王朱橚。

第二批的是齊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 朱棣造反時,湘王朱柏因為想不開早已自殺。另四位皇子已經被充軍流放,暗地裡支持朱棣。還有谷王朱橞和遼王朱植選擇和朝廷統一戰線對抗朱棣。朱棣勝利後,朱植並沒有被殺,朱棣為收買人心反而讓他的爵位照舊,一切待遇和以前一樣。 而朱橞是個牆頭草,後來看到局勢有變,第一時間投降朱棣,令人唏噓。 剩下的幾位皇子他們分別是六皇子楚王朱楨、十一皇子蜀王朱椿、 十四皇子肅王朱楧、十六皇子慶王朱栴、二十皇子韓王朱松、二十一皇子沈王朱模、二十二皇子安王朱楹、二十三皇子唐王朱桱、二十四皇子郢王朱棟以及二十五皇子伊王朱。這十位皇子在朱棣造反時是秉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保持中立,沒有偏袒任何一方。所以事後也沒有受到朱棣的報復!





烽火戲諸侯5213


朱元璋晚年,開國功臣殺的殺,死的死,已是所剩無幾,北方軍事均以諸王主之,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代王朱桂、肅王朱楧等北方強藩手握明朝北方三分之二的兵力,他們擁兵自重,對明中央政府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此時因朱元璋還在位,諸王都不敢有過分的舉動,可是隨著朱元璋的駕崩,朱允炆的登基,因諸王本就對朱元璋立自己的侄子為帝十分不滿,再加上朱允炆自登基初就對諸王虎視眈眈,意圖削弱他們的實力,所以明朝的中央政府開始直面諸王對於朝廷的威脅。

朱允炆未登基前,就對諸王所擁有的實力忌憚不已。《明史.列傳第二十九》載:“惠帝為皇太孫時,嘗坐東角門謂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對曰:“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漢七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太孫是其言”。當年朱允炆在跟隨黃子澄學習的時候,他就問黃子澄“諸叔藩王皆擁重兵,如有變端,該如何?”,黃子澄答道“諸藩王僅只有護兵,最終只能自守,一旦他們敢動,朝廷完全可以以六師監之,到那時誰能抵擋?漢時,七國不可謂不強,可最後不還是被朝廷給滅了嗎?大小強弱之勢不同,而順逆之理更相異啊”。



如此,在黃子澄、齊泰等人日日夜夜的“薰陶”下,朱允炆未登基前,就早已想好該如何解決地方藩王對於朝廷的威脅,那就是“削藩”。如此,1399年,朱允炆登基後,就立即開始了“削藩”的進程,因燕王朱棣勢大,所以朱允炆先從與燕王較為親近的較弱小的藩王下手,周、代、岷、湘、齊諸王先後被以各種罪名奪爵,湘王自焚,其餘皆廢為庶人。

在剪除了燕王的潛在盟友後,朱允炆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掌北平民政,謝貴、張信為掌北平都指揮使,掌北平軍事,另令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同時調檢燕府護衛軍士,以此加強對燕王的掌控。



同年六月,朱允炆自認已是完全的掌控住朱棣,自認為已是萬無一失,所以他開始對朱棣動手了,他先是命齊泰將燕王使臣鄧庸下獄審訊,在得到朱棣謀反的罪狀後,就開始發兵逮捕燕府官屬,並密敕張信逮捕朱棣。可是在張信這裡,朱允炆要對朱棣動手的事情被洩露,因張信是朱棣的舊部,所以張信在得知朝廷的意圖後,就迅速的告知朱棣。

朱棣在得知消息後,七月就用計擒殺張昺、謝貴,然後又迅速命燕府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奪北平九門,遂據北平。之後在佔據北平不久,燕王朱棣就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也就是正式起兵謀反。



而在朱棣昭告天下,自己要造反的時候,朱元璋其餘的子嗣也是反應不一,或跟隨造反,或保持中立,或支持朱允炆,終之是分為數派,相互不對付。

剛才也說了朱棣起兵造反,是在1399年七月,而在這個時候依舊擁有藩王身份的就只剩下楚王朱楨、蜀王朱椿、 肅王朱楧、慶王朱栴、韓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棟、伊王朱㰘、寧王朱權、遼王朱植、谷王朱橞等13王。

一、保持中立,兩不相幫。

這類藩王有楚王朱楨、蜀王朱椿、 肅王朱楧、慶王朱栴等4位藩王。這幾位藩王保持中立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年齡的問題,朱棣造反時,他們大多才二十幾歲,這樣的年齡大多都不喜歡參加政治鬥爭,哥哥同侄子打架,他們沒必要參和。

楚王朱楨。朱元璋第六子,出生時恰逢平定武昌的捷報到來,朱元璋曰:“子長,以楚封之”,如此6歲時被封楚王,藩地武昌。1399年七月朱棣造反時,他按兵不動,擁兵自重,隔岸觀火。



蜀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7歲受封蜀王,19歲就藩成都。朱棣造反時,他28歲,史載:“博綜典籍,容止都雅”,他生性儒雅,喜歡做學問,而不喜政治,再加上成都與江南相距較遠,當朱棣與朱允炆爭鬥的時候,他秉持著兩不相幫的原則,閉關自守,同時替明朝守衛著西南的門戶,避免少數民族出現異動。

肅王朱楧。朱元璋第十四子,2歲受封漢王,14歲改封肅王,17歲就藩甘州,23歲遷藩蘭州。朱棣造反時,他也才23歲,再加上他的封地蘭州離江南更遠,完全沒必要參和爭鬥,躲在封地靜觀其變顯然是最好的。



慶王朱栴。朱元璋第十六子,13歲封慶王,15歲就藩寧夏。朱棣造反時,他21歲,朱栴這人生性不喜歡爭鬥,所以叔侄相爭時,他只是老老實實的鎮守寧夏,兩耳不聞窗外事。

二、沒有藩地,誰也支持不了。

這類藩王主要有韓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棟、伊王朱㰘等6位藩王。這幾位藩王雖都被封為王,但都因年齡的問題,未能就藩,而是一直留在南京,所以根本不能發表意見。

韓王朱松。朱元璋第二十子,11歲受封韓王,他本來是有藩地的,就是在遼東開原,但因為各種原因始終未能就藩,而是一直留在南京。

沈王朱模。朱元璋第二十一子,11歲受封沈王,直到永樂六年才有藩地,就藩於潞州。

安王朱楹。朱元璋第二十二子,9歲受封安王,直到永樂六年才有藩地,就藩於平涼。

唐王朱桱。朱元璋第二十三子,5歲受封安王,直到永樂六年才有藩地,就藩於南陽。

郢王朱棟。朱元璋第二十四子,3歲受封郢王,直到永樂六年才有藩地,就藩於安陸。

伊王朱㰘。朱元璋第二十五子,3歲受封伊王,直到永樂六年才有藩地,就藩於河南。



三、明確站在朱允炆這邊。

這類藩王有遼王朱植、谷王朱橞等2位。他們2位都曾明確表示過支持朱允炆,並聽從朱允炆的命令。

遼王朱植。朱元璋第十五子,1歲封衛王,15歲封遼王,就藩廣寧州。1399年朱棣造反時,朱允炆擔心離朱棣不遠且擁重兵的遼王朱植會支持朱棣,於是召朱植到南京,朱植接到詔令後,無條件服從建文帝的命令,後朱允炆見朱植如此識相,並未剝奪他的藩王位,同時將其封地被改為荊州。



谷王朱橞。朱元璋第十九子,12歲受封谷王,就藩宣府。1399年,朱棣造反後,在兵鋒直指南京時,朱橞聽從朱允炆的命令,帶兵三千赴京師護衛金川門。當然,不久因朱允炆大勢已去,他就開門南城,迎王納降。

四、明確站在朱棣這邊。

這類藩王只有寧王朱權一個。不過朱權最初是堅定的站在朱允炆這邊的,但是不久因朱棣使用陰謀詭計佔了他的寧國,且又被朱棣俘虜,後在朱棣“平分天下”的許諾後,就開始堅定的站在了朱棣這邊。

寧王朱權。朱元璋第十七子,十三歲受封寧王,15歲就藩寧國。朱棣造反時,初朱權並沒有與朱允炆過不去的心思,他一直對朝廷很恭順。但是後來因被朱棣炸稱有意投降朝廷,希望他代他向朝廷請罪的陰謀給奪走寧國,自己還被俘虜,再加上被俘後朱棣對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於是朱權就開始堅定的站在朱棣的這邊。



總得說,1399年朱棣造反後,13位還擁有藩王身份的朱元璋子嗣大多都是秉持著兩不相幫的態度,他們都不願意參與到這場叔侄的爭鬥中,只是有封地的就老老實實的待在封地裡,沒有封地的就老老實實待在京城。而唯一追隨朱棣的寧王主權還是被脅迫著造反的,其餘兩位支持朱允炆的也就只是遵從朱允炆的命令,但也未派大軍與朱棣面對面的戰鬥,谷王朱橞雖派3000兵馬協助朱允炆守城,但沒過多久就投降了,算不算與朱棣作戰。


澳古說歷史


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朱棣是其中的老四,朱棣造反的時候這些兄弟們都是什麼反應呢,我們來一個一個的講一下。

先說老大朱標,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父親。朱標身為老大,朱元璋剛登基就立他為太子。朱標的性情很和善,對弟弟們都很好,可惜命不好,37歲就得病死了。也正是因為朱標的死,他兒子朱允炆取代了他的地位,成了皇太孫並繼位大統,有了後來朱棣的造反。

老二朱樉,四十歲時領兵到甘肅平叛,期間得了重病而死。當時距離朱棣造反還有四年。

老三朱棡,跟老二命運一樣,同樣40歲時病死,當時距離朱允炆登基還有3個月。

以上的三位都沒趕上朱棣造反。

老五朱橚,朱橚跟朱棣是同母所生親兄弟,所以朱允炆怕他們兄弟倆勾結一起造反,就對他特別照顧,登基不久就把朱橚廢為庶人,流放到雲南。朱棣造反期間,這位仁兄都在雲南種香蕉。直到朱棣攻入南京的前夕,朱橚被朱允炆招會了南京關押。

朱棣取得皇位後對這個兄弟非常好,恢復了爵位,賞賜也非常豐厚。先是把他封地定在了富庶的開封,後來開封黃河發生水患,又把他改封到洛陽。這兩個地方都很重要,都是曾經的都城,由此可見朱棣對親弟弟的照顧。即使後來有人像朱棣告發朱橚想造反,朱棣也沒有進行追究。

以上的五位一種說法都是同母所生,都是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后的兒子,是朱棣真正的親兄弟。不過還有一種,朱棣只和朱橚是同母,為另一個妃子所生。

老六朱楨,關於他的記錄比較少,靖難之役中沒有出力,一直在旁邊觀望。朱棣登基後任命他為宗人府的宗正,負責管理皇室的親戚。

老七朱榑,朱允炆一開始削藩就把他招到南京,廢為庶人,流放到了廬州,朱棣造反時候他在廬州種地,後來被朱棣恢復爵位。

老八朱梓,這位混的比較慘,被攪進了朱元璋時期著名的胡惟庸案中,成了胡惟庸的同黨,後來朱元璋讓他入宮覲見,害怕責罰,就拉著老婆一起自殺了。

老九朱杞,沒成年,一歲時候夭折。

老十朱檀,從事封建迷信活動,找了一幫道士一起研究煉丹,結果被自己弄出來的金丹毒死了。

十一子朱椿,混的比較好,朱允炆對他很放心,削藩時並沒有對他動手,把封地成都治理工作進行的井井有條,現在成都的望江樓就是他修的。

十二子朱柏,性子比較軟弱,所以被朱允炆當成軟柿子捏了,為了推行削藩,誣陷他要造反,結果被逼的自殺了。

十三子朱桂,被朱允炆廢為庶人,後來被朱棣恢復爵位。

十四子朱楧,靖難之役期間一直在藩地蘭州,後來朱棣也沒有動他。

十五子朱植,朱植在當時勢力雄厚,手底下兵強馬壯,駐守在現在的河北秦皇島附近,跟朱棣駐守的北京非常近。當時朱允炆擔心朱植和朱棣勾結到一塊,所以在朱棣起兵後將朱植招到了南京看管起來。朱棣埋怨朱植沒有幫助自己,所以當了皇帝后大幅降低了朱植的待遇。

十六子朱栴,此人是個文學愛好者,文學造詣非常深。靖難之役期間一直帶在封地寧夏。

十七子朱權,朱權這個名字可能不太響亮,說起他的封號寧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人的經歷也很傳奇,篇幅有限我就簡單點說吧。朱權這個人打仗也很厲害,最關鍵的是他手下擁有戰鬥力非常高的朵顏三衛,這三衛裡全是蒙古騎兵,戰鬥力非常強悍。

朱棣造反時為了拉攏他幫忙,就忽悠他造反成功了就平分天下。但是朱棣當了皇帝后壓根就不提這回事,為了防止朱權學他以後也造反,還剝奪了他的軍權,還不讓他回原來的封地,改封到了南昌。朱權雖然表面臣服了,心裡不滿是肯定的,這也埋下了一個伏筆,朱權的後代四世孫,第四任寧王后來就造反了,不過很快就會撲滅,寧王朱宸濠被心學大師王守仁活捉。

十八子朱楩,朱允炆發起削藩時朱楩被廢為庶人,後來爵位被朱棣恢復。另外提一句,某位朱姓的總理就是他的後代。

十九子朱橞,朱棣大軍快要打到南京時,朱允炆下詔讓藩王們帶兵勤王。

朱橞帶了幾千兵馬來到南京幫朱允炆守城,結果朱棣兵臨城下後,朱橞看到大勢已去,就主動開城門投降了。朱棣念在他開城門有功,就沒有追究他,還大加封賞。不過他後來憑藉這次立功變得非常跋扈,後來還打算拉攏其他藩王推翻朱棣的皇位,被朱棣廢為庶人。

後面的幾個兄弟的經歷都差不多,

二十子朱松,二十一子朱模,二十二子朱楹,二十三子朱桱,二十四子朱棟,二十五子朱㰘,這六個人的年紀跟朱允炆差不多大,因為年輕比較小,雖然封了王,但是都沒有去就藩,一直生活在南京城,沒有什麼實權。靖難之役期間他們即幫不了朱允炆什麼,也幫不到朱棣,頂多在城裡乾點欺男霸女的事情。朱棣當皇帝后統一為他們安排了封底,安排他們去封底就藩。

至於最小的二十六子朱楠,比朱允炆還小了十幾歲,可惜一歲沒到就夭折了。

以上就是朱棣發動造反期間,他的兄弟們的經歷。


漂浮菌


假如朱元璋大兒子朱標不死,就不會有那麼多麻煩了。可惜的是,朱標死的太早了,都沒過一把皇帝癮就死掉了。

白髮人送黑髮人,朱元璋老淚縱橫,悲傷不已,然而悲痛之餘,他需要振作一下,因為必須馬上重新確定太子人選。


選誰做太子呢?擺在朱元璋面前的,是一道三選一的選擇題。

A選項: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太子。當時朱允炆剛剛15歲,如果朱元璋還能撐幾年的話,朱允炆到時恰好成年,正是精力旺盛之時。

B選項:在諸多兒子中挑選一個最優秀的作為接班人。這些兒子中,不論是功勞,還是能力,朱棣無疑是最出類拔萃的一個。

C選項:按照立嫡立長順序,嫡長子死了,可以由嫡次子繼位,嫡次子死了,嫡三子繼位。朱棣排老四,他前面三個哥哥都英年早逝了,所以他的希望最大。


最終,朱元璋沒選B,也沒選C,而是選了A,朱元璋為何選了朱允炆,而不選朱棣呢?

我認為,朱元璋之所以選朱允炆不選朱棣,是因為朱允炆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年輕。

前面說過,朱允炆剛剛十五六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身體健康,性格沉穩,少年老成,是做皇帝的好苗子。

反觀朱棣,已經四十二歲高齡了,雖然經驗老到,履歷豐富,但畢竟歲數偏大,壽命這事誰也說不準,假如朱棣剛剛繼位就一命嗚呼了,那大明的江山就充滿無限變數了!

所以,朱元璋從大明江山社稷長遠考慮,這才選擇了朱允炆。然而,朱元璋此舉卻帶來一個巨大隱患,這是他生前絕對沒有想到的。


按照朱元璋的預想,他的這些兒子們,一個個都是雄踞一方的藩王,大家應該團結一心,一致對外,兢兢業業,各司其職,緊密團結在朱允炆周圍,高舉大明旗幟,共同將大明事業推向新的輝煌。

可是,朱元璋這二十三個藩王兒子表現如何呢?

第一年,大家相安無事,畢竟老爺子剛剛去世,他們都安分守己,各忙各的。北方以朱棣為首的藩王,雖然內心有些想法,但並不敢輕舉妄動。

第二年,朱允炆採納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開始施行削藩政策。

其實,削藩是要削的,畢竟這些藩王一個個重兵在握,就像定時炸彈一般,隨時都可能被引爆,所以必須一一拆除。

但是,削藩總要有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穩紮穩打,最好恩威並施,採取團結一批,穩住一批,打擊一批的戰略。



朱允炆是怎麼削藩的呢?

朱允炆以懲治腐敗為著力點,先是將五叔周王朱橚抓起來,一擼到底,降為平民,又將十八叔岷王朱楩、十三叔代王朱桂、七叔齊王朱榑一一擼掉。

這時候,有人控告十二叔湘王朱柏謀反,朱允炆讓朱柏進京受審,結果膽小怕事的朱柏嚇得自焚而死。

短短一年時間,朱允炆一連擼了五個叔叔,戰果輝煌,朱允炆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繼續努力”,一旁的齊泰、黃子澄跟著起鬨。

這時候,朱棣坐不住了,下一個目標指定是自己,假如被侄子擼掉爵位,那麼自己前半輩子等於白乾了,自己一生披堅執銳,縱橫沙場,戰功赫赫,圖個嘛啊?

憑啥啊?皇位本來該傳給我的,你一個毛孩蛋子,寸功未立,憑啥我們來拼命,你來享受勝利果實啊?

老子反了!


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側”名義發動兵變,與他一起參與兵變的是十七子寧王朱權。其他的藩王,有的口頭表示支持,有的乾脆看熱鬧。

口頭支持的有兩個,遼王朱植和谷王朱橞,這兩人是典型的騎牆派,風往哪吹,就往哪兒倒。

看熱鬧的比較多,有10個藩王,分別是六叔楚王朱楨、十一叔蜀王朱椿、 十四叔肅王朱楧、十六叔慶王朱栴、二十叔韓王朱松、二十一叔沈王朱模、二十二叔安王朱楹、二三叔唐王朱桱、二十四叔郢王朱棟以及二十五叔伊王朱㰘。

對於藩王們來說,叔侄之戰不管哪一方贏,他們都還是臣子,所以大多選擇作壁上觀,坐山觀虎鬥。


一半秋色


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是朱允炆,他是朱元璋長子朱標的兒子。本來太子朱標是朱元璋培養幾十年來繼承自己皇位的,雖然朱標跟朱元璋在政見上有分歧,但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太子之位,如果朱標做了皇帝朱棣也絕不敢叛亂。世事難料,可惜朱標還沒等到繼承皇位就離世了,他的死對朱元璋打擊也很大的,把他的一切計劃都打亂了,當時自己年事已高,又不得不重新考慮繼承人了,當時古代實行的都是嫡長子制,按禮制應該考慮過二子朱爽的,但在朱元璋眼裡他並不適合做太子,他也想到了四子朱棣,雖然各方面能力都可以勝任,但跨位選太子勢必會引來諸多王子的不滿,處理不好的話,大明江山又得亂作一團,所以思來想去還是把皇位傳給朱允炆最合適了,他本來就是太子的嫡長子,也是下任皇位繼承人,畢竟是年事已高有點糊里糊塗,朱元璋就沒考慮到他給朱允炆留下的幾個強悍的皇叔對皇位的威脅。朱允炆繼位後,也考慮過保全自己的皇位,於是便大肆削藩,雖然大部分自己皇叔們都同意了,可幾個強悍點的是絕不會同意的。

朱棣便造反了,他能成功也並不是因為他優秀,或能打仗,而是朱允炆太心軟了,他當時就下令不讓將士傷害到他皇叔,有了這個護身符朱棣就跟開掛似的,經過靖難之役後,朱棣順利的功入南京,奪取了帝位,這個過程僅僅只用了四年。從造反到奪位期間,我們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難道就沒一個出來幫侄子的嗎?他們都到哪去了?

雖然有八個在朱棣造反前已經過世了,也還有十七位啊!

首先,我們來說說這十位韓王朱松、安王朱楹、沈王朱模、唐王朱桱、郢王朱棟、伊王,楚王朱楨、慶王朱栴、肅王朱楧、蜀王朱椿,這十位雖然都是王子,但他們的主張是保持中立,本來手裡就沒有兵權,誰勝誰敗都無所謂,反正都是朱家的天下,再怎麼樣也不會有殺身之禍,所以就靜觀其變吧!

在朱棣造反前,公元1398年朱允炆利用或有或無的罪名對那些較小較弱的藩王採取激烈的行動。周王朱橚是第一個倒臺的,接著另外四個王子也垮了下來,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一年之內在五個舉足輕重的藩封被廢,除了湘王朱柏憂鬱自焚而死,其餘四人都被流放。後來又被朱允炆召回囚禁在南京,可能他們有心一起跟著朱棣造反卻沒有機會了。

谷王朱橞、遼王朱植,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後,因為遼王的封地距離朱棣太近,建文帝怕他們同流合汙,就勒令朱植南下。朱植無奈從海路來到南京,被封到湖北荊州。朱棣奪得帝位後對他網開一面並沒有為難他,沒有殺他也沒有關他,還給他軍校廚役三百人供他差使,香火得以延續,爵位得以繼承,也算是走運。谷王朱橞是個機會主義者,見風使舵的老手。他的封地在現在的河北,離朱棣也非常近。朱棣起兵後,朱橞一開始態度堅定擁護建文帝,前去南京勤王。等侄子敗局已定的時候,朱橞吃裡扒外、變節投敵做了朱棣的內應,打開城門投降。

寧王朱權選擇了隔岸觀火,他想看看走勢,觀觀風向再做選擇。最後他們殺個兩敗俱傷、筋疲力盡,自己再漁人得利出來坐享其成。所以寧王無論侄子建文帝怎麼催促,就是裝聾作啞。反正天高皇帝遠,皇帝拿他沒辦法。可是朱棣不給這個弟弟坐山觀虎鬥的機會,朱棣一心要擴充隊伍,要求寧王加盟,不然就會要他好看。寧王得罪了侄子沒有了退路,被逼無奈只好跟朱棣站在一起。


雜趣雜論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育有26個兒子,在燕王朱棣造反的時候,包括曾經的太子朱標在內,已經去世或者早夭的一共是7位。除去朱棣自己,這樣就剩下18位王爺了。而在朱元璋這些兒子中,最有出息的大概就是太子朱標,燕王朱棣和寧王朱權了。其他的王爺不說是草包,但是對於爭霸天下這種高端操作就是看客而已,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當時朱標已死,燕王在造反,唯一有能力改變戰局的王爺就是寧王朱權。如果比武力值,他比燕王朱棣還要厲害。麾下朵顏三衛是精銳的蒙古騎兵,堪稱個個以一敵百,戰力非凡。朱權雖然有實力造反,同時也反感朱允文的削藩,但他沒有朱棣的膽子,他還在觀望,對這次造反,朱權並不看好。後來朱棣收買了朱權的隨從,出其不意的挾持了朱權,要挾同他一起造反。控制了朱權全部兵馬後,朱棣一路所向披靡,並最終取得了成功。

談起燕王造反成功這件事,就不得不再提起朱標,朱標的死,產生了一些列連鎖反應。 朱標素有賢名,待人寬厚,朝中大臣無論文武,對他都很滿意,是眾望所歸的國家繼承人。朱元璋也為太子考慮,準備留下李善長、劉基、藍玉、馮勝和傅友德等一大批治世能臣和功勳主將,朱元璋也許在想:我的兒子一定會超越我的,太子仁德,又有這群不世出的俊才輔佐,我可以放心了。但事與願違,太子突然重病去世了,朱元璋的計劃被打亂了,因為愛屋及烏,朱元璋決定立長孫為諸君。但孫兒能管的住這些“人精”嗎?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壞人必須我來做了,只有一個辦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殺吧,把天下的英雄殺盡,讓我的孫兒高枕無憂!朱允文曾經有些迷茫的問朱元璋,功臣都被您殺光了,假如有外族入侵,我將來可以依靠誰?朱元璋自信的望向北方:那個叫北平的地方住著一頭猛虎,他智比劉基,武比藍玉,更重要的是,他是我的孩子,他會守護大明,守護允文的!

朱允文雖然文弱,但也不是傻子,他對這位野心勃勃的四叔,可沒有祖父那樣的信心。所以朱允文登基後,就在方孝孺、黃子澄以及齊泰這幾個毫無政治才能的腐儒幫助下,大刀闊斧的進行削藩,併成功逼反了朱棣。

戰爭開始後,黃子澄作為建文帝親信推薦了史上著名草包李景隆為主帥,興50萬雄師討伐朱棣。結果李景隆連北平城都攻不破,被打的四處倉皇逃竄。後來在戰局穩定下來後,朱允文又疑心徐輝祖背叛他,多次阻止徐輝祖乘勝追擊。(徐輝祖真是冤,為了皇帝不惜和弟弟妹妹決裂,多次差點要了妹夫朱棣的命,但皇帝居然還懷疑他!),朱允文還親自傳令三軍將士,勿傷我四叔一根毫毛。弄得全軍上下不敢對朱棣射箭,結果朱棣每戰都衝在最前面,朝廷這邊只能往後退。在朱允文和他親信們的一頓神操作下,終於反勝為敗,把天下拱手讓給了自己的四叔。


途牛山小旋風


朱元璋叫花子逆襲當了皇帝,所以對江山非常珍惜。

但朱元璋沒有對過去老一套的接班人制度進行改革,不是任人唯賢,而是任人唯"種"。他的嫡長子朱標是一號種子選手,可是這個朱標還沒有達標就早逝了。

嫡長子不在了,最有實力的是自己的兒子們,可朱元璋犯下一個大錯,把江山傳給了孫子。傳給孫子也沒有關係,問題是朱元璋應該把自己的兒子們全都"閹割"了,因為兒子們會威脅到孫子的政權。可是朱元璋沒有這樣做,所以就給埋下了動亂的禍根。朱元璋死後,孫子建文帝接班,他發現爺爺朱元璋給自己挖了個坑,沒有把自己叔叔們的權力剝奪了。於是那些大臣們就給建文帝提建議,趕緊把你叔叔們的事擺平了,不能讓他們危及到你的江山。

孫子畢竟是孫子,搞政治嫩了點,削藩雖勢在必行,可好歹等自己坐穩皇位再說,還沒有紮下根基就出手,不是找死嗎?

建文帝削藩命令下達的同時,皇子朱棣的造反決心也下定了。

那麼朱棣造反的時候,朱棣的兄弟們、朱元璋的其他兒子們都在幹嘛呢?

皇帝都非常能幹,朱元璋雖然是叫花子也不例外。朱元璋的女人為他剩下二十六個兒子。朱棣造反時,八個已經先走一步了。

這八個皇子是:老大太子朱標、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晉王朱棡、老八潭王朱梓、老九趙王朱杞、老十魯王朱檀、還有湘王朱柏和皇子朱楠。所以,皇子除了朱棣,還有17個活的。

這17個皇子立場也不盡相同,因為他們的遭遇不同。

一、朱棣的同黨。

這類人都是建文帝權斗的犧牲品,建文帝拿他們開刀了,他們能不恨自己的侄子?他們跟朱棣同病相憐,所以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

這些皇子有老五週王朱橚、老七齊王朱榑、老十三代王朱桂、老十八岷王朱楩。

建文帝當權後出手削藩,他聽從智囊齊泰的建議向老四燕王朱棣開刀,因為槍打出頭鳥,朱棣是藩王裡的老大。可是齊泰的建議卻被另外兩個智囊否決,理由是先易後難,先撿軟柿子捏。建文帝聽從了後兩個智囊的餿主意,對老五週王周王朱橚下手了。

第二批遭殃的是齊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這裡面湘王朱柏是個小心眼,一看被廢想不開就尋斷了短見,剩下四個被建文帝充軍流放。

朱棣起兵後建文帝又想了個餿主意,把廢黜的叔叔們又抓了回去當人質,囚禁在南京。直到朱棣成功後,這哥幾個才恢復了自由身。因此,這弟兄四個跟朱棣是一條船上的。不過在當時他們失去人身自由,也不能有什麼作為,只能在心裡為朱棣加油助威了。

二、隔岸觀火到逼上梁山。

朱棣發難時,谷王和遼王選擇跟朱允炆的中央政府站在一起。而寧王選擇了隔岸觀火,他想看看走勢,觀觀風向再做選擇。最後他們殺個兩敗俱傷、筋疲力盡,自己再漁人得利出來坐享其成。所以寧王無論侄子建文帝怎麼催促,就是裝聾作啞。反正天高皇帝遠,皇帝拿他沒辦法。

可是朱棣不給這個弟弟坐山觀虎鬥的機會,朱棣一心要擴充隊伍,要求寧王加盟,不然就會要他好看。

寧王得罪了侄子沒有了退路,被逼無奈只好跟朱棣站在一起。

三、保皇派。

發表聲明服從建文帝中央政府的皇子有兩個:遼王朱植和谷王朱橞。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後,因為遼王的封地距離朱棣太近,建文帝怕他們同流合汙,就勒令朱植南下。朱植無奈從海路來到南京,被封到湖北荊州。朱棣奪得帝位後對他網開一面並沒有為難他,沒有殺他也沒有關他,還給他軍校廚役三百人供他差使,香火得以延續,爵位得以繼承,也算是走運。

谷王朱橞是個機會主義者,見風使舵的老手。他的封地在現在的河北,離朱棣也非常近。朱棣起兵後,朱橞一開始態度堅定擁護建文帝,前去南京勤王。等侄子敗局已定的時候,朱橞吃裡扒外、變節投敵做了朱棣的內應,打開城門投降。

四、逍遙派。

在這場狗咬狗的窩裡鬥中,10個皇子嚴守中立,不左不右,不黑不白。他們分別是六皇子楚王朱楨、十一皇子蜀王朱椿、 十四皇子肅王朱楧、十六皇子慶王朱栴、二十皇子韓王朱松、二十一皇子沈王朱模、二十二皇子安王朱楹、二十三皇子唐王朱桱、二十四皇子郢王朱棟以及二十五皇子伊王朱㰘。

其中後面幾位在靖難之役時,都還是十二三歲的少年,老實說,他們既沒有想法、也沒有膽量跳出來站隊,只能算作是無知派或者說是逍遙派。

總而言之,朱元璋的皇子們在這場骨肉相殘的爭鬥中基本採取了中立,沒有參與到雙方的血戰中,一定程度上也讓自己封地的老百姓免受戰亂之苦,這一點值得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