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選擇體驗做得越來越好的deepin系統嗎?

IT極客欣


正在試用中,印象相當好。

我從MS DOS,DR DOS,CP/M, Apple II 這些用起,做過專業軟件設計,用過大部分 OS。現在正在用的有 Windows 7 Pro, Windows 10, MacOS,各種 Linux,特別是 Mint,iOS,Android。

本來對 Deepin 沒有抱太大希望,試用的感覺比 Linux Mint 好,安裝容易,package 相對完整,不需要在安裝後自己還要做很多下載和設定。

原先視頻音頻很卡,現在大部分改進。

目前的問題是printer和scanner的設定不完全,driver種類太少,我的幾部 多用途列印機都連不上,真是美中不足,希望早日補全。

另外,感應不到 WiFi USB adapter。

目前的 Deepin 已經相當好,但是還沒有 Windows 或是 MacOS 完整,繼續加油!


mimidustie


目前我們公司有2/3的電腦都運行深度Linux操作系統。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旗下的研發中心,所以說我們必須在所有的電腦上都安裝正版的操作系統。

大家都知道,如果是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的話,是需要額外付費的,但對於我們來說的話呢,不願意支付這個費用,所以呢我們就使用深度Linux操作系統了。



深度Linux操作系統,在眾多的Linux發行版本當中,相比較的話,並不是說做的特別優秀的。我們公司一開始有考慮使用arch linux系統,但後來發現大家對這個系統的上手度比較低一點,於是我們又換成了 ubuntu Linux操作系統,相比較而言好了一些,但是依然是有眾多的國產的軟件,大家都不支持。

最終我們選擇了深度Linux操作系統,因為深度Linux操作系統集成了WPS辦公軟件,還有QQ微信等等的常用的聊天軟件,開箱即用,非常方便。


在使用的過程當中,深度Linux也是經常出現一些問題,但是實話實說這些問題呢都可以得到解決。雖然在Linux操作系統上來說的話,深度並不是說做得最好的,但是對於長期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的人來說,切換成Linux操作系統的話,深度絕對是體驗最好的一款Linux操作系統。

因為各個方面都沒有什麼使用上的障礙,直接上手使用,很快就能夠熟悉了。如果你們沒有太多的限制要求的話,我覺得深度Linux操作系統是能夠完全替代windows操作系統,用來日常辦公的。


以上文字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中討論留言。


FungLeo


不會。我是deepin 15.4的老用戶,一直用到deepin 15.7,用了一年半。

deepin是基於debian stable版本的國產系統,自己研發的桌面。優點就是集成了中文環境下的特色windows軟件,比如微信和QQ等,開箱可用。

缺點就是由於是自己研發的桌面,bug比較多,很不穩定,內存洩漏嚴重,內存佔用也很大。我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了無數bug。比如wifi不穩定的問題,一年多了也無法解決,換系統後就好了。當然,現在的deepin桌面已經穩定一些了。

由於是自己研發的桌面,並且魔改了不少東西,導致和debian的包衝突很多,版本也跟不上更新,bug修復也慢,有些bug官方直接就標記為不解決(原因是自己開發的桌面,技術能力有限bug解決不了)。如果你對QQ和微信這一套軟件不是強依賴的話,不建議使用deepin系統。除了微信和QQ外,其他國產windows軟件的需求量並不大。

deepin的可配置性很低,就幾個菜單,可配置項很少,而且配置界面一直改來改去。由於是自己研發的桌面,ubuntu那套配置,有的並不能拿來就用。

還有,deepin社區現在其實也不活躍了。


我一直都推薦使用manjaro和mint這兩個桌面,有精力的還可以折騰fedora和opensuse。


互聯網活化石


事實上我已經用深度Linux超過兩年了,並且我也向很多小夥伴推薦了Deepin Linux,當然大多數都是跟我一樣從事研發的朋友,不過現在的深度Linux作為文字辦公、軟件開發的桌面系統我覺得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深度Linux的整體架構

一個優秀的操作系統,一定有一個出色的架構體系,Unix/Linux,Android、iOS、macOS、Windows這些系統都有非常出色的架構設計。

  • 深度Linux從下到上的整體架構主要分為7層

內核驅動層:主要用於驅動硬件,除了CPU、內存、磁盤外,最主要是要廣泛兼容不同的網卡、顯卡、聲卡和外設等硬件設備。

顯示服務層:從內核引導到plymouth(也就是開機動畫)後,只要見到輸入密碼的界面時,X Server已經起來了, X Server是Linux系統掌握著繪製圖形界面,所有程序繪製圖形都需要給X Server發消息,X Server才會給你畫,X Server還是鼠標輸入、顯示器輸出的抽象層。

顯示管理器:你可以理解為登錄界面提示輸入密碼的位置。

資源管理器:監控硬件狀態的一系列底層守護程序,然後再交給上層來決定操作,比如電源、網絡、磁盤、藍牙、打印、鍵盤等。

桌面環境:包括桌面後臺服務、守護進程,對外提供圖形開發工具庫、二進制工具、DBus API服務、桌面環境UI界面層。

應用商店:提供系統的軟件安裝、卸載、升級等操作。

應用程序:包括深度自己開發的應用,跟國內的軟件廠商合作開發的應用,Android、Windows和網頁應用。

Deepin相對於其他Linux發行版有哪些優勢

深度Linux相對於其他Linux發行版擁有更出色的桌面環境,更重要的還是擁有成熟的應用商店以及應用生態。

深度桌面DDE UI應該是目前最為出色的Linux桌面環境,美觀程度上不輸macOS,使用體驗上非常接近Windows,這也是深度操作系統的主要優勢。

深度商店是目前最為成熟的Linux應用商店,這一點極大地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你完全可以使用商店代替命令行管理應用。

最後就是應用生態,大家也都知道Linux被吐槽的一直都是其應用生態不夠好,深度跟國內的廠商合作,針對於很多第三方應用進行了很多優化,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軟件生態。WPS、迅雷、網易雲音樂、微信、QQ、釘釘、億圖、xmind、有道詞典等等,可以說基本上能夠滿足日常辦公需求。至於軟件開放,Linux就不用擔心了。

Deepin正在開發雲服務

深度團隊目前已經提前預告了,深度方面正在開發深度Linux的雲同步功能,誠然互聯網時代,一個成熟的操作系統沒有云服務是不可能的,蘋果的iCloud、谷歌的Google Drive、微軟的One Drive,都是非常成熟的雲服務。

現在深度團隊也在推進雲服務的開發,一旦深度Linux真正把雲服務做好以後,深度Linux將會變得更加成熟,用戶體驗必定再上一個臺階。

本文為字節跳動簽約作者EmacserVimer悟空問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轉載、抄襲必究!

EmacserVimer


15.9.2用戶路過,單Linux,以前win10/deepin雙系統。現在單飛倒不是deepin長大了,而是Windows10喝了神油抽了。你們看這個配置是能跑win7的?

而且我還是完全的門外漢,本科學醫的,後來流浪社會又是另一個故事了。說這些只是想說我甚至沒學過多少高數,編程什麼的零接觸。對於deepin,我是純粹的用戶。

日常需求office3件套+QQ及郵箱,我甚至拒絕電腦上登錄微信。對PS有些許需求,光影魔術手不死,對我來說都夠,圖形處理也就是修個證件照把一張圖片弄指定大小啥的。deepin商店一堆一鍵安裝的相關軟件。

現在遇上的問題,愛奇藝視頻容易抽風斷網,網易雲找不到有些歌,當然這鍋是網易的。usb攝像頭沒驅動,這個可能我不會搞吧。

其他方案不是沒考慮過,中標麒麟做的最像win7,然而它作為Linux發行版居然有臉給個人用戶收費?優麒麟那個,只能說能用,但不如deepin。我甚至玩桌面安卓,然而……鳳凰收費,remixOS已死。

離開Windows的日子,除了遊戲沒了,其他還好。


熊孩子平兒


作為一個Linux老用戶,看了下deepin的官網介紹後,沒有動心;又上網瀏覽了下最近的評論,發現功能確實是“在不斷升級和完善”,言外之意有不穩定的地方。所以現階段不會用。可能等哪一年我的Debian Testing(測試)版被我弄崩潰後,我會試用下吧。


官網介紹的幾個關鍵點:

  • 美觀易用、極簡操作
  • 預裝了 WPS Office、搜狗輸入法、有道詞典、網易雲音樂以及深度特色應用
  • 功能的不斷升級和完善

說下做決定的幾個重要參考因素:

Deepin的預裝功能,對於目前的我來說是雞肋,食之無味

如果是十年前,看到deepin預裝“WPS Office、搜狗輸入法、有道詞典、網易雲音樂以及深度特色應用”等符合中文習慣軟件,我很肯定會第一時間選擇用。


但過去的十幾年,我都有了自己的一套我認為更好的解決方案:

  • Open Office偶爾湊合用一用,還行,能滿足閱讀的需求。寫作,用emacs 的org-mode, 導出後,pdf文檔, 網頁版的ppt相當精緻漂亮。
  • 搜狗輸入法: 自己就可以安裝了
  • 有道詞典: 我的emacs, 一個快捷鍵,可以調用google來翻譯一段話,比詞典爽一百倍。基於大數據和深度學習,如今的機器翻譯水平提高很多,大家不要侷限在詞粒度,句子、段落粒度的翻譯水平也很好了。
  • 網易雲音樂: 試用過,周杰倫的歌聽不了。我都是把自己喜歡的高品質音樂下載到本地,本地聽。新的音樂,手機app跟蹤即可。

下面是emacs中對“deepin中文介紹”的英文翻譯截圖,大家感受下效果:

穩定性高於一切

對於我來說,穩定是第一,系統崩潰嚴重影響研發、使用體驗。Debian的 Testing版本,在我這裡經過了多年的考驗。

而deepin集中在桌面上開發,會有一定的不穩定的因素,結合有些人的評論,得出大致結論:穩定性有待提高。


穩定的同時,還想用新功能

穩定和新功能確實是矛盾,但我確實想要。目前的Debian Testing版本滿足我的要求。(沒錯,我就是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

而Deepin的V15.9.2測試版鏡像"由原來維護的Debian unstable倉庫遷移到 Debian stable倉庫。",Debian的stable版本,對於個人用戶來說,絕對是太穩定了,我覺得會跟不上時代。


受歡迎程度排名為debian的一半

從deepin給到的受歡迎程度網站看,點擊量為debian的一半(在中國絕大人口紅利的情形下,這個成績算是一般吧,我覺得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總之,作為一個Debian的十幾年老用戶,穩定性第一,等deepin排名超過debian,可以考慮一試。(目前我用Debian Testing,已經用了十多年,還不需要換;可能我也不是deepin的目標用戶)


平凡科技


我會選擇使用deepin,但我不會只用deepin,因為deepin不能滿足我所有的工作需求。看著deepin linux做得越來越好,確實感到高興,但目前還算不上優秀。deepin作為一個國內深度優化、定製的 Linux 版本,deepin Linux 確實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地方。但你若問我會不會選擇deepin,實話實說,身為靠計算機技術吃飯的人,deepin還不能為我提供所有的應用場景需求。


在選擇使用deepin來做一般性文字辦公的同時,我還得使用windows10來運行MS-SQL及專用數據分析軟件、使用esxi5.5操作系統來運行虛擬化任務、用openfile來提供可靠的磁盤陳列和遠程磁盤共享服務等等。

一、deepin的優勢

1、deepin操作系統的 UI (用戶界面)整體設計漂亮。早期的deepin不太注重用戶界面,而現在deepin使用QT重寫了桌面環境和部分運用,大大提高了用戶界面的親和力,熟悉windows的用戶打開deepin並立即投入使用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

2、deepin集成了wps、QQ、暴風影院、Firefox 等等國內用戶必備的應用,這是眾多 Linux 發行版裡所不具備的優勢。基於這些優勢,用deepin來完成文字辦公、影音娛樂是完全不成問題的。應用商店裡有豐富的軟件,都可以免費下載使用,這是開源項目的優勢所在。

二、deepin的劣勢

1、deepin相對來說吃配置,配置高就要求用戶多掏錢。如果電腦配置過低的話,會影響 Deepin 的使用體驗,那感覺就跟你在老爺機上體驗 Windows 10 一樣,高級的特效全部關閉了,運行程序還是卡。Deepin 的這個桌面環境不是和其他“國產發行版”一樣拿linux的標準桌面 Gnome 或者 KDE 換個主題就說是自己做的。這個 DDE 是deepin使用 Qt 從頭搭建的(重新編寫,很辛苦的),也許是新產品的原因吧,在性能優化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目前看來,要更好的體驗deepin,電腦的內存應該不低於 8G ,否則Deepin 會表現出比較明顯和頻繁的卡頓問題的。對於一般辦公電腦,目前批量採購的一般定位在i5/4G這樣的配置,運行deepin會很卡。

2、deepin的軟件生態開發還有待提高。說起軟件生態和操作系統的關係,這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一個操作系統,只有用的人多起來,才有公司願意開發基於該操作系統的軟件,同樣,只有好用的軟件多起來,才會有更多的用戶群體。deepin目前就面臨這樣的困境。首先是用戶群體不足,和windows根本不能抗衡,所以很少有公司願意花費時間和金錢來開發基於deepin的軟件。目前deepin軟件來源主要是開源項目GNU和國內發行的支持版本,軟件生態的缺乏,導致操作系統難以普及。

3、就算在linux領域,deepin暫時也難以超越redhat、suse等大牌公司。畢竟那些公司起步早,定位準確,發行版本有桌面版也有服務器版,這樣才能構成企業需要的運用場景。目前deepin的發行版本僅限於桌面版,它的侷限性就很明顯了。

三、關於deepin的一點個人想法

1、國內政府部門普及deepin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一個國家,如果在某個方面被別人掌握生死要害,是很容易造成重大損失的。中國長期以來,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軟件乃至標準協議(比如有線、無線網絡傳輸標準協議),每年都向他國交納大額的專利使用費,而且人家不高興,不讓中國人用了,損失就更大了(中興通信就是例子)。所以,在全面信息化的今天,核心技術國家必須掌握,是個戰略層面的需要。deepin已經邁出了一步,國家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宣傳、普及deepin操作系統,再把它做強、做大。

2、deepin操作系統方面要佔有國內市場,短期內不可能;長期來說了也不現實。

就如同一個人,不可能長得漂亮,懂得十八國外語,記憶能力達到過目不忘,跑步比劉翔快,可以和拉圖探討哲學問題,輕鬆解決哥德巴赫猜想級別的世界數學難題……不可能的是吧!

3、deepin可以參照一下微軟windows的發展歷程。我們回頭看看微軟走過的路,我們會發現,其實軟件的從無到有,從起步到佔領市場大比例的份額,是有規律可循的。先爭起到一定數量的用戶群體;然後儘量優化操作系統自身,推出面向不同用戶的版本;然後人使用的越來越多,於是很多軟件公司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發windows的應用軟件上;就是這,微軟的windows成為世界發行量最高的操作系統了。

根據國內的情況,在政府部門先推行deepin是可行的,因為政府的工作內容是以辦公為主,專業軟件相對需求少一些,而deepin的桌面應用剛好有這個優勢,能滿足政府部門日常辦公需求。

4、作為操作系統,deepin只有桌面版是遠遠不夠的。微軟從Windows server NT起步,歷經十經年的磨練,終於成就了今天能夠在服務器市場佔有一定比率的windows server 2012R2、windows server 2016以及MS-SQL數據庫系列。相對而言,deepin作為基於linux的產品,對服務器端的應用有著天然的優勢,比如lamp的組合、bind、pop等應用,deepin完全可以揚長避短,在取得桌面操作系統一定佔有率之後,再深入開發服務器端的應用,相信deepin會越做越好的!


長湖火鳳凰


有個問題:PC端顯卡,外設廠商幫你開發驅動嗎? WINdows和MAC不用說,要知道PC福端Linux硬件兼容性就是永遠的痛。另外,Linux問世這麼多年,如果不是安卓打了翻身仗,有多少人瞭解它?安卓是谷歌做的,記住是谷歌,這期間投入了多少資金,人力,經歷了多少版本迭代才走到今天,沒有谷歌的資金,技術和研發能力和全球的影響力,讓別的公司來做安卓,也只是曇花一現,君不見連微軟都放棄了WP10?手機端尚且如此,PC端則更嚴峻,想打破微軟Windows的壟斷,還得搞定Intel等一系列芯片和硬件廠商,WINTEL聯盟不是吃素的,牽一髮而動全身。

個人見解: 務實地從一行行代碼,一顆顆芯片做起,搞好基礎研究和人才梯隊建設,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中國公司自己建設新的生態聯盟,才是正道,哪怕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否則永遠都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不敢自稱宅男


我就在用deepin15.9,總結優點為:

1.界面舒適友好,有點像蘋果界面。

2.交互大眾方便,win用戶可以直接上手。

3.免費,正版。

對於輕娛樂的用戶來說性價比較高,桌面版免費,工作類軟件自帶商店就有,只要肯找很多都能找到代替,還不收費。有點像蘋果用戶的玩法,不過這兩者不好比。自帶商店有部分安卓軟件來補齊一些功能,部分可以用,這得自己試了。甚至有些網頁版來補齊,畢竟免費的,日常軟件生態排在Windows和mac之後。挑刺的用戶就暫時別選了,沒錢買蘋果就用盜版win吧。

我在這之前用過ubuntu,kali,centos,還有優麒麟,最後選的deepin,主要軟件問題。debian系的系統裝在我的i5一代2g內存筆記本里經常卡死,用centos舒服了許多,但是軟件版本的更新總是跟不上,我又是小白不愛折騰。於是本著國產的方向用了deepin,一開始也卡,後來增到了6g內存才正常,雖然內存增大了用ubuntu也行,但是我陷入deepin的舒適界面不想回去了。🌚🌝deepin在linux裡排名不算高,但是給我這種會折(百)騰(度)一點的小白來說足夠了。

現在用這個系統就用來編程學習,中低配電腦其實無壓力,linux普遍開機太慢,不想等完全可以不關機直接待機,比巨硬好些。但是在夠用的同配置下肯定是Windows更好,但是我筆記本用途不多,裝個deepin省錢又好看。


醬香八寶粥


我已經把家裡臺式機單跑深度系統,不遊戲日常家庭使用問題不大,問題確實也不少,內存洩露到懷疑人生,我現在一臺蘋果筆記本MacOS,一臺ThinkPad用windows10,臺式機deepin,使用上穩定性上MacOS——windows——deep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