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管理類理財被念“緊箍咒”銀行盼差別化流動性管理

銀行資管人最近很苦惱。本身理財產品的存量壓降就遠不達預期,現在又來一個現金管理類產品新規,三分之一左右的開放式非保本理財產品都將受到資產投向和流動性的約束。

根據《關於規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要求,現金管理類產品的運作將受到可投資產門類減少、久期高收益資產受限等因素制約。意見稿一經發布,整個銀行資管圈驚呼“類貨基收益率肯定下滑”。

一些銀行理財子公司高管呼籲:銀行現金管理產品與公募貨幣基金的投資人構成、面臨的贖回壓力都不同,能不能與貨幣基金進行差別化流動性管理?

將有4萬億元理財資金運作受制約

“在開放式非保本產品中,估計三分之一左右是現金管理類產品。”一位華南理財子公司高管估算,將會有4萬億元至5萬億元的理財資金運作受到現金管理新規制約。

這跟一些券商研究員的說法相似。據光大證券研究所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測算,截至目前開放淨值型現金管理類理財規模在4.5萬億元左右,佔22萬億元表外理財規模的20%,較2019年初上升約2.5萬億元。目前大行主流規模在3000億至4000億元,股份行在2000億至3000億元。

綜合兩者說法,至少4萬億元表外理財在沒有享受到貨基免稅優勢的前提下,面臨跟貨基一樣的流動性強監管。

以前對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流動性要求沿用理財新規,寬鬆籠統;現在意見稿明確要求10個交易日以上期限的資產佔比不得高於10%。現金、國債、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券、5個交易日內到期的金融工具等成為意見稿鼓勵的投資品。這也就是為什麼眾多研報判斷“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收益率會下滑”,因為高流動性資產的收益率沒有低流動性資產的收益高。

一些銀行資管人士表示“壓力很大”。“我們現金管理產品和貨基的投資者結構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大部分是機構,我們是散戶(零售投資人)。這就決定了我們跟他們面對的贖回頻率、贖回壓力是完全不一樣的。目前管理人和中收層面兩道徵稅,如果不能馬上讓我們也享受免稅優惠,那這塊(流動性管理)是不是至少可以考慮跟貨幣基金差別對待?”一名理財子公司高管坦言。

久期管理可能令新老承接減速

意見稿明確要求:當前10名投資者的持有份額合計不超過現金管理類產品總份額的20%時,投資組合的平均剩餘期限不得超過120天,平均剩餘存續期限不得超過240天。

“在過渡期內,我們的主力產品期限一般不會很長、流動性要比較方便,所以能承接的是存量未到期資產中處置壓力較小的那部分資產。現在新規要求存續期都不能高過240天(大部分現金管理產品都屬於此類),那麼我們能轉過來的老資產就很少了。”一名大行理財子公司人士說。

江海證券認為,現金管理類產品持倉的中長久期資產將面臨拋售壓力,1年以內的短久期資產將受到追捧。

集中度倒逼銀行理財投資精細化

不少受訪銀行理財人士認為,投資集中度要求大大提升了其資金運作難度,但是長期來看,這有利於自身的能力建設。

意見稿規定:投資於同一機構發行的債券及其作為原始權益人的資產支持證券的比例合計不得超過該產品資產淨值的10%;投資於評級低於AAA的機構發行的金融工具的比例合計不得超過該產品資產淨值的10%,其中單一機構發行的金融工具的比例合計不得超過該產品資產淨值的2%;投資於同一銀行的存款、同業存單和債券,不超過該銀行淨資產的10%。

談及意見稿中對集中度的要求,一名理財子公司籌備組人士表示:“以前由於對投向基本沒限制,往往集中配單一品種的好資產。現在到了更考驗公司資產配置能力的時候,要求我們能更好地打散投資、精細化投資。”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