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7旬老人,爬树割漆30年,1斤卖到500元,叹后继无人


图片上这位高空作业的老人叫孙明旺,今年72岁,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钟多街道钟坨村农民,3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着一门古老的手艺——上树割生漆,他说这老手艺很累、很脏,但很赚钱,让自己一直停不下来。

夏季每天清晨,孙大爷佝偻着身躯,背着割漆的工具,步行着进入到大山深处,开始割漆工作,在当地人们把这种行头叫做“割漆匠”。

老人每天进行着这些高空作业,72岁的人啦,我们真有点担心。

割漆前,要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需在漆树上进行绑道、刨皮,为开漆口放水。绑道,就是用竹子条缠绕在树身上,方便他上树;刨皮,就是把漆树的老皮去掉割口放水。之后等待5天,才能开始正式割漆。

孙大爷把放水后的割口放置专门的收漆工具,每割一刀口就插上一个专用的贝壳,让漆树液滴落到漆瓢中,等上3个小时,就开始收漆。

刚流出的漆液呈灰乳色,与空气接触后氧化变成栗壳色,干后呈褐色。“白赛雪,红似血,黑如铁”,就是说天然漆从液体状态到氧化干固后,色泽由浅到深,最后形成坚固的漆膜的过程。这就是古时候用做家具上的大漆,在古时有这样的说法:“凡漆不言色者皆黑。”

30多年来,孙明旺在漆树间往返穿梭,也乐此不疲。他说,割漆这活是“百里千刀一斤漆”,说的就是这个行业的难辛。孙明旺割漆比较辛苦,虽然生漆价格卖到500元每斤,但他说,割漆人没有贩子贩漆人赚的多,就像养猪的人,没有贩猪人挣得多一样,不过自己只会挣割漆的钱。


现在他说自己老了,腿脚没有以前利索了,割漆的时候省去“绑道”这个工序,因为尽管上树的时候,脚能踏在"绑道"上工作,但还是危险的。现在因为割漆人少了,他就专拣好上的树来割,这样能堆在树上省些力气,也安全些。

孙明旺说,碰到好的年份,一年能割150斤左右的生漆,每年都有生漆贩子上门收购,现在生漆价格涨到500块钱一斤了,一年下来能赚七八万元,对他这个老农民来说,已经心满意足了。

老人毕竟70多岁了,感叹自己再干不了几年了,可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着这个又脏又累的活了,自己想续个徒弟,也是苦于无人,好端端的老手艺就要失传了。大家怎么看待呢? 【看百姓故事,关注黄泥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