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 煉好內功才能贏未來

2019年,製造業迎來政策最好的一年,發展質量有了穩步提升。在製造業智能化升級當中,人工智能等作為重要技術手段,也得到高度重視,在高速發展過後,這些行業也漸漸進入理性發展階段,行業秩序得到進一步規範。而石墨烯、稀土等新材料,作為製造業的基礎,也在積極尋求制約行業發展的破解之道。

人工智能:漸入佳境

2019年,人工智能行業逐漸迴歸理性,企業開始積極修煉內功,探索更多落地場景。

這一年,科技部公佈新一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京東、華為、小米、360、依圖、明略科技、中國平安、海康威視、曠視、好未來等10家企業入圍,人工智能“國家隊”迎來快速擴容。

這一年,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提出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動指南。人工智能科學治理提上日程。

這一年,還有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與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一場別開生面的“雙馬”對話,引爆了“人工智能與人,誰更聰明?”的話題。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AI只是處於“弱智能”階段,且大多隻聚焦於某一領域,通用型的AI尚處於研發階段。不過,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多高校開設人工智能專業,甚至成立人工智能學院。企業也在不斷完善數據服體系等,進一步提高AI智能化水平,並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落地場景,開始賦能地鐵、公交、垃圾分類、融媒體發展等。

在中國,國家戰略前瞻引領,應用需求的強烈牽引,產學研用的協同創新,生態系統的高度開放和政府的積極倡導,共同形成了中國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的協同創新推進機制。業內預計,接下來的數十年內,人工智能的發展還將進一步加快,並凸顯出新的趨勢特徵。

自動駕駛:聯合攻關

2019年對於智能交通行業來講,應該是積累的一年,是提升內功的一年。這一年,傳統車企、互聯網企業等都在抱團合作,集體進行技術攻關。

2019年3月,戴姆勒和寶馬便宣佈要在自動駕駛的研發方面進行合作,以降低研發成本。6月,大眾和福特也加速了自動駕駛合作談判進程。還有消息稱,豐田也或加入百度的自動駕駛開發聯盟“阿波羅計劃”,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實用化,開拓需求巨大的中國市場。

2019年年中,戴姆勒、寶馬、奧迪、菲亞特克萊斯勒(FCA)、大眾、百度、安波福、英特爾等11家車企、零部件公司、技術開發公司等宣佈成立自動駕駛聯盟,併發布了一個有關自動駕駛的白皮書。這是迄今為止自動駕駛方面最廣泛的一個聯盟,即囊括了傳統大廠、第三方自動駕駛平臺,又吸引了芯片及零部件大鱷參與。

車企抱團發展的背後,是自動駕駛技術存短板、研發成本高的問題。當前大多數涉及自動駕駛領域的玩家大都處於L3-L4級別之間。

對此,分析人士稱,自動駕駛市場是技術驅動型市場,為了分攤研發成本,並保持領先的市場競爭力,抱團研發將成為自動駕駛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

無人機:冰火交融

2019年對於無人機來說是冰火交融的一年。這一年,處於行業霸主地位的大疆經歷了被打壓、企業融資困難等磨難,但同時,行業也迎來了無人機新職業確立、億航IPO成功等喜訊。

總體來講,無人機行業發展比較快速。目前,無人機越來越多地融入日常生產生活,應用範圍廣泛拓展,成為親和力十足的高科技裝備。已應用於農業、植保、快遞運輸、災難救援、測繪等多個領域。

不過,無人機行業市場經營也存在亂象。無人機行業准入標準不統一,影響了行業的競爭力。目前,由國家空管委牽頭,起草《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為實現對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以及相關活動,保障飛行管理工作順利高效開展提供了依據。民航局也在編寫相關無人機運行管理規章予以支持。

另外,2019年1月,中國民航局發佈《基於運行風險的無人機適航審定的指導意見》,提到已設立適航審定試點,重點探索貨運無人機、巡線無人機、載人無人機的適航標準和審定辦法,為開展無人機適航審定積累經驗。按照《意見》,2019年年底初步建成基於運行風險的無人機適航管理體系,並在運行中不斷改進體系和修訂政策。無人機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石墨烯:在平淡中尋求突破

2019年石墨烯行業的發展依然維持平淡,產業化突破仍然任重道遠。

相對來說,我國的石墨烯產業化是走在國際前列的。但目前來看,除了在防腐塗料領域,石墨烯相對成熟的應用還很少。

究其原因,除了高昂的成本影響之外,真正能把自己的原理說清楚,並且呈現效果的很少,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概念炒作、欺騙消費者的“李鬼”,讓消費者對真正的石墨烯產品產生牴觸心理。

目前國內具備石墨烯透明薄膜製備能力的主要廠商只有三四家。業內人士表示,石墨烯產業的難點主要在於:初創期的、小作坊式的小微企業居多,有實力的大企業實質性參與很少,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有限;大鍊鋼鐵式的產業園區建設,簡單重複現象非常嚴重,造成產業中低端的惡性競爭;資本市場炒作,市場產品魚龍混雜;急功近利傾向嚴重,只關注現在,缺少對未來石墨烯產業核心技術和核心知識產權的重視;學術界和產業界各自為戰,尚未形成真正的合力,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現象相當嚴重。

稀土:逐漸向好

2019年,稀土被產業界寄予厚望。

2019年1月4日,《十二部門關於持續加強稀土行業秩序整頓的通知》印發,將稀土再次推到臺前。緊接著,稀土又迎來一波密集調研。

可以說,2019年仍是稀土行業尋求規範發展的一年。通過調研發現,目前,稀土產業已經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業內人士表示,如今,綠色發展成為稀土行業發展共識,一些冶煉分離企業實現了廢水循環利用。同時,稀土產業鏈延伸成為發展方向。如,南方稀土積極與中科三環等企業開展了高端磁材合作;北方稀土建立了涵蓋永磁、儲氫、拋光等主要功能材料運用裝備生產線。另外,稀土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形成了中、東、西、北方地區稀土產業的格局。以包頭、廈門等為代表的深加工基地已經具有相當規模。總體來看,我國稀土行業已經具備向高質量邁進的良好基礎。不過,近年來,稀土市場在供應格局多元化、需求增速放緩、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以及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市場格局持續發生變化,稀土產業也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

工業機器人:迎來“洗牌”

賽迪顧問2019年11月發佈的《中國智能製造發展新趨勢》指出,我國智能製造發展進入洗牌期。該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形勢不容樂觀。

機器人增長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汽車、電子等主要應用行業發展低迷等。從深層次原因來看,機器人產業已經進入深度調整階段,拓展新的應用領域、提質增效成為產業健康發展的迫切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工業機器人在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出現下滑,唯獨協作機器人沒有下滑,反而出現逆勢增長。

因此,業內判斷,輕巧的、安全的、可以跟人一起工作的協作機器人市場前景會比較大。

《中國智能製造發展新趨勢》也指出,協作機器人將成為工業機器人的主流發展方向。目前,傳統工業機器人難以代替全部人力勞動,未來人機協作將是重要趨勢。在2019年的上海工博會上,丹麥UR公司、日本發那科、川崎、德國庫卡等國際領先機器人企業在現場首發最新協作機器人產品;國產企業如新松、埃夫特、節卡、珞石、遨博等也都發布了自己的協作機器人。2019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海工博會及世界智能製造大會上,協作機器人都受到國內外廠商大力追捧,未來前景可期。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