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拱手禮都有什麼講究

道教拱手禮都有什麼講究


進入道觀叩拜神像,或是與道長打招呼時,手上行的什麼禮?雙手合十?或者是武俠式抱拳?

在道觀中應該行“拱手禮”,這一禮節既具有鮮明的道教含義,又在傳統文化中有著深厚底蘊。

道教拱手禮都有什麼講究

1.“拱手禮”的悠久歷史

作為中華文明史中一個關鍵而又富有內涵的禮儀手勢,拱手禮在這塊土地上流傳數千年,也常被泛指為作揖或抱拳禮,是在西方握手禮進入我國前,在相見離別或表達感謝時國人最常用的一種禮節。
行禮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作揖時行拱手禮並躬身致意。
拱手禮有著悠久的歷史,源自西周初年周公開創的“ 周禮”。周代禮樂文化的主要內容都保存在《周禮》、《儀禮》和《禮記》這三部經典中, 即通常所說的“ 三禮“ 。其中《儀禮》一書對當時人所要遵守的日常禮儀細則記載的十分詳細,其中規定士與士之間的交際禮儀的這一部分叫做相見禮,而拱手作揖禮就是相見禮之一。

2.“拱手禮”的道教寓意

拱手禮的手勢都有著中華傳統文化背景,例如左手抱右手,就是取義古代以左為尊的傳統習慣,如太上道祖在《道德真經》三十一章所述“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道教賦予拱手禮新的內涵,稱為掐“子午訣”。道教子午訣手勢取義左為陽生氣也,右為陰殺機也,以陽抱陰,以生制殺。具體做法為: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子紋(即無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於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紋(即中指上紋),外呈“太極圖”形,內掐“子午訣”。這種抱拳方式寓意為“抱元守一”,可用於日常行禮,也可以用於修習靜功打坐時。


3.“拱手禮”傳承文化意義

深入認識和了解道教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感知華夏曆史傳承的深厚底蘊,“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正是道教與中華文明深度融合的真實寫照。走進道教,學習禮儀,就可以探尋到幾千年中華文明的痕跡。我們作為“龍的傳人”,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