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家吃大席,如何做大席扣碗?

就2這調調


我的家鄉湖南稱扣肉也叫扣碗,現在分享一下扣肉的做法供你參考!

*準備食材

主料:

五花肉500g、泡發的梅乾菜150g

輔料:

老抽10g、食用油300ml、生薑5片、香蔥3根、料酒50ml、八角2個、幹辣椒麵1g

*製作步驟

1、將方形五花肉洗淨,生薑洗淨切片,香蔥去根洗淨備用。



2、將五花肉、五片薑片、兩根香蔥、2個八角、50ml料酒放入鍋中加入涼水沒過五花肉,開火把肉煮到斷生(大概十分鐘)。

3、撈起瀝乾表面水分,用牙籤在皮的這一面扎滿小孔(目的是好上色),在扎滿小孔的皮上抹上老抽上色後(如果顏色不夠可以反覆抹幾次)靜放五分鐘備用。

4、中火熱鍋放入270ml油,油熱後將有皮的這一面放入油中炸至肉皮上起小泡並變成棕紅色,翻面再炸2分鐘左右,撈起稍放涼,切成約0.3㎝厚的肉片,拿一個合適大小的碗,把肉片皮朝下地擺放整齊備用。


5、熱鍋放入30ml的油,加入梅乾菜、辣椒麵翻炒一分鐘,加入適量鹽、白糖、蠔油、雞精調味翻炒30秒起鍋澆蓋在肉片上。(炒梅乾菜時調味料可以稍微放多一點,因為扣肉沒有鹽味)。

6、將裝好肉片的碗放入高壓鍋裡上汽後蒸25分鐘即可,蒸好後拿一個適合大小的盤子,將扣肉倒扣過來,撒上少許蔥花或香菜,軟爛味美的扣肉即可享用了!


小貼士:

炒梅乾菜是可以少放一點油,因為扣肉在蒸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油出來。


易小藝


說到農村大席,享用過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桌上的飯菜葷素搭配,菜品精緻多樣,口味獨特。

常吃的有十二菜一湯,十六菜一湯,十八菜一湯還有二十二菜一湯,這些都是根據主家的實際經濟情況而定,不過現在還是十六菜一湯的比較多,基本上能滿足一大桌十人的需求量,杜絕了浪費,落實了光盤行動,不管上多少菜,有這麼幾樣總少不了,好看還好吃,很下飯,老少皆宜。

第一個就是果盤

一般的主家都是用乾果拼起來的,中間擺一朵精緻的雕刻花朵,也很漂亮,經濟實惠。有點經濟實力的主家,果盤都是用各種新鮮水果,經過細緻的雕刻擺盤而成的,一上桌,真漂亮,年輕的朋友第一反應就是拍照,實在不忍心食用

第二個就是紅燒肘花

這是一道很下飯的菜,熱騰騰的肘子一上桌,香味誘人,造型獨特,一下子就勾起了胃的慾望,沒胃口的人也經不起這美食的誘惑,都會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第三個就是醬香牛肉

這是道下酒菜,是喜歡喝酒朋友的最愛,這菜一般都配備一小碗粘料,一上桌那精美的造型,也經不住愛拍照朋友,愛喝酒的朋友,一看到此菜,便會更來勁,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不少

第四個雞

一般大席上雞的做法有燒雞,黃悶雞,清燉雞,紅燒整雞,在這些做法中,小編認為還是燒雞最好吃,既下飯又下酒,經過大廚做法和刀功,整隻雞顯得格外吸引人,它誘人的香味和精美的造型,您說誰能不動心呢

第五個就是魚

在大席上,魚的做法有,紅燒魚,清蒸魚,糖醋魚,金毛獅王魚,小編認為還是糖醋魚吸引人,這是女士們的最愛,經過老師傅的特殊處理和製作,外酥肉嫩,糖醋汁鮮亮,顯得這魚格外誘惑人

第六個就是扣肉

在大席上,我們常吃的有梅菜扣肉,南孚扣肉,酸菜扣肉,不過還是南孚扣肉吸引人,非常下飯,也是老年人的最愛,因為老年人牙齒不好,這扣肉是由肥瘦相間的五花和炸豆腐泡蒸制而成,造型美觀,入口既化,醇香誘人,真解饞!

第七個就是大蝦

大蝦在大席上有油悶大蝦,鹽水大蝦,糖醋大蝦,香辣大蝦,還是鹽水大蝦吃著鮮美,其做法簡單,能吃到蝦真正的鮮,一般都配備一小碗粘料,再加上精緻的擺盤,大口大口的吃上幾個,真是大快人心吶!

最後一個就是糕點

一般大席上的糕點有,綠豆糕,各種小點心,酥卷。這也是最後的一道,也是人們酒足飯飽後,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的零食,別看不起這些不起眼的零食,其中這酥卷就不錯,真正做到了一個字“酥”










極美小窩


扣碗,開封地區做的還是很地道的,芥菜肉,方塊肉,小酥肉,燜羊肉等等,下面介紹一下芥菜肉的做法!

1:大塊五花肉洗淨,先放水裡煮出血沫,可以放一些料酒,薑片去惺,撈出洗淨!

2:加水沒過肉幾釐米,加入(八角,小茴香,香葉,丁香,橘子皮),開始煮!

3:煮的能用筷子扎透,撈出用老抽洗個澡,(最好再用牙籤扎點小眼)

4:下鍋炸,炸的肉皮氣泡焦黃撈出

5:切成適當的厚度備用

6:把芥菜洗淨切一下,最好能炒一下好入味,不炒的需要蒸的時間長一點!(家庭版的得炒)

7:老碗中用蔥姜墊底,把切好的肉擺好,再放上芥菜,澆上適量的肉湯,就可以上鍋蒸了,蒸的時間長一些,越爛越好吃😊

8:蒸好扣到盤子裡就oK了,可以開造了




農村啊冉


扣碗

‘ 一道無論是城市或鄉村的大席上不可或缺菜品一一扣碗。


扣碗一般是指原材料經過炸,煮,滷,切工等初加工後放在碗裡再上鍋蒸,上菜時再把碗在盤子裡。扣碗以肉食為主,搭配以乾菜,鹹菜或塊莖類的蔬菜。但有一道主食也以扣碗的形式出現在席面上。而且也非常受歡迎,尤其孩子們的喜愛。一上桌絕對一掃而空的扣碗一一甜米飯。

現在說下甜米飯的做法

選料,優質糯米,蜜棗,紅棗,。什錦果仁,白糖,熟豬油。

做法,1,糯米用水泡透,放在盆裡加適量的水蒸熟,取出拌上白糖,少量熟豬油(起到使米粒看起飽滿,油潤光亮)。

2,把扣碗用的碗裡抹上熟豬油,碗底裡擺上蜜棗,紅棗,什錦果仁,上面蓋拌好的糯米飯,壓緊以與碗邊平齊為度。

3,裝好碗的米飯入蒸籠再蒸四十分鐘即可取出扣盤。

到這全席唯一一個甜的扣碗就完成了。



A八戒小廚


1.粉蒸的做法。粉蒸這中做法適用性很廣泛,不僅可以蒸葷菜(如肉類),也可蒸素菜(如素菜)。將將主材料根據口味醃製入味,然後,和米粉攪拌均勻,放入蒸籠蒸1到2小時即可。

2.蒸肉的做法。這種做法主要針對肉類(如五花肉,牛肉等),一般是把材料做初加工,至5到6成熟,然後根據材料的性質做出不同口味的醬汁,倒入擺放在碗內的主料上即可上籠蒸制。

總之,這兩種做法,大同小異,都要事先把主料做初步加工,或者入味處理。




發現新農


鄉村大席中,最使我難忘的菜就是“扣碗”。做扣碗,要先將菜盛到一個碗中蒸熟,出籠時再扣到另一個碗中。澆上老湯、調料,就成了一道色味俱全的佳餚美味。扣碗作為魯菜的一種經典做法,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它的特點就是“吃啥不見啥”,何意?“整雞拆骨,整魚剔刺”,然後切塊置瓷碗內清蒸,端上桌來清香四溢,品在口中鮮香醇厚,卻不見半點雞骨或魚刺的存在,這叫做“吃雞不見骨,吃魚不見刺”。扣碗精緻的做法反映出廚師的深厚功底,就連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孔老夫子對扣碗也極其鍾愛,所以在最具代表的“孔府宴”中扣碗佔據一席之地,以至於在名震天下的“滿漢全席”中扣碗也依舊備受推崇。

魯南的鄉村宴席無論是“紅事”還是“白事”一般是八個扣碗:大酥肉、瓦塊魚、扣碗雞、碗麵子、龍眼雞蛋、瓤白菜、豆腐箱子、油蔥南瓜。熱菜一般有四個:奶湯魚肚、雞蛋橛子、牛肉丸、老公雞。涼菜一般有四個:粉條豆腐絲、豆芽、蓮菜、醋溜白菜等,有條件的人家還在涼菜上面放些薄薄的牛肉片。整桌菜餚除四個炒菜四個涼菜外,其餘八個扣碗全有湯,湯品或鹹或甜,或酸或辣,或濃或淡。

其實鄉村的“扣碗席”是一種程式化的做法,它看似簡單其實也複雜。過去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相對比較低,鄉村“宴席”沒有什麼山珍海味,好東西除了豬肉還是豬肉,於是“扣碗席”就圍繞著豬肉作文章。買幾十斤豬肉,先把瘦肉剔下拼成片,裹上雞蛋粉面在油鍋裡炸成酥肉。五花肉留下剁碎配上蔥、蒜、姜和麵炸丸子。肥肉先煮,八成熟撈出,豬皮上抹糖稀或蜂蜜再下油鍋去燒。之後把燒好的肉切成韭菜葉薄厚的片狀,切成兩公分大小的肉方,把炸好的酥肉切成條狀,連同炸好的丸子分別在扣碗裡各自排放整齊,上面放上蔥段、大蒜、薑片、大料、花椒、辣椒等配料,再配上一些豆腐和時令蔬菜,然後搭在七八層高的籠節裡大火去蒸。蒸好後一碗一碗翻入盤子裡,撒上一些芫荽與蔥絲,澆上一勺用醬油和肉湯配置的高湯,熱氣騰騰,色味俱到,形若碗狀,香而不膩。扣碗所用的高湯非常重要,製作高湯要選兩年以上放養的母雞煮湯,開水下雞,旺火沸煮兩個小時以上,達到色白、微黃、湯濃。湯煮好後放入土缸內。撇盡雞油,加入花椒、蔥、姜熬製成的蔥椒油。

在我小的時候,在鄉村吃大席是一件盛大而榮耀的事情,除了親屬外,村裡人只要在喜事這天幫忙都可以吃上扣碗席。過去農村人家一年半載吃不上一回肉,只是在有大事的時候才能改善一番,但農村的“扣碗席”的分量一般都不是很充足,吃席的時候搶吃是難免的。坐席時,七八個人圍一桌,筷子若雨,稍有不慎,就有人嘴裡多吃了兩片肉。不一會兒,扣碗裡只剩下湯水,這時有人開始拉去一碗開始泡饃饃。然後有人嚷道“泡上,泡上”,看似招呼別人,其實是自己先端一碗把饃饃往碗裡一捏……霎時間,手快的人端著扣碗泡饃吃,不好意思的只能吃個半飽作罷。每每如此,扣碗席常常是碗空盤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