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州人身邊有這些改變

家門口越建越多的綠道

讓繁華鬧市轉身是桃源

3年整治行動圓滿收官

讓小城鎮環境華美蝶變

住房保障工作高效推進

讓安居夢想照進了現實……

只要在湖州生活過的人,大多會對這座城市充滿深深眷戀。

這一年,美好生活,是許多人最直接的感受;美麗宜居,是許多人對這座城市的褒獎。

讓我們從10個畫面

一起來感受下

湖州2019年的變化

城市能級水平顯著提升

年终报道 | 2019年,湖州人身边有这些改变

6月6日,湖山大道北段正式通車,中心城區、東北片區多了一條直達南太湖的快捷通道;6月29日,湖長二通道全線通車,太史灣村附近到長興圖影境內龍之夢通行時間由20分鐘縮短到2分鐘。

今年以來,湖州充分發揮浙江“北大門”、接滬“橋頭堡”、節點“樞紐市”的區位優勢,牽頭推動了城市能級提升行動、中心城市“十個一”基本配置專項行動,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格局,推進了湖長二通道、浙北醫學中心等17個重點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5.23億元,南太湖新區框架快速拉開,城市基礎配套體系深入完善,城市的承載力、吸引力和競爭力全面增強。

精準分類提質擴面

年终报道 | 2019年,湖州人身边有这些改变

8月15日,湖州市召開全面推進生活垃圾精準分類動員大會,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全國示範創建。

在全省率先實現“一零一負兩個全”,即實現了垃圾零填埋、負增長,實現了餐廚、焚燒設施縣域全覆蓋。截至11月,安吉餐廚處置項目、黃沙山固廢處置中心先後建成,全市生活垃圾產生總量達121.9萬噸,同比降低0.03%,焚燒廠的日焚燒量降低了5%(3024噸/日)。在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的基礎上,創新推進了精準分類模式,已覆蓋至702個居民小區和3.88萬家單位,覆蓋率達91.3%、93.8%,開展精準分類的小區已全部達到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範小區要求,生活垃圾全國示範市建設工作全面鋪開。

“紅色引領”促物業管理提升

年终报道 | 2019年,湖州人身边有这些改变

鐵路新村開展了“紅色物業”黨建試點,物業公司黨支部與業委會、社區三方聯動,打通政治引領和群眾服務的“最後100米”。

湖州在鐵路新村開展“紅色物業”黨建試點的基礎上,在衣裳街區建立黨群綜合服務中心,成立街區“紅色聯盟”陣地,實現了“紅色物業”從小區向街區的擴面延伸。同時,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先鋒作用,調動街道、業主委員會、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志願者等各方力量,積極探索“紅色物業”模式。成立了全市物業行業黨委,設立19個支部,實現了政府治理、社區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提升業主委員會的自治能力。目前,“紅色物業”模式已在富麗家園、金色水岸、東郡紅樹灣等十個小區全面鋪開,進一步提升了黨建引領力。

設施提升打造城市新景

年终报道 | 2019年,湖州人身边有这些改变

改造完成白魚潭路轉角綠地、紫雲路浙疏小區沿路綠地、長興路與仁皇山交叉口等10個街角“微公園”,為市民提供煥然一新的城市景象。

在向城市功能完善和品位提升大步邁進的這些年中,湖州還把“生態”作為了城市大建設的著力之筆。今年以來,完成湖州東苕溪綠道、南潯區東塘路綠道、潯烏線綠道等省級綠道建設54公里,全市累計建成綠道841公里,進一步打通了城區之間、城鄉之間路網。同時,以老城有機更新為載體,對道路、景觀、設施進行微改造,打造了10個公園式街頭景觀,安裝維護亮化燈具1.3萬餘套,真正做到讓群眾出行更便利、街景更美麗、夜景更靚麗。

住房保障高效推進

年终报道 | 2019年,湖州人身边有这些改变

7月13日,《湖州中心城區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實施細則》出臺,將中心城區公租房申請的人均准入收入線從4.5萬元提高到4.9萬元。

《湖州中心城區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實施細則》出臺,使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得到住房保障。在公租房申請上實現申請審核全流程7個工作日內辦結。出臺了《保障房小區物業服務考核辦法》,提升小區管理專業化、規範化。此外,今年全市棚戶區改造開工、基本建成、竣工、交付4028套、8472套、11168套、6500套,住房保障受益覆蓋率達26%以上,讓更多的弱勢群體有了家的歸宿,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實處

年终报道 | 2019年,湖州人身边有这些改变

8月5日,針對辦理汙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核發“流程繁、材料多、費用高”等難點堵點問題,創新採用承諾制審批,實現承諾即辦、當場發證,極大提高審批效率。

今年以來,湖州圍繞群眾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標,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不斷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能力,創新工作方法。建立了施工圖審查“豁免清單”,70%的項目可在承諾後豁免審查,直接落地施工,項目開工時間平均提前至少40天以上。建設領域142個審批事項,已全面實現100%網上申報、100%網上審批,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群眾少跑。創新推出“老小區加裝電梯”“施工許可多合一審批”等自創“一件事”品牌,切實提升辦事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優質建築再獲“魯班獎”

年终报道 | 2019年,湖州人身边有这些改变

11月21日,中國建築業協會公佈2018-2019年度第二批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名單,湖州華煜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湖州銀行、湖州市財政開發公司聯建業務用房”榜上有名。

近年來,湖州狠抓質量提升,大力培育高水平的現代建築企業,三年累計培育了大東吳、華煜等5家特級企業,新增數量排名全省第一。針對住宅工程裂縫、滲漏水、裝飾裝修等問題,多次調研並修訂《湖州市建築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暫行規定》,全面加強住宅工程質量管理。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建築業產值 535.16億元,同比增長4.4%,增幅列全省第二。同時,推出了建設工程綜合保險試點工作,為企業釋放資金3.4億元,有力減輕了企業負擔。

“三服務”做深做優做實

年终报道 | 2019年,湖州人身边有这些改变

市質監站通過對接項目、對接節點、對接難題“三對接”,創新開展質量、安全、監管“三同步”,相繼出臺10餘項提升監管效能、優化服務水平的制度措施。

今年以來,湖州全面啟動“三服務”工作,切實解決好“群眾最期盼、企業最關心、社會最關注、發展最需要、攻堅最困難”的問題。針對物業管理、房屋滲漏、小區電梯安全等突出問題,清單式、項目化分解落實整改,確保問題攻堅抓早抓實,取得實效。

整治行動提升居住環境

年终报道 | 2019年,湖州人身边有这些改变

11月28日,湖州首部多元產權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正式交付使用,圓了12戶居民的“電梯夢”。

今年以來,結合城鄉人居環境“百日攻堅行動”,湖州在充分保持老城區整體城市肌理、風貌的基礎上,對72個“準物業”小區和97個拆遷安置小區整治提升。目前,實施標準規範車位和新增車位5215個;開展“安裝萬盞燈,點亮回家路”行動,完成1萬盞樓道燈安裝,維護1萬盞,照亮6萬居民回家暖心路;解決滲漏水4701戶,讓群眾的人居“痛點”逐漸變成幸福“亮點”。

小城鎮環境整治圓滿收官

年终报道 | 2019年,湖州人身边有这些改变

12月24日,湖州市新時代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全面落實新時代“三美”建設的工作任務,持續擦亮“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金名片。

自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啟動以來,湖州市依託“8+X”項目載體,著力提升小城鎮承載力、集聚力和輻射力,全市115個小城鎮完成投資10.78億元、完成項目2183個,共44個小城鎮被評為省級樣板,樣板比例位列全省第三,連續2年被評為優秀設區市,優秀區縣比例全省第一。接下來,湖州將以44個建制鎮(不含城關鎮)、鄉、獨立於城區的街道為主要對象,圍繞“十個一”和“六個美”的要求,全面推進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

……

年终报道 | 2019年,湖州人身边有这些改变

明年,湖州將有哪些變化?

加速推進南太湖城市CBD、湖山大道、濱湖高中等工程以及“五橫三縱”骨幹交通體系。啟動44個美麗城鎮建設、13個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完成9個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驗收。

在四分類的基礎上,擴面至大件垃圾、園林垃圾、裝修垃圾,將蓄電池等工業垃圾納入強制分類體系。全市新改建供水管網100公里、城鎮汙水管網150公里,完成150個汙水零直排小區創建。完成“三改”500萬平方米,實現800餘萬方存量違建基本清零。

培育打造100個“紅色物業”示範小區(點),完成中心城區5000戶小區住宅滲漏維修。全市新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500套,竣工1244套,新增公租房保障家庭800戶。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再精簡10%以上,審批材料再壓縮30%以上。具備條件的項目“五色工地”創建實現全覆蓋。

建成房屋徵收監管平臺、智慧工地監管平臺、垃圾分類智慧化管理平臺(一期)等。抓好工程建設和安全監管。積極開展減桶試點、文明作業等工作。

進一步健全房地產市場長效監管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培育1至2個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力爭建築業總產值衝千億。積極推動綠色金融與綠色建築協同發展。

年终报道 | 2019年,湖州人身边有这些改变

年年有魚

2019年12月,攝於南潯區菱湖鎮

攝影:唐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