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書法,練書法快二年了覺得自已的字太俗,如何才能改正?

千里目119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看了題主所發的兩幅書法習作,練習將近兩年時間,寫出這種字不算太差,有了一定基礎,要樹立信心,堅持練習,書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至於如何改掉俗氣的問題,給予三點建議:

1、第一,從目前提供的習作來看,還很難看出作者學的是哪一家的楷書,需要明確取法,抱定一家,先寫像。只有寫像了帖上的字,才不是自己的自由體,才不俗。

2、第二,儘量取法古人的字,不要寫今人的字,越是現代的字越俗。楷書越接近印刷體、美術字,越是程式化則越俗,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代一些如雷貫耳的楷書家都會受人詬病的原因。

3、第三是要多讀一些文化書、美學書,富有詩書氣自華,不當書匠,不做書奴。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寫出來的字自然不俗。


希望以上回答能有所幫助。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


麓風軒


題主說自己練習書法快2年了,覺得自己的字太俗,如何才能改正,看題主的字,我感覺在氣息上還是很好的,很文靜,感覺題主應該是一個文質彬彬的人吧。

題主說自己學習書法快2年了,可你的字給人的感覺還是一個新手,尤其是第一頁這一幅作品,練最基本的筆畫都沒有寫對。

筆畫的力量感上也不是很足,第二幅雖然好一點,但是用筆上還是一點問題,你對於中鋒的理解還不是很深刻。

這就說明你練習書法的方法上出了問題,出現了問題你沒有去及時改正、而是一直重複這個錯誤,重複了2年。不過看你的字,你應該還比較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去改。


第二,你感覺自己的字太俗了,說明你現在雖然寫的俗一點,但是你自己的眼光隨著閱歷的增加開始不斷的提高了,能欣賞更高級的美了。

這一點我覺得很好,你練習了這麼長的時間,手頭的功夫應該是有的,用這種字體去學其它的書體也會簡單很多。

我給出的建議也是兩點:

1、之前學習的方法不對、用筆不對,抓緊找一個老師,讓老師給你做正確的示範,不要自己在家琢磨了,有人說學習書法,自學等於自殺是有一定道理的。找個老師,一個月就比你這20年寫的好。

2、改變學習書法的思路,把你寫的這種書體扔掉吧,你有了一定的結構和用筆基礎,可以去學習3個月的顏體、一個月的褚遂良、柳體、趙體,開闊一下視野。

然後直接去學習兩漢的隸書,可以同時瞭解一下篆書,接著學習行書、草書,打開一下思路,拋棄掉以前的影響。

接下來,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書體,重新開始。

我這個方法,首先是開闊視野,在開闊視野的同時練習筆法,打基礎需要兩年時間,好飯不怕晚嘛,兩年以後選擇主攻方向。

你覺得怎樣?關於這個方法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一下,喜歡的朋友麻煩隨手點個贊,關注一下。


不二齋


1.大家好,我是蘭亭書法日講。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2.喜歡書法,練習兩年感覺自己的字太俗。我認為這是正常時期的正常現象,原因就是練書法時間太短,才兩年功力要想把字寫的具有“精氣神”很難。

這兩幅作品,整體來看屬於楷書範疇,只不過風格不同罷了。我們以第一篇臨摹作品,歐陽詢的九成宮作為例子分析一下。

首先第一感覺點畫太毛糙,不精到。歐陽詢的用筆特點,如刀劈斧剁、利刃切割一般的乾淨利落,而且鐵畫銀鉤,很有風神。其次,結構不好,明顯的跟字帖相差甚遠,一看就是臨帖不認真導致的。



3.如何改正,不讓字太俗

我認為,首先先把字練好。仔細臨帖,爭取形神兼備,從形體外形上改變俗像。再者多臨帖、多讀書、豐富字外功。

古人云“唯俗不可醫,善讀可以醫愚。”也就是多讀書可以治療自身的匠氣、傻氣、呆氣,俗氣。另外豐富字外功,可以觸類旁通,提高對書法的理解。


4.好了,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感覺有用的話,麻煩各位道兄點贊轉發一下,如有異議,下方留言指正!

關注頭條號蘭亭書法日講,每天更新書法學習的乾貨!!!


清涵書法


關於你的問題,我歸納幾點:

1、喜歡書法,2、習字盡2年,3、自我感覺“字俗”,4、重點是“如何改正”!

————————————————————————————————

1、【喜歡書法】,對你很重要,這是原動力。要堅持一生的喜歡,並做到“樂在其中”!

2、【習字盡2年】,寫成這樣,直到自己不滿意。

說明:① 對書法的理解和認知不夠;

② 方向錯了,沒有一個好的“領航者”;

③ 臨習方法也有問題。

3、【自我感覺“字俗”】,說明你對書法審美與認知有提升,這是轉好的開始。(贊一個)

4、【重點是“如何改正”】關於這點,之前很多書友都給瞭解答,我也給出我的建議:

① 有條件就找個“明師”,系統的習練,這是上策;

② 如果自學,多來《今日頭條》看看關於書法類的文章和視頻,進一步提高書法的理解和認知,先弄清楚什麼是“俗書”;

③ 關於“臨習思路”:根據你已有2年的控筆經驗,筆力較弱的問題,何不去耍耍篆書,感受一下“中鋒“用筆,再體會一下鄧石如、趙之謙是如何理解……玩耍篆書的。也可認識一下顏魯公的“篆籀筆法”。(縱向穿插比較、思考古人的行為,會給我們提個醒的哦!我就是這麼玩的,嘿嘿)

在學漢隸,《禮器碑》《乙瑛碑》《張遷碑》等,看你喜歡……

然後,再玩“魏碑”,感受一下北朝時期“率真質樸、粗獷生辣、姿態恣肆,點畫方峭,變化多端之美”,順便再瞭解一下康有為的書法,還有于右任。

再後來,隨著你的認知提升,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定目標,定方向,是行是草,任你玩吧!反正又不是想加入“中書協”,只是“喜歡書法“而已……


朋友,你覺得如何為上?可在評論區理一下哦!


竹山堂


書友好!兩張臨作,你認為俗,其實就是沒入帖,第一張稍好,有些歐體特點。你對自己寫的字不滿意,又找不到問題節症,心情可以理解。按理來說,兩年時間的學習,應該臨帖方法已基本掌握,而你似乎還處於兩難狀態,既入帖不夠,又想出帖。學書法,處於這種階段最難堅持下去。

書法之法,可以理解為:一是運筆之方法,二是點畫和結體之法則。就你的現狀情況,點畫筆法、結體法則想努力靠近,但由於你書寫的方法還沒熟練掌握,好比學駕駛,雖然會了基本動作要領,但一上路,遇到實際路況,就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你要走出這個困境,一是多多練習,悟到方法,二是老師指點,理解方法。我談幾點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 運筆的方法,古人書論很多,我在頭條裡專門講了運筆要領。這裡,根據你的情況,提醒你,運筆大可不必太緊張,書法靠筆鋒完成,只要控制好筆鋒就成,筆鋒的控制不是靠蠻力氣,而是通過懸腕、提按、使轉、調鋒和轉折等動作,保證鋒在點畫中書寫。這一點,看來你掌握還不夠自如,要多多練習和琢磨。

二、用田字格練習紙,選帶田字格字帖,臨同比例大小(一般不要超過三公分,否則難以控制字體結構)。這種方法是為對臨,仔細比對點畫筆法的位置,相互之間的呼應、避讓關係。如圖一的“觀”,與你書寫的“觀”比較,就會發現你寫的觀,還存在許多問題。正確的寫法,草字頭當中的空隙,與下面兩個口之間的空隙以及佳字左右之間的空隙,基本在一條垂直線上,佳字的兩豎和見字的兩豎都是平行關係。再看橫,草頭的左邊挑、右邊點,接下面的兩個口,再接下面的佳,都是平行關係,且間隔距離疏密有致,非常有規律。右邊的“見”,四橫也是平行關係。

二、理解筆勢關係。楷書也具有筆勢關係,只是有時不露痕跡,如圖二的“之”字,一點和橫撇(寫成挑和撇)之間,看似單獨成筆,實乃筆勢相連。而你所寫的“之”,只是形似,而不具備筆法、筆勢之關係。

三、分析字體結體的內外部關係。字體如同房子,外部起到構架作用,顯牢固穩健,而內部空間講究佈局,靠點綴經營。如圖三的“月”字,雖然筆畫簡單,但字體外形,依靠一撇一橫折、豎鉤的平行和垂直關係,顯得非常有“派頭”,而內部僅兩短橫,位置及筆勢都大有講究,不可隨手而就。你的“月”字,外部結構不穩,字體內部又顯死板。

所以說,書法沒有奧秘,老師只能領進門,修行、悟道靠自身,靈感來自於實踐。希望你在書法練習中,加以認真思考分析,一定能練好書法。








如石書藝


首先,初入書法才2年便能修出如此的楷書水平,說明書者勤奮,並具一定的“天賦”;提出“太俗”二字,又證明書者在審美和藝術追求上自我要求嚴格,目光不淺。

以上均是習字者的優點,很可貴,而要繼續貴在堅持。

其次,談談書作的問題。

2年時間,就初入門到現今的水準而言,其實進步非常大。作者的楷書由歐入,又略有柳筆,無論結構和筆畫,均需要繼續磨鍊,各種基本的筆畫相對碑帖而言,臨摹功力仍需加強,起筆、收筆均太隨意,有個別的也存在錯誤。歐體度法森嚴的風格還要通過不斷地看帖、背貼、寫貼來體會。

第三,如何精進

既然書者對藝術的追求較高,古貼勢在必行。其一,繼續糾正目前筆法的問題,紮實基礎;其二,嘗試大字和小楷的間歇性練習,強化結構訓練;其三,如繼續習楷,可適當臨摹其它名人之貼,久而久之,找到最符合自身心意的筆畫和結構,出貼。最後,可多選行書、魏碑等字體研習,提升閱歷。


您的關注和點贊是我莫大的榮幸。

蜀小叨


就題主的兩幅字,談談我的個人看法,不對勿噴:

初學書法一定要選好方向,不是說你從楷書入手不對,是因為楷書筆法深嚴,沒有基礎很難寫好,不適合初學者。從這兩幅字上看你的筆法起筆,行筆,收筆,都過於簡單,結構也不準確,線條發軟,究其原因是沒有認真讀貼和臨帖,寫了兩年,應該說還沒真正入門,先不要說俗不俗了。

給你提個建議:先把線條質量提高,買放大版字帖,單鉤填墨,然後對臨,背臨,要認真讀貼,學書法就要認真,方法很重要,方法不對,越勤奮就越走彎路,一旦形成習慣,想改正都很難。


墨緣怡情


字要想寫的工整很容易,要想寫的不俗很難。

為什麼那麼多人說二田的字不行?難道真會有人嫉妒他倆的三流書法?主要是他倆的字太工整太死板,俗到極點了。

為什麼後人評價趙孟頫的字太俗?難道真的是“因為熟所以俗”?不是!古人說趙孟頫所以不入晉書,不得晉人真諦,是因為太工整。

您這這幅字,整體如印刷體公文,死板,單個字還是死板。筆畫更生硬無力。

造成這樣的原因是選貼選錯了,學書法千萬不能選歐楷,自古學歐楷的人沒有一個成為大書法家,更不能學田楷。除非你只想學寫字做小學語文作業。

這幅字功底太淺,單個筆畫沒有一個寫的到位。結構也有問題。

您想學書法最好找個名師指點一下。否則很難入門。


字畫娛樂圈


謝謝你的提問,我是千千千里馬。知道“字俗”,這是了不起的事情。

我們常常會碰到“眼高手低”,這樣一個問題。

其實眼高總比眼底要好。

假如你成為一個書法家了,眼高也仍然是你的優點。

你敢於批評自己“字俗”,應該是眼高的表現,必須點贊你。

就怕淺嘗輒止,一知半解,那就要俗氣一輩子的。

我們還是直接回答你的“字俗”如何才能改進吧。

所謂字俗,就是就是平淡無奇。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

首先,初學書法“字俗”,是書法學習的必要成本。

你應該有一段“字俗”的過程。

你想想,一上手就脫俗,那叫一個大天才啊。

一般人都必須經歷“字俗”這樣一個過程。

為什麼?因為你要把字帖吃透,即使你看懂了字帖,也不一定寫懂字帖,所以,“字俗”這是必要的學習成本。

也不要過於在意。畢竟看你寫的字,還沒有入門呢!

你的任務就是繼續把字帖臨像。看你的字,距離臨摹還有距離,所以臨像,是你的下一步任務。

學習書法,給自己提出學習任務和目標很重要。但是是要切合實際。

不要與別人比。只要比自己進步一點就好。

其次,學習書法的方法很重要。

有人學習書法就是追求“絕似”。就像田英章培養學生那樣,學生一個個都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

那種“絕似”初學還可以,最後只能是一個“大俗”書法家。

所以,學習書法貴在理解書法家的筆法精神。

如果能夠吃透字帖的精神,那寫出來的字,自然會有一種自然的美。

具體的方法就是按照“四法三筆”來學習書法。

“四法三筆”要求我們要在筆法上狠下功夫。

一定要做到看懂字帖的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

具體就是把每一個筆畫的起筆方法,行筆方法,收筆方法看準確。

這是你寫好字會寫得不俗的基本保證。

一個筆畫也不要放過字帖上的起筆行筆收筆,一個字就不會“寫錯”。

但是,最能保證不會出錯的是“接筆”。

所以,就有“起筆、行筆、收筆、接
筆”這“四筆”之說。

三法,是檢驗我們寫字能不能寫出字帖“法、意、勢”的問題。

“法意勢”如何檢驗?那就回到“四筆”中去檢驗。

這樣,你寫字的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個“監督”機制。

因此,你想寫個“俗字”都不可能了。

所以,雖然你在寫字,但是,你沒有具體的檢查方法,所以,也就甭著急。




千千千里馬


題主這個問題提的有些模糊,不知是臨摹的作品俗還是自己獨立書寫(創作)的俗。從所附作品看,臨摹的基本上可以,路子正,書寫認真,結構欠精準。不過所附作品不是一家作品,第一篇是臨摹《九成宮》,第二篇沒有看出出處。就歐陽詢的習作看,作者對歐陽詢楷書的整體風格特點理解不夠,沒有理解或者說抓住歐陽詢勁險挺拔的書風特點,所以臨摹的習作普遍把字寫扁平了,特別是筆畫教多的字,已經看不出歐陽詢的楷書特點。“其”、“景”、“無”字寫的較好。

如“月”字,寫寬了,且點畫形態不準。橫折鉤的橫過細,折肩下墜似顏真卿楷書。歐陽詢這個“月”字的橫折部分的折肩和橫畫的起筆在一條線上,故有一種上仰或頂的氣勢。而習作因折處下墜,幾乎失去了歐陽詢書風的精氣神,而且出鉤形不準。中間單位兩個短橫比列空間距離失調。

“日”字的第一筆尚可,橫折豎變形,特別是收筆處。中間短橫位置不對,由於歐陽詢寫的採取的是全封閉結構,所以內部點畫不能寫僵化了,歐陽詢採取了化短橫為橫點的處理。



以上原因是由於讀帖不夠和沒有進行描紅練習所致。
至於字俗問題,也就是臨摹習練不夠,臨摹不夠精熟。如果臨摹達到惟妙惟肖,形神俱似並能夠做到背臨和學以致用,字的俗氣自然褪去。祝進步!




附圖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