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衛視在綜藝節目製作上是否已趕超湖南衛視?

娛樂任我行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浙江衛視在綜藝節目上是否趕超湖南衛視?這就是個笑話。浙江衛視節目靠錢堆出來的而且大都是外包,說白了浙江衛視就是一個播放器,和湖南衛視比還差的遠!



湖南衛視之所以強,因為都是自己的團隊,有自己的原創節目

湖南衛視節目原創多。從早期的《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基本上就領跑了全國的室內綜藝節目。更不用說後來轟動全國的選秀《超級女聲》和《快樂男生》了。再後來《爸爸去哪兒》火了好多年,冒出無數模仿者……可以這樣說,湖南衛視基本上都走在全國所有綜藝節目最前面,從未被超越!


湖南衛視除了這些熱綜藝,近年來慢綜藝也做得很好。《嚮往的生活》《親愛的客棧》《中餐廳》等,都有很不錯的收視率。另外,湖南臺總是能挖掘出觀眾喜歡的節目,而且製作精美,可以把許多埋沒的優秀演藝人才呈現給觀眾,像《聲入人心》和《舞蹈風暴》就湧現出來了好多的優秀歌手和舞者。

浙江衛視只是播放器,為了收視率完全不顧其他,包括安全

浙江衛視一直在追趕湖南衛視,他們也曾經出過幾檔收視率不錯的綜藝,如《奔跑吧兄弟》,不過也不是原創節目,是買的海外版權。浙江臺為了綜藝節目,花了很大力氣,絕大多數都是花錢購買外部團隊製作的節目,自己沒有製作隊伍,包括曾經很火的《中國好聲音》。浙江衛視基本上就淪為一個播放工具!



而為了追趕湖南衛視,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注重眼球效應,誇大刺激性,完全不顧綜藝節目製作的科學性,不注重安全,這次在錄製《追我吧》的時候,讓藝人高雲翔倒地身亡,最後讓《追我吧》欄目永久停播。


但是即使如此,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沒有了,觀眾喜愛的高以翔再也回不來了。他以他的猝死映照除了浙江衛視對綜藝節目的態度,也從側面反應了浙江衛視離湖南衛視還有多遠!

雖說這幾年湖南衛視口碑不太好,但是在綜藝節目製作這塊就沒在怕的,其他衛視短時間很難趕得上,即使有些吐槽說抄襲,但也比別衛視抄得有水平,大佬還是大佬!


第一娛記


早在十多年以前,我在一本娛樂雜誌上面看到過一篇名為,“湖南衛視過度娛樂化,最多紅不過五年”的分析文章,其中筆者指出,由於湖南衛視過度依賴《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綜藝性質的節目,來支撐一個平臺的發展,觀眾遲早會進入疲勞期,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屬於湖南衛視的“一超一強”局面,就將不復存在。



什麼是“一超一強”局面?

在當時所有的省級衛視中,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就是湖南衛視,而緊隨其後的是靠“劇”取勝的安徽衛視,至於其他的衛視還處於萌芽狀態。因此,這種情況被業內人士稱為“一超一強”的局面。



十年間行業變化大,“一超一強變一超多強”,湖南衛視還是“帶頭大哥”。

整整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當年的“一超一強”,也變成了現在的“一超多強”,而這其中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那個“超”依然還是湖南衛視。安徽衛視由於多種原因,導致自身的隕落,退出了衛視強者的行列,在其他的省級衛視中,以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等平臺的快速成長,才促成了現在的“一超多強”局面。



而在這些快速成長起來的省級衛視中,目前形勢“一片大好”的當屬浙江衛視。早在十多年以前,浙江衛視“打底”的綜藝節目應該是《我愛記歌詞》,雖然這個節目當時的市場競爭力,遠不及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但是在省級衛視的綜藝節目中,也算是佼佼者了。



真正讓浙江衛視“搶先一步”形成大反攻的契機,當屬他們在2012年推出了“新綜藝”《中國好聲音》。該節目第一季就請來了劉歡、那英、庾澄慶、楊坤,四位堪稱中國樂壇的“頂尖人物”做導師,另外在學員一邊,也湧現出瞭如金志文、梁博、吳莫愁等一大批實力不俗的人物,高質量高口碑高話題度,促成了《中國好聲音》的高影響力。



俗話說得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浙江衛視利用《中國好聲音》的一炮而紅,成功的走在了所有省級衛視的前頭,在大家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兒的時候,浙江衛視已經成功地完成了“大逆襲”,無論是收視率,還是自身的品牌影響力,都達到了一個極高的程度。



按理來說,當時的湖南衛視還是隻有《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這兩檔“老牌節目”在撐著,江蘇衛視也只有一檔相親類的節目《非誠勿擾》在頂著,浙江衛視的這一波操作,能迅速地幫它在“江湖之中”站穩腳步的,只可惜在玩兒“綜藝節目”這一塊,湖南衛視從來都不是什麼善茬兒。

湖南衛視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層出不窮。



2013年,湖南衛視頂著國家《限娛令》的壓力,一下子推出了《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多檔人氣火爆的綜藝節目,瞬間就像大眾擺明了自己的姿態,玩綜藝,我才是老大哥。再往後的幾年時間裡,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是多處開花,並且是一朵比一朵精彩。

而浙江衛視除了《中國好聲音》和《跑男》搞出了一點效果之外,其他的都是不溫不火的。



俗話說得好,薑還是老的辣,玩綜藝,湖南衛視不是一般的強。

浙江衛視現在的綜藝節目水準,相較於湖南衛視來說,還停留在靠著“仿品節目”過日子的階段。在湖南衛視的眼中,你有仿品,我也有,並且數量比你多得多。另外我有自制,你卻沒有。等你想起來做自制了,我的自制節目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了,你是一步慢步步慢,不要說超越我,就是想追上我,都顯得費力。



再說到這兩方的製作班底,湖南衛視擁有超過十支以上自己的製作團隊,不僅可以滿足對各個節目“一對一”的服務,還能支撐他們打造出更多的自制節目。這對於太過於依賴“外來團隊”支撐的浙江衛視來說,簡直不要太奢侈。忙好一個王牌節目就得費盡心血,哪還有功夫搞什麼“自制”啊。



另外還有很關鍵的一點,無論是什麼創作能力,創新能力,各種製作實力,就算兩家都是對等的,但湖南衛視卻要比浙江衛視多了一個節目的“磨刀石”----芒果TV。在2012年國家正式頒佈《限娛令》之後,湖南衛視為了及時的做出應對,就嘗試性地推出了這個網絡播放平臺。



湖南衛視這個敢為人先的大膽嘗試,給現在的他們提供了無數的好處。最直接的一點就是,當別的衛視節目做好了之後,無法直接上衛視播出,還需要四處找網絡平臺播出的時候,湖南衛視直接把做好的節目丟在芒果TV上,就可以進行市場鑑定了,市場反饋效果好,就可以進行調整轉衛視播放,效果一般,放在那兒也不礙事。

對於一個製作團隊來說,水平的高低,是用觀眾的評價和收視率來證明的,而一個觀眾看都看不到的節目,它還有什麼製作“水平”可言呢?



說實話,浙江衛視現在的綜藝節目,在某些時段的收視率,可能是要比湖南衛視的強一點,但要說到整體的情況,不論是收視率的數據,還是節目的製作水平,與湖南衛視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並且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浙江衛視的一些情況,如果不馬上做出改變的話,只怕這個差距會越來越大的。


娛影閒探


在所有電視臺中,湖南衛視和浙江衛視是做綜藝節目最火的,近兩年二者也逐漸隱隱形成了鼎立之勢。不少人看著這幾年浙江衛視做綜藝越來越好,就難免會想湖南臺是不是地位不保了呢?對此,我借用韓文清的話說就是:小朋友,現在就想改朝換代,你還嫩點!

首先是底蘊,湖南臺做娛樂綜藝已經二十幾年,可以說是娛樂綜藝的先行者。就拿湖南衛視的王牌節目《快樂大本營》來說,能夠屹立22年不倒,足見湖南衛視做娛樂綜藝的功力。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湖南衛視哪怕再不濟,再有人噴,綜藝之王的寶座還是坐的穩穩的。



當然,浙江衛視的綜藝節目,爆款也是不少。但真正與湖南衛視形成競爭力,是從《奔跑吧兄弟》開始的,儘管之前浙江衛視也有像《我愛記歌詞》這樣收視率不錯的節目,但和同期的《快樂大本營》相比,收視率就顯得不痛不癢了。所以,論底蘊,浙江衛視綜藝起步晚,趕不上湖南衛視那是理所當然的。


其次,論節目類型的全面性。2019年,湖南衛視播出的綜藝節目多達十幾檔,《中餐廳》、《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嚮往的生活》、《我家小倆口》,這些無一不是大熱綜藝。從真人秀到明星訪談類,再到婚戀觀察類,論綜藝類型的豐富度,湖南衛視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包括浙江衛視。

最後說節目創新,湖南臺每年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節目。譬如大熱的《我是歌手》、《聲臨其境》,全新的節目形式讓觀眾們不由拍手稱讚,湖南衛視出品的綜藝節目不僅有創意,而且能抓住觀眾眼球,這就保證了衛視收視率,有話題有深度。



再看浙江衛視的熱門綜藝,《奔跑吧》和《中國好聲音》,雖然流量不減,但不可否認都是引進他國的綜藝模式,在節目創新度上選不及湖南衛視。


表面上來看,浙江衛視在流量上已經具備了與湖南衛視分庭抗禮的資格,但究其深層內核還是略遜一籌。浙江衛視要想真正超越湖南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作為觀眾來講,這樣的競爭是我們希望看到,行業的一家獨大從來都不是什麼好事,百家齊放才能推動整個行業的飛速發展,至於以後會怎樣,我們拭目以待吧!


娛探凌凌七


就說我看到的幾個細節。姚貝娜因病去世,當季我是歌手總決賽之夜做了關於她的小片段播放;翻譯家楊絳先生逝世,正逢翻譯官熱播,在劇尾也是製作小短片緬懷致敬;受傷和犧牲的維和戰士回國,只有央視和湖南衛視做專題直播……

都說細節決定成敗吧,總之我偶爾調到湖南臺看到這樣一些小細節,我覺得眼前一亮,這個電視臺有人情味,值得我就在這個頻道


顏王周維克


就目前來說,這是一個完全沒有可比性的問題。

創作性:湖南衛視雖也有很多引進或者模仿的節目,但是他們的自創節目也是很給力的;而浙江衛視基本沒什麼自創節目,中國好聲音是別人的,奔跑吧兄弟是引進的,王牌對王牌怎麼看怎麼都像十幾年前的快本,以前朱丹華少的我愛記歌詞一個好節目沒有。

創新性:湖南衛視無論是親愛的客棧,還是中餐廳這些節目的後期製作和宣傳文案,真的是甩浙江衛視幾條街。不管你喜不喜歡湖南衛視,他節目的文案卻是很多公司爭想模仿的。

專業性:湖南衛視無論是從前面的主持團隊,還是後期製作及後期團隊,特別是現場這塊,我想國內沒多少可以超過的。我記得天貓雙十一晚會第一次是在湖南衛視,那次我們很多人守著電視機搖手機,後面浙江衛視靠著阿里在浙江,弄到浙江衛視來弄,完全是車禍現場,數據感覺很好看,不可否認,他的關注度已經越來越低了。

延續性:的確,湖南衛視前幾年一直在鬧主持慌,感覺除了何炅,汪涵就沒人了,可是這兩年,不管四小花還是新人,湖南衛視都在大力的追捧。反觀浙江衛視,好像除了華少的快舌頭,好像沒有主持人有話題了。

我希望中國電視百花齊放,但是浙江衛視的確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除了人傻錢多請明星,好像沒有其他的標誌了。東方衛視走笑的路線,出彩。江蘇衛視走相親的路線,出彩。浙江衛視好像流行拿來主義,哪個臺的哪個節目好,收視率高,就拷貝一個,這樣的路我想走不長遠的。學芒果TV,浙江藍行不通。需要自身本領強才好。


唧唧哇哇侃大山


浙江衛視有哪些綜藝節目呢?我們就拿幾個出名的來說吧,首先第一個就是《奔跑吧》。

《奔跑吧》目前有三季,第一季固定主持是鄧超、Angelababy(楊穎)、李晨、陳赫、鄭愷、王祖藍、鹿晗、迪麗熱巴。2017年開始上線,如果MC固定不換的話,我相信這節目是會越來越好的。

然後我們來看下它的收視率:(拿第一季來說。)

(數據來源:央視索福瑞)
可以看出第一季的收視率還是不錯的,但第二季第三季就低迷了。

第二個就是《中國好聲音了》

《中國好聲音》是浙江衛視推出的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它通過邀請明星導師言傳身教,為中國樂壇的發展提供一批懷揣夢想、具有天賦才華的音樂人 。四位導師通過盲選選擇自己心儀的學員組成戰隊,並帶領自己的戰隊進行戰隊內和戰隊間關於音樂的對抗。該節目於2012年上線。

同樣的,我們來看下它第一季的收視率:

第一季收視率比《奔跑吧》還高。當然,浙江衛視還有很多有名的綜藝節目,像《極限挑戰》、《王牌對王牌》等等,這就不多說了。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下湖南衛視的兩個比較出名的節目,第一個就是《快樂大本營》了。

快樂大本營》是湖南衛視推出的嘉賓訪談遊戲秀節目,由何炅、謝娜、李維嘉、吳昕、杜海濤五人擔任主持。節目以遊戲為主,輔以歌舞及各種形式節目。每期節目為藝人設計個人專屬主題。該節目於97年上線。2018年曾達到收視率全網第一。

第二個我想說下《歌手》。

《歌手》是由湖南衛視推出的音樂競技節目,由湖南衛視節目中心製作。每季節目均14期,已播出的三季節目都由劉燁主持,而三季的總決賽由何炅主持。《歌手2017》的音樂串講人由歌手對應的音樂合夥人擔任;《歌手2018》的音樂串講人由張韶涵擔任 ;《歌手2019》的音樂串講人由吳青峰擔任。

這是一檔跟《好聲音》對抗的節目。

我們先來看下他們首播的收視率:

其實,通過兩大衛視近年來的綜藝節目來看,網友們都褒貶不一,但從製作層面來講,我覺得浙江衛視是要稍勝湖南衛視一籌的。


頭號秀影視


三個字,想多了!

雖說近些年浙江衛視有《跑男》和《好聲音》這樣的王牌節目,並且收視不錯。但是從節目的多樣化以及創新力上,遠比不上湖南衛視。

並且浙江衛視現有節目在經歷了幾年的輝煌之後開始走下坡,比如最新一季的跑男,反響不如前幾季。好聲音更是遠不如前。在新綜藝方面,沒有新鮮血液輸出。今年的《青春環遊記》也是反響平平。

反觀湖南衛視,各種新綜藝層出不窮。想看明星的家長裡短,有《做家務的男人》;想看生活類紀實節目,有《嚮往的生活》;想看推理類節目,有《明星大偵探》、《密室大逃脫》;想看音樂類節目,有《我是歌手》、《聲入人心》;想看明星們的感情戀愛,有“我家”系列,《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閨女》、《女兒們的戀愛》、《我家小兩口》......各種種類的節目應有盡有,甚至在每個種類中還形成了系列產品,比如“我家XXX”。

另外,湖南衛視主持人本身就話題十足,早期是閏土夫婦,近期是杜海濤沈夢辰。

從目前來看,浙江衛視想要趕超湖南衛視,無論是在主持人的綜藝知名度方面,還是節目的多樣化方面,都是具有相當的難度。

不進則退,浙江衛視的當務之急是繼續輸出觀眾感興趣的綜藝節目。


娛姬大進進


浙江衛視近兩年綜藝和電視劇收視率都在趕超湖南衛視,播出的很多電視劇都是高分優質劇,流量非常好,口碑也不錯的。

而綜藝方面近幾年推出的奔跑吧兄弟和王牌對王牌收視率也非常可觀,收穫了一大批粉絲。但是這兩個節目,知名度是有的,笑點是有的,卻總是給人一種金錢堆砌出來的感覺。節目中請的明星都是些當紅流量和小花,甚至許多大咖也都應邀上過節目,嘉賓年齡跨度大,有些年輕人的梗老一輩藝術家不一定能接的上,這就會顯得有點尷尬。另外,節目內容不飽和,關聯不緊湊,感覺為湊夠時長而製作的有些空洞,看點不多,更多的是在消費觀眾的情懷和嘉賓的粉絲。


愛狗愛吃更愛笑


現在電視整體都在走下坡路,這個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湖南衛視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現在是兩條腿走路,一個湖南衛視,一個芒果TV,這個是臺長親自抓的。

另外,湖南省已經重點發展文化產業,已經建立了馬欄山文化產業園,已經入駐了很多文化傳媒公司,重點發展內容製作,湖南衛視也新建了內容製作中心,且其引領作用。

從目前發展以及戰略眼光來看,還屬湖南衛視,其他臺都是在模仿。

敬請關注轉發 謝謝




高山明燈


綜藝節目是衛視的主打產品,是吸引粉絲和收視率的“招牌菜”。以湖南衛視現有的定位和實操,不論浙江衛視,還是哪家後來居上的衛視,想在短期內趕超湖南,是根本不可能的。

這是因為湖南衛視早已國際範,而且很成熟地建樹起了極富彈性的調整機制。

這段路徑對於其它衛視而言,可以被模仿,但無法去超越。因為以時間積澱而成的歷史文脈不可再造,無法複製。

湖南衛視改版早期也走過了彎路,起點甚至不如山東、安徽等衛視。在緊跟央視的《河殤》旋風之後,它也想表達出湖南人思辨的獨特視角,卻事與願違,導致時任省長直接下課,一批電視人被撤換。

新的核心團隊痛定思痛,決定不再碰觸意識形態這根熱敏線,參考國外的成功經驗,專走娛樂化的路子,捕捉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量身定做各檔節目。經一段時間試播後,全面評估收視效果和經濟效益,再決定保留或捨棄。如曾經嘗試過用“娛樂化”的方式播報新聞和天氣預報,很快就改版校正。

“娛樂立臺”(有的稱呼為“娛樂中國”)的定位一旦明確,接下來就是怎麼做的問題了。

一是節目創意從購買型、模仿型到自主知識產權的遞進。策劃機制逐漸成熟,策劃團隊逐漸成型。

二是唯才是舉的本土化人才戰略。既面向全球華語區遴選優秀主持人,更致力於培養和推出本土人才。如早期的李湘、張丹丹、仇曉、舒高、李銳等,以及現在的汪涵、李維嘉、沈夢辰等,都是湖南衛視的“家裡人”,謝娜、杜海濤、吳昕等雖然籍貫不是湖南,但早已是“湖南衛視人”。這跟本身是湖南人的何炅,卻曾經是央視的“大拇哥”,有著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之妙。

三是完全的市場化策略。人才的進出、節目的去留、創意的取捨等,全交給市場定生死。是以,湖南衛視隊伍龐大,效益可觀。但裡面的人最辛苦、最具壓力,一招搞砸,再進無門,很悲催。

任何事物都有生命週期,一旦哪天湖南衛視跌落下來,那也不會令人驚詫,肯定有其必然。但不是現在,惟願浙江衛視及其它衛視,一樣越辦越好,讓人們有更多選擇。如此,則皆大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