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閉症是對父母的懲罰嗎?

candify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答案是否定的,我覺得自閉症不是對父母的懲罰,相反我覺得它是對父母的一種歷練,一種修行。

自閉症是一種疾病,需要關愛,需要治療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到底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是一種兒童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其症狀主要表現為患兒社會功能和語言溝通缺陷、異常狹窄的興趣和行為,可持續終身。既然它是一種病,就沒有懲罰之說,你能說,孩子生病是對你的懲罰嗎?

答案肯定是不能,在人的一生中,會遭遇大大小小的疾病,只不過有的病可以治癒,有的病不可以治癒。既然是病,就有治病這個說法。

孩子得了自閉症,作為父母的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發現孩子有異常情況時,我們要尋求醫生的幫助,去專業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

二、擺平心態,讓自己的情緒保持平和。

很多家長在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以後就開始怨天尤人,埋怨自己為什麼遇到這麼個討債的孩子,覺得自己的孩子生來就是為了折磨自己的,就像題目中所提到的一樣,他們會認為這是對父母的一種懲罰。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本來孩子患病已經很可憐了,如果遭到自己父母的冷漠對待,他們會更加難過。


三、用心陪孩子進行康復訓練,幫助孩子儘快適應社會。

對於家長們來說,無論自己的孩子健康與否,他們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有的家長為了帶孩子做康復訓練,每天會乘坐三個小時的公交車就為了那一個小時的康復訓練,他們這樣不辭辛苦為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改變。康復訓練是一定要做的,家裡如果離康復機構比較近康復起來比較方便,如果家裡離康復機構比較遠,可以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做一些簡單的康復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我們要用心發現孩子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變得自信起來。

四、耐心等待,靜待花開,樂觀積極的面對每一天。

孩子擁有自閉症,作為家長要時時刻刻向孩子傳遞樂觀積極的心態,自閉症孩子的進步雖然小,但是還是有進步的,我們可以這個過程看成是牽著蝸牛去散步的過程,你也可以把這段奇特的過程看成是上帝對你和孩子特殊的饋贈,有些東西既然我們無法改變,那我們就要學會樂觀接受。“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相信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收穫自己所想要的東西。

關注大賽爸爸,育兒路上與您同行。


大賽爸爸說


我兒子就是自閉症,我不覺得是懲罰,也許是救贖也說不準呢?!雖然我有時候會說,你就是老天爺派來折磨媽媽的,但是,如果我兒子丟了,那我的餘生也不會有任何快樂可言了!所以我祈求上蒼,千萬別讓我兒子走失,無論他多大年紀,只要在我身邊就好!他在我身邊我還能吃能睡,能開心快樂!否則我不會再有任何單純的歡樂了!人生本來就是個很大的奧秘,冥冥之中老天爺早已經給你安排好了,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終將失去!有些事最後不一定按你認為的那樣發展,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只有內心強大,寬容待人,方是人間正道。老天爺讓你到人世走一遭,給你不同的心路歷程,有的人承受不住,有的人能看開一切,這就是區別。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卻一輩子都看不開,多麼玄妙啊。


呀葫蘆


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你自己要想辦法打開一扇窗。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更談不上懲罰。世界上那麼多自閉症天才兒童不是一樣有一對愛他的父母嗎。我講一件我自己經歷的事,有一次去旅行跟著一個旅行團,車裡有兩個老人的對話讓我很感觸。一個阿姨說我這輩子好慘兒子天生就是腦癱,伺候他二十多年還是去世了,我這才有機會出來轉轉。另一個阿姨聽著她的講述,並沒有很同情的樣子,反而很羨慕地說,你慶幸你有這樣一個讓你省心的孩子吧。我的兒子到很聰明,但是從小到大給我惹是生非,把家裡的財產全都敗光了,如今終於進監獄了,我的有生之年怕是出不來了。我終於可以不用過心驚膽戰的日子了。沒有人能懲罰你,只有你自己。敢於面對事實、接受它,總會有改變的機會。


致慧


這樣的問題真的很殘忍。

實際上我是這麼看的,孩子的自閉症在某個程度上,是整個家族,多代創傷,家族精神問題的一個出口。它如果要被描述成懲罰——是一整個家族的業力所致。

比如說,我接待過的一個自閉症諮詢。

孩子的自閉症很明顯是由於家庭的疏忽導致的。因為孩子一出生到一歲多都還是健康的,眼神靈動,和父母家人都是有交流的。然而千不該萬不該,她很快又懷孕了,而這次懷孕帶來了很大的危機,出於一些特殊情況,她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給自己的母親帶。而她的母親還在上班,是職業女性。基本上就是把孩子託付給了一個老家來的保母,自己仍然忙進忙出。

再後來,外婆因為特別忙,就讓保母把孩子帶回了老家一段時間,等孩子再回到外婆家,一切漸漸的不對勁了。孩子眼神變得呆滯,表情冷漠,行動非常僵硬而畏縮。對外界的正常反應和互動都消失了。

然後他終於回到了父母身邊,父母帶他看醫生,看了很多醫院,都確診是自閉症。孩子經過治療,有逐步的好轉,但是花費了巨大的代價。

孩子家庭來找我諮詢的時候,我詳細小心地問了他們家族的情況。我特別覺得奇怪的是:“通常外婆都會很喜歡孩子,為啥你媽媽這樣不在乎孩子呢?”媽媽坦然說,她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而她丈夫,也就是孩子的父親,也是從小受到家族的冷漠與忽視的。

而外婆之所以可以輕易把孩子交給保姆帶走,是因為她覺得自己從小也是東家飯西家奶,混著長大的,小孩子小時候無所謂。

我個人當時就覺得,其實,是爺爺奶奶外婆身上,包括父母身上的情感創傷,合併成一個綜合,投射在這個孩子身上,並且被他感受到了。在多次被家庭隨意“拋棄”的過程中,孩子因為痛苦,而封閉了自己的感官。


陳嵐的女拳


凌晨一點,我被一條略顯沉重的後臺留言消散了睡意,留言來自於一位自閉症孩子的爸爸

這麼晚打擾你抱歉,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傾訴。

又怕把負能量傳染給本已夠脆弱的家人。現在能想到的就只有您了……

今天是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的4個月零17天。我承認我也快撐不住了,

但面對一提到孩子就會流淚的妻子,我就覺得對不起她。

承諾給她好的生活、好的未來,現在卻……

我知道,我是男人!無論怎樣,為了這個家,我都不能倒下……

不好意思囉嗦得有點多……

希望能在你那獲得一些減輕壓力的方法。

為妻子也為我自己,希望能獲得一些力量。

看完留言,我除了感動於他的堅強,他的擔當之外,更多的是自責。


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竟全然忽略了這些經歷了痛苦與絕望的大人心理上的感受。


忘了他們才是最最需要慰藉的人……是啊,他們除了要承受來自社會、經濟等多方面的壓力,還要面臨無法調節的壓抑情緒。



這樣一來,不但嚴重影響身心健康,例如會出現早衰、生理機能減退、人際關係和社會適應障礙、家庭問題等,同時家長的壓力會影響自信心和行為的正確性,從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兒童的訓練效果


所以本期,熊醫生想要分享幾點針對自閉症兒童家庭如何緩解壓力的方法,無論你是想給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們帶去慰藉的善良的人


還是……那個正需要被理解被安慰的人,請耐心關注以下的內容:



1、接納現實

關於接納現實,對於我們這並不容易

但這是能夠獲得更多精神力量的前提

孩子有自閉症,這個病目前不能治癒,這確實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但我們還是得接受它,要知道,正視問題是改善現狀的首要一步

然後,才能思考如何改變困境,才能正確樹立如何戰勝它的心境


另外,請摒棄掉錯誤的內疚心態,要知道,自閉症的產生絕大多時候並不是家長造成的,不必過於自責


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尋求幫助和配合治療


2、合理制定目標


在孩子的干預過程中,醫生大多會要求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


S.M.A.R.T原則:具體的、可衡量的、可達到的、相關的、有截止時間的


因為家長才是最瞭解孩子的人,但倘若目標制定過高,很容易因為達不到目標而產生挫敗感,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而目標合理的話,經過家人和醫療機構一定的努力,更容易達到,孩子的進步也能給其家庭帶來更好的強化,形成良性循環


如果一味追求高效,那麼這樣會在無形中給孩子造成高強度的壓力,最後只會更加影響孩子的改善進度



3、自我調節

自閉症是一場持久戰,持續終生。

我們需要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

因此我們必須培養豁達的人生觀。

要知道除了孩子,我們還有愛自己的爸媽、朋友、伴侶。

我們也需要留一些時間給自己,用這些時間來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

發展一份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健身,烹飪,園藝,閱讀,旅行等等…



4、適當放鬆

如果有時你感覺到了無法釋懷的壓力,不妨適當放鬆。

讓最信任的家人幫你照看幾天孩子,這不是逃避,這是為了更好的投入戰鬥。

適當的尋找能夠傾訴的朋友和家人,兩個人或者幾個人分擔壓力,遠遠比一個人獨立承擔好得多。心理學家表示:傾訴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排壓


生活雖不像它看上去那麼順風順水,但也並不會像我們想象得那麼千難萬阻。

就像有句話說的:人生,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熊醫生堅信:自閉症孩子的未來會更好!


成都熊阿姨


孩子診斷之初,我也認為是對我們的懲罰,但是這懲罰有點莫名其妙,畢竟我們全家往上數八輩都勤勞善良老實本分。

我也不想違心地說是上帝的恩賜,是為了讓我們更強大啥啥啥的。如果是為了歷練我們,我認為有除此以外的一萬種方式。

畢竟,在康復融合的道路上, 那種艱難為難委屈無奈……,不是普通家庭能想象的。

如果我的孩子是個健康的普通孩子,也許現在我就不用全職在家,提著精神絞盡腦汁給他干預康復,而是像我朋友圈裡那些人一樣在工作上風生水起,為自己的理想努力打拼。我們的積蓄也不會這麼快見底,讓之前的很多美好構想都化為泡影。

現實是冰冷的。我還得自己撿柴生火把它焐熱了。

面對現實,別無他法。

找機構上課,啃專業書自己學,把所有家庭成員發動起來,加入靠譜的群體抱團取暖……

半年多了,進步顯而易見。孩子進步了,我們也進步了。

我真不想說感謝自閉症,畢竟它是一個那麼討厭可惡的疾病。

但是在給孩子康復的過程中,我們家長都變得寬容、冷靜、堅強了,我們家人甚至因此更親密更和諧了。

得與失,全在我們自己如何看待了。


北邊的海


我是一個心理諮詢師,讀過這方面很多資料,也曾經看過一位父親寫給自己自閉症兒子的書。對於自閉症這件事情,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是需要大家瞭解的:

1、孩子自閉症不是父母的錯!很多人可能誤以為自閉症是父母教養不到位所導致的,但是科學研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研究發現自閉症的成因是基因出現了問題和父母教養的關係不大。關於這一說法大家可以從《華人育兒百科》和《DK家庭醫生》中獲得。

2、自閉症的治療以行為治療為主。如果有合併綜合徵,比如多動,焦慮,抑鬱等症狀才需要輔助藥物治療。早期治療對於自閉症兒童非常重要,所以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有自閉症傾向,一定要儘快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研究發現自閉症兒童接受合適且積極的治療後,90%可獲得明顯改善,早發現早期介入十分重要,目前醫學界對自閉症的瞭解還很有限,對自閉症的治療也眾說紛紜,父母可以在網上搜集其他父母的治療心得作為參考,同時也建議要規律的在醫療體系中對病情進行追蹤,並多和醫生討論。

3、照顧自閉症兒童是一場長期的挑戰,需要全家一起投入支持並協助孩子,父母也需要適時舒緩自己的壓力,適當休息放鬆和求助。建議尋找自閉症家長群或者志願群體加入,可以起到減壓和相互扶持的作用。

家長和老師持之以恆的反覆教導是很重要的,也許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但只要持之以恆,未來一定會看見孩子階梯式的進步。

自閉症孩子的父母確實非常痛苦,但是如果自己還認為這是一種懲罰,如何有更好的心態面對孩子呢?也許這恰恰是為當事人打開了通往另外一個世界的門。

我曾經看《越戰越勇》的時候見過一個自閉症的媽媽,她的兒子已經三十多歲了,從孩子三歲發現自閉症,丈夫就和她離婚了,她獨自一人帶著孩子,為了給孩子治病,辭去了之前的工作,聽說彈鋼琴對孩子好,就開始學習彈鋼琴教孩子,現在她的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並且可以給媽媽加油。

心理學認為在事情固定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我們的想法,就可以改變我們的情緒。如果我們認為是懲罰,勢必會感覺挫敗,無助甚至是內疚。可是如果我們認為是另一個機會,至少我們會放鬆一些。

為了孩子和自己,希望您能慎重選擇自己的想法。


三寶美媽


先我們要知道自閉症是怎樣產生的,自古以都有胎教的說法,太太懷孕後,先生或家庭乃至整個家族要給孕婦營造一個溫馨的環境,使她能夠休息好、營養好,不能吵到她,如果這樣做就能會生出一個健康的嬰兒。如果孕婦每天都要生氣、抱怨、發怒,甚至夫妻之間、婆媳之間爭吵打架,家庭關係破裂,那麼生出來的嬰兒就會出問題,因為當孕婦生氣發怒的時候大腦會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有毒的分泌物會迅速進入血液,通過血液流入胎盤中,使胎兒就受到毒害,很多腦癱、自閉症或是大腦神經遞質代謝異常的孩子,大多都是樣造成的,所以說孩子自閉症是對父母的懲罰嗎?這句話多少是有道理的,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就獲得多少回報,夫妻互相爭吵那就會有因果,特別在孕育嬰兒這方面是比較靈的。因此在這裡面就想告誡大家結婚之前一定要化掉稟性,男女都要化掉稟性,把天性化出來,家庭就會和睦,就能生出神童,古語有云:天清地寧生個孩子賽神童。天清就指的父親一定要化秉性,地寧就是指母親一定要化秉性,父母都畫了秉性,生出來的孩子就是神童。大家都知道天津神童李尚榮,可以說李尚榮基就是這樣誕生出來的。


家和子貴教育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裡有一段話讓我深以為然——“你小的時候,我常帶你去劇場看戲,去公園裡餵鴨子,在廚房裡揉麵團,到野地裡玩泥巴、採野花、抓蚱蜢、放風箏,在花園裡養薄荷、種黃瓜,去萊茵河騎單車遠行。現在你大了,自己去走巴塞羅納,看建築,看雕塑。安德烈,我和席慕蓉的看法是一致的: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

好的父母,都懂得怎樣和孩子一起玩。親子暢銷書作家葉萱通過自己的經歷分享了在陪伴孩子玩的過程中實現對孩子的教育的經驗。《和孩子一起玩,是最好的陪伴》的作者葉萱有著多重身份,當老師、開書店、帶兩個孩子、寫書、上電視節目……在多重身份中游刃有餘。

現代社會中困惑大多數家長的問題,如:幼小銜接、習慣養成、情緒管理、親子溝通、二寶關係等葉萱都在《和孩子一起玩,是最好的陪伴》中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和孩子一起玩,是最好的陪伴》主要傳遞了三個觀點:

1. 陪伴,是最好的教養方式

“對父母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取得怎樣的成就,我的孩子——而是你深知所愛、勇於嘗試、堅持思考,並能從中得到快樂。”

很多父母因為工作性質或者其他各種原因可能無法做到對孩子長時間的陪伴,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不可小覷,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父母對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有些父母雖然跟孩子同在一個屋簷下,但是雙方缺乏互動交流,可能父母在玩自己的手機,可能加班加點趕工作進程,可能在和友人煲電話粥……這個時候的父母雖然在孩子身邊,但你們是隔絕的,這不過是種自欺欺人的陪伴罷了,但時間不會撒謊,你和孩子的關係是由你的言行舉止決定的,不要等親子關係劍拔弩張才開始抱怨和反思。

即使陪伴孩子的時間有限,我們還是可以充分利用寶貴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玩,去郊外看看松濤麥浪,聽聽蟬鳴蛙叫;去博物館看看歷史文物,沉浸在文化中;去聽聽音樂會,讓音樂滋養我們的心靈……世界很大,孩子要多去看看,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陪著孩子去體驗活色生香的世界。

葉萱熱愛閱讀,家裡到處都是書籍,有了孩子以後,也為兩個孩子準備了在家裡隨手可以閱讀的書籍,看著媽媽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中,孩子也對圖書越來越感興趣,雖然沒有可以培養,但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讓閱讀的根在孩子的心靈裡紮根更深。調皮的小孩子時間到了就拿本書津津有味的閱讀,弟弟還會纏著姐姐要聽故事,多麼溫馨有愛的一幕啊。

2. 玩耍,是最好的教育途徑

“相比做學霸,我更希望你們能先從玩耍中獲取學習的樂趣與動力。因為,那是活生生的世界,而不僅是書本里的平面道理。也是因為,活色生香的未來。”

小孩子對世界的認知,都是在玩耍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他們會在玩耍的過程中主動思考、探索嘗試,無意間培養和鍛造了好奇心、專注力、理解力和創造力。所有這些能力,又是上學以後必不可少的基礎,似乎沒有刻意培養,但又確實無時無刻都在培養。

比起苦口婆心的嘮叨,孩子自己從玩耍中可以學到更多生動有趣的知識,在玩耍中隨意自在的探索自然科學,在玩耍中學會如何與小夥伴和諧共處……

3. 成長,是最好的家庭禮物

“今天,父母拉著孩子的小手去看世界,是為了有一天可以站在孩子身後,放心地看他背上行囊,自己去遠方,邂逅生命之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父母能陪伴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始終不能代替他們去生活、去體驗,我們能做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去解決問題,如何去面對生活。家是孩子溫暖的港灣和堅強的後盾,用我們無私的愛陪伴孩子成長,磨鍊他們的心智,讓他們能力去迎接自己的人生,才是父母可以給予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父母子女一場,是難得的緣分和修行,在陪伴中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才不枉費這人世的美好和有趣。


椰裡晚照


首先回答一下自閉症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問題吧。從數據上看,的確是這樣的,不只是中國,全世界的自閉症診斷率都在上升,而且幅度還不低,這讓很多人恐慌,其實呢,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吧:

1、根據最新的診斷標準,把很多以前單獨歸類的類似疾病統合為自閉譜系障礙ASD,典型的自閉症只是ASD的一種,但人們往往混為一體,也造成了數據上大量增加的錯覺

2、診斷標準的改變,使得很多輕微,疑是的病例大量增加,而真正中重度的病例並沒有大量激增

3、社會對自閉症越發重視,家長的警惕也在提高,這也增加了自閉症的檢出率

總結起來就是自閉症原本就不少,只是現在誤診漏診越來越少了,相似疾病的合併診斷和輕微病例的檢出也提升了總體的人數。

對父母的懲罰?

首先自閉症的確切病因還不明確,但研究指向基因,遺傳這事本來就神秘莫測,本來就存在突變的可能,運氣而已,哪裡來得懲戒一說呢?

其次根據最新的研究,自閉症的成因可能和多基因變異有關,也許和出生後的環境有微妙的關係,但更多還是先天的因素,ASD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虐待冷漠的代言,哪裡來的懲戒一說呢?

中國人啊,喜歡逃避,喜歡把一切推給命運和因果報應,這都是自我麻痺。孩子沒有錯,家長也沒有錯,我更願意相信因為這個孩子與眾不同,需要傾注更多,而我是被老天認為更合適的人,我們之間有著緣分,所以這一生才相遇,這不是懲戒,而是恩賜。

有一個ASD的孩子的確多了很多艱辛,但父母對孩子的愛並不應該因為孩子的不同而不同,就是單純地愛著他們。而我也沒有錯過為人父的喜悅,當我牽著小手到處旅行,當我摟著他呼呼大睡,當他跑過來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當我花費了很多心思教會他一個簡單的的東西,我都收穫著務必的幸福和快樂,我是那樣地愛他,這又怎麼會是懲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