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哥哥患重症無錢醫治,退役軍人爸爸抱兒子街頭無助痛哭


姚發兵是江西省樂平市雙田鎮姚家村人,2009年12月應徵入伍成為海軍某航空兵部隊一名艦載雷達兵。第二年,姚發兵被選中成為海軍海外護航的突擊作戰隊員,但在選拔隊員實彈集訓中,姚發兵因被一枚流彈誤傷而無緣海外護航。服役期間他因表現突出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圖為服役期間的姚發兵。

服役期間的一次軍地聯誼中,姚發兵邂逅了護士吳芳梅。2011年退役後,姚發兵和吳芳梅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婚後,姚發兵因沒啥技術只能給別人打工。2017年11月吳芳梅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大寶取名姚宇澤,小寶取名姚宇君。圖為姚發兵與家人的合影。

有了雙胞胎兒子,全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雖然兩人每月的工資加起來一共才7000多元,掙得不多,但他們感覺未來可期。圖為姚發兵與患病的兒子姚宇澤。

從天而降的災難令他們猝不及防。先是妻子產後因長期上夜班和沒有好好坐月子的緣故,落下了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毛病,走路越來越吃力,7000多元的工資一多半都用於了她的醫療費。當姚發兵以為這已是不幸之事時,一個更令他絕望的磨難隨之而來——大寶小宇澤突發罕見病。

2018年10月19日,不滿1週歲的小宇澤突發高燒,嘴唇烏黑,呼吸急促,隨後在永康市婦幼保健院被診斷為支氣管炎。住院第六天,小宇澤突然低燒38.1℃,四肢癱軟無力、呼吸衰竭。小宇澤隨後被轉院至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後被診斷為“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圖為小宇澤的殘疾證和診斷書。


急性脊髓炎是一種非特異性炎性病變,12歲以下兒童患病概率為千萬分之一。急性脊髓炎的特點是起病急驟,出現吞嚥困難、構音障礙、呼吸肌癱瘓,甚至導致死亡。圖為小宇澤在醫院治療的情景。18天后,小宇澤的病情得到了暫時控制,但雙下肢卻癱瘓了。夫妻倆抱頭痛苦。無數次,姚發兵祈求著醫生:“救救我兒子吧,他才剛剛一歲,還沒有邁出過他人生的第一步,不能就這樣癱瘓了啊!

更為糟糕的是,半個月後小宇澤病情復發了,這就意味著小宇澤不僅癱瘓了,甚至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姚發兵果斷辭去了工作,和母親一起帶著兒子來到上海華山醫院。圖為小宇澤在醫院治療的情景。院一個星期後,姚發兵因承擔不起每天幾千元的費用帶著兒子出院了。此時,姚發兵為了救治兒子已花掉了多年省吃儉用攢下的十多萬元全部積蓄。

為了省錢,姚發兵將自己和母親倆人的伙食費控制在每天5元錢,2.5元一斤的年糕買兩斤,用電飯鍋偷偷在病房煮,不夠吃只能放滿一鍋水,一日三餐以此填腹。2019年1月27日再次沒錢後,姚發兵又帶著兒子出院了,他抱著兒子坐在醫院大門口抱頭痛哭,大街上人來人往,他卻不知道該帶著兒子何去何從,昔日軍營裡的“鐵血精兵”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風采,他說自己快堅持不下去了。圖為因為沒錢,奶奶只給他買了兩個饅頭充飢。


治療期間姚發兵瞭解到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有一種叫“間充質幹細胞移植”的醫療技術,可能會對小宇澤的病情有所幫助。6月3日,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小宇澤終於有錢可以移植了。姚發兵說,兒子患病227天,每天都在承受著病魔的摧殘,吃藥比吃飯還多,掛水比喝水還多。

43天后,小宇澤平安出倉了。移植手術的作用是防止復發,但癱瘓下肢的功能卻未能恢復,醫生說需要1-2年甚至更久的康復治療才能恢復。7月26日,小宇澤再次住進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中醫科,在門診接受中醫針灸和西醫的康復治療,日均費用兩千多元。為了不中斷兒子的治療,姚發兵又幹起了兩份送奶的兼職,每晚哄完兒子睡著後已是深夜,他來不及休息又馬不停蹄地開始滿城送奶,一忙就是一整夜。

第二天一大早,姚發兵工作結束回到出租屋後,顧不上吃早餐,又帶著兒子要在早七點前趕到新華醫院排隊、掛號、做治療。因距離醫院兩公里遠,姚發兵為省錢從沒坐過一次公交車,都是推著嬰兒車帶著兒子和午飯去醫院。姚發兵說,每天照顧兒子吃完午飯後,他會將兒子的剩飯吃完,如果不夠,就再吃一包乾脆面充飢。更多時候,姚發兵還沒吃飽就又要為兒子下午的治療準備了,只有等兒子做高壓氧治療睡著後,他才能眯一會。


儘管如此,小宇澤的康復治療費用缺口還是巨大的,治療只能時斷時續。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小宇澤右下肢已恢復部分功能,左下肢恢復的較慢,肌張力只有一級,支撐一秒都很難。醫生說小宇澤如果不堅持康復治療,或治療不及時,有可能就永遠失去了行走的能力,給孩子留下終生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