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說陳曉旭之後再無林黛玉?

丫頭紅夫人


因為陳曉旭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陳曉旭。陳曉旭是在用一生飾演一個角色。

老版的電視劇《紅樓夢》是經典中的經典,新版的,對不起,我一集也沒有看過。總覺得要超越老版的太難太難,就像超越那個年代的人和事也很難,比如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

12年前的今天,陳曉旭因病去世。她的一生,彷彿就是為林黛玉而生,正如她自己所說:“演黛玉是為了人生追求,完成一種使命似的宿願。”試問,在用自己的一生去飾演一個角色的演員,現在還有幾個呢?

飾演黛玉,源自曉旭對紅樓夢和林黛玉的熱愛。《紅樓夢》劇組海選演員的時候,陳曉旭正好18週歲,剛剛成年,還只是話劇團的一名學員。然而,她早已經把紅樓夢讀了好幾遍,尤其喜歡林黛玉。書中出現林黛玉的詩句,她都一一摘抄,記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不知道現在選演員是以什麼標準,在那個年代,海選是非常嚴格並且時間很長的。雖然她對自己不太自信,但是陳曉旭還是給導演寫了一封很長很長的信,信中談了她對林黛玉是如何認識的。而導演感覺感覺曉旭的信情真意切,對林黛玉的認識也很到位,於是便讓曉旭前去北京面試。

面試的過程依然嚴格,光面試組的問題就有好幾百個。現在海選演員問幾個問題?在哪裡問?培訓時間有多長?這個就不清不楚了。而且,當時《紅樓夢》的導演不是面試完接著就要開機的,而是等了一整年,準備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才通知曉旭前去參加培訓。

是的,是培訓,不是直接開演,因為誰適合演誰,還要在培訓當中反覆琢磨與考量。經過三個月時間的培訓,林黛玉終於獲得導演組的認可,陳曉旭身上那股詩人的氣質和林黛玉是何其神似。

此後陳曉旭和其他紅樓夢的演員們上了一次“大學”,這所大學便是“紅樓大學”。《紅樓們》不是一次培訓就完事,而是邊拍邊學,什麼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研究原著,甚至劈腿練劍,演員們都要學習。

陳曉旭對於自己的演技也是精益求精,不容許有一點差錯。在黛玉撫琴這個情節裡,短短兩分鐘的鏡頭,曉旭學了整整兩天的琴。也許在看的時候,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個細節,但是陳曉旭堅決不用替身,而是自己學習與表演,實際演出的時候,很多人已經看不出曉旭是僅僅學過兩天琴的樣子。

斯人已逝,世間再無黛玉,願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你是一片柳絮

天空才是你自由的故居

是誰在偶然之間相遇

顰兒就是你一生精彩的演出劇

詩詞是你骨骼裡的情緒

於是這個世界上就有了一個林黛玉

不是為了欣賞撕裂靈魂的悲劇

美麗從來就是在無意中繼續

葬花焚詩是為了把冷漠抗拒

孤獨才是命運安排的期許

就這樣面對現實裡的風雨

一次次追問該向哪裡歸去

你是一片柳絮

要把燦爛點燃起悽美旋律

你到底是陳小旭

你還是那個林黛玉

一掊香土掩風流風流卻是斷腸句

世間沒有了陳曉旭

何處尋覓林黛玉


荷聲茹夢


作為87版紅樓夢林黛玉的扮演者的陳曉旭,她用盡所有的力量卻飾演好這個角色。陳曉旭剛考試扮演林黛玉的時候受到了很多非議和不理解,可是後來卻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就是因為她把自己完全融入進黛玉這個角色,所以她的用心演繹才得到了眾人的認可和喜歡。

她的一生都和林黛玉很像,不僅僅是性格,很多方面都簡直是翻版。很多人看到陳曉旭不知道她是陳曉旭,但卻知道她是林黛玉。為什麼說陳曉旭之後再無林黛玉,從陳曉旭和林黛玉的這三個相似之處就可以看明白了。

第一,相似的童年經歷,一個人離家去很遠的地方生活,都很愛看書和寫詩

陳曉旭和林黛玉有種很相似的童年經歷。紅樓夢開篇就講述了黛玉因為母親去世被賈母第一次接到賈府的情景,除了林如海去世短暫的一年多時間黛玉沒有在賈府,黛玉其餘的時光都是在賈府度過的。黛玉一直都在遠離家鄉的地方生活。

陳曉旭的父親是鞍山話劇團的導演,母親的工作還不錯,如果不出意外陳曉旭可以在父母親身邊安然長大,可是隨著全國興起的“上山下鄉”活動,父母為了不想孩子受苦,於是就讓才上小學的陳曉旭退學去鞍山雜技團工作。陳曉旭也就開始了離家去遠方的生活。

因為早早離家,沒有父母在身邊,陳曉旭就如黛玉一般敏感、早熟和自卑,她們剛開始都不太合群,所以她們更願意和書籍做朋友。通過讀書排遣孤單,通過寫詩抒發心腸。陳曉旭就是因為自己寫的一首詩和照片獲得了面試林黛玉的機會。

也許這樣環境卻造就了她們獨特的氣質,好似弱柳扶風,卻有著蒲葦的堅韌不拔。

第二,同樣的多愁善感,同樣伶俐愛逗趣

陳曉旭初次讀《紅樓夢》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就是林黛玉,林黛玉的心思和想法她都可以理解,而且感同身受。陳曉旭形容自己是隨風飄零的蘆葦,黛玉常會為落花的飄零而感傷。很多人和事兒都會引發她們二人內心的感傷和愁緒。

黛玉除了哭,最厲害的技能還是愛逗趣和講笑話。黛玉會笑話探春像鹿;會調侃寶釵準備了自己的嫁妝單子;說劉姥姥是“母蝗蟲”,關於她的畫就是“攜蝗大嚼圖”湘雲笑的從凳子上摔下來;笑話大家吃鹿肉是一群“花子”,大家不要只看到黛玉愛哭,其實黛玉才是最有趣的那個姑娘。

陳曉旭其實調皮、搗蛋、愛惡作劇的習慣和黛玉非常像,整個劇組的人都很喜歡喜歡陳曉旭,對她的惡作劇都是喜歡又哭笑不得。當時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最後進劇組和大家還不熟,黛玉就用開玩笑的方式讓他和大家熟絡起來。導演讓寶玉對大家都可以做惡作劇找到人物感覺,曉旭就是寶玉的軍師。

陳曉旭真的和黛玉很相似,一樣的多愁善感,卻也同樣機靈逗趣,明明完全相反的兩種個性,卻讓她們結合的天衣無縫。

第三,相似的早逝命運,對於生死都很淡然

不管是看電視劇還是看書,都可以知道黛玉最後是生病去世的。作為看客都會覺得感傷。

可林黛玉卻對生死看的很淡然,生的自在,死亦安然。

其實對於現實中的陳曉旭對於生死也是同樣的理解。陳曉旭一直都有一個皈依佛門的願望,所以在她將要離世之際,她放下了所有阻礙出家。而且此時陳曉旭已經生了重病,可是天性愛美的她不願接受化療,所以她最後就去世了。生死都是一種幸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正確的看待生死,人生就會逍遙自在很多。

總之,不管是性格還是生活軌跡,以及對人生的感悟,陳曉旭和林黛玉都極為相似,也許就是這一種冥冥中註定的緣分,陳曉旭飾演了最好的林黛玉,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陳曉旭之後再無林黛玉的原因。


文/酒館說戲人,歡迎關注:小說紅樓,為你帶來有趣的紅樓解說和小故事!不期而遇,一路同行!


小說紅樓


說陳曉旭後再無林黛玉,雖然武斷了點,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人能夠在林黛玉的人物塑造上超過陳曉旭。有時候我甚至相信,陳曉旭就是林黛玉的轉世,她就是為林黛玉這個角色而生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兩點原因。

一、陳曉旭自身卓爾不群的氣質

當初《紅樓夢》在選角色的時候,陳曉旭毛遂自薦,向劇組遞交了申請,並且提供了自己一張照片,照片背後,就是她的柳絮詩,附詩如下:

我是一朵柳絮,

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裡,

因為父母過早將我遺棄,

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生來無憂又無慮;

我的爸爸是廣闊的天空,

我的媽媽是無垠的大地。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問我的家在哪裡,

願春風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給大海的角落帶去春的消息。

從這首詩的第一段,我們看到了是淡淡的憂愁,“父母過早地將我拋棄”,而詩的後兩段,有充滿了樂觀,這很是很契合林黛玉的背景和性格嗎?另外,陳曉旭對《紅樓夢》也是無比熱愛,在自薦出演林黛玉之前,她已經把《紅樓夢》讀的滾瓜爛熟,她甚至身為,自己本來就是林黛玉,這種強大的自信,源於對人物深入骨髓的理解。


二、陳曉旭孜孜不倦的學習

在進入《紅樓夢》劇組以後,每個角色都要按照人物本來的身份生活,陳曉旭這時候就很快進入了角色。而且,在劇組當中,陳曉旭是公認的學習能力很強的一個人,她不僅寫詩,還練習書法。而這兩項,對於塑造林黛玉無形的文藝氣質,至關重要!有一句話說的好,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我想,陳曉旭在出演林黛玉這個角色時,即便先天存在稍許缺憾,後天的學習也全部彌補了。她不是刻意地向角色靠攏,而是以角色為真我。《紅樓夢》劇組當初待定為林黛玉的角色,並非陳曉旭一個人,但最終導演被她的氣質所征服。


三、後來者卻沒有居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林黛玉這個角色的飾演上,也是如此。我們之所以說陳曉旭之後再無林黛玉,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陳曉旭把林黛玉演活了,連苛刻的紅學家們都即感且佩,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後來的演員在塑造林黛玉這個角色時,確實沒有突破。對他們來說,出演林黛玉,或許就是一種壓力。而且,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培養出來的人物更多的是時尚範兒、一種大都市的潮流氣息,跟林黛玉自身的氣質,大相徑庭。不得不感慨一點:陳曉旭是用生命來演戲,而不是用演技來演戲!

我們必須承認,有些角色就是無法超越的,就像周潤發的小馬哥、張國榮的程蝶衣,林青霞的東方不敗,朱茵的紫霞仙子。我們有一個如此像林黛玉的陳曉旭,真真是三生有幸。


書劍齋



“悲惜痛惜陳曉旭,芳華早謝別世離。時光轉換二十載,猶似昨日新記憶。當年一飾林黛玉,便成經典無人逾。質本潔來還潔去,洗盡凡塵歸菩提。天堂多了陳曉旭,世上再無林黛玉”。

1987年拍攝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一經播出,立即受到全國廣大觀眾的喜歡,曾一度出現萬人空巷的收視效果。而劇中飾演林黛玉的演員陳曉旭更是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和真心喜愛。甚至有人說,陳曉旭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陳曉旭,沒有之一。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呢?筆者以為,主要有這麼幾個因素:

一,名著效應。

大家知道,《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在當代,國家還有以專門研究《紅樓夢》的“紅學會”組織。大家對《紅樓夢》的藝術成就推崇備至,對小說中的主人公林黛玉賈寶玉等耳熟能詳。1987年版的《紅樓夢》電視劇,是第一次將《紅樓夢》以電視劇形式形象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而廣大觀眾由喜歡《紅樓夢》小說到關注並喜歡《紅樓夢》電視劇,正是名著效應的一個集中體現。

二,集體結晶

1987年版的《紅樓夢》,從編劇到導演到演員,從劇情到畫面到配樂歌曲,整個渾然天成。不只是某一個演員,某一劇場景,整個都好。可以說,是《紅樓夢》劇組團隊共同打造出了這部精典之作。

三,完美契合

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從容貌到體態,從氣質到表情,其一顰一蹙,舉手投足,溫婉妞妮,聲調語氣等等,在人們的感觀裡,都和小說中的林黛玉彷彿是一模一樣的,達到了完美契合。陳曉旭真心把林黛玉演活了。

四,逝更珍惜

無論是陳曉旭演活了林黛玉,還是林黛玉成就了陳曉旭,反正在大家的認知裡,陳曉旭已然成了林黛玉的化身。而陳曉旭的芳華早逝,更使人們在無限惋惜中,對她飾演的林黛玉亦更加喜愛,更加珍惜。







燈影書畫


因為演的太真,太入戲。

說道87版的《紅樓夢》,儘管已經過去了31年,但是其劇的經典魅力,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受到眾多人的喜歡。去年有一部《小戲骨之紅樓夢》,一些不到十幾歲的孩子,加上經典的配樂,硬是將不少大人看哭。看到黛玉流眼淚的時候,不少人也為之難過 。

《紅樓夢》作為四大的名著之一,不光受到觀眾的喜愛,也受到了電視劇和影視劇的喜愛。但是自開拍以來,只有一部,在人的心中特別好,那就是87版的《紅樓夢》。劇中的林黛玉,簡直就像是書裡走出來的一樣,弱柳扶風,淚光點點。

劇中的陳曉旭將黛玉的淒涼的一生,展現的淋漓盡致。好像她就是黛玉。明明中似乎是黛玉成就了她,讓觀眾記住了她。也是她成就了黛玉,致使以後無論黛玉是怎樣的,都會被拿來與她比較,因為她太經典。不論在形體,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樣子,都像極了黛玉。

有人說,當初陳曉旭面試的時候,只說她想面試林黛玉,並且賦詩一首。最終好氣質成就了這個角色。果然是導演識人,也是角色的適合,她成就了最經典的黛玉。

寶玉大婚,黛玉墳稿。這一幕讓多少人看哭。當初大觀園,眾人歡笑聲一片,最後只有白茫茫的一片。讓人悲,讓人痛。

劇外的黛玉陳曉旭,因為角色太過深入人心。挑戰了很多角色都不太讓觀眾記住。所以開設了公司。1999年皈依佛法,學佛7年。2006年5月,被查出罹患乳腺癌。2007年2月23日,在長春百國興隆寺出家,法號釋妙真。與黛玉一樣,她最後的生活猶如青燈伴古佛。2007年5月13日6時57分在深圳病逝,享年41歲。

自此天堂多了陳曉旭,世間再無林黛玉。有人說一種角色,一種人生。有的人僅僅因為一個角色就可以讓人記住一生。比如陳曉旭版的林黛玉,比如張國榮版的程蝶衣和寧採臣。這種經典角色的挑戰,對於後來的扮演者,只能是致敬,不能超越。

2018/3/25


沐天晴娛樂八卦屋


其實我不覺得陳曉旭之後再無林黛玉。

而是認為,陳曉旭之後,很難再有那麼認真打磨角色,與角色心靈相通的林黛玉。

據說,有天導演把陳曉旭叫過來, 婉轉地問她: “如果不演林黛玉, 你選一個其他角色演, 怎麼樣?”

但陳曉旭聽到導演的問話, 答說:“我就是林黛玉, 如果我去演其他角色, 觀眾會說, 林黛玉去演其他角色了!”

這說明,陳曉旭的性格是非常像林黛玉的。

我們可還記得,當週瑞家的把最後兩支宮花送來給林黛玉的時候,林黛玉說,我就知道,不是別人挑剩下的也不給我。然後把那兩支花扔了嗎?

這就是林黛玉,陳曉旭也是這樣。

其實當年,王扶林認為陳曉旭不夠美,但是這個不到80斤的瘦弱女孩,用眼裡的堅定, 打動了他。

要是換了現在,哪有這樣的演員,哪有這樣的導演?

87版《紅樓夢》的精緻不僅僅在於某個人演技,更在於整體的氣質,有一種詩意的生活的感覺。

無論是服飾化妝還是選角或者其他,87版《紅樓夢》都獨具匠心,精心打磨,而非為了貪多求快一蹴而就,這和現在這種快節奏消費時代顯得格格不入。

現代社會,人們很難有那樣的心境去體驗一個角色,體驗一個人的情感,很難。

我們走得越來越快,卻活得越來越粗糙。

所以說,與其說陳曉旭之後再無林黛玉,倒不如說那個講求自然、本真和精緻、推崇匠人精神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吧?


半瓣花上閱乾坤


2017年是87版紅樓夢三十週年,6月17日,是他們在北京相聚的日子。

30年,應該算長了吧。

可是,觀眾沒有忘記紅樓,演員也沒有忘記。

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一直在積極組織紅樓夢劇組再聚,20年一次,25年一次,30年,再來一次,這次要更隆重些,把能請的人都請到。

這樣的聚首算完美麼?

只是,少了陳曉旭。

她如今還好嗎?

她去那邊已十年。

這十年來,一直有人在為她祈禱、祝福,她知道嗎?

1984年春,《紅樓夢》全國招募演員。

父親看到了,認為這是鍛鍊陳曉旭膽量的好時候,鼓勵她去試試。

畢彥君從《大眾電視》上看到這個消息,也跑來鼓勵陳曉旭,“你寫封自薦信。”

畢彥君比她大十歲,是個成熟演員了。

“你的外形,氣質都接近要求,你也喜愛《紅樓夢》,理解林黛玉,就這些該去試試。”

陳曉旭猶豫了很久,終於提起筆來寫了一封自薦信。

“你不是新發表了兩首詩嗎?剪下來,裝信封裡。”

陳曉旭接受畢彥君的建議,將那兩首詩從雜誌上剪下來。

紅樓劇組,每天都收到無數的自薦信,推薦信。

王扶林導演一有時間就去劇組的臨時辦公室裡溜達,希望能找到自己心儀的自薦信。

沒成想,還真被他找到了。

陳曉旭的信,是所有信件裡,資料最齊全。

他立即讓潘欣欣給陳曉旭回信,“你要重點說明:希望她立即去北京面試,食宿自理,如果沒有入選,路費不報銷。”

六天後,陳曉旭收到了回信。

她非常激動,當天就把《紅樓夢》的小說和自己過去記的讀後感拿出來,挨個翻閱一遍。

兩天後,她去了北京。

她不在乎報不報銷。

按照導演的要求,潘欣欣問了她上百個問題。

初次口試,通過了,可以和導演見面了。

第二天,烏雲密佈,大雨瓢潑。

陳曉旭依舊準時準點地出現在面試地點。

她蒼白,瘦弱,一身淺綠色衣褲打扮,手裡還抓著一把滴著水的雨傘。

導演見了她,很滿意。

可是,他覺得陳曉旭來的不是時候。

“你來早了,過些時間我們才開始選演員錄像,你能在北京等到錄像嗎?”

陳曉旭慌了,“不行,我是瞞著劇團裡出來的,下午就要坐車回鞍山了。”

原來,陳曉旭的老爹是鞍山京劇團的導演,母親是京劇演員。

而她,就是按照父母的規劃成長起來的姑娘。

她小學四年級就退學了,先進入鞍山雜技團,苦練基本功。

後來雜技團解散,她進入了父親所在的鞍山話劇團。

四年來,她都沒有存在感,多數時候打打下手,最多不過演個配角。

導演一聽她不能留,只好妥協,“你的照片和詩歌要存檔,你回家等消息就行。”

如此,陳曉旭來了一遭又回去了。

站在女生中間的就是導演王扶林

1984年的春天快過半了,鞍山話劇團裡突然來人了。

他們是紅樓夢劇組專程派來和陳曉旭的工作單位籤合同的。

這合同一簽就半年,也就是第一期紅樓學員班的時限。

好友畢彥君高興的不得了,父母也欣喜若狂。

只有陳曉旭心裡早明白,她一定有戲。

上次回家之前,導演對她說,“把你這次來的火車票收好,下次來的時候好報銷。”

林黛玉這一組,有三個候選演員。

張靜琳演的很好,但人太陽光,太活潑,沒有林特有的專注,憂鬱與悲傷,後來安排她去試試晴雯。

張蕾年齡大,需要不斷補妝,導演覺得,要是妝太厚,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

陳曉旭呢,年輕,有詩人的氣質,不足之處就是鼻子大了點。

還有人覺得,她太瘦弱,像是發育不良,可以去演惜春。

三番兩次,都沒定下來。

導演只好試探性地問問陳曉旭自己的意見,“其他角色你有喜歡的嗎?”

陳曉旭是這樣回答的:“如果您讓我去其他角色(的組),觀眾會說你讓林黛玉演了別人。”

她的篤定和堅持,讓林黛玉成了第一個定下的角色,甚至還在賈寶玉之前。

排練許久,角色敲定,開拍開始。

第一場戲,是“寶黛讀西廂”,這是在杭州西湖邊上拍的外景戲。

杭州春天了,可溫度就是上不來,桃花也不開,鏡頭裡總是光溜溜的樹杈子,很不好看。

整個劇組只好等。

歐陽奮強建議用假花,劇組不置可否。

他急了,可無所事事。

陳曉旭安慰他,“既來之,則安之。你看西湖風景多好,我們難得有空閒,一起逛逛吧。”

在紅樓夢的拍攝期間,她依然在寫詩,歐陽是她的第一個讀者。

她喜歡讀紀伯倫的詩,推薦給歐陽,兩人讀後就交流心得體會。

歐陽喜歡看三毛,兩人就滿大街的閒逛,找書店蒐羅三毛的書。

他們還喜歡拍照。

等待的日子裡,陳曉旭,歐陽,還有吳曉東(賈雲的扮演者)一起在西湖畔拍了不少照片。

那時候她最活潑,可愛,鬼點子最多。

後來,工作人員跑來通知他們開拍了。

歐陽問:“桃花還沒開,怎麼辦?”

三人回外景地一看,樹上真花假花一大堆。

有一場,黛玉要彈一曲《高山流水》向寶玉傾訴心聲,情到深處,弦已斷絕。

林黛玉是才女,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但陳曉旭對古琴一竅不通。

歐陽問,“是不是要報告導演找替身?”

她沒說話,她不想在口頭上耍威風。

第二天,她去音樂學院找了一位老師。

老師讓陳曉旭彈一曲聽聽。

“怎麼讓我彈?我一點都不會!”

老師驚訝的看著她,“你一點都沒學過?我學了4年,才有現在的成色。

你從來沒學過,後天卻要彈‘流水’?不可能的。”

陳曉旭懇求道,“不是全部,只彈幾個小節就可以。”

老師彈了幾節,陳曉旭學了幾節,全靠死記硬背。

老師給她糾正了手勢,陳曉旭跟著模仿,沒過多久,居然能彈出樣子來了。

她還向老師要來了琴譜。

老師不信她能看懂,而她則憑著一股黛玉才有的固執說,“培訓的時候,老師專門講過如何看琴譜。”

她勤學苦練,不斷鑽研。

兩天後,老師拍著陳曉旭的肩膀說,“你可以出師了,去吧。”

三年來,她付出了所有。

力所能及之處,要做的更好。

力不能及之事,也要學到手,讓角色更完美。

結果,三年紅樓拍完,陳曉旭的藝術大門關上了。

回望時,再也尋不到歸途。

那時,她住在一間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夏天西曬的時候,屋子裡比外頭還熱。

父親來看她,熱的不得了,想去她的屋子裡涼快一下。

結果,一進去,受不了,出來了。

而陳曉旭自己就坐在床邊,一動不動地看書。

父親問:“你看了多久了?”

一下午。

她一下午就這麼坐著,看書。

父親覺得她太辛苦,苦得替他難過,惋惜。

1990年,三年過去了,發生了很多事,依舊窮得叮噹響。

亦師亦友的畢彥君從朋友變成了前夫,而她遇見了生命中的另一個人,郝彤。

按道理,她要錢就能馬上有錢,但她就是有一股子勁兒,咬著牙堅決不走捷徑。

一個企業要花60萬買她的肖像權做廣告,她不賣。

她就是不願掙來得快的錢。

她寧願吃方便麵,坐二等汽車,甚至騎自行車。

吃豬蹄,大家都吃一個。

她和丈夫郝彤只吃半個豬蹄,因為買不起整個豬蹄。

父親從鞍山給她帶來4000塊錢。

她立即說,哎呀,救命的錢。

父親說她太苦,何必呢?

她答,“艱苦點兒好。”

廣告公司開起來之後,她還坐地鐵去工作,樸素得讓人心疼。

有人認出了她,她就幫忙籤個字,合個影,然後不聲不響地離開。

她不喜歡見人,更不喜歡接受採訪。

生意漸漸步入正軌,陳曉旭依舊保持著不見人的習慣。

客戶讓見見,她也不見。

客戶讓陪吃飯,她說不去就不去。

學佛之後,她就準備一桌素席去會客,全然不顧招待客戶的規矩。

有時候就把客戶給得罪了。

可後來,大家都知道她就是這脾氣,這性子,公司倒是非常可靠,做事也麻利,也越來越喜歡跟她做生意,並不計較。

生意好,錢來得快,陳曉旭就把爸媽從鞍山接到了北京,一家人住在一起,那段日子特別快樂。

然而,有一天她宣佈:我想出家。

經過15年的發展,陳曉旭領導下的廣告公司,成為了一家年營業額近兩億元的4A廣告公司。

她被評為04到05年度中國三十位傑出廣告人。

05到06年度中國十大最具風采女性廣告人。

05年度,經濟風雲人物。

人生經歷了跌宕起伏,在最輝煌和安穩的時候,卻想出家。

其實,早在05年,事業發展最好的時候,她就有了一心向佛的念頭。

姑姑就問,“那你準備出家麼?”

她答,看機緣。

2007年春節時,機緣到了。

因為當時陳曉旭在長春,不在家裡,丈夫郝彤把家人聚在一起。

郝彤先磕了三個頭。

陳曉旭的父親一看,以為是要過年。

郝彤說,“初六這天,曉旭要出家了。”

陳曉旭的父親感到特別震動。

除此之外,還特別生氣,“這麼大的事,就這麼通知我們一下就完了?”

而陳曉旭的婆婆一聽,哭了。

郝彤還沒說完,“正月十六,我也出家。”

左:丈夫郝彤

2007年,陳曉旭42歲了。

她放棄了過億的身價財產,也撇下了年過七旬的父母,在長春百國興隆寺剃度出家,法號妙真。

而這時候的她,乳腺癌已經惡化,並出現了骨轉移,已經不能正常行走,得靠柺杖和輪椅輔助。

一切行動都受到了限制。

得病這事,她瞞了家裡大半年,當家里人瞭解了她出家後面原因的時候,最好的治療時機已經過去了。

陳曉旭說,“如果用西醫給我治,那我就選擇死亡。這治完了又化療,這人就不成樣子了,我不願意那樣。”

與父親語重心長的談了幾次,她都是這個意思。

最後,父親無奈地說,“這人太愛美了,不願意最後弄得七零八碎的。”

出家不到兩月,就傳來了陳曉旭病逝的消息。

後來,家人也想通了,或者不是想通了,而是找到了出口去解釋她的所作所為。

2017年冬,父親回憶陳曉旭時,說了這麼一段故事:

陳曉旭還在孃胎裡的時候,媽媽就做了一個夢。

一個老頭告訴她,這孩子名字叫陳ye芬,ye是一個草頭,底下一個“也”字。

普通的字典上沒有這個字。

父親急了,想問問這到底有什麼含義。

找到了一位師傅。

師傅說,這個字念“爺”,二聲,是南方的一種不起眼的小草,自帶些許清香。

父親琢磨來琢磨去,覺得這名字不好聽。如果非得取這個名字,還得問問高人。

後來又找了一位老先生問問。

老先生一算,“這個名字啊,林黛玉的命,要悲痛一生的,不好。”

父親實在想不出來,就乾脆取名陳曉旭吧。

正好她是旭日初昇的時候生的。

“名字改了,可命還是沒改。”

父親嘆著氣說。

歐陽奮強說,“紅樓夢是個魔咒,把演員的一生都困在了裡面。”

陳曉旭說,“我不太喜歡別人說這(林黛玉)是我的工作,因為我覺得我最美好的印象和回憶,就是紅樓夢那時候。當他們提起林黛玉時,還是勾起了我最美好的回憶。”

像張明明一樣,她靠著自己的才華在紅樓之外闖出了一片天。

但兩人還是不一樣,陳曉旭不願走出紅樓,就算早已功成名就。

說她念舊也好,痴迷也罷。

紅樓夢的三年,是她生命中最快樂的三年,她成了另一個人,一個十全十美的畫中人,無論喜悅,還是彷徨,都與這個人有關。

她希望藝術的大門不要關上,但還是關上了。

她不得不放手,但最終發現割捨不下。

於是,

從此以後,她靠回憶而活,窮途末路也甘願。

從此以後,她依幻夢而行,再苦再累也隨意。

從此以後,她乘狂風而馳,良辰再美也枉然。


男神女神深度八卦


作為一個女生,看了87版的《紅樓夢》後,對黛玉也是我見猶憐。她真的將林黛玉那種多愁善感,嬌弱多病演繹得淋漓盡致。而且她的古裝扮相也真的很經典,很有古風的味道,她就像是直接從紅樓夢中走出來的那個黛玉。

我就是林黛玉

陳曉旭自己也說,“我能夠在上萬名競爭者中得到林黛玉的角色,也是因果緣分。十幾歲時,我就開始理解她,感受她,還把她的詩抄寫在日記上。如果追溯到前世,也許會更奇妙,說不定我們就是一個人呢。”



那時導演試問她能不能演其他角色時,她說“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觀眾會覺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個女孩的角色。”

陳曉旭這是將林黛玉都理解透了,她讀書中的黛玉,讀著讀著自己就成了黛玉,那種氣質就成了她的。

關於四大名著,很多人都說,六小齡童之後再無孫悟空,陳曉旭之後再無林黛玉。

不管怎麼說,只是目前來看,這點是得到公認的。



天堂多了陳曉旭,人間再無林黛玉

陳曉旭這一生好像就是為了林黛玉這一個角色而來的一樣,雖然87版紅樓也受到非議,也有人認為她並沒有把黛玉的那種內心悲涼演繹出來。但是當時出於某種原因,書後40回劇本刪減太多,原本15集的硬生生變成了7集,或許這也是一個黛玉形象沒法更好展示的原因?

這一點西遊也是如此,經費不足,只拍了25集,雖然特效不好,依然經典。



人物形象塑造用心

陳曉旭的林黛玉,就算她本身沒有很好的演技,沒有太多技巧,但是她能很用心研讀作品,會鑽到這個人物心裡去,會把自己活成她的樣子,哪怕再拍完紅樓之後,生活中的陳曉旭依然有著黛玉的才情跟氣質,她不是演著林黛玉,她是活成了林黛玉。這點現在演林黛玉的演員有幾個能這樣?

還有當年陳曉旭在給紅樓夢劇組的自薦信中有一首小詩,來看看。


小妖有話說


\n

{!-- PGC_VIDEO:{"video_md5": "ad84deb9411410a7ae36f79d972990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