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楓橋夜泊》的詩人張繼後來怎麼樣了呢?

記者李滿


和唐代約同時期的李白杜甫不同,張繼是進士出身,是當了官的。只不過,相繼每天躊躇滿志的倒是和李白一樣,都有謎一樣的自信,總認為自己有丈量天下的器量,是做宰相的料。李白的經歷我們都知道,他的那份自信,很尷尬。倒是張繼是否真的有真材實料,我們不得而知。

相繼在中唐,在文藝界,跟前面的李白、杜甫比起來遠遠不如。乃至其甚至不能算是個名家。因為他所作的詩文大多是平白直述,極少有寓情於景的格調與意境。說句玩笑話,他的詩大多數時候若在李白他們看來應該就和民國的張昌宗無二。

然而,相繼最終還是因為一首《楓橋夜泊》而震驚中外,名垂千古。


時間大致是在公元763年秋。時張繼仍在仕為官,但是彼時他早已因為與上層政見不合而被見棄多年了,恰逢安史之亂,也可以說是四處顛沛流離,過得辛酸。張繼在寫下《楓橋夜泊》的當時,應該正在員外郎徵西府中供差遣。品秩當時應該也就是個七品到九品的末流小官。但總之是個官,因為他後來就升為檢校員外郎,當然也是個閒官。

那麼當時張繼的官職在當時大概是什麼個地位呢?

唐時官職是三省六部制,尚書省下轄六部24司,而員外郎是24司中各司一把手郎中的副官。當時時逢安史之亂尾聲,張繼應該是在兵部下轄的某司郎中副手員外郎的手下供差遣。

要知道早在天寶年,張繼就是進士出身了。混了那麼多年,還是逆水行舟,怎能不愁?如此一來,他兼濟天下的理想何時才能達成?

於是一晚他藉著夜色泛舟在姑蘇城的江河裡,讓滿懷愁緒隨著一江流水任意飄蕩。


“我與船伕泛著舟,落寞地飄蕩在姑蘇城裡的江上。眼下夜色已深,連月亮也不願見我一臉愁容悄然隱去。遠處江邊一聲聲鴉啼傳來,伴著滿天入秋的寒氣悲愴而來讓我打了個寒顫。我趕緊躲進小船就著單薄的被席希望能夠睡入夢鄉,那裡溫暖而又快樂。可是當我透過小船裡閃爍的燭火看著江邊紅透了隨風飄落的楓葉卻更加勾起了我滿懷的愁緒更加翻來覆去久久不能入眠。突然,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卻又一聲一聲的鐘聲咚咚傳來,餘音嫋嫋,不絕於縷。突然船伕看著我說:唉~大人,已是夜半了,早早歇了吧!”

有感此情此景的張繼靈感迸發,提筆而作《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張繼的人生巔峰。此作之後,張繼個人的光芒便如曇花一現。張繼以此作而聲名海外,名傳千古。

那麼張繼這首《楓橋夜泊》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呢?

晚唐武宗皇帝死也要將此詩刻碑陪葬,並下令此詩只應他獨享,後人復刻,不得好死。日本裕仁天皇曾偷偷摸摸想讓人把在姑蘇城裡的碑詩悄悄偷回去。

後來的張繼,熬死了也僅僅做了個二十四司中僅從六品的鹽鐵判官,結果任職不到一年就病死了。張繼之死,有八分的抑鬱不得志的成分在。


不書


張繼,算是一個悲情人物。第一次考取功名落第,回家途中寫了千古絕唱《楓橋夜泊》。後來又繼續考試在天寶十二年進士及第。但是沒有能當官回家了。然後就爆發安史之亂了。在家九年的張繼在唐代宗寶應元年終於當了個小官,隨後被調任武官就投筆從戎。再後來沒有幾年不幸病逝任上。


詩與歷史


有人說是《楓橋夜泊》成就了張繼,因為沒有這首詩,世人不會知道他的名號。這話聽來雖偏頗,但在看過張繼傳世的其他40多首詩作之後,不得不感嘆:事實的確如此。

張繼的一生,雖只短短六十載,但卻歷經了人世的沉浮。也正是這沉浮之間,才有了這首傳唱千年的佳作。世人只知中國人喜歡這首《楓橋夜泊》,卻不知道這首詩作在亞洲很多國家尤其是日本受到了極大的熱捧。

這首詩作,甚至還被列入了日本的小學課本,也正因此,這首詩在日本算得上是家喻戶曉。因為這首詩作的魔力實在太強,1929年,日本還在青梅山籌建了一座寺廟,寺廟的名字也叫寒山寺。這座寺廟完全仿照了蘇州寒山寺,寒山寺旁還立了一座市北,背上刻寫著的正是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詩。在此地,日本人還很有情懷地建有"夜半鐘聲"鐘樓一座,附近溪谷清流之上還架起了"楓橋"。

說到底,這首詩能歷經千年傳誦而不衰的最大原因在於:張繼創作這首詩時的獨特情境。

那年深秋,落第才子張繼懷著憂愁途徑蘇州,在異鄉,當船停在城外寧靜的楓橋時,他看到眼前的霜天、殘月、棲鴉、楓樹、漁火後,頓時在被美震撼的同時感受到了無邊的寂寥和惆悵,還有那揮之不去的羈旅之孤獨。

而恰恰在這時,劃破靜謐秋夜的鐘聲響起:“咚,咚,咚”,大概鐘聲是最能喚醒靈性的吧,此情此景下,敏感的張繼竟突然在鐘聲的敲擊下靈感乍現,寫下了: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對比會發現,這首詩作與張繼的其他詩作存在明顯不同,張繼的其他作品都不事雕琢,唯獨這首卻渾然天成。不信請看他的另一作品《安公房問法》:

流年一日復一日,世事何時是了時。試向東林問禪伯,遣將心地學琉璃。

相比之下,風格迥異不說,連遣詞造句都存在明顯差異。

大概,人的靈感和情境是最相關的,離開這種情境後的張繼此後再也沒有創作過如此佳作了。這與他後期的際遇有關。世人只知道張繼在寫作《楓橋夜泊》時是落第才子形象,卻不知,張繼在"天寶十二年(753)禮部侍郎楊浚下及第",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張繼在這一年考上了進士。

考中進士以後的張繼,立馬迎來了人生的巔峰。他的巔峰和同時代的很多才子一樣,都是始於高中。高中進士以後,意氣風發的張繼就慢慢棄筆從官了。說實在的,文章憎命達,命太好了文章寫出來就很難觸動人心了,要不怎麼都說:悲劇才是好作品真正的土壤呢。

張繼的人生最巔峰是在考取進士9年後,即唐代宗李豫寶應元年(公元762年),這年的另一個秋天,政府軍收復兩京,張繼被錄用為員外郎徵西府中供差遣,自此張繼就經由“棄筆入仕”以後轉為“棄筆從戎”了。之後,張繼還入內為檢校員外郎又提升檢校郎中,最後為鹽鐵判官。張繼這個鹽判官主要幹什麼呢,主要是:分掌財賦於洪州,用白話文講就是管財務的。

張繼的這個鹽判官其實職務並不大,就只相當於現在的一個辦公室主任,但這個職務的權力還是很大的,所以此時的張繼也可以說得上是春風得意。然而,偏偏在這時候,命運又開始捉你歐諾個起了張繼,這一次捉弄,直接要了他的命。大曆末年,張繼上任鹽鐵判官僅一年多後,突然得了重病,不久後,他病逝於任上了。只嘆一代才子,就此凋零了。

在張繼死後,尤其到了宋朝,他的這首《楓橋夜泊》更是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佳作。人紅是非多,作品紅也是如此。他的作品在備受熱捧的同時,也一度引發了各界的爭議。

北宋大詩人歐陽修提出了異議,他直言不諱地說:這詩有問題,“夜半鐘聲到客船”,明顯不對啊,哪有人半夜敲鐘的?此言一出,譁然一片。但蘇州當地人立馬跳出來反對啦,他們說:寒山寺本來就是半夜敲鐘的傳統嘛!結果,這寒山寺還真是,早不敲晚不敲,偏偏半夜敲鐘。更讓人稱奇的是,這個傳統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而且,這寒山寺敲鐘每次都得敲108聲,8秒一次,最後一次正好是午夜12點。圖為寒山寺

除了歐陽修之外,以各種方式質疑這首《楓橋夜泊》的人,還有很多,但不管人們怎樣爭議,始終也改不了這首詩被經久傳誦的事實了。



記者李滿


從一部電視劇對張繼開始感興趣

小的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命運的承諾》,是由傅彪和吳樾主演的(那個時候,吳樾可真漂亮,時間真是把殺豬刀!)。

這部電視劇根據作協副主席何建明的報告文學《中國高考報告》改寫而成,是講述一所中學內,高三即將畢業的學生,如何面對即將面臨的高考,選擇自己的命運。

我現在還記憶猶新的是最後一集裡面,傅彪演的語文老師,在高考前上課的最後一天,為學生們朗誦了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他為了讓學生們以輕鬆的心態面對高考,他告訴學生們,張繼這首詩流傳千古,但是張繼這個人一輩子都鬱郁不得志,窮困潦倒。

但是,千年以後,人們早已經忘了當時披紅遊街的狀元是誰,卻永遠記得這首不朽的名詩。

正是因為這個情結,後來我查看了張繼的相關生平。

張繼一輩子留下資料非常少,史書都沒有他的介紹

老實說,張繼這一輩子,流傳下來的詩歌不多,《全唐詩》裡面就僅僅收錄了這一首,甚至連官方史書新舊《唐書》裡面都沒有他的傳,由此可見,在當時,張繼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關於張繼的生平,主要可以參看鍾國本的《唐代詩人張繼詩歌初探》和王輝斌的《張繼生平訂正》的文章。

張繼,字懿孫,關於他的出生地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他是湖北襄州人,一種說他是南陽人。

根據《唐詩紀事》的記載,張繼曾“登天寶進士第”,查看《唐才子傳》的說法,應該是在天寶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53年。詩人劉長卿曾寫有《曾張繼司直適越》,詩中稱張繼為司直。

司直是幹什麼的呢?它是一個六品官,主要奉旨巡查四方的案件,看看有沒有冤案,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巡視組成員。

三年之後,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首都長安被攻陷。於是,張繼開始了自己的漂泊生涯。根據他的詩“浮雲將越客,歲晚共淹留”,可以知道,他當時並沒有官職。

張繼也曾想繼續報效國家,但是報國無門。

《楓橋夜泊》應該寫於“安史之亂”之後,張繼最後死於洪州

張繼內心也越發的愁苦。在他遊覽吳地的時候,當聽到寒山寺的鐘聲,內心的思鄉之情和愁苦之情同時湧現,於是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那麼,這首詩究竟是什麼時候寫的呢?也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根據考證,應該是在天寶十三年到至德二年(757年)期間所寫。因為根據相關詩詞的證據,他應該在這個時候遊覽吳地。

我認為,應該是在安史之亂之後。唐朝都有銷禁也就是夜晚不許出行的制度,如果不是安史之亂打破了朝廷日常的運轉,可能張繼也沒有辦法在晚上還能自由的出行。

後來,根據史料記載,張繼還在武昌洪州任過職,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在古代,鹽和鐵都是國家壟斷,負責當地鹽鐵收購、運輸事宜,也並不是很大的官。

張繼的生卒年也不詳,不過根據劉長卿的《哭張繼員外》這首詩的記載,“公及夫人相次沒於洪州”,可見,最後張繼一家最後死於任上。學者推測,時間應該是在大曆末年,也就是779年之前。

我們根據史料所瞭解的張繼資料也就只有這麼多。


兮兮說事兒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詞反應了唐代詩人張繼途經蘇州姑蘇寒山寺時所創作的一首"羈旅詩",詩的意境深刻!反應了作者家國之憂,羈旅之思。

張繼今湖北襄陽人,唐朝著名詩人、書法家。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榮登進士,由於種鍾原因歸鄉居里,後於公元762年10月,政府軍收復兩京,張繼被錄用為員外郎徵西府中供美差,從此進入他的人生頂峰之期,也是他棄筆從戒的開始,官至鹽鐵判官,分掌財富於洪州。

張繼的一生壯志凌雲,體恤民情。想民所想,大曆末年,上任僅一年多的張繼病逝於任上,可謂是:

詩人己駕黃鶴去,靜守孤窗楓橋中!






閒情小達人


公元1939年3月20日早晨,姑蘇城外,寒山寺內,一群上早香的香客在山門外突然發現了一具屍體,消息傳遍了姑蘇城,死者身份很快得到確認,此人叫錢榮初。

侵華日軍的上海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立即下令,派人將錢榮初的屍體運回軍中,令法醫解剖查驗死亡原因。法醫在錢榮初的口袋之中發現一張紙條,交給了司令官。

松井石根看過紙條,汗毛倒豎,面如土色。紙條上用鮮血赫然寫著一行字:“刻碑、褻碑者死!吾忘祖訓,合遭橫事!”這究竟是咋回事呢?

原來,早在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盤踞在蘇州的松井石根覺得有機可乘,於是率數百衛兵,策馬來到寒山寺,他是想趁亂打劫。

松井石根知道裕仁天皇喜歡唐代詩人張繼《楓橋夜泊》這首詩,而詩碑上的題字,則為清代著名學者俞樾[yuè]手書。松井石根與幾個部下在詩碑前合影留念,隨後將照片寄給了天皇裕仁。

裕仁看過詩碑照片,欣喜若狂,打算親自到寒山寺一睹詩碑的風采。

當時日軍參謀次長多田駿給裕仁出了個養孩子沒屁眼的主意,他建議裕仁給松井石根下一道詔書,乾脆把《楓橋夜泊》詩碑運回日本。

《楓橋夜泊》詩碑聞名華夏,日軍受到詔令,松井石根當然不敢光天化日搬運詩碑,於是就找到大阪朝日新聞社隨軍記者長谷川信彥,一起商議如何巧取豪奪。

兩人密謀許久,一條詭計誕生了。長谷川信彥先在《蘇州新報》發了一則消息,以朝日新聞社在大阪舉辦東亞建設博覽會的名義,聲稱要把詩碑運送到大阪展覽。

暗地裡,松井石根命令特高課課長小丘策劃“天衣行動”。一些特工人員裝扮成海盜待命,另派一些人趕往大阪,在展覽結束的時候,悄悄來個狸貓換太子。

松井石根算計得彷彿天衣無縫,扮作海盜的特工等待運送詩碑的船,到時候以非常手段令贗品詩碑和運碑船一起永遠消失在大海深處,這樣,《楓橋夜泊》詩碑真身就會保留在日本國內。

人算不如天算,寒山寺住持——靜如法師看到報紙上的消息,立即請蘇州石刻大師——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位錢榮初刻一通假詩碑,瞞過日本人。靜如法師奉上二十根金條,作為答謝,錢榮初表示分文不取。

錢榮初僅僅用了兩天的時間,就仿製了一通詩碑,不成想,他的行動被大漢奸梁鴻志的表弟——特務頭目朱君仁發現了。

梁鴻志為討好日本人,就命表弟朱君仁暗中監視寒山寺。

靜如法師和錢榮初運送仿碑入寺的時候,被朱君仁攔截在山門之外,然後轉告梁鴻志。

梁鴻志馬上派人將仿碑運往南京,同時寫信給松井石根,建議他立即採取行動,移花接木,悄悄把真正的詩碑運送到日本。

錢榮初的仿碑在南京總統府展覽期間,松井石根認為梁鴻志是在天皇面前和他爭寵,於是沒有采納其建議,而是命令小丘課長提前行動。

天衣行動即將啟動的前一天,寒山寺外,就發生一起命案,錢榮初離奇死亡,松井石根不得不停止了行動。

松井石根看過驚悚的紙條後,開始研究《楓橋夜泊》詩碑。

研究的結果是,松井石根心裡越來越害怕,臉色越來越難看。詩碑的詛咒確實存在,發出這個魔咒的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武宗。

唐武宗非常喜愛《楓橋夜泊》一詩,詔令京城第一石匠——呂天方刻制了一通《楓橋夜泊》詩碑,迷信的唐武宗表示昇天後以詩碑隨葬陵墓中。

唐武宗臨終頒佈一道詔書:“《楓橋夜泊》詩碑只有朕可勒石賞析,後人不可與朕齊福,若有亂臣賊子擅刻詩碑,必遭天譴,萬劫不復!”

傳說並非空穴來風,曾有一通《楓橋夜泊》詩碑是北宋民間私人刻制的,碑刻的作者是翰林院大學士郇國公王珪。王珪刻制詩碑不久,家中連遭變故,其本人後來暴亡。

還有一通《楓橋夜泊》詩碑是明朝才子、書畫家文徵明刻制,詩碑刻製成功不久,文徵明不幸染病而死。

日軍想掉包的《楓橋夜泊》詩碑則為清代學者俞樾的作品,俞樾晚年連遭變故,最疼愛的小女繡孫等子女相繼病逝,俞樾悲痛欲絕,在手書詩碑數十天之後,在無限傷感中離開了人世。

只配帝王欣賞把玩的,小民不可覬覦,蕞爾小國的君主也知道自己沒資格。

松井石根驚駭之餘,上書裕仁,建議取消計劃。裕仁准奏,松井石根最終徹底放棄了盜碑計劃。

順便提一下,前文的死者並非錢榮初,而是他的一位刎頸之交,兩人長相非常相似,此人叫錢達飛。

錢榮初換碑失敗,錢達飛奉勸錢榮初外出避難,而自己則捨生取義,自殺後,以血書引誘松井石根做研究,最終放棄計劃。

錢榮初成為仿刻《楓橋夜泊》詩碑,唯一逃脫死亡魔咒的人,上世紀八十年代離開人世,享年八十四歲。


漢周讀書



張繼出生豪門貴族,1909年,在西安出土的【張繼家譜】中,明確記載了張繼為漢初名臣張良第38代孫。


張繼科考前,為了放鬆心態,曾遊山玩水經過馬嵬坡,此乃楊貴妃香消玉殞處。張繼面對月朗星稀的夜色,感懷而吟 【嘆卿何必生楊家,小橋流水苦算啥?夫妻鋤禾日當午,笑問阿環小解無?奈何伴在君王側,羞脫紅裙誤早朝。誰言天涯多芳草,不見環姐楊柳腰…………】。

張繼寄情明月,依古松而眠。夜半,忽聞嬌笑聲,美女數人近在咫尺,張繼看自己身上添加貴妃裙一件,再看幾位美女,豔絕天下,疑為天上人。一女傳來紅色信籤說,【多情郎,我家娘娘賜信籤一封】。張繼月下觀之,

【情深月下彼岸花,拼去一生嫁李家。馬聲初斷知君來,淡愁正引青絲亂。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誰眠?雲薄霧輕似風散,人靜夜久夢已遠。誰信張郎無聊吟?月冷為你添件衣…………】。


張繼看了信籤,知眼前美女就是美豔天下的貴妃,欲起身相見,侍女遞上玉環一隻說【娘娘增玉環一隻,君高中之日,再圖相見】,說罷一隱而去。張繼手握玉環,呆立良久,天亮依依不捨而去。

張繼心懷奇遇,發憤科考,玉環時刻伴隨身邊,監考官乃大內總管,一眼認出張繼身上玉環乃宮中之物,疑為楊貴妃後人,張繼雖然獨佔鰲頭,科甲第一,還是被降為進士。巧在公主婉玉兒讀了張繼才華橫溢的考題,心裡暗暗喜歡上這個才子。


張繼以狀元之才降為進士,鬱悶不樂,一日去相國寺遊玩,在相國寺留言抒懷,【高牆人隔,恨無紅葉,算來今生無果,難識桃花顏色。怕玉兒初嫁了,張郎霜鬢。嘆 嘆 嘆,折桂夢難,不怨東風無力。客船風歇,獨依畫樓月…………】。

公主婉玉兒恰遊相國寺,看留言,知是才子張繼,玉兒看到張繼玉樹臨風的外表和才情,毫不猶豫地愛上張繼。


張繼和公主有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戀情,在自己的客船裡卿卿我我三個月,兩個人一番生死之戀後,玉兒懷上張繼的孩子,皇室豈容他們如此的愛情,公主以死保護張繼,皇后心疼女兒,才沒有斬殺張繼,讓他去了遠方為官。


張繼心繫公主,一路悲悲慼慼,途徑馬嵬坡,天降霧霾,伸手不見五指,張繼忽被美女簇擁,來到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張繼抬頭,見寶座上一位絕世美女,憶起當年月下相見的貴妃。那一夜,張繼與貴妃享盡人間歡樂,

張繼擁抱著貴妃說【上天如果能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一定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貴妃看到張繼對公主念念不忘,披衣起床說【滾……】。


張繼的心情真是糟透了,每日面對江風,獨飲船頭,寫下【楓橋夜泊】後,仰天痛哭到,【老杜,老李,張繼與你們團聚來了】,說完投入水中。古人凡會寫個打油詩啥的,一般都喜歡投水。張繼在水中浮沉,遠處傳來歌聲【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一壯漢駕舟如飛,船頭站著仙風道骨的老者,撫塵輕揚,張繼從水中飛向小舟,消失在天際。


在唐朝記年裡,並沒有張繼的生卒年,世人根本不知道張繼的結局。張繼祖宗張良,在張繼投水時,身為八仙過海的神仙,豈能看著自己的後人葬身水中。駕舟之人正是張良的弟子項羽,項羽當年自殺時,張良伸出援助之手,把他救到虞姬山,後來張良辭別劉邦,帶著項羽修行為仙。虞姬沒有仙緣,吃了八仙研製的【青春再青春無限美美噠】養顏丹,一直永葆青春。張良掐指一算,張繼和虞姬當有夫妻緣,項羽一心修道,主動辦了離婚。張繼和虞姬結為夫妻,虞姬生下一子,起名果老。張良帶上仙山,親自調教,終於培養出一代仙人,就是後來的張果老,也成了八仙。張繼和虞姬雖然沒有成仙,一直貌如中年,



民國時,張繼曾現身袁府,勸告袁世凱,【不稱帝,為民生】,袁世凱不聽良言,自以為是,終於一路走好。至於之前的八仙張果老,後來被查出學歷和仙籍純屬虛構造假,被取消八仙資格。


白這個顏色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一首《楓橋夜泊》被收錄進《唐詩三百首》裡,成為了千古絕唱,還成就瞭如今風景名勝寒山寺的風光。還被後人編成了現代歌曲“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明天的你我,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由此可見,張繼的這首詩歌,影響之深遠。那麼,寫這首詩的張繼,那時那地那景,他又是什麼樣子呢?

一雙璧人空遺恨

天寶十二年,張繼中了進士,但是銓選時落第,只能滿懷惆悵地回鄉,途經寒山寺時,看到月落,聽見烏啼,看見到處都結霜,心裡的愁悶更加濃郁,便隨筆寫了《楓橋夜泊》,抒發了自己因落第而產生的煩悶和惆悵。失意之人最容易出精品詩歌,他也不例外。

其實寫了這首詩後,張繼在寶應元年的時候,也就是時隔9年後,他被朝廷錄用,在員外郎徵西府中供差使,於是由一位儒雅和詩人,變成了討論戰事、甚至要馳騁沙場的戰士。因為才能,一路升官,從檢校員外郎到檢校郎中,再到洪州,也就是現在江西南昌的鹽鐵判官。

可惜的是,當判官一年多,就與世長辭,死在了江西南昌,張繼的妻子不久後,也隨他而去,歿在南昌。

唐代詩人劉長卿聽聞好友張繼去世,寫了一首《哭張員外繼》,在這首詩裡他註釋說,張繼和張繼夫人都是詩人,都是金輝玉潔之人,為官也是清廉,兩袖清風等。

兩個都是詩人的一雙璧人——張繼與其妻,年紀不大就離世,留下作品也不多,只有48首,而收錄進《唐詩三百首》的也就《楓橋夜泊》一首而已。但就這一首,足以讓後人景仰他的才華


三盞兩杯清酒-


《楓橋夜泊》與張繼。



1.《楓橋夜泊》的創作背景。

公元755一月,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隊伍迅速將唐朝攪亂成一鍋粥,歌舞昇平的景象一去不復返,盛唐從此加速衰敗,一代王朝陷入戰爭混亂,第二年六月,唐玄宗倉皇逃亡四川,因為當時江南遠離戰火,所以政局還比較安定,因此,不少文人志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躲避戰亂,這其中就包括張繼。躲在江南的水鄉里,人們似乎又回到了大唐盛世的記憶裡,在一個秋天的夜晚,張繼乘著小舟到了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優美的景色,讓張繼心中泛起了淡淡的思鄉憂愁,於是,一首《楓橋夜泊》橫空出世,他哪裡知道,這首詩後流芳百世,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唐朝,他的這首詩並沒有泛起任何漣漪,張繼沒有像白居易一樣,用一首詩換來一生榮華富貴,更沒有一夜爆紅。



2.張繼的人生。

張繼的人生和大多數當時的人一樣,隨波逐流沒有希望,但是吉人自有天相,在不久,張繼遇到了他一生的貴人劉晏,劉晏自幼才華橫溢,號稱神童,早已名噪京師,是大唐著名的經濟學農,歷任吏部尚書、鹽鐵等使,最後被封彭城縣開國伯。動亂以後,王朝生產凋敝,人民流離,財政拮据,劉晏不負眾望,提拔一大批有真才實幹的官員,參與國家建設,重建經濟,救唐王朝於水火,因此也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在劉晏的大力舉薦下,代宗年間,張繼被錄用為員外郎徵西府中供差遣,後入內為檢校員外郎又提升檢校郎中,最後為鹽鐵判官,分掌財賦於洪州。努力了一輩子,晚年的張籍終於謀得一官半職,也算遂了心願。雖然張繼為官時間不長,但是一直勵精圖治,兢兢業業的工作,非常可惜的是,張繼在任鹽鐵判官僅一年多後,在任上去世,比起他的政績,他的《楓橋夜泊》更讓人熟悉,或許,當年的他,打死也不會相信他的一首詩,會讓他為後人所熟知,甚至成為千古絕唱。



智者說歷史


在燦若星河唐朝詩人群裡,有這樣一位詩人,在李白等大詩人的光芒四射下,幾乎被世人所遺忘。他一生作詩不多,流傳至後世的只有不到五十首。然而,就是這位著作不多的詩人,卻創造了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牛廣告的詩歌,他就是張繼,一位生卒年均不詳的唐朝非著名詩人。那麼,這樣一位獨特存在的詩人,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們從他不多的詩作裡,挑選出兩首詩,從中來了解張繼這位詩人的一生。

一、感懷

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終年帝城裡,不識五侯門。

從這首《感懷》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張繼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為何會如此認為?古代士子幾乎都有一顆入仕之心,“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十年寒窗苦讀,最終的理想就是能夠進入仕途,謀取一官半職,衣錦還鄉。作為一名讀書人,張繼也不例外,一心求取功名,從中秀才開始,張繼在求取功名的路上走得很是艱難。考取舉人後本想一鼓作氣考中進士,甚至高中狀元。然而,事與願違,原本打算“一日看盡長安花”,瓊林宴上把酒言歡,高頭大馬,衣錦還鄉的張繼,卻很不幸運地成為名落孫山的那一個。想想這些年來的付出,卻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張繼不禁悲從中來,借酒消愁。不過,本文的主人公也是一條漢子,短暫的悲傷過後,不服輸的性格與滿腹詩書告訴他:你可以的。調整好心情的張繼繼續發奮讀書,功夫不負有心人,張繼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大概在天寶十二年(約公元753年),天道酬勤,張繼終於考中進士。

然而,考中進士並不代表你就可以高枕無憂,坐等當官,還得經過銓選才能得到重用。銓選是唐朝選拔官員的一項制度,按照制度規定,唐朝五品以上官員由皇帝任命,六品以下的文官由吏部按規定審查合格後授官。也就是說,凡經科舉考試或其他途徑進入候補名單的人員,均須赴吏部聽候銓選。不過很不幸的是,本文的主人公又一次“名落孫山”,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京漂”一族,並且無業。

看到這裡,肯定有不少讀者心裡在想,為何張繼在銓選失敗後不去尋求外力的幫助呢?這在當時,拜門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有了當朝權貴作自己的恩師,出人頭地絕對不會是夢中月水中花。張繼的朋友圈裡也有人勸他相機行事,不要作京城的閒散人士。然而,張繼此時矛盾的性格便出現了。他內心對當官,衣錦還鄉充滿著渴望;但另一方面,骨子裡又有著部分文人的傲氣,他不屑於用這樣的手段去換起自己的榮華富貴,只想憑藉自己的真本事,問心無愧地謀得一官半職。就這樣,漂在京城的閒散人士,進士張繼足足當了兩年的候補官員,當然,只候不補。

萬般感慨之下,《感懷》就這樣新鮮出爐了,這也難怪,兩年京漂,連五候門在哪都不知道,張繼的性格註定了他想在仕途上出人頭地,確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然而,仕途上無法出人頭地的張繼,難道這一生就要如此無聲無息地度過?讓我們來看第二首詩。

二、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看到這首詩,估計中華文化圈裡不知道此詩的人極少。這首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牛廣告的詩歌,就是本文這位在京城候了又候的天寶進士張繼所寫。在京城漂了兩年後,一直處於失業待分配狀態的張繼,終於在京城呆不下去了,當然,想呆也不讓呆了。因為導致大唐盛世不在的安史之亂髮生了,叛軍攻陷洛陽,直逼長安,兩京不保,連唐玄宗自己都帶著楊貴妃跑路了。這時,留在京城對張繼這樣的落魄“京漂”已經毫無意義,可天大地大,又能去哪呢?家鄉湖北是肯定不能去的,原本以為高中進士,可以高頭大馬衣錦還鄉,結果幾年一事無成,實在是不好意思返鄉。

無奈之下,只好隨大流。因為戰亂主要發生在北方,南方江浙一帶還比較安定,不少文人才子均湧向江南。張繼思索一番後,也跟隨大家的腳步來到了江浙。仕途上的落魄,加上擔憂國家命運,沿途見到百姓流離失所,有著憂國憂民情懷的進士張繼於某個秋後的夜晚,獨自一人來到楓橋,租了一條小漁船,自斟自飲。秋後夜晚,涼意襲來,月亮都躲到對面的烏啼山後去了,雖然江面上還有點點漁火,但也改變不了這個世界都處於一片黑暗之中。在僅有的忽明忽暗的漁火光亮中,張繼想起自己年事不小,卻仍在蹉跎歲月,而國家的前途也處於一片黑暗中,此情此景,不禁悲從心來,愁情萬里,鬱結於心,難以釋懷,只好藉助於酒和詩。

就這樣,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楓橋夜泊》就此誕生。此詩雖為愁緒之下的佳作,但全詩在愁緒中夾雜著絲絲暖意與希望,給人一種“哀而不傷”的感覺,正如作者本人,雖然一直處於掙扎的狀態,但卻從未放棄希望,放棄夢想。作為後世的讀者,我們真正要感謝吏部的這番銓選,如果錄取了只候不補的張繼,那就沒了這首馳名中外的《楓橋夜泊》。作為仕途上的失意者,張繼沒能在他心中頗為期盼的仕途上出人頭地,卻在姑蘇城的楓橋上大放異彩,人生百世,確實是各不相同,在給你關上了一扇門的同時,有可能給你打開了一扇窗子。

《楓橋夜泊》的面世,有沒有給張繼帶來時運的轉折呢?並沒有,在當時《楓橋夜泊》並沒有出現大紅大紫的情況,那時沒有網絡,就算佳作也只能是慢慢散播開來。

然而,本文的主人公的人生並沒有就此而沉寂,亂世之中,有才之人終歸是有機會降臨。此後不久,張繼終於遇上了他一生之中在仕途中唯一的一位貴人——劉晏。

一直不曾放棄終極夢想的張繼,大約在寶應元年,在劉晏的推薦下,被錄用為員外郎徵西府中供差遣,後入內為檢校員外郎,又提升檢校郎中,最後為鹽鐵判官,分掌財賦於洪州(今江西南昌)。

在劉晏的幫助下,天寶進士張繼終於完成了他的終極夢想,在朝廷裡謀得一官半職。但是,張繼此生實在是與仕途結緣不深,在鹽鐵判官的任上僅僅一年多時間,還未曾施展平生抱負,就壯志未酬身先死。

張繼的一生,讓其好友劉長卿大為感慨。劉長卿也是大唐詩人,天寶年間進士,但與張繼不同的是,其是唐朝著名詩人,曾當過一方父母官,其所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這首五言絕句也是流傳千古。劉長卿聞張繼過世,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了一首《哭張員外繼》,憑弔好友,“泉壤成終古,雲山若在時。秋風鄰笛發,寒日寢門悲。世難愁歸路,家貧緩葬期。

舊賓傷未散,夕臨咽常遲。”因全詩比較長,所以只摘寫了其中的幾句,但從這幾句詩裡,我們可以看出儘管張繼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終極夢想,但骨子裡的文人情結讓其成為了一名正直清貧的清官,以至於“世難愁歸路,家貧緩葬期”。

張繼的一生,可以說是在鬱郁不得志中度過,但正因為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我們才有幸能欣賞到他的才華,儘管這樣的背景對於詩人本身來說,在當時可能是覺得不幸。但是遠離官場,才有了《楓橋夜泊》這樣的千古佳作。這首詩不僅成就了張繼,在大唐燦若繁星的詩人裡,張繼才有了這樣的一席之地。估計當年秋夜夜宿楓橋的張繼,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的這首詩還成就了寒山寺。當年的小寺廟,因此而名揚海內外,每年都有數不清的海內外遊客慕名前往蘇州,只為一睹寒山寺和《楓橋夜泊》碑。

這樣的結局,到底那一樣才會是張繼的心中所想呢?走過千年,我們不得而知,但從他為官幾年的表現來看,或許,寫出《楓橋夜泊》這樣的千古名詩才是他更有成就感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