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解讀一本書《人生十二法則》

這本書2018年在美國出版,一度高居亞馬遜暢銷榜前五名,而且長盛不衰,上榜64周,是一本現象級的暢銷書。你是不是有點好奇,這得是多麼振聾發聵的12條法則啊。那我來給你讀幾條:第一條,筆直站立,昂首挺胸;第三條,跟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第十一條,不要打擾玩滑板的孩子;第十二條,在街上遇到流浪貓,摸摸它。

聽完之後,你是不是有點失望?這4條法則,說白了就是平時要自信,擇友要慎重,對人不要心存偏見,對世界要保持善意。這樣的人生建議,誰都能說出幾條,還需要有人專門寫本書來講嗎?

這些法則,一開始還真是作者隨意寫的。這本書的作者叫喬丹·彼得森,有人說他是當代美國最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他的本職工作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曾經在哈佛大學心理系任教,現在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教授。

彼得森在美國的問答網站Quora上回答了一個問題——每個人都該知道的最有價值的事是什麼?他的答案是一個有幾十條法則的清單。他自己也沒想到,這個答案居然大受歡迎。後來,一家出版社想要請彼得森寫一本針對普通人的心理自助書,彼得森就拿出了這張清單,他用自己的學術理論逐一解釋了這些法則,從一開始計劃的40篇精簡到現在的12篇,於是就有了《人生十二法則》這本書。

彼得森寫的這12條法則是我們本來就知道的一些道理,他就是要把你知道但又不那麼重視的大道理重新告訴你一遍。人生難免遇到困境,難免有感到困惑或者迷茫的時候。這個時候,這樣的提醒或許真的有用。很多人的確從這本書裡找到了共鳴,獲得了幫助他們整理自己人生的方法。今天為你解讀這本書,希望它也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下面,我不會逐一給你講這十二個法則,得到app上有這本書的電子書,感興趣的話,你可以去翻翻看。今天的解讀裡,我想跟你分享兩個問題:

第一,這本書是在什麼樣的社會背景下流行起來的;

第二,我們能從這本書獲得什麼啟發。

第一部分

聽了我剛才讀的那4條法則,你可能會覺得,它們說得都對,但是又好像也沒說什麼。讀者對這本書的評論也很兩極化,有人吐槽它就是一鍋亂燉的雞湯,也有人說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了真正的改變。為什麼一些人眼中的雞湯,是另一些人眼中的救命良藥呢?

這就得回到這本書產生的社會環境來看了。在今天的美國,彼得森的觀點就像是一副清醒劑。他的觀點有一套底層邏輯:人生在世是痛苦的,文化太過多元也有可能帶來混亂;人不是自由的,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種觀點和美國主流思想是完全相反的。大多數美國人都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文化是多元的,人生來是自由的。

這種觀點來自一個叫“正向思考”的思潮,在美國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有人甚至說美國的強大都跟這個思潮有關。說到這裡,就必須得提到另外一本書,書名叫《失控的正向思考》。這本書裡說,雖然“正向思考”的思潮曾經對美國社會有過積極的影響,但是今天它已經“失控”,反而讓很多美國人感到困惑和迷茫。

正向思考的思潮是怎麼形成的呢?19世紀初,剛剛獨立幾十年的美國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國家。任何人都可以一夜致富,當然也有可能一夜破產。美國人開始拋棄他們原本的信仰,就是基督教新教推崇的責任、勞動、堅韌等等美德,他們開始相信,人的精神力量能夠戰勝一切。當時,現代醫療還不太發達,很多病,醫院治不好。有一個叫昆比的醫生提出了一種精神治療法。他告訴病人,每個人都能靠精神的力量自己把病治好。昆比這種聽著很不靠譜的說法,在當時大受歡迎,他的思想甚至被人拓展成了一種生活哲學。這就是正向思考的開端。

到了20世紀,現代醫學發展起來了,這種生活哲學沒了用武之地,從醫療領域撤了出來,卻意外地在教人怎麼賺錢的領域裡紅火起來。當時,美國社會上流行著很多致富經,都開始強調人的精神能量能解決一切困難,只要樂觀,就能成功。圍繞“正向思考”,慢慢形成了一個產業。鼓吹這種思想的人會出書、出視頻課程,還會四處演講、開研討會等等。到後來,連本來和正向思考對立面對新教都加入其中了,教士不再威脅人會下地獄,相反,他們會向信徒保證:“神要你成功。”

到了21世紀,正向思考在美國已經氾濫成災。《失控的這正思考》這本書的作者回顧,2007年的時候,她覺得整個社會到處都是好消息。電視裡的專家一直在說經濟會越來越好,房價會越來越高。很多人因此熱衷消費。現在我們知道,沒過多久,次貸危機就爆發了。許多人流落街頭,丟了工作、沒了醫保。

次貸危機這個殘酷的現實,給了正向思考的鼓吹者和信徒們巨大的衝擊。這群人本來相信,只要“正向思考”就能成功,成功之後,有了財富,世界就會變得更好。但是這時候,他們也不得不承認,“正向思考”已經失靈了。面對殘酷的現實,相信“正向思考”的人就感到幻滅,有些人甚至會覺得,活著都沒有什麼意義了。這股潮流讓社會上開始產生一種消極的情緒,整個社會焦慮蔓延,精神疾病像感冒一樣流行。

這時候,彼得森的法則出現了。

在彼得森看來,“正向思考”主張人要只專注於快樂的結果,不用考慮潛藏的危險,這其實是反本能的。就像你開車的時候,總得隨時保持警惕,隨時準備踩剎車吧。很多美國年輕人第一次聽到彼得森觀點的感受,大概就像是學車的時候,陪練突然替你踩下了一腳剎車。誰不知道應該踩剎車呢?但是在剛學車的時候,我們很可能會忽視這個最重要的問題。彼得森給出的不過是非常傳統的價值觀。你可以這麼理解,他紅了,並不是因為他說了什麼新奇的觀點,而是這些簡單樸素的觀點,現在在美國沒有人願意說了。

彼得森批判正向思考那一套。他說:快樂是很脆弱的,人生充滿苦難。在他看來,人對世界的基本感受就是秩序和混亂。你眼前的辦公桌,收拾好了,就是有秩序的;沒收拾好,就是混亂的,只有這兩種狀態。

我來稍微解釋一下。在彼得森看來,秩序來自確定。秩序是社會結構,是已知的世界,是你熟悉的環境。秩序會讓你覺得世界是安全的,生活是穩定的。而混亂來自意外,突然失業,伴侶出軌,甚至你在聚會上講了個笑話,結果是一片尷尬的沉默,這都會讓你感到混亂。

人應該如何在這樣的世界裡生存呢?彼得森認為,人類一直都努力在混亂中建立意義,塑造秩序。他曾經出版過一本書叫《意義的地圖》,是一本學術書,講的就是這個問題。比如說《聖經》裡的《創世記》,他認為,故事一開始,上帝創造了世界,象徵著把宇宙的混亂轉化為宜人的秩序。然後,上帝創造了人,就是繼續在混亂中創造秩序。接下來的兩章,講的是秩序中如何蘊藏著混亂。亞當和夏娃本來生活在有秩序的天堂,但是蛇出現了。人那種善的秩序被墮落打破了,就產生了混亂。為什麼會突然出現一條蛇?蛇本身就象徵著意外的、未知的混亂。

彼得森說,古人用各種神話、故事描述世界,就是想在腦海中從混亂的世界中建立合理的秩序,建立自己的意義系統。他給出的12個法則,也是為了幫助人們應對這個混亂的世界,在混亂中尋找秩序。

彼得森無非是說了大實話,這些話難道過去沒人說過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百多年前就說過:“人生就是一場苦役,只有當人們揹負起各自的罪責,才能體會人生的真諦。”但是,對很多歐美年輕人來說,這些經典或許早已淡出視線,但彼得森簡單易懂的法則近在眼前。彼得森自己說,在很多次演講中當他談到責任的時候,他都看到現場很多年輕人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第二部分

這些法則都是古老的大道理,你可能也有點懷疑,它們真的有用嗎?帶著這個問題,我採訪了這本書的翻譯、心理諮詢師史秀雄老師。史老師曾經是彼得森的學生,他說,他不僅自己認同彼得森的法則,而且他也會把這些法則用在心理諮詢中,對他的患者也同樣有效。這些道理就像是藥,對健康人沒什麼用,但是對那些正處於痛苦、彷徨中的人,確實能夠帶來一些幫助。不過,就算我們現在不需要這副藥,或許也能從彼得森講道理的方式獲得一個啟發,那就是:怎麼給別人講道理?

我們可以從彼得森那裡總結出兩個講道理方法:第一是擴大前提的維度;第二是把道理當作定理。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彼得森是怎麼講這些大道理的。

先來說第一個方法,擴大前提的維度。

彼得森最出名的法則就是第一條:獲勝的龍蝦從不低頭,所以我們要筆直站立,昂首挺胸。這個道理的本質上就是在說人要有自信。不過,你有沒有問過自己,我們為什麼要自信呢?一般我們可能會說,因為自信了,我們才能如何如何,這都是從自信的好處來談。假設你是要說服一個“槓精”,你要自信。結果他反問你,我要是不想成功,也不想做成什麼事,這時候,你要怎麼說服他呢?

彼得森採取的策略,是把要自信的前提從個體人生擴大到了生物本能的維度。他要告訴你,要自信,是自然界生存的現實需求。

彼得森說,你和龍蝦的共同點,比你想象的多得多。於是,他提出了他的第一個論斷:分配不平等不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而是生物本能。

他首先拋出了一個問題,既然生物都要競爭有限的生存資源,這種競爭是不是會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答案是不會。比如說,龍蝦這種簡單的生物也像人一樣會爭奪資源,甚至它們比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還早得多,幾億年過去了,它們為什麼沒有給自己帶來什麼無法挽回的損失呢?

這是因為除了競爭,生物還建立了另一種本能,就是以最小的代價建立優勢地位。只要是群居動物,大多都有這種本能,龍蝦也不例外。龍蝦在成長中需要蛻殼,這個時候,必須要待在安全的洞穴裡,最好還有貝殼能把洞口蓋住。所以,一群龍蝦在一起,就會爭奪最好的洞穴。但是,龍蝦不會一上來就拼命殺死對手。他們有一套決鬥的流程,這套防禦和進攻綜合運用的機制,早就寫進了它們的神經系統。這個過程會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兩隻龍蝦會先交換彼此的基本信息,看看誰更厲害。它們會像拳擊手一樣揮舞它張開的鉗子,前後左右移動;它們還會噴射體液,這種體液會告訴對手自己的各種信息,包括體型、性別、健康程度、情緒狀態等等。這個時候,相對處於劣勢的龍蝦就會不戰而退。如果雙方互不相讓,戰鬥就會升級到第二階段。兩隻龍蝦會相互示威,他們把鉗子向下收起,一隻向前,一隻退後,然後再反過來。反覆拉鋸幾回之後,膽小的就會擺動尾巴,迅速離開。如果雙方僵持,就會進入第三階段。真正的打鬥開始了,不過這個階段,龍蝦只是試圖打倒對方,不會把對方置於死地。如果一隻龍蝦被打翻在地,戰鬥就結束了;如果雙方勢均力敵,戰鬥就會進入終極階段。這個時候,它們才會真的用鉗子去扯對方的腿或者鬍鬚,失敗的龍蝦很可能會喪命。

有了這樣的機制,它們很快就分清楚,誰好欺負,誰惹不起,然後建立起來一種穩定的等級制度,同時又不會死傷太大。換句話說,贏家通吃不只是人類社會的法則,也是一種自然屬性。在複雜的自然環境中,等級制度是一個永久存在的特徵。你看,通過跟龍蝦類比,彼得森就讓把人類社會的分配不平等定義成了一種自然現象。他下面再談自信,就不只是在個體人生這個維度,而是拓展到了生物本能的維度。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彼得森講道理的第二個方法:把道理當定理。

萬維鋼老師在他的精英日課裡講到過彼得森,他說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彼得森在一檔電視節目裡跟女主持辯論,完爆了對方。因為那個女主持犯了一種典型的邏輯謬誤,叫“稻草人攻擊”,簡單說就是,彼得森只要說出一個觀點,女主持都會說,“so you are saying”,把彼得森的觀點換成一種特別極端的版本來反駁,這種反駁當然毫無效果,因為它本來就不是彼得森的意思。比如彼得森說,我早餐吃了培根和雞蛋;女主播就可能會反駁說,所以你是說應該殺死所有素食主義者。

給別人講道理,就特別容易面對這種事兒。這個時候,嚴密的邏輯就顯得特別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彼得森努力把他說的每一個道理都當作一個數學定理,通過邏輯推理證明了一遍。你可以不相信你覺得主觀的道理,但是邏輯嚴密、可證明、能推導的客觀定理,你總得相信吧。

我接著用龍蝦那條法則的例子來說明這件事。

彼得森說,等級制度在生物界一直存在,生物就進化出了一種功能,可以監測自己所處的等級。一隻龍蝦如果失敗了,它的大腦就會告訴它,你降級了。表面看,它只是變得膽小一點、謹慎一點,但科學家已經證明,失敗會重構龍蝦的大腦,好適應卑微的處境。這時候,龍蝦大腦裡的兩種調節神經的化學物質的分泌量就會改變。這兩種化學物質就是血清素和章魚胺。勝利的龍蝦會分泌更多的血清素,更少的章魚胺;失敗的龍蝦則正好相反。所以正常情況下,失敗的龍蝦肯定不會再挑戰它的對手,在未來的戰鬥中,它會越來越謹慎,失敗者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失敗。但是如果給失敗的龍蝦額外打一些血清素,它就會有勇氣再次挑戰之前的勝利者。

研究證明,在競爭的問題上,人類和龍蝦不光行為和體驗上相似,生理過程也基本一致。一個人成功了,他大腦的監測機制也會為他分配地位,調節血清素,這也會讓他產生特定生理或者心理反應。這是大腦的一個調節機制,有力地影響我們的方方面面。

你看,彼得森是在說,要自信,不是維持什麼虛無的心理狀態,而是讓自己的大腦處在血清素分泌帶來的客觀的正反饋裡。你的自信感可能會因為只相信成功和快樂變得脆弱,但是分泌血清素帶來的效果是你不能抵抗的,這種自信帶來的成功,是自然法則,很堅強。

這就是彼得森說必須要自信的原因。要自信是在告訴你的大腦,你需要血清素,需要生理機制的幫助,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走出失敗的死循環,而這是自然界的定理,沒什麼可質疑的。

關於建立信心,彼得森的論證不是唯一的,也不見得是最好的,換個有點“抬槓”的說法,勾股定理也有16種方法論證。但是我們必須得承認,有邏輯的論證確實增強了他的說服力。如果我告訴你,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你就算拿成百上千個直角三角形驗證,你也不可能確信,每一個直角三角形都會符合。但是,如果我們用普遍歸納出來的數學方法把它證明了,它在你心裡就成了一條不用懷疑的定理,你甚至可以推導它,用它來繼續解決其他數學問題。同樣的,你也可以用彼得森的法則,來解決你自己在未來人生中遇到的問題。

總結

《人生十二法則》這本書我就講到這裡。今天的解讀,我只跟你分享了其中的一條法則,如果你想了解其他的11條法則,可以去翻翻彼得森的這本書。

彼得森用最樸素的方式講了12個最基本的道理。在今天的美國,他的聲音或許有點刺耳,但卻是美國人需要的一副清醒劑。對於那些對人生感到困惑,甚至消極、痛苦的人來說,彼得森的提醒或許真的有用。就算你暫時不需要這些提醒,這本書也能給你帶來一些其他的啟發,比如說,怎麼給別人講道理。我為你總結了兩點,一是擴大前提的維度,二是把道理當定理。在我看來,這正是這本書有意思的地方,重要的不是這些聽起來有點好笑的法則本身,而是他努力說服你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