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是否有足夠的底氣讓歐美國家不得不買,競爭力確實如此之強嗎?

價投相對論


沒錢還花唄借唄怎麼辦,高價賣手機,就來微回收!讓你的舊機有用武之地

事實就是華為在全球的競爭力是真的非常強!而且在很多領域都是名列前茅,所以歐美國家不得不用華為的技術、設備。

華為的“新一代刀片式基站解決方案與大規模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當年,華為就是靠餘承東搞出來的分佈式基站端了愛立信的老窩,而如今華為升級款刀片式基站可以說無論是創新度還是整體水平都是在全球領先水準。

華為的光伏逆變器同樣做到了全球第一,光伏逆變器就是發電的,華為的企業級存儲中國第一,在全球市場排名前四。華為的海底通信光纜同樣做到了全球前四,前段時間,聯通南美洲和非洲6000公里的光纜就是華為修建的。

華為海思的安防芯片已經佔據了該領域80%以上市場份額,而海思也成為全球前五的半導體公司!華為更是以24.7%的市場份額,成為排名第一的通信電源供應商。除了這些之外,在高端路由器、服務器、華為雲方面,華為的競爭力也很強。

而華為也是唯一一家可以把5G和微波做得更好的公司。如今的5G基帶,華為更是領先高通一代!

所以你說,歐美國家會放棄國家利益,棄用華為嗎?要知道歐洲可是有三分之一的基站是華為建的,換其他人來搞,又是一筆大開銷哦!


微回收


感謝您的閱讀!

任正非氣定神閒,“歐美國家一定會買,而且不得不買!因為華為設備是它們非賣不可的!”有的人說,任正非是在“吹牛皮”,這是在給華為臉上貼金。事實上,華為技術遠沒有到歐美國家不得不買的地步。那麼,任正非真的在吹牛嗎?和餘承東一樣,都是靠一張大嘴嗎?


顯然並不是!我們看看華為在5G方面的成就,看看到底華為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底氣。我們舉例說明。

第一例:關於5G網絡測試。

印度電Bharti Airtel與華為在印度,進行5G基站網速測試,傳送數據數率超過3Gb/秒(約384MB/s);華為在意大利測試的2.7Gb/秒(345MB/s);在日本測試的速度為4.52Gbps。

我們在看看諾基亞的測試,與英國運營商最高700Mbps的測試結果;而美國AT&T 的5GE網絡約195Mbps。我相信這種測試的速度對比,已經說明了問題。

在看一張圖:在NSA測試整體完成情況中,華為中興中國信科集團完成了非獨立組網頻段測試內容。而諾基亞愛立信只完成了大部分測試內容。


第二例:關於5G基站芯片。

華為發佈了全球第1款5G 基站核心芯片——華為天罡,這款芯片的集成度非常的高,而且在算力,頻譜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突破。比如說它實現2.5倍運算能力的提升,單芯片可控制高達業界最高的64路通道,支持200兆運營商頻譜帶寬。

同樣因為這款芯片,會給5G基站尺寸帶來50%的縮小,重量上也減輕了23%,功耗上節省了21%,可以說,不但比4G基站在空間上更小,而且節省時間,解決了成本高等問題。


第三例:華為在微波上的成就。

微博是什麼?微博就是毫米波,它是一種通過微基站的短距離高速傳播。在武技環境下信號傳給基站,它需要兩種方式,第1種方式是光纖寬帶傳送,第2種方式是微波傳送。目前隨著微博技術的發展,微波已經進入了10Gbps時代。想一想用微波替代了光纖,我們就減少了安裝光纖的成本。

而華為的RTN微波系列技術,就是融合了華為的多年深耕,能夠達到10Gbps大帶寬、50us低時延和5G時代的多業務承載需求。而這是很多國家很難超越的。

三個例子只是華為的冰山一角,我們很難窺其全貌。在華為,研發人員達到了8萬人左右,在華為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

這些只是要說明的是:華為確實有底氣,這也是任正非,可以斬釘截鐵的說:西方國家必買華為技術不可。


LeoGo科技


不是華為人,但在這個行業做了20多年,參與國際多個SDO標準組織研究活動,看到和經歷的不少。實話說,在90年代末,華為已成長為行內讓人關注的企業,2003年,思科中國已有人專門盯蹤華為技術動態。通信技術經歷了傳統數字通信、數據通信、IT通信、ICT、軟交換、IMS、網絡分組化、軟件化、虛擬化、開源化這一歷程,中間各類新湧現的技術相互交織競爭和融合,還有各種跨界,企業每一步判斷錯走錯就是一次滑鐵盧,生生死死,當年趾高氣昂的北電、朗訊、諾基亞、阿爾卡特諸多眾神就是倒在戰略偏差上,活下來的他們靠的是先發優勢,但現在已不復存在了。華為是一步步走來的,不是爆發式成功,有長期積累,這是他們的底氣之一;華為具有全網、端到端技術產品能力,其它公司不具備,這是華為底氣之二;而且已經形成了技術優勢和引領地位,在產業鏈話語權強,這是底氣之三。至於芯片,是否擁有不是判斷技術高低的唯一,美國四五十年代就已形成產業,芯片屬微電子半導體領域,不應是華為的擅長,華為仍對外部芯片廠商有強烈的需求,但雙方相互依賴,唇亡齒寒。

華為令我感到神奇的是他們有一種什麼結構的智囊團隊,使其能夠大手筆投入又不發生大的踏空?實際上在通信行業做到2年以上技術方向預測是很難的;

華為作為面相運營商市場的成熟系統設備廠商(當然還有面向非運營商的數據產品),到面向普通個人終端產品,是如何做好這一角色兼顧轉換的?一個十幾萬人、基因已固化的大公司同樣很難做到的,這是任正非高明支出。


jsrcdj


牛逼啥,思科離開了中國依舊世界第一,谷歌離開了中國依舊世界第一,我們要承認不足,在沒有十足底氣和功力前不要過嘴癮,腳踏實地,讓國際檢驗,然後在國內自然水到渠成,國外走不出去,就想著在國人升上榨取


邵205915330


目前來看的話,華為的產品主要競爭力在於效率,價格層面,核心技術方面根據英國通信方面的工作人員表示,其實是有一定的優勢,尤其是相比諾基亞和愛立信來說,但並不是說是有著絕對的領先!



首先我們要了解,華為在5g國際上的對手,大概分為諾基亞愛立信以及高通等等。這其中高通在技術上確實是非常強勢,而5g的很多標準也都是由高通所提出的,華為目前手裡只握著一個短碼的標準。

而在通信基站層面還要面臨著諾基亞以及愛立信等等的競爭,還有目前的絕對優勢在於安裝的效率以及成本問題這一點事,諾基亞和愛立信所不能企及的,這還是來源於我們,本國的體系比較完整,能夠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成本來研發產品。



與此同時,華為在基站的建設速度上面也是要領先其他對手一大截,這也與我們國內的行事效率有關係。也是為什麼華為一再強調,其他國家拒絕華為,就是拒絕更好的技術以及成本更低的科技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目前的基站還沒有對愛立信以及諾基亞產生嚴重的威脅,也並沒有在技術上的大幅度領先,這就導致了,在國際複雜的因素之下,很多國家可能會放棄華為,而即便愛立信和諾基亞可能價格更高,效率更低,但綜合來說的話性能還是可以用的。



所以就目前來看的話,華為還是達不到這樣的水平,也達不到,如同美國芯片或者說是軟件操作系統那樣絕對的霸主地位,這還是需要後面很長時間的研發投入和持續努力。


互聯網的放大鏡


現在,至少當前,沒有企業有這個實力!

客觀地說,響應美國抵制華為的國家,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說,抵制行為無可厚非!

那些所謂相信華為的國家,要麼真的和我們是盟友,要麼都是些貪圖小利的愚昧之徒!華為作為一家中國企業,尤其從事的是通訊基礎設施,任何非中國盟國的國家都不得不無理由的懷疑和拒絕華為。這確實是從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出發。

但同樣的,隨著我國的發展,我國同樣需要對非本國的相關行業企業保持警惕和防範。相關國家只要保持足夠的投入,通訊方面的發展上可能會有一定損失,一定延緩,但最終可以導致華為多年的全球佈局失敗,通訊行業標準分裂,華為無法一家獨大。

事實上,華為應該重新放低身段臥薪嚐膽。讓所有人對華為放鬆警惕,遠離風口浪尖。深藏不漏才是真的高手!

真正希望民族企業能發展更好的人民群眾,不應該盲目自大,飽含民族情緒的做著所謂“力挺華為”的事。要懂得怎麼保護和支持!三分鼓勵七分鞭笞!

對華為這樣的企業,不一定每年都要收入劇增,穩健的完成全球佈局,不知不覺中讓全世界都達到離不開的程度,成為笑到最後的贏家才是目標!

其實冷靜的思考一下,再牛逼的技術,能嚇死人麼?


秋風一起夜將寒


有人回答的內容我就不贅述了,我說一點其它方面。今天流氓國家美國又針對我們13家高科技企業,把他們列入了最具競爭威脅實體清單!不可否認,對於我們這將是一個新的挑戰,一個長期存在的挑戰。不過,無需緊張,更無需惴惴不安!當下,我們該明白和把握的總體方向不要出現偏差就沒啥問題!

1.是,有新挑戰,但機遇大於挑戰!產學研深度融合下*自我生態的發展和創新是復興大業之歷史需要*!請不要忘記我們才是佔全球有效市場四分之一的最大市場!

2.一個沒有權利的貨幣參與到國際資本,只有利益不斷被壓榨的結局!根本上說美國用一切虛偽無恥手段包括軍事,都是在為美元維持霸權提供支持!

3.其實美國製造業沒了,高科技企業也有被中國企業逐漸取代的趨勢。事實上美國就剩下那個史上最大的泡泡股市+平衡通脹和維持日常生活的搶錢債市,美其名曰金融業,我呸,不就是縮表和QE。一個被華爾街騙子們掌控的國家,是沒有前途得!

4.無論如何,第四次工業革命一定要發生在中國。產學研深度融合特別重要。第四次工業革命是歷史給我們的一次重大機遇,抓住了重回世界之巔,一旦猶豫不定,左顧右盼,瞻前顧後,機遇就會稍縱即逝,那以後就麻煩大了!望全體國民共勉之!但要時刻提防CIA在國內代理人僱傭的黑絲擾亂心智!


小木同學


華為確實沒底氣,畢竟華為手機也不是必需品,歐美國家還是有其他手機品牌的;而你要說華為通訊設備的話,即使不買,還是要交專利費或者簽訂專利交叉授權的。華為17%,Nokia13%,LG和愛立信各佔12%,三星11%,高通10%,中興9%,大唐和英特爾各佔5%,夏普4%,其他剩餘2%。這些數據足以表現出華為在5G標準必要專利中的地位,而且有些專利是“跳不過”的。

隨著我國的發展,我國同樣需要對非本國的相關行業企業保持警惕和防範。相關國家只要保持足夠的投入,通訊方面的發展上可能會有一定損失,一定延緩,但最終可以導致華為多年的全球佈局失敗,通訊行業標準分裂,華為無法一家獨大。事實上,華為應該重新放低身段臥薪嚐膽。讓所有人對華為放鬆警惕,遠離風口浪尖。深藏不漏才是真的高手!

就近期華為的發佈會和對外界傳遞的消息來看,華為當下5G產品的競爭力的確是非常的強的,就是不知道其他的歐美巨頭會拿出什麼樣的產品來和華為打對臺了,如果沒有什麼可以鎮住場子的產品,真的會讓歐美的運營商不得不買了。


飛帆達科技


也不一定的!

一是華為不是無敵的,世界上是有競爭對手的,只不過華為做得更好更便宜,但不一定是最好!注意不一定是最好,只是性價比最高。如果老外舍得花錢,其實可以不用華為,就是要多花錢。就像伊朗的石油便宜,但外國公司還是會乖乖不敢買,寧可多花錢從其他國家進口。

二是如果鐵心打擊中國和華為,美帝他們可以不建或緩建5g網絡的,或者像現在一樣弄個四代半先湊合著用。為什麼一定要建5g呢?就如他們可以不建高鐵一樣,照樣可以過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華為在美國上市,變成集體企業,要損失美國人民就不答應了。

聯想就是典範!不要黑聯想,活下來才是硬道理!

這是元月份的回答,現在五月份了,美國製裁華為了,但美國依然要建5G,說明沒有華為美國也一樣能建5G。


王某某08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暫時來看,華為是有足夠的底氣讓歐美國家不得不買的,這塊競爭力的確是比較強的。

一直在通信業裡混了20年,也在移動通信這塊混了10年,不得不說,看到了華為推出的這些芯片和基站還是比較震撼的。

  • 華為的5G AAU可以做到體積是同類產品的50%,重量降低23%,能耗減少21%,這對於全世界的通信運營商都有則致命的吸引力。原來業內的5G AAU的體積太大,重量太重,對於鐵塔、抱杆這些支撐的基礎的壓力都是非常大的,也讓安裝變得非常困難,後期維護的難度也非常大,一直是運營商對於5G的設備不滿的地方。另外一點就是能耗,5G AAU的高能耗也是運營商很頭疼的,很多地方新上5G設備需要重新對整個機房的電力系統進行改造,而現在就省去這筆費用了,還有日後的電費。這兩點加起來,實在是太對運營商的胃口了。

  • 華為推出的5G微波基站也是一款有競爭力的產品,對於缺少光纖資源,佈設光纖困難的歐美等國運營商來說,這個吸引力也是非常大的。

  • 如果高通和Intel沒有新的基帶芯片問世的話,華為目前的balong5000基帶芯片就是當下最強大的5G基帶了,性能很大程度上是遠超高通的x50了。

其實這個還不是最狠的,最狠的地方其實在於華為的提出的重構網絡。

對於這點,簡直是要了通信製造業的命,華為真狠。做為世界第一大通信製造業企業,對自己的"根"下手,一點兒都不手軟。


重構網絡這4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通信製造業聽到這四個字都是非常非常害怕的。

這個基於白盒化、開源化的重構網絡,歐美的通信製造業巨頭是不願意聽到這四個字的,不過全世界的運營商都是非常喜歡的。

華為如果真的是下決心搞這個,就真的沒有運營商可以下決心拒絕華為了。

簡單的舉個例子:原來的通信設備相當於你買電腦必須買裝好了系統的品牌機,價格是比較貴的,現在可以去市場上買散片自己拼湊一個組裝機,這個價格區別可就太大了。

歐美的企業畢竟是私企,如果拒絕華為,5G成本就會激增,而這部分成本要麼國家補助,不過這種補助也是靠國民的稅收,要麼就是漲價,也是壓在國民身上。

歐美的老百姓會接收這種成本的轉移嗎?還是歐美的其他行業可以承載這種5G成本的上升?這些都決定了,華為的5G之路是可以靠著技術硬拼出一條路的,最近華為的一系列發佈會對於運營商的廣告效應還是非常強的。不知道諾基亞、愛立信、三星、高通這些巨頭們會如何回應了,估計也得拿出來點兒東西鎮鎮場子了....

總而言之,就近期華為的發佈會和對外界傳遞的消息來看,華為當下5G產品的競爭力的確是非常的強的,就是不知道其他的歐美巨頭會拿出什麼樣的產品來和華為打對臺了,如果沒有什麼可以鎮住場子的產品,真的會讓歐美的運營商不得不買了。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