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革命聖人”她成名媛,24歲嫁55歲老人,晚年說出婚姻實情

張靜江,如今提到這個名字,恐怕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實際上,他在民國時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風雲人物,早先年間,張靜江曾支持孫中山革命,革命成功後,孫中山對於張靜江的義舉很是感動,特地為他寫了一方牌匾“革命聖人”而到了蔣介石時期,依然對他十分推崇,稱他為自己的”革命導師“

父親是“革命聖人”她成名媛,24歲嫁55歲老人,晚年說出婚姻實情

張荔英,張靜江與夫人的第四個女兒,可以想到,張荔英的出生,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她是一位十足的名媛,從小張荔英對繪畫十分的感興趣,張靜江也願意栽培女兒,特地從南洋請了一位油畫家前來教授張荔英,這也為張荔英之後從事繪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家世不一般,再加上自己條件十分的優秀,因而張荔英對自己的婚姻大事十分的不在意,在她看來,自己的真命天子恐怕是沒有的了,不過,她的這個話也終究成為了一個短暫的承諾。

父親是“革命聖人”她成名媛,24歲嫁55歲老人,晚年說出婚姻實情

1930年,在巴黎盛名不一般的張荔英遇到了一個人,他叫陳友仁,是當時民國政府的外交部長,兩人第一次見面,就被對方所吸引,張荔英曾說:從一開始,在巴黎的時候,友仁一直都喜歡繪畫,而且他隨時都願意為我擺姿勢。這對畫家是有幫助的”兩人因為繪畫,感情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不久,他們便到談婚論嫁的地步,當時已經是民國,自由之風盛行,兩人的婚姻卻不是那麼順利,因為陳友仁的年僅實在是太大了,他要比張荔英大31歲,而陳友仁的年齡和張靜江差不多,這事傳到張靜江處,他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因而對於女兒的這門婚事,從一開始,他就持反對意見。

父親是“革命聖人”她成名媛,24歲嫁55歲老人,晚年說出婚姻實情

學藝術的人,似乎對於愛更加的看重,愛了便是愛了,張荔英執意要嫁陳友仁,無奈,家裡只能答應,兩人結婚後,日子過得很愜意,無事時,便前往郊外寫生,那段時間,也是兩人最幸福的時刻。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不幸襲來,夫妻兩人在香港被日軍抓了起來,後轉到上海,因為長期的監禁生活,陳友仁的身體率先受不住,不幸去世,這讓張荔英很難接受,當時兩人相守的時間也只有僅僅的10多年而已。

父親是“革命聖人”她成名媛,24歲嫁55歲老人,晚年說出婚姻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張荔英前往新加坡開始了新的生活,後來成為“新加坡六大先驅畫家之一”晚年時,張荔英曾說出了自己與陳友仁這段婚姻的實情,兩人真的是因為愛在一起,可是卻因為戰爭分離,這讓她十分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