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被北大特招录取,成哈佛史上最年轻女博士,却嫁给了美国老头

都说李世民是千古一帝,此言不虚,唐太宗不仅文治武功样样行,还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我们先说下搞这个凌烟阁的初衷,难道真的如史书所说,为了怀念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这个想法是有的,但并不是主要的目的。


对于国人来说,神童的故事早已经是见怪不怪。尤其是中科大少年班成立以后,经常会有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神童被爆料出来。但是,对于这些神童大学四年以后究竟过得怎么样,却少有人提及,当然有一些“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甚至还不如一些普通人。

不过,最近一位13岁才女被北大特招的故事,虽然后来功成名就,但最终的结局让人看后感慨不已。

13岁被北大特招录取,成哈佛史上最年轻女博士,却嫁给了美国老头

2岁识字读书

田晓菲,1971年出生,父母从事文字工作。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2岁的时候,田晓菲就超乎常人,开始识字读书。4岁的时候,田晓菲父母迁到天津,因为父母在文联工作,这时候已经开始接触文学,并在当时的《天津日报》发表了第一首诗,随后接连出了5本诗集。当时,以柳溪为代表的天津老一代作家,都成了田晓菲的忘年交。

13岁被北大特招轰动一时

不得不说,田晓菲既有天分又有实力,小小年纪出了不少诗集,还收到了文坛大家的关注,在当时也成为了一段佳话。在13岁的时候,正在天津13中就读的田晓菲,因为诗歌创作获奖,并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件事曾轰动一时,也引来了诸多的质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13岁可能刚刚迈入初中,田晓菲却因为诗歌优秀就被北大破格录取,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毕竟北大是国内最顶尖的高校之一。

13岁被北大特招录取,成哈佛史上最年轻女博士,却嫁给了美国老头

16岁文章入选中学课本

不同于一些最后泯然众人的神童,进入北大以后,田晓菲的“天才”仍在上演奇迹。16岁的时候,恰逢北大建校90周年,已经在攻读大三的田晓菲,又干了一件惊为天人的“大事”。她写下了《十三岁的际遇》一文,为自己的少年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篇文章发表以后,随后入选了中学课本,这不仅仅是无上的荣耀,更是许多成名作家都不敢奢望的。正因为如此,那些曾经质疑田晓菲的人纷纷闭上了嘴巴。

27岁成哈佛史上史上最年轻女博士

1989年,田晓菲从北大毕业。仅仅两年之后,田晓菲就获得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七年之后,她又获得了哈佛大学的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时年正是27岁,也就此成为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随后,田晓菲在美国大学里平步青云,年仅35岁就成为哈佛大学的教授,成为街头巷尾的美谈。

13岁被北大特招录取,成哈佛史上最年轻女博士,却嫁给了美国老头

改国籍嫁给美国人

纵观田晓菲的求学生涯,除了神奇还是神奇,从小到大的光环从来没有减弱,也打破了神童发展的瓶颈,成为一段佳话。不过,美中不足的一点,也是让她颇受争议的一点,田晓菲在博士毕业以后,她的导师欧文向他表达了爱意,然而他的导师当时已经是52岁高龄。最终,1999年元旦两人在美国举办了婚礼,田晓菲也就此改变了国籍,结束了自己的求学生涯,以一段忘年恋结束了在众人心目中的神童形象。

有人认为,类似于田晓菲的人才,国家耗费了如此多的人力、财力培养,最终却嫁给了一个年龄相差20岁的美国人,实在是让人既惊讶又遗憾。不过,作为曾经轰动一时的少年才女,最终35岁就成为哈佛教授,取得的成就已经让大多数人难以望其项背,至于个人的幸福追求,还是应该保持尊重的态度。

13岁被北大特招录取,成哈佛史上最年轻女博士,却嫁给了美国老头

哈佛大学不仅仅是美国人心目中顶尖学府,也是国人心目中最好的大学。近些年来,国内也有许多人才进入哈佛深造。但是,田晓菲毕竟是很独特的个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不过,普通人想要实现“突围”,也并不是不可能。

在回忆自己一生的时候说,我人生最庆幸的是两件事,第一是父母从小要求我多读书,而且是读一些提高思维的书,比如《墨菲定律》《鬼谷子》这一类的。

13岁被北大特招录取,成哈佛史上最年轻女博士,却嫁给了美国老头

《墨菲定律》书中的定律、法则、效应风靡全世界,是成功人士所必知的。《鬼谷子》它的哲学是实用主义的,讲求名利与进取,是一种讲求行动的实践哲学,其方法论是顺应时势,知权善变!

其实,成功是有捷径的,只是很少有人能够领悟其中的道理。读书就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捷径之一,读书能够开阔眼界,能够扩展思维模式。一本好的思维奇书,能够有效的提升人们的商业头脑,当你的工作遇到困难或处于瓶颈期的时候,换一种思维方式也许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你也可以利用这些神奇的定律和法则,来改变你的命运。读书的好处人人皆知,从今天起,你就应该开始改变!


李世民搞这个凌烟阁主要还是为了收拾人心,平衡各个势力,也是为了向天下传达一个理念:跟着我李世民混,吃香的喝辣的都有份,反对我的,你们自己看着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