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一鹿長著老鼠模樣,抱在懷裡嫌小,全國只有1000只

雲南四周不臨海,但水源豐富,境內大大小小的河流600多條,河岸上的大型喬木高高聳立,像把大遮陽傘,喬木下的灌木競相生長,鬱鬱蔥蔥。

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在河岸上的灌木叢裡看到一種雲南特有的鹿:小鼷鹿,雖說是鹿,但卻只有兔子大小,可愛迷人,抱在懷裡還嫌有點小。

雲南一鹿長著老鼠模樣,抱在懷裡嫌小,全國只有1000只

人工飼養的小鼷鹿

小鼷鹿英文名“little mouse deer”,完美概括了它的特點

據《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的數據報道,小鼷鹿身長44-48公分,肩高20公分左右,體重僅僅3.4-5.2斤之間,體型和野兔差不多大小,是世界上最小的鹿科動物。

第一眼看到小鼷鹿,我覺得有人把它的身體遮住,我會誤認為這是老鼠的腦袋,因為它的臉型和老鼠太像了,尤其是那尖尖的吻部。

我一直覺得小鼷鹿的英文名取得很好,“little mouse deer”。little的意思是小,mouse是老鼠的意思,deer是鹿的意思。三個單詞很好地概括了小鼷鹿的特點。

國內小鼷鹿只分布在西雙版納地區,據西雙版納保護區管理局統計,小鼷鹿的數量僅存1000只左右。

雲南一鹿長著老鼠模樣,抱在懷裡嫌小,全國只有1000只

little mouse deer

小鼷鹿生性膽小,只在晨昏活動,吃飽立馬回家躲起來

白天要看到小鼷鹿還是比較困難的,它們生性膽小,喜歡獨居,一般在清晨天完全亮之前或者黃昏時候才外出覓食,它沿著河岸採食掉落的果實和鮮嫩的葉子,尤其愛無花果。

小鼷鹿不會傻到選擇大白天到處蹦噠,那樣太危險了,大白天它們就找個不起眼的角落,躲起來呼呼睡大覺。當你白天看到小鼷鹿時,那說明它已經餓的不行了,才冒著生命危險出來覓食。

小鼷鹿進食時顯得特別的繁忙,它必須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吃飽肚子,在外面多待一秒就多一分危險。吃撐後再返回安全的隱蔽處慢慢消化,它能像牛一樣反芻。

雲南一鹿長著老鼠模樣,抱在懷裡嫌小,全國只有1000只

正在飲水的小鼷鹿

小鼷鹿水性不錯,但不敢輕易進水,身體浸水行動就變得很遲緩

若是遇到危險,小鼷鹿第一選擇就是逃跑,鑽進灌木叢裡,消失得無影無蹤。要是逃不掉,它會面對敵人,拼命跺腳,一秒鐘能跺腳6-7次,以此來嚇退膽小的捕食者。

小鼷鹿還有一招逃跑神技但不會輕易使用,因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小鼷鹿水裡的本領了得,在萬分危急的時候它會跑到河裡,快速游到對岸甩掉捕食者,或者潛入水底,它最長能在水底呆4分鐘,等待捕食者走了再冒出水面。

小鼷鹿的水性沒問題,問題出在它離開河流上岸之後。小鼷鹿每次到達岸上行動都變得十分遲緩,有時候甚至要在原地躺上半小時才能恢復行動力。故而,小鼷鹿不到萬不得已不用這招來逃跑。

當地人說“小鼷鹿的肚子下方有洞,這是身體裡進水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真實原因是小鼷鹿進入水裡體溫驟降,到了岸上需要時間來恢復身體的能量,以及把毛髮晾乾。

雲南一鹿長著老鼠模樣,抱在懷裡嫌小,全國只有1000只

小鼷鹿

小鼷鹿能活到現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快速繁殖。

小鼷鹿全年都可以進行繁殖,不像很多動物有特定的繁殖期。小鼷鹿懷孕4-6個月就能夠生產,有孕期短的優勢。更可怕的是,雌性小鼷鹿生產48小時候就馬上又可以受孕,一邊哺乳一邊懷孕,抓緊時間造娃。

剛出生的小鼷鹿生命力頑強,沒多久就能戰力行走,5個月大時就能夠懷孕了,發育速度實在驚人。

雲南一鹿長著老鼠模樣,抱在懷裡嫌小,全國只有1000只

雌性小鼷鹿和小小鼷鹿

小鼷鹿最大的敵人是人類

我國《生物多樣性》期刊曾分析了我國“極危”哺乳動物(包含小鼷鹿)的致危原因及其佔比,其中排名前三的都和人類有關:

過度利用(33%)、生境喪失(24%)、人類干擾(23%)。

我們說到小鼷鹿游泳逃命的技能,對於動物有用,對人類就沒用了。人類恰恰利用這一點,把它逼到水裡,然後邁著散步一般的步伐抓起小鼷鹿。

雲南一鹿長著老鼠模樣,抱在懷裡嫌小,全國只有1000只

保護小鼷鹿,保護野生動物

我們在發展進程中,傷害了太多的野生動物,但拯救遠遠不會晚,懸崖勒馬、亡羊補牢也不是下下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