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書法家有十大排名嗎?該怎麼排名好?

水墨江南2020


個人觀點,以下十位老師應是當代書壇實力派人物。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第十名:武中奇


第九名:孫曉雲


第八名:沈鵬

第七名:言恭達


第六名:劉炳森

第五名:孫伯翔


第四名:歐陽中石

第三名:趙樸初


第二名:啟功

第一名:沈尹默

淺談。


抱庸詩書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的回答如下:

現代書法家沒有什麼十大排名,如果有也是閒來無事之人杜撰的。這個排名怎麼排也不好,這樣的排名既不科學也不專業。

有一句話世人皆知,“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化藝術這種東西因個人追求不同,理解不同,從來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沒辦法評個一二三。

如果你非要評,那標準是什麼?

一件藝術作品,你說好,我說不好,都能說出道理,因為你我對藝術的理解不同,看待它的角度也不同,所以沒辦法強求你我一致,也沒辦法得出相同結論。

《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就曾倍受爭議,有人就對這種說法提反對意見,其實細考慮就會覺得反對有理,仔細觀察,也沒見《蘭亭序》比《蜀素帖》或《寒食帖》強在哪裡,《蘭亭序》寫的是不錯,可也有缺點和不足,比如書法專業人士常說的“行氣”二字在作品中就較少見,在結字上也未必見得就比《蜀素帖》精采。

·王義之《蘭亭序》

這話有人不愛聽了,說《蘭亭序》那麼好,怎麼可能有缺點?

什麼東西都要一分為二的看,是人就有優點和缺點,藝術作品也一樣,如果人們都不能客觀評價藝術,那它就不能得到良好發展。

當然你可以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這是風格不同,是藝術家追求不同。所以,這時分歧就出來了。

正是這種藝術觀點上的分歧讓文化藝術的評判變得很困難,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事實上,這種非要把藝術評個一二三的的做法也毫無意義,當年毛主席提出文化藝術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就是要讓藝術的多樣性得到發展,如果只說一家或幾家好,就會為藝術發展人為的設置障礙,這事既不科學也不公正。

人們稱《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它的作者王羲之在書法上開拓性的巨大貢獻,王義之在各種書體上都為後人設置了標尺和典範,人們尊敬他,把《蘭亭序》稱為第一行書,有對王義之在書法史上地位的肯定之意。

所以,這更是一種尊重,是一種象徵意義,不是真正的從評選上得出的結論。

多少年來,從來沒見哪個時期為藝術家有過什麼十大排名還是幾大排名之類的事,原因就是,藝術有各種風格流派,藝術家有各種不同的藝術追求,你愛陽春白雪,我愛下里巴人,你表現的粗獷豪放,我呈現的則是秀美內斂,你有你的美,我有我的美,百花爭豔才是春,這道理古人都懂,難道今人不懂?

難道百花爭豔,只能選一枝?只能欣賞一朵?


要對當代書者排名,就更不靠譜,當代的書者們能否稱“家”還尚須時間檢驗,還搞什麼排名豈不讓後人怡笑大方?

歷史上的書者多如牛毛,毛筆就是古人的書寫工具,還不要說歷朝歷代的哪些科舉榜眼、探花、進士們,也不提那些個秀才文人們,就是那些識文斷字的念過幾年書的人,都能寫上幾筆,應該說比現代人寫的好的,練的苦的人有很多。可作品能被認可,並被視為藝術流傳下來的有幾件?

又有多少人被我們記得?並被我們尊稱為書法家?


·清代探花梁詩正書法作品

大部分的平庸之人和平庸之作都被時間所沉澱過濾掉了,能通過檢驗的廖廖無幾,中國書法史有二千二百多年,被人津津樂道的書家也就那麼三、四十位,平均到歷朝歷代不過幾人,甚至有的時期只有一人而已。你還要評什麼當代十大書法家,豈不是在自娛自樂?

縱觀書法歷史,各個時期能被後人所承認和推崇的書家無一不是即有傳統繼承,又在繼承中有所發展創新的成就顯著之人。


·宋代米芾書法作品

當代人要想像古人那樣在書法上有所成就,被後人承認,並稱之為書法家,難度很大,因為書法這一古老藝術發展了二千多年,古人們早就把它研究的明明白白,發展創新之路也越來越窄,當代人更多地是處在跟隨和仰望的位置上。

光學習傳統就夠我們消化好久,創新發展之路在何方,更是需要長久的摸索和實踐。

·當代書家啟功作品

如果當代的書者們既無傳承,也無發展,拿什麼打動後人,又怎樣令其信服呢?

退一萬步講,即使當代這些書者都是飽學之士,都能在書法藝術上通過時間檢驗,你又準備用什麼標準來給他們排名呢?

從藝術功力?傳統繼承?書法創新?還是影響力?

如果是綜合衡量,每一項標準怎麼制定?傳統繼承怎麼考量?他們的所謂創新實踐是否有意義怎麼判斷?怎麼具體為其藝術影響力打分?

如果你制定不出令人信服的標準,僅僅靠人們的印象,靠含糊不清的感覺說辭,就沒有科學性和專業性可言,評選也就沒有意義。

每年中書協主辦的各種展事,入展作品都爭議不斷,就更別說這種無意義的評選了。

不過中書協的各種展覽選撥還是有其存在意義的,至少可以帶動人們學習書法的熱情,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一古老文化,讓書法藝術能得到更好的傳承。

這種展覽選撥與評選什麼十大書法家之類的活動不能相比較,一個有意義,一個無意義,完全是二碼事。

所以,還是把心思放在怎麼提高當代書法藝術水平上,怎麼搞好書法的發展創新上,這才是當代書法人應該好好思考的事,才是眾多書法愛好者應該關心的事。

至於誰能名留青史,誰能在書法史上留下印跡這些事,還是留給時間去檢驗,留給後人去評判吧。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杉石


說兩點看法:一、文化藝術作品不應排名。

二、評論者文化水平不一,所取資又不統一很難做出比較公正的評論。三、鑑別書法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和技法水平。

綜上原因最好不要排名。

藝術是各取所需的。



仲剛51


淤泥於式,將書法家分個高低上下,不如將所有書法家都排個名,看看誰排在第幾位?可笑至極,書法真正的意義不在於排名,藝術的本身以論資排輩有什麼意義?



1支筆


有必要搞個十大書法家排名嗎?是吃飽了沒事幹嗎?以前的書法名家沒有一個是靠排名排出來的,都是靠真本事、經過時間的洗禮後大家的共識。

如果現在真要搞個十大書法家排名的話,肯定會搞偏,會搞得天怒人怨,絕做不到公平公正公開,該進入排行榜的進不了,不該進入的會擠滿排行榜。評定一個人該不該進入排行榜或在排行榜中排第幾等都要有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和方法,要杜絕搞歪門邪道,否則不如不排名。


刁治凱書法


中國十大書法家排名不分先後,以時間為敍述順序。一,鍾繇,二,王義之,三,歐陽詢,四,張旭,五,顏真卿,六,柳公權,七,蘇軾,八,米芾,九,趙孟煩,十,文徵明。


103311180523微風


現代書法的排名,純屬好事者站在自己的立場,根據自己的觀點和喜怒哀樂而判斷的,沒有科學依據。再說,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漢字書法,博大精深,千錘百煉。後人的書法都是臨碑,臨帖的基礎上發揚光大的,學無止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許多名家,還不如所謂江湖高手,高手在民間,不無道理。人世間,方方面面極大部分,都是不公正,公平的。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中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命運捉弄,雖然才華橫溢,一生卻被埋沒,永遠走不上成功之路。所以,書法的排名,沒有可比性。我個人認為:大眾喜歡的,認可的,就是好的。當今書畫界,許多評判,都是按教條,古風古韻來作標準來評判的,這無可非議,但是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書法藝術也在不斷的更新,創新。在吸取民族精華的基礎上,大眾認可的書法,就是好書法,各有千秋,不能排座次,更不可能有統一的標準。


用戶1085905759380312


白蕉,趙樸初,舒同,啟功,沙孟海,毛澤東,王墉,言恭達,周慧珺,鳴翠子


拾翠野老


沈鵬應該進前三的吧?[呲牙]


仁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8d600063ade66901d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