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九章63條!解讀社區矯正法

【關注】九章63條!解讀社區矯正法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以168票贊成,全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這是我國首次就社區矯正工作進行專門立法。該法共九章63條,將於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社區矯正是完善刑罰執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制度。黨中央高度重視社區矯正工作。2004年,中央有關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相關文件將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納入中央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範圍。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要求推進社區矯正工作。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制定社區矯正法。


“制定出臺社區矯正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求的體現,也是對社區矯正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解決了實踐當中出現的一些突出問題,鞏固了改革成果,促進社區矯正的規範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愛立說。


此次社區矯正法的立法總體思路有三個:一是注意處理好確立社區矯正基本法律制度與為今後發展創新留有餘地的關係。二是注意處理好社區矯正法與刑事基本法律之間的關係。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解決社區矯正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一次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吸收成功試點經驗的立法


早在2003年,社區矯正工作首先從北京等地開始試點,此後由點到面,逐步全面推開。2009年起,社區矯正在全國試行。2011年,作為一種非監禁刑罰執行方式,社區矯正正式寫入刑法,使這項工作有法可依。2014年,此項工作在全國進一步全面推進。


“從實施效果看,社區矯正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節約刑罰執行成本,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促進司法文明進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司法部社區矯正管理局局長姜愛東介紹,經過多年努力,社區矯正發展迅速,成效顯著。數字顯示,16年來,全國累計接受社區矯正對象達478萬人,累計解除矯正對象411萬人。從近幾年看,每年接收矯正對象50多萬人,解除矯正59萬人,正在列管的有126萬人;社區矯正對象的再犯罪率一直維持在0.2%的低水平。


“可以說,多年來的社區矯正工作是健全完善社區矯正制度的實踐基礎。”姜愛東說,此次社區矯正法正式將社區矯正工作實踐中一些成功有效的做法固定下來上升為法律制度,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比如,在總結各地普遍建立起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司法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實踐經驗基礎上,社區矯正法明確規定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社區矯正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社區矯正工作。“這樣就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開展這個根本保證確定下來。因為社區矯正委員會的負責人就是每個地方的黨政領導。”姜愛東說。


又如,在總結吸收各地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社區矯正信息化水平的成功經驗基礎上,社區矯正法將國家支持社區矯正機構提高信息化水平寫入了總則,並就信息化核查、使用電子定位裝置等作出了專門規定,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提供了法律依據。社區矯正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社區矯正機構可以運用手機定位、視頻通話等信息化核查方式掌握社區矯正對象的活動情況。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對不服從管理的五類特定情形的社區矯正對象,可以按照規定的批准程序和期限,使用電子腕帶這種不可拆卸的專門電子定位裝置加強監督管理。


一部以促使矯正對象順利迴歸社會為目的的法律


根據刑法和刑訴法的規定,社區矯正適用於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四類人,這四類人員都要經過評估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對所居住的社區也沒有重大的不良影響。當前,我國社區矯正對象有90%以上都是緩刑犯,這部分人一般都屬於初犯、偶犯、過失犯,犯罪情節較輕,也有悔罪表現。


而促使矯正對象順利迴歸社會是立法的重要目的之一。社區矯正法明確,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通過監督管理、教育幫扶,促其在社會化環境下增強法治觀念、提高悔罪意識,消除重新犯罪因素,達到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目的。


“對符合條件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進行監督管理、教育幫扶,促其在一個社會化、開放的環境下順利迴歸社會,有利於化解消極因素,緩和社會矛盾,從而達到預防和減少犯罪,維護社會穩定的目的。通過適度監管和有針對性的一些矯正措施,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進行矯治教育,有利於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迴歸社會。”王愛立說。


據介紹,社區矯正法對社區矯正定位和方向都作了規定,社區矯正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會,預防和減少犯罪。社區矯正工作,要堅持監督管理與教育幫扶結合,要堅持專門機關與社會力量相結合,採取分類管理、個別化矯正,有針對性地消除社區矯正對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幫助其成為守法公民。


一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既有力度又有溫度的法律


社區矯正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需要政公檢法司做好銜接配合,也需要財政、民政、人社等相關部門的積極支持,需要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社區矯正法的一大亮點,就是非常注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依靠群眾和社會的方方面面來齊心協力教育矯正罪犯,既是‘楓橋經驗’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國家在社會治理方面好的傳統和做法。”王愛立說。


據介紹,社區矯正法對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作了許多規定,包括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志願者等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居委會、村委會規定可以引導志願者和社區群眾利用社區資源,通過多種形式來進行必要的教育幫扶;社區矯正機構可以通過公開擇優購買服務、項目委託的方式來委託一些社會組織提供心理輔導、社會關係改善這些專業化的幫扶,以不斷提高矯治質量。此外,對共青團、婦聯,還有未成年保護組織和其他社會有關組織如何共同做好社區矯正工作,法律也作了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社區矯正法充分總結和吸收了各地社區矯正工作依靠基層組織和社會力量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經驗。社區矯正法明確規定,社區矯正機構應當根據社區矯正對象的情況為其確定矯正小組,負責落實相應的矯正方案。


“根據需要,這個矯正小組可以由司法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人員,社區矯正對象的監護人、家庭成員、所在單位或者就讀學校的人員以及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組成。”姜愛東進一步解釋說,把矯正小組作為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抓手,以矯正小組為依託,堅持專群結合,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動員各種社會力量,把在社區裡接受教育監管的社區矯正對象有效管理起來,積極參與到社區矯正工作中來,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區矯正制度的顯著特色,也是新形勢下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客觀需要。


據介紹,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國各地已經為在冊的社區矯正對象建立了66.2萬個矯正小組。


同時,社區矯正法還注重尊重和保障矯正對象人權,明確規定社區矯正工作應當依法進行,尊重和保障人權。社區矯正對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其他權利不受侵犯,在就業、就學和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視。


> > >往期傳送< < <


【關注】九章63條!解讀社區矯正法

【頭條】2019,細說福清司法行政這一年(上)

【關注】九章63條!解讀社區矯正法

【誰執法誰普法】元旦期間,福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幫你把好這些關!

【關注】九章63條!解讀社區矯正法

【聚焦】全國已打掉涉黑組織2848個!明年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將這樣開展



福清市司法局、福建法治報新媒體中心聯合出品。聚焦社會熱點,傳播法治正能量。

▼▼▼▼▼

【關注】九章63條!解讀社區矯正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