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棵草,離開公司什麼都不是:領導的話,萬不可全當真

群裡一朋友說,他們部門在做年底總結的時候,他們領導在最後點評的時候,越說越來氣,認為他們今年的工作表現都不是特別好。

最後說道,對公司來說,你們就是一棵草。沒有了公司,你們什麼都不是,懂嗎?你們要知道公司的好,努力為公司創造出更好的業績!

你就是棵草,離開公司什麼都不是:領導的話,萬不可全當真

眾人聽完,都默默無言。每一個人都覺得領導這番話說得太嚴重了。

我們聽完後,也是呵呵一笑。

放狠話誰不會?有些領導就是喜歡說這些大而空的話,洗員工的腦。讓員工覺得,自己是被公司收留的,自己要懂得感激,不要很高工資、甚至不要工資最好了。

於大多數人而言,平臺確實是可以成就自己,離開平臺,什麼都不是。

我見過不少人,總在說他們公司如何如何,似乎每一項公司值得說道的事情,都喜歡拿出來說一說,感覺這樣會很讓人羨慕。

你就是棵草,離開公司什麼都不是:領導的話,萬不可全當真

真的如此嗎?難道自己就沒有想過,這些榮譽和自己一毛線關係也沒有?

我一個群裡就是,有一個人總在秀他們公司的薪酬福利,可後來,他自己離職了。理由居然是覺得工資太低了,想要找一個更高的工資。

看到他說這話,我在電腦前笑岔了氣,這說明什麼?除了證明他自己能力太差,得不到公司重用以外,其他什麼都說不了。

像這樣的人,至少來我們公司找工作,我連正眼都不會瞧上一眼。

又喜歡吹噓,又沒有真材實料,招進來出了浪費成本外,真不知道還有什麼用途。

像他這種情況的不在少數。很多人藉助著已有的平臺,感覺像是實現了人生自我,實際上只是不過是平臺上的一員。平臺自己都可能沒把他放在眼裡。

等到離職了,想再續在平臺上的資源時,才會發現自己當初是多麼的幼稚。

人都是習慣性的把外界給予的優勢,當作了自己優勢。這沒什麼不好,但內心要清楚。如果自己都飄了,最終的結果不會好到哪去。

你就是棵草,離開公司什麼都不是:領導的話,萬不可全當真

但也不是說,離開平臺的人,真的就什麼都沒了。如果是這樣,那些靠自己闖出一條路的人,怎麼來的?

當領導不把員工當員工,覺得員工獲得的一切都是企業給他們的時候,卻未曾想過,有些人離開了現有的平臺,過得更好了。

這就是他們個人能力所帶來的價值增量。

我之前好幾個同事,在公司的時候做得鬱郁不得志,天天被領導懟,後來覺得沒意思了,就離職了。

離職後,沒有哪一個過得比在之前單位更差,每一個都發展得如魚得水。

即便在這種時候,他們之前領導還說,“要不是我天天敦促他們,怎麼可能取得現在的成績?”

可領導未曾想過,既然他們可以出去做出那麼好的成績,為什麼他們在的時候,不去更好的培養,讓他們給公司做貢獻?

所以,當自身強大的時候,平臺就會成為自己的附庸。平臺反過來想要藉助自己的力量。這個時候,還能說離開平臺什麼都不是嗎?

所以,不要太過於相信領導的那些話,離開平臺是不是一無所有,全憑自己創造。

在一家公司,就要學一家公司的優點,讓公司的優點,成為自己的優點,才是自己應該做的。

如果進入公司後,就被公司的平臺攻陷了,覺得在公司這個平臺上,就可以了,不用再想別的了,那結局一定好不到哪去。

公司之所以需要一個人,也不是因為公司善心大發,而僅僅是因為個人能力能夠被公司所用,為公司創造價值與效益。

從這個層面來說,離開公司什麼也不是這種說法,也不盡然,畢竟公司是需要員工的。

成就這回事,是雙向的。企業離開了員工,也什麼都不是,不過是一個掛牌的空殼。但這並不是自己要關心的,自己要做的,始終是自我成長。

把公司的優點都學會之後,當領導再說這句話時,自己才有資本和能力懟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