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微軟與思科,錯過的超級大牛股,投資不僅僅是表面喜歡


彼得林奇:微軟與思科,錯過的超級大牛股,投資不僅僅是表面喜歡


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一下微軟公司的情況,這是一家被彼得林奇錯過的股價上漲了100 倍的超級大牛股。微軟和思科(Cisco)及英特爾這三家所向披靡的高科技霸主幾乎從公司成立一開始收益就爆發性地增長。

微軟公司的股票在1986 年以每股15 美分的價格上市,上市3 年之後你仍然可以用每股不到1 美元的價格購買微軟股票,但從此以後微軟股價上漲了80 倍。(在此期間該公司進行了幾次股票分割,實際原始股從未曾以15 美分的價格出售過,這只是復權價格。)如果你堅持密蘇里州人“眼見實”(Missouri“show me”)的原則,直到親眼看到微軟的業績才肯相信,那麼你可以在微軟的Windows 95大獲成功後再去購買它的股票,即使如此你的投資仍然能夠增長7 倍。

你不必是一名程序員就會注意到你看到的所有電腦使用的全部都是微軟的軟件,除了蘋果電腦之外,所有的新電腦都安裝了微軟的視窗操作系統。蘋果電腦公司的上訴也以失敗而告終。使用視窗操作系統的電腦越多,為微軟視窗系統而不是為蘋果操作系統編寫程序的軟件開發人員也就越多。蘋果公司的市場份額被微軟擠得越來越小,最終只能佔據一個小小的市場角落,其市場佔有率僅為7%~10%。

同時,使用微軟系統的電腦廠商(戴爾、惠普、康柏、IBM 等)為了提高產品的銷量打起了激烈的價格戰。無休無止的競爭使電腦廠商們的盈利下降,而微軟卻絲毫不受影響,因為比爾蓋茨的公司並不生產電腦硬件,它只出售使電腦運行的軟件。


彼得林奇:微軟與思科,錯過的超級大牛股,投資不僅僅是表面喜歡


思科公司是另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超級大牛股,自從1990 年思科股票上市以來,其股價上漲了480倍。同樣由於彼得林奇不會上網的原因,他也錯過了這樣一家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的網絡公司,但是肯定有很多投資者注意到了思科。大多數公司花錢讓思科公司幫它們進行電腦聯網,大學也花錢讓思科公司為學生宿舍安裝網絡系統,學生、老師以及來學校參觀的家長們可能都已經注意到了思科的快速發展情況,可能他們中的一些人回家後對思科進行仔細研究,然後買入了思科的股票。

​討論微軟和思科是為了舉出一些現代的案例來說明一個重要主題:只要在工作場所、購物中心、汽車展覽廳、飯店,或者其他任何地方發現一傢俱有遠大發展前景的公司時留心觀察公司最新的發展情況,業餘投資者就能尋找到一隻未來能賺大錢的大牛股。在闡述這個觀點時,有一點需要特別予以澄清。

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是一位由於口無遮攔而出名的籃球明星,他曾經公開聲明在他本人寫的自傳中他本人說的話被錯誤地引用了,下面是彼得林奇對這些誤解所做出的聲明:

彼得林奇從來沒有建議過僅僅因為喜歡在某家商店買東西你就應該購買它的股票,也沒有建議過僅僅因為某家廠商生產你最喜歡的產品或者因為你喜歡某家飯店的飯菜就應該購買它們的股票。喜歡一家商店、一件產品或者一家飯店是對一家公司產生興趣並將其股票列入你的研究名單的一個很好的理由,但這並不構成買入這家上市公司股票的理由!在你還沒有對一家公司的前景、業績增長、財務狀況、競爭地位、發展計劃等情況進行充分研究之前,千萬不要貿然買入它的股票。


彼得林奇:微軟與思科,錯過的超級大牛股,投資不僅僅是表面喜歡


如果你擁有一家零售業公司的股票,分析這家公司的一個關鍵點是要確定該公司的擴張階段是否即將結束——將其比喻為棒球比賽的“最後一局” (1ate innings)。當Radio Shack 公司或美國玩具反斗城公司(Toys“R”Us)只在全美國10%的地方設立分店時,與它們已經在全美國90%的地方設立分店時相比,其發展前景當然大不相同。你必須留意什麼才是公司未來的增長之源,並且預測公司的增長速度何時可能會放慢下來。

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無法動搖彼得林奇的信念,他始終堅信一般業餘投資者比專業基金管理人在投資上擁有更大的優勢。1989 年時專業投資者比業餘投資者能夠更快地得到更好的信息,但是如今這種差異已經不存在了。20年前業餘投資者(散戶)獲得上市公司的信息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渠道:上市公司、《價值線》(Value Line)或者標準普爾公司的研究報告、業餘投資者開戶的證券公司的內部分析師撰寫的研究報告。這些研究報告由公司總部寄出,業餘投資者往往要比專業投資者晚好幾天才能得到這些報告。


彼得林奇:微軟與思科,錯過的超級大牛股,投資不僅僅是表面喜歡


現在,一系列的分析師研究報告在網上隨處可得,任何一個上網的投資者都可以隨意上網瀏覽這些報告。有關你喜愛的公司的預警信息可以自動地發到你的電子信箱中。證券公司是否已經將某一隻股票的推薦評級進行了調高或調低,你可以使用定製的篩選功能搜索具有某些特徵的股票。你可以追蹤各種類型的共同基金,比較它們的歷史業績,找出基金十大重倉股。你只要點擊“簡報小冊”(briefing book)上的標題就可以鏈接到《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和《巴倫》(Barron’s)的網站,馬上就能看到幾乎所有上市公司的簡要快評,你還可以從這裡進入Zack’S 投資研究公司的網站,並可以看到跟蹤某一隻特定股票的所有分析師的評級情況彙總。

再一次感謝互聯網的出現,它使得中小投資者買賣股票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就像1975 年機構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一樣。網上交易的快速發展迫使傳統的證券公司進一步降低佣金和交易費用,從而使在20 年前隨著折扣經紀人(discount broker)的出現而出現的交易費用降低趨勢進一步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