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飛鉛、跑鉛分不清?多方面、深入剖析,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釣魚環境複雜,釣魚人為應對各種不同的水情、魚情,創造性的開創了不同的垂釣方法,比如經典的飛鉛釣法與跑鉛釣法。也正因野釣的複雜性,一旦遇到未曾經歷的魚情,許多釣友尤其是初學者,常手忙腳亂、亂了陣腳,不知到底採用何種垂釣方法。本文以此為起點,

探究飛鉛、跑鉛兩種釣法間的區別與聯系,為釣友在野釣中恰當、正確的運用兩種垂釣方法,提供借鑑。

釣魚:飛鉛、跑鉛分不清?多方面、深入剖析,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飛鉛與跑鉛釣法的由來

每種垂釣方法都不是憑空創造的,都是在實際操作中為了解決垂釣遇到的難題,不斷摸索、完善出來的一種垂釣技術。

飛鉛釣法:源自北方冬季的黑坑、大棚,坑裡的魚多次鉤刺之後,吃餌謹慎、口輕,甚至事先用嘴唇觸碰或用尾巴擺動餌料,逐漸成為釣魚人眼中的老滑魚,而飛鉛釣法正是專門針對這種釣了放,放了釣的吃口謹慎的回鍋魚、滑魚的一種垂釣技術

跑鉛釣法:與飛鉛釣法不同,跑鉛釣法起初並非針對某種魚,而是穩定浮漂。自然水域河流走水,颳風形成的風浪,常把浮漂衝擊的七零八落,浮漂難以保持平穩,魚吃口的動作難以顯示,為適應這種垂釣環境而形成的一種垂釣方法

釣魚:飛鉛、跑鉛分不清?多方面、深入剖析,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飛鉛與跑鉛線組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前文說了飛鉛與跑鉛的由來,均是適應特定目標魚或某種垂釣環境而來,那麼其線組定有許多不同之處,那麼具體體現在哪裡呢?

飛鉛線組:與普通線組相比,組成、配件上並沒有改變,只是鉛墜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普通線組的鉛墜緊靠8字環,而飛鉛線組的鉛墜是在普通線組的基礎上整體上移,與8字環保持10或15公分的距離,通常鉛墜距離八字環10公分時稱為小飛鉛距離8字環15公分時成為大飛鉛。極端情況下,鉛墜緊靠浮漂的下腳,這種情況下被成為全飛鉛

釣魚:飛鉛、跑鉛分不清?多方面、深入剖析,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跑鉛線組:與普通線組相比,鉛墜的位置、大小均發生改變。穩定浮漂不被水流沖走的需要,鉛墜通常在原來的基礎上添加一塊鉛皮,能夠入水後快速著底,而鉛墜兩端的太空豆被打開,上側的太空豆上移至距離8字環10公分的位置,此時鉛墜可在主線上自由滑行。這種一個鉛墜的跑鉛線組常被稱為大跑鉛線組,為了兼顧浮漂的靈敏性,又在大跑鉛的基礎上延伸出了2個鉛墜的線組稱為雙鉛線組

飛鉛與跑鉛線組間的聯繫:不難看出,不論是飛鉛,還是跑鉛,主要是通過鉛墜的位置、大小,體現出線組間的差異,從而實現各自的功能,鉛墜在其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兩者在

製作步驟也極為相似,稍微調整一下就成為另一種釣法。

釣魚:飛鉛、跑鉛分不清?多方面、深入剖析,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飛鉛與跑鉛釣法原理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上文介紹了飛鉛、跑鉛線組,線組間的差異才會有功能、原理上的不同,那麼兩種釣法有有什麼區別和和聯繫呢?

飛鉛釣法:飛鉛並不能“飛”,而是對水線、子線擺動幅度的一種擴張描述。當浮漂、鉤餌入水後,鉛墜質量大,迅速下沉,同時牽引餌料下落、浮漂翻身。因鉛墜靠近了浮漂、遠離了釣餌,所以與普通釣組相比,浮漂翻身快、釣餌下落速度緩慢。浮漂立直後,會有個短暫的停留,而後繼續下沉,直至到達設定目數。此時水線及子線繼續做類似鐘擺的運動,當浮漂、鉛墜穩定後,緩慢下落的繼續擺動直至處於浮漂下方穩定。

因餌料的緩慢下落,並且有類似的鐘擺的運動,極具動態效果,對於謹慎的老滑魚有相當的吸引力,並且餌料下落時間長,穿過不同的水層,容易引來魚的截口,從而探知不同水層的魚情狀況。

釣魚:飛鉛、跑鉛分不清?多方面、深入剖析,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跑鉛釣法:跑鉛也不會“跑”,指的是鉛墜可主線上滑行。當浮漂、鉤餌入水後,鉛墜迅速下沉,同時牽引浮漂、餌料下落。偏重的鉛墜完全觸底或躺底,當流水帶動浮漂移動,鉛墜與水底提供的摩擦力,抵消了牽引力,從而穩定住浮漂。與普通線組相比,餌料下落的速度明顯加快,

避免了截口現象的發生,這也是跑鉛常用小魚鬧窩的原因之一。鉛墜躺底、浮漂穩定、餌料觸底後,如果來覓食的魚偏小或是滑口魚,會小嘴輕啄、嘴唇觸碰餌料,而不是吞食,而鉛墜躺底,浮漂處於極為遲鈍的狀態,所以這種虛假的信號,並不會通過子線傳遞給浮漂,起到了過濾小雜魚、雜亂信號的作用。當餌料被魚吞下後,逃竄的魚會拉動子線動作,從而牽動水線在鉛墜移動,帶動浮漂動作,此時提竿常有魚釣起。

飛鉛與跑鉛釣法的聯繫:不管飛鉛釣法的鉛墜懸浮,還是跑鉛釣法的鉛墜觸底,兩者都是利用了鉛墜重力的作用:前者是通過鉛墜處於浮漂與8字環的位置,不斷調整子線的長度,從而改變鉛墜對浮漂與子線牽引力的分配;而後者則是依靠鉛墜的力,穩定住浮漂,同時用鉛墜的重量抵消雜魚對子線輕微的碰觸力,兩者本質上是

一脈相承的。

釣魚:飛鉛、跑鉛分不清?多方面、深入剖析,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寫在後面

本文從飛鉛與跑鉛釣法的由來,線組、原理的區別和聯繫,等多個方面進行了介紹、描述。單從應用環境、場所,兩者看似相差巨大。而都是通過對浮漂、鉛墜、子線間的位置、大小,乃至長度的微調,深究其本質,都是力間的作用,從而改變外部主線、子線的運動狀態,原理的極其相似。

所以釣魚人在遇到不同的水情、魚情,更應大膽嘗試、小心求證,總有小技巧被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