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發現|秉持價值理念尋找“牛而不妖”者

2019年,A股迎來交易的好時代。剔除上市時間不滿60日的新股,全年803只股票漲幅超過50%,254只漲幅超過100%;換手率超過500%的有1569只,換手率超過1000%的有578只;振幅超過100%的有1270只,振幅超過200%的有245只。可謂是“賺錢效應明顯,交投情緒活躍”。

從行業來看,56個通達信行業板塊全部錄得正漲幅,其中半導體、證券、元器件、釀酒、電信運營五個板塊漲幅超過50%,軟件、建材、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通信設備、醫藥等比重較大的板塊也有良好表現。

儘管各項數據都顯示去年A股市場是個實實在在的豐收年,不論大盤漲跌,個股階段都有不錯的交易性機會,但是具體到“你的股”、“我的股”,也許並沒有那麼風光,年終收益能跑贏大市已算“表現不錯”。所以,2019年選擇何種投資策略的重要性,超過了選股,也超過了擇時。

因為,2019年個股的價格表現過程,和過往年份迥異。絕大多數漲幅較大的個股,在前期都是通過連續漲停板來體現的,比如東方通信就是當中典型代表,後來者甚至被稱為“東方通信現象”、“東方通信第N”。東方通信的前期上漲,總還給大家留了入場的機會,想入場總能買得到,後來更流行的是“一字板”,先拉昇七八個“一字板”(比如順灝股份、興齊眼藥、誠邁科技等),之後震盪拉昇或調整後再創新高。這讓一般投資者難以操作,也讓各類選股規則迷茫加迷惑,各種策略各類規則總是跟不上市場節奏。

“價值發現”欄目2019年選股23只,總體表現一般,見報後最高漲幅平均超過30%,但見報後至年底的漲幅跑贏上證綜指的個股僅有14只,表現較好的有珀萊雅、絕味食品、恩捷股份、先導智能、臥龍電驅、百傲化學、三利譜等。和市場矚目的所謂“牛股”比起來,這些個股的市場變現都屬正常的震盪上漲,幾乎沒有“一字板”,也很少漲停。具體到表現類型(K線圖形),可以分類兩類,一類是珀萊雅、絕味食品這樣的震盪上行,沒有較大幅度的向下調整,另一類是恩捷股份、先導智能這樣的,經過較長時間的震盪才開始明顯上漲。

“價值發現”的選股策略仍然是選擇那些細分市場的龍頭,同時市場價格還沒有充分表現。進一步而言,選的個股均是屬於所在市場的優勢公司,而且市場空間足夠大,有望通過發展或集中快速提高市場份額,從而實現業績快速增長,同時股價還沒有充分反映這個趨勢或前景。另外,選股中也有意規避了那些已經被髮掘的、或者股價已經突出表現的、或者估值已透支未來增長的個股。

A股市場每年都有“獨領風騷”者,我們希望能提前找到它,然後埋伏它,退而求其次,我們希望能找到那一小撮“獨領風騷”的群體,即便不能飛在最前面,也希望能跟著飛得更高。在新的一年裡,“價值發現”的選股策略在“價值投資”理念的基礎上循此而確定,並不斷向市場和領先者學習和修正,希望能提前市場表現而選到那些“牛而不妖”的佼佼者。

經過一年的上漲,各大領域熱門科技股的估值已經不低,創業板指的市盈率已經超過50倍,業績增長能否跟上來需要密切觀察。新一年裡市場走勢的風格,是否還和去年一樣先“拔地而起”再震盪上行或下跌,也是值得討論的。無論從總資金偏好來選股,還是從政策支持來選股,或是從產業增長前景來選股,首先要確保低估值,在此基礎上才可以兼顧其他因素,如此即便抓不到大牛股,至少可以確保資金安全。

記者 劉希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