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書體,它橫平豎直,規矩整齊,源遠流長

有一種書體,它橫平豎直,規矩整齊,源遠流長

有一種書體,它橫平豎直,規矩整齊,源遠流長

一.楷書的名稱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證書。《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作為漢字的重要字體之一,它產生於東漢末年,是漢隸結體與章草筆法結合的結果。楷書保持了漢隸的結構,字形由偏改方,筆劃中簡省了的波勢,橫平豎直,變隸書的波、磔而撇、捺,增加了章草的鉤、趯等筆畫,使結構上更趨嚴整。楷書的特點在於規矩整齊,所以稱為楷法,一直沿用至今。

楷書又有模楷的意思,指有法度可做楷模的書法。

二.楷書的地位

楷書自漢末至三國時期確立了它的體勢之後,一千八百年來,作為正體、真書,一直是最具實用性的字體。

楷書和其他字體一樣,首先是考慮實用。在實用中被書寫者美化、性格化。在筆記和結體之中,反應出作者的師承,審美的情趣,文化修養。所以,楷書作品往往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和時代特點。


楷書一直被作為書法入門的書體。是行書、草書的基礎,然而又是最難寫好的字體。有人認為寫好楷書一個字,相當於行草十個字,這個觀點多數學過書法的人是認同的。因為楷書要求用筆周到,點畫精嚴,同時又要求神采充實,使轉生動。

三.楷書類別

1. 按大小分類

1.1 大楷

一般泛指直徑約在數寸左右、拳頭大小的字。大楷由於字大,反而忌結構鬆散,以緊密無間為上。直徑為一尺以上的特大字稱為“榜書”,泛指匾額、門楣、告示等所書的字。榜書作為中國古代的應用書體之一,並不限於楷書,篆、隸、行、草各體皆有。字徑可以從數寸到仗餘。當我們觀賞宮殿廟宇,流連於亭臺樓閣時,榜書構成了不可缺少的靚麗風景。

1.2中楷


中楷即通常所說的“寸楷”直徑約1寸以上的楷書。中楷是楷書學習者練習最多、應用最廣的一種形式。因其大小合宜,所以在結構、筆法、章法等各方面的掌握都較易上手。在中楷的基礎上,或展或縮,即可以向大楷、小楷作進一步的探求。

1.3小楷

小楷指直徑約兩三釐米以下的小字,小楷因其“小”,故書寫起來有其特殊規律,主要表現在煉行成章,即對行氣和通篇的控制上。由於“小”所以在筆法上也省去了很多逆入回鋒等動作。但結構侷促,以寬綽有餘為上。

有一種書體,它橫平豎直,規矩整齊,源遠流長

2. 按時代分

2.1 晉楷


主要是指從漢末到魏晉時期,以三國魏時鐘繇,東晉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等人為代表的楷書。晉楷書風既保留著隸書筆意,但又有創新,主要特點是筆刀爽利,凝重古樸,結構疏朗,體勢清逸,體現出晉人崇尚清淡的審美意趣。世傳以《樂毅論》、《黃庭經》、《孝女曹娥碑》以及《洛神賦十三行》等為代表作,多為小楷。


2.2魏碑


主要指北魏時期的銘石楷書。由於南朝因襲晉制,禁止立碑,因而碑刻較少,北朝無此禁,因而摩崖、碑銘、造像記等頗多,尤以墓誌為最,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風格各異。楷書藝術在這一時期得到極大發展,掀開了書史上極為燦爛光輝的一頁。這一時期的楷書,基本上沒有了隸書的特點,楷書的特點已經形成。總體形態特徵趨向斜畫緊急結、點畫峻厚、結構天成、興趣酣足。由於多出自不知名的民間書手或刻工,故呈現出體態崎嶇、造型生動、稚拙古茂、雄強樸質的特點,與唐楷循規蹈矩、佈局蕭然、結構端莊、筆法精熟的風格迥然不同。

有一種書體,它橫平豎直,規矩整齊,源遠流長

北魏墓誌精品,有《張猛龍碑》、《元倪墓誌》,此外,《張玄墓誌》、《崔敬墓誌》、《元楨墓誌》、《元懷墓誌》等也都是墓誌中的精品,藝術高妙。

北魏時期,最為著名的造像記為龍門四品:《始平公造像記》、《魏靈藏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和《孫秋生造像記》。

北魏時期,著名的摩崖有《石門銘》、《鄭文公碑》、《瘞鶴銘》等。

1.3 唐楷


指唐代楷書,主要特點表現為:點畫定型、用筆細緻、結構規整、法度森嚴,集實用的規範性和觀賞的藝術性於一體,唐楷的這些特徵沿用到後世主要通行的印刷體,影響至今。

李淵建唐十年後,開始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繼之是開元盛世,盛唐三百年間,隨著各方面的發展,書法藝術在諸帝推動下,有大眾追慕,政府設立書學,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成為繼晉之後的有一個歷史高峰。唐代的書法,大致可以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時期。

唐楷代表書家及作品主要有: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褚遂良《雁塔聖教序》、顏真卿的《多寶塔》、柳公權的《玄秘塔碑》。

有一種書體,它橫平豎直,規矩整齊,源遠流長

虞世南

有一種書體,它橫平豎直,規矩整齊,源遠流長

褚遂良

有一種書體,它橫平豎直,規矩整齊,源遠流長

歐陽詢

有一種書體,它橫平豎直,規矩整齊,源遠流長

顏真卿

有一種書體,它橫平豎直,規矩整齊,源遠流長

柳公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