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文學史上,李白與蘇軾的文學地位誰比較高?

月生石上


眾所周知,李白被尊稱為詩仙,蘇軾被尊稱為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若在詩歌成就上比較李白蘇軾,個人認為,李白大名鼎鼎有多篇千古絕唱,又被世人美譽為詩仙,如他的千古絕唱有《靜夜思》,《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夢遊天姥呤離別》,《蜀道難》,《將進酒》,《清平調》,《月下獨酌》,《長相思》,《俠客行》等首首絕唱,字字珠璣,前無古人,後啟來者,古往今來,詩中之仙只有他李白。

因為李白的詩歌離我們很近,近到我們伸手就可以觸摸到他的所在。當我想起《靜夜思》的那個瞬間,我們的祖祖輩輩子子孫孫已經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訴說了千百年,成了世代人們心靈的共鳴,因為一個詩仙正在向我們走來。

在夜色裡,我分明看見一壺酒、一個人、一輪明月、還有聞到花兒的飄香,分明間又聽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突然一種孤獨的感覺襲擊心頭,使人惆悵。

詩人就是詩人,遊山玩水總能玩出一番風味給人驚喜,游出神仙般的情懷。先是遊廬山、看瀑布,揮一揮手這那裡是人間,簡直就是天上人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如果他不是仙人,這樣的絕唱人間那能幾回聞。

如果他不是仙人,又何來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如果他不是仙人,何以乘雲駕霧,一覽天下:“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當瑤臺月下逢。”

如果他不是仙人,美女何以隔雲端,推人心肝,使人念想:“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這樣的愛情,這樣的思念,誰能與之共舞。

如果他不是仙人,何以說出我們的生活:“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又何以把我們這些背井離鄉人的家鄉,家中的高堂說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又何以把我們的悲歡離合,世態炎涼說得:“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又何以把我們生活旅途上的坎坷說得:“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如果他不是仙人,何以看見:“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又何以看穿歷史的天空道出:“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又何以看得清楚:“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又何以騰雲駕霧看人間:“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當然了,蘇軾是大文豪,集詩詞散文書法於一身,他的詩詞《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江城子》等也是首首絕唱,字字珠璣,千古絕唱。




金龜朝北斗


以下都是個人淺見。

李白和蘇軾都是我大愛的詩人,不過,經常看我答題的朋友都知道,我是東坡腦殘粉啊,所以我的答案是蘇軾!

民間傳播度 李白>蘇軾

如果就民間的知名度和作品的傳播數量來說,李白肯定是超過東坡的。

從小學到高中,語文課本里可以學到太多李白的詩,《靜夜思》更是多數人古詩詞的啟蒙之作。

一說到古詩,我們先想到的肯定也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蘇軾的排名就比較靠後了。

文學史地位 蘇軾>李白

題主問的是文學地位,這方面蘇軾就超越李白了。

前面有個評論我覺得說得比較有意思:李白作詩100分,蘇軾門門90以上。

確實是這樣,李白被稱為詩仙,他的文學成就絕大多數在於作詩方面,是個中國人就能吟上幾句李白詩。

當然了,李白也有很多出名的賦,其代表作當然就是《大鵬賦》。

而蘇軾則是精通詩、詞、文,可謂全才。

-----

論詩,東坡詩宋詩的代表,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對有宋一代詩風都有很大的影響力。雖然後市對蘇黃的詩也有一些批評,但是不管批評還是讚揚,其影響力都是不可忽視的,這也是地位的體現。

論詞,東坡詞又是宋詞的代表,他最大的貢獻是奠定了豪放派詞,可謂開宗立派的一代宗師,在東坡之前,詞壇霸主是柳永,這位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其詞“歌楊柳岸曉風殘月”,而東坡的豪放詞自誕生之初,就有了與婉約派分庭抗禮之勢,其次“唱大江東去”。

蘇軾憑一己之力把詞的地位拔高,使其從難等大雅之堂的“淫詞豔曲”變為可抒情言志的“壯詞”,也使得眾多詞人正想學作豪放詞,使宋詞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個作豪放詞的不是東坡,而是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後世又將辛棄疾和蘇東坡並稱“蘇辛”,以詞兩人為豪放詞的代表,這個就不在此展開了。

論文,在一代文宗歐陽修的堅持下,在三蘇、曾鞏等人的努力下,他們繼承了韓愈、柳宗元的意志,一改晚唐以來的萎靡文風,整個北宋的文風為之一新,從此這個世界的散文變得有血有肉了,變得貼近生活了。

這些都是為古代文學做出巨大的貢獻的人,歐陽修和蘇軾又是其中代表,兩人並稱“歐蘇”,後世更把兩人於韓愈、柳宗元並論,可見其影響之大。

綜上,我認為在整個文學史上的地位,蘇軾是要超過李白的。



也可自話


首先,誰最牛這種問題見仁見智,不好回答。

我們往往一提起李白就“哇……謫仙人”,但提起蘇軾就會心一笑。李白讓我們覺得仙氣飄飄望塵莫及,蘇軾就很接地氣了。

詩仙,何為仙?逍遙自在為“仙”,縹緲大氣為“仙”,李白的詩絕大多數都是給人這種感覺——“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日照香爐生紫煙”,“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你看他無拘無束瀟灑快活,一生自命不凡,沒正兒八經做過官,當官的朋友倒不少,沒兢兢業業謀過生,一輩子也沒缺了錢花,不在乎是不是倒插門、非法同居,生了娃自己不帶也不教育,但人家修仙、練劍、交友、旅遊……啥都沒落下。

跟李白一比,蘇軾完全就是苦中作樂。首先看號——“東坡先生”,多樸實,一聽拿著鋤頭卷著褲腿兒的半大老頭兒形象就樹立起來了。一生三次被貶,黃州、惠州、儋州,一次比一次荒涼,都快被貶到海里邊兒了。但是人家曠達呀,大多數情況是這樣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誒誒,紅燒肉好吃呀!”“呀呀,河豚真好吃!”“兒砸,生蠔可好吃了!”……你說他心大?怎麼可能,生而為人,無論哪個時代、再風光的人遭遇挫折之後心境都和你我差不多的,李白是撐著不說,但蘇軾需要嘮叨嘮叨釋放一下“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此外,他跟朋友除了喝酒還會調侃,我們熟知的“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他調侃八十多歲的哥們兒張先收了個十八歲小姑娘的;“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是調侃朋友陳季常的,人家飽參禪學,只因交友不慎,只落得個“妻管嚴”為廣大群眾熟知。但東坡詩文之大氣、意境之浪漫,一點不輸於李白——《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感情方面,李白對幾任妻子有的是愧疚甚至憎惡——“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會稽愚婦輕買臣”……而蘇軾卻是實實實在在的情義——“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拋去詩歌成就,我個人更喜歡蘇軾。李白總給人感覺在他面前我等皆為凡夫俗子,而隔壁東坡老頭兒樂呵呵地說“沒錯兒,我就是凡夫俗子哈哈”。


其次,文藝史上地位高低,這個我可真不敢說。

但是基於我非常淺薄的知識儲備,我個人認為,蘇軾可能更有文化。因為活字印刷術是宋朝時發明的,它的發明極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傳播知識範圍廣且內容豐富,知識量大。而唐朝依然是雕版印刷技術,效率遠低於活字印刷術,所以我想當時書籍、文化的傳播沒有宋朝時廣而多,呃……李白可能沒有蘇軾讀過的書多。這只是兩人知識儲備量方面,我私下揣測的,跟文學史上地位高低沒有關係哈。

湊三個圖,嘿嘿


小雅詩詞沙畫


既然是文人,我們就從文人的角度來比一比兩者。

第一,文學角度。李白的詩獨步天下,是盛唐時期的大詩人,李白的詩作“詩成泣鬼神”,後世有能與之匹敵的詩作,但是絕對沒有能與之匹敵詩人,所以但論詩歌造詣,無論是古體詩還是近體詩,蘇軾都沒辦法跟李白相提並論。但是,文學不只有詩一種形式,雖然李白的詩歌獨步天下,但是詞作和散文,卻比不上蘇軾,尤其是散文成就,更是差了不是一星半點。此外,我們還要看看兩者對文學史的貢獻,李白是個詩人,但是他沒有任何開創,蘇軾開創了豪放詞風,一舉讓詞從不入流的市井文學一躍成為能與詩相提並論的文學形式,能作為一種文風的開創者,文學貢獻已經大過李白了,蘇軾還提出過許多文學理論,百度可以看到許多,這邊就不一一而足了。

第二,從文化角度。李白蘇軾都對後世的中國人有著巨大的影響,李白被稱為謫仙,蘇軾被成為坡仙。李白的影響在於豪氣與俠氣,這樣的影響在當今社會對普通人已經微乎其微了,而蘇軾的影響卻是全方位的,無論我們得意或者失意,我們都能找到蘇軾的影子,繼而產生心靈的慰藉。蘇軾平居時的幽默,蘇軾失意時的豁達,蘇軾得意時的清醒,蘇軾為官時的愛民,蘇軾為了原則不惜得罪王安石、司馬光,敢於對老學究程頤開戰,蘇軾被貶海南時候的從容,蘇軾對親人、對愛妻、對朋友……可以說,蘇軾身上有我們每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影子,我們看李白,如同看一個高高在上的仙,我們看蘇軾,就如同看一面鏡子,我們任何時候都能從蘇軾的作品裡找到心靈的寄託。

第三,政治上。李白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走的終南捷徑,靠著賀知章的推舉被受官翰林待詔,說白了,就是皇帝的遊戲時候的跟班。蘇軾的政治建樹就大多了。首先,蘇軾以進士科考試第二名,博學鴻詞科三等(百年第一)的優異表現很早就登上了北宋的政治舞臺,此後更是在全國許多地方做過地方一把手,雖然在熙寧變法期間被貶官,但是朝廷沒有忘記他,蘇軾最高的實職官職是三品翰林學士知制誥,這點上李白要差遠了。

最後,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文人,更別說這兩位幾乎代表著盛唐跟封建社會文化巔峰的北宋的神級文人了。有人愛李白,有人愛蘇軾,他們共同締造了我們光輝燦爛的文明,也一直影響著千年來無數的炎黃子孫。


水茫茫天地一流觴


個人觀點,覺得蘇軾要高一些。李白以詩名斐聲古今,可以說凡是中國人,談詩必談李白,雖然古來中國詩人不可勝數,可見其巨大影響力。我讀全唐詩選,李白的詩是收錄最多的作者之一,鮮有人及。足見其作品質量及影響。但就詩作藝術成就來講,我覺得稍遜同時期另一位大師級人物杜甫,這就是"詩仙"與"詩史"之別。除詩之外,李白其他文體傳世幾稀,不聞於後人。

再說東坡,這是一位中國文壇上少有的天才級人物。文、詩、詞、畫、書法都達超一流境界,可以說無一不懂,無一不精。由於篇幅關係,不再綴述。

因此,拿這兩位絕世天才作比,實在是困難的事。李白詩形成於唐,蘇詩蘇詞廣受薰陶,受益良多;蘇作又不拘於詩,文路比李大大拓寬,對後世影響極大。所以難分伯仲。非得要比的話,我覺得東坡略高於詩仙。

個人臆想,無深入研究,見笑於方家。姑博一笑耳。


風露中宵2


在文學史上,還從來沒有把李白、蘇軾拿來做比較的,題主堪稱第一人了!

李、蘇二人非同個時期的人物,就文學地位而言,在當時都是最頂尖的,比如李白,能與他相提並論的只有杜甫,連白居易都上不了這個層面;而蘇軾呢,當時只有一種說法,廟堂之氣者蘇東坡,市井小調者柳三變,也就是從宋代詞壇而言,蘇東坡幾乎是達到一個高度,連柳永都不能企及。

那麼,分析二人的成就,要從題主的題目開始了:文學史。文學包含幾個方面內容:詩、詞、曲、賦、文章。

由於有唐詩宋詞之說,那麼,我們就詩詞一併分析。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詩歌個性十足、放浪不羈,在藝術上也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比如我們熟悉的《將進酒》、《蜀道難》,這個題材,他寫完,後人幾乎就不用寫了,不僅超不過去,還會帶有他的影子,這是很厲害的,不是無人超越,是無人企及!雖然後人把杜甫和他平列,但連杜甫對李白都崇拜不已“白也詩無敵”。而且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屬於詩歌的不同“派系”。

蘇東坡,在宋朝詞壇也是一哥的位置,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也和李白一樣,寫得讓後人沒法再寫,而他的詞極盡豪邁之氣,在宋朝也是無人比擬的,就算當時市井最著名的詞人柳永,也只是鶯鶯燕燕之調,沒有那種“廟堂之氣”,這當然和他們各自的工作有關,蘇東坡是朝廷大員,柳三變是混跡青樓的浪子。但當時期的比如歐陽修、晏殊等宋朝著名詞人,地位不低於蘇軾,但在詞的藝術造詣上相差還是蠻遠的。

但就詩詞而已,李白是浪漫主義詩歌的開創者,也是顛覆製造者,從這個成就上,蘇軾並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主義”,而後人也不見得就超越不了他,比如像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成就不在“赤壁懷古”之下,氣勢上還勝出不少。那麼,可以斷定,在詩詞領域,李白成就要高。

但文學史所談到的最重要的不是詩詞,而是文章,文章估計是李白短板,沒有流傳出什麼經典名篇,而蘇軾的《晁錯論》、《賈誼論》乃至於如《石鐘山記》等都是千古名篇。蘇軾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注意了,是“唐宋八大家”!也就是在文章的成就上,蘇軾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沒有李白什麼事!

就文學成就的比較而言,蘇軾在文章完勝,在詩詞略遜,那麼成就肯定是高出一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也一定是排在李白之前的。


文三郎


李白是唐朝的歷史上的一顆明珠。2013年李榮浩出了一首歌《李白》。

裡面有句歌詞“要是能重來 我要選李白,創作也能到那麼高端,被那麼多人崇拜”。

但也有人說,李白“有子瞻之才,無子瞻之學”。

子瞻就是蘇軾。那麼李白與蘇軾的文學地位誰比較高呢?

有書君將從創作數量、民間知名度、創作特色、後人影響這幾個角度來進行比較。

論創作數量,李白以詩文見長,今存990首。

包括七言古詩、五言古詩、樂府民歌、七言絕句等。

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被譽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而蘇軾現存於世的文學著作共有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以及大量散文作品。從創作數量上蘇軾要勝於李白。

論民間知名度,最佳的傳播載體就是語文課本了。最近教育改革,語文教材全國統一,古詩文比例大幅增加。

據統計,重慶小學推薦背誦詩篇,李白7篇,蘇軾4篇,所以在小學的時候,李白的詩張口就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而在初中和高中期間,推薦背誦的詩文蘇軾5篇,李白3篇。

但由於李白名字的簡單易記、在語文教材中頻頻出鏡、加之“貴妃研墨,力士脫靴”的人生經歷。李白的民間知名度要高於蘇軾。

論創作題材和特色,李白詩文可總結為“雄奇飄逸、真率自然”。

如《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體現了李白的雄壯豪放,“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體現了李白的飄逸灑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體現了李白的真率自然。

縱觀李白的詩句都是以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表達自己個人意識的詩歌。

而蘇軾則將詞筆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諸如懷古記遊、寫景詠物、親情友誼、田園風光、參禪說理、仕途失意等,蘇軾文采細膩,融入許多個人的真實情感,題材廣闊,引入深思。因此從這個角度,蘇軾要勝於李白。

論後世影響,中唐韓愈一派、李賀都受到了李白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浪漫主義的風格。蘇軾、陸游則借鑑了李白的豪放詩風。

李白是極為有天賦的一位詩人,被人稱為“詩仙”,只是這種仙氣後人是學不來的。

而蘇軾卻成功地影響了南宋詞人辛棄疾,史稱“蘇辛”,形成了與婉約詞平分秋色的豪放詞派,啟迪了明代的公安派詩人和清初的宋詩派詩人。

從這個方面,蘇軾要勝於李白。

綜上所述,由於蘇軾創作數量、創作題材和特色、後世影響均勝於李白,因此有書君認為在我國文學史上,蘇軾的文學地位高於李白。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李白(字太白),生活在盛唐時期。唐朝著名詩人。

📚李白性情豪放,熱愛祖國山河,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了大量讚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例如:《早發白帝城》《蜀道難》《遊鳳凰臺》等,都是無與倫比的千古絕唱。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讀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人們尊稱李白為“詩仙”。

📕蘇軾(號東坡):北宋著名散文家,詩人,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對“詞”的發展有突出貢獻。他擴展了詞的內容,著重表達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繪雄渾壯觀的景物。他的詞,氣勢豪邁,雄健奔放,對後世影響極大。他的代表詞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乙卯正月三十日夜記夢》 《水調歌頭.懷子由》等。


笑看東籬


這兩個人不相上下,李白唐朝詩仙,東坡宋朝名氣也很大,很難分出誰的、地位更高,春桃,秋菊各有時,兩位都很牛。


秋閣一憑欄


就文學這一板塊來說,應該是是李白的文學成就略高於蘇軾。從各種文學史書,各種文學評論,對李白詩詞的引用都要高於蘇軾。大,中,小學語文課本的詩詞選錄也要多於蘇軾。三:民間對於兩位大神作品的傳播度和熟悉程度,李白的詩詞也要高於蘇軾,如果有興趣及時間的話,可以組織幾個人到鬧市去作一個採訪調查。我深信:專講文學這一塊來說李白一定能壓過蘇軾。

李白是盛唐時期代表詩歌成就的兩座高峰之一,雖然詩聖杜甫從稱道上來說,要高於詩仙李白,但這只不過是雅稱。實際上呢?這兩位大師的詩歌成就我認為是難分伯仲的。只不過李白是雄奇,豪放型。杜甫是雄渾,沉鬱型。風格不同而已。

而蘇軾呢?當然也是了不起的大家,他充分吸收了唐詩和前代詞人的精華,拓展了詞的空間,創立了豪放派詞,使詞由悽悽婉婉,兒女情長,燈紅酒綠,郎歡女愛,變為金戈鐵馬,大江東去式的豪邁情懷。也是功不可沒。但比起李白詩所達到的境界,畢竟還差一層。

但從綜合素質而論,蘇軾還是要高於李白。可以這樣說:蘇軾是古代文人中的第一才子。除了詩詞文章外,在書法,繪畫領域同樣是一流的大家。當然,這是題外話了。不再陳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