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康的書法水平怎麼樣?在中青年書法家中還有哪些和他的水平比較接近?

青銅時代20


只能說比那些鬼花湖的人強,基本功還要練習,多學王羲之書法用筆!橫豎撇捺要寫到位,離入木三分的力度還差很多,努力加油





華潔洗滌1


陳忠康的書法在當今中青年書家中可以說佼佼者,書法水平自然不必多說,他的書法取法二王,是傳統帖派的忠實追隨者。他的書法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是我國書法界學院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多次獲得了中國書協主辦的各種展覽和比賽的最高獎項。

探討陳忠康的書法水平如何,不如來探討他對書法的理解和追求。陳忠康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堅定而刻苦的學古派”,這一點我非常欣賞,在如今物慾橫流的時代,王鏞、曾翔、王冬齡、邵巖等大出風頭的時候,陳忠康能沉澱下來堅定地學古,這一點非常不易。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他的書法作品上,透露出來的是書卷氣、逸氣,很耐看、值得品味。

陳忠康對自己的學書過程曾經這樣說:

“學書三十餘年,一路過來,摸爬滾打,須臾未曾離開古帖,不同時期總在與形形色色的古人對話。面對一個個人物和他們的作品,從不喜歡到喜歡,很多時候需要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打破很多自我侷限的框架,這個歷程,對自己既是實踐能力、認知水平的提高過程,也是不斷磨礪心性的過程。”

他的取法範圍很廣,不只是學習那些經典法帖,甚至對於清末民國時期的一些書法家的作品也去學習。取法範圍的廣泛也是他打破自我設限框架的一部分,陳忠康並不急於要創立自己的書法風格,他在廣泛的取法的過程中逐漸摸索書法風格的建立。

他認為書法的學習過程不只是字內功夫,還有字外功夫,字外功夫就是人生的修煉,一個人只有經歷過一些摸爬滾打,經歷過一些磨難,才能對人生有更多地感悟,書法作品的內涵才能更加豐富。

當今書壇除了陳忠康之外,還有翁志飛、陳海良、王義軍等,還好在“醜書”橫行的時候還有這麼多人在堅守傳統書法的繼承。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傳播傳統書法理念,感謝您的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陳忠康是當代把二王一脈吃得最透的書法家,沒有之一。不服氣的,說明你連欣賞的水平資格能力都沒有達到書法的門都沒入。



麗象開圖



看到好多評論不瞭解陳忠康老師的,栗子君順便把陳老師的介紹搬運了過來。

因為栗子君認為,瞭解一個人,首先可以先了解他的履歷。

陳忠康,1968年生,浙江永嘉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委員。1991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書法專業,曾任職於溫州市博物館、溫州師範學院,曾為浙江省書協創作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青年書協副主席、溫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忠康是“二王”一脈在現今書壇的代表人物,風格清暢超妙、風規自遠。

陳忠康老師擔任過全國首屆行書大展、第十一屆全國書法展評審委員。

陳忠康老師早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

熟悉書法專業院校的朋友一定知道,中國美術學院的書法專業是非常注重基本功訓練,注重對於傳統全方位的把握與繼承的。從這一點來說,科班出身,基本功、專業水平及素養都是有一定保證的。

陳忠康老師是“二王”一脈在現今書壇的代表人物。

據栗子君淺見,如今學“二王”的人很多。

學得好的不多,特別是能夠從中寫出新意,寫出自己特點來的更少。

而像:高二適、潘伯鷹、徐無聞、許伯建、白蕉、沈尹默,都是近現代學二王,寫出自己特點來的書法家。


那麼當代呢?自然少不了陳忠康老師。


對於水平而言,栗子君認為,關鍵是要看跟誰比。

就像你問我,XXX帥不帥的時候,那要看是跟劉德華比呢,是跟TFBOYS比呢,跟黃曉明比,還是跟隔壁老王比?


所以,就水平而言,栗子君認為,如果跟當代大部分學“二王”的人來比,陳忠康老師的水平是很高的。陳老師的行草書,很富有書卷氣,文人氣,不像很多作品顯得匠氣、火氣。同時,栗子君看過陳忠康老師的講座,對於怎麼用墨,怎麼提升眼界的分享都有非常細膩、深刻的分析,同時示範的時候,也很具啟發性。


至於中青年中,接近的書法家,比如翁志飛、陳海良、王義軍、龍開勝等等都是當今比較有影響力的書法家。題主可自行搜索相關資訊。


我是練字栗子君,20年書學經驗,一枚畢業於書法專業院校的優質青年。

不定時分享學習書法的觀點與經驗,歡迎關注,歡迎向我提問。


練字栗子君


陳先生為當代帖學高手,對古人意蘊把握之深,常人難及。散淡之意溢於紙上,恬憺雍容,內涵筋骨,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非鼓努為力,標置成體,折挫槎枿,外曜鋒芒者可比。下圖為陳先生作品。



岱嶽凌雲


這個水平在國內挑一下起碼上千萬,只能說是功夫到家了,而缺少自已的面目



xiuzhu修竹


要評價從藝者的成就要從他的為人經歷和作品著手,這樣比較恰當。

陳忠康,田英章兩者的經歷大致相似,年紀相差也不是很大,都是學院派畢業,都是專業從是書法。兩者應該是有可比性的。

個人認為,陳的書法有點溫雅氣,有點書卷氣,算得上書法。

上個截圖吧,這個是陳忠康簡介和作品

下面是田英章,



田英章的作品,狀如算子,僵硬不活潑,不能算書法。或者這樣有人不服。那就再上圖吧

這是他的橫幅,四個字有兩個字是錯誤的。酬,勤。

這個也是橫幅,不過這個是正宗的楷字。漂亮吧


?!但是個完全是電腦裡面出來的,而且還沒錯字。

至於他們兩人的為人,大家自有看法。

不過可以說的是,要想學成田英章那樣的楷字,我有一套古代館閣體的練習法,一般人一個月就可以寫的差不多一模一樣啦。有需要的我可以奉獻哦。


guihuxuan1


該君小字尚可,大字缺乏筆力!

從小字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功力尚差!如果大字常寫的話,橫豎線條都可以得到反應!牽絲飛白屋漏痕是大字功力的標配!

所以要想成為大家,沒有十年八年的大字苦練,每天不寫200個大字,不要想出來何紹基的風韻!


妙手文


陳忠康算是青年書法家的代表,也是中書協的獲獎專業戶。此人功底可以,構思也巧妙,但作品中設計的成分太多,離“道”的境界還有些距離。


書寫指南


陳老師是典型的學院派,主帖學的代表,在二王這條線深入骨髓研究,也是成績斐然的書家。從其早年的作品來看,基礎是非常紮實的,有了這樣的前提,出古似乎是他這些年一直在突破的圍牆。

泥古和出古,其實一念之間,以他的水平,立自己的風格應該不在話下,但似乎他的風格不是那麼的標新立異,不太容易一下子看到某個作品,就知道,哦,這是陳老師的作品。這其實是挺煩惱的。

陳老師讓我想起唐伯虎,他的字很好,但沒有到大書家的階段,沒有董其昌,米芾,王鐸這樣明顯藝術風格。沒有在歷史的階段性中留下轉折點的作用。

我等之輩沒有資格去評論陳老師,就水平來講,離他還差個陳忠康,學習,天天寫字,才是我輩該做的。

如有更多書法的交流,請關注 重墨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