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教在印度影響越來越小?

等您1660年


佛教是耆那教在婆羅門教土壤裡開出的一朵花!一度絢麗的花朵,在外來雜草的影響下逐漸凋謝了,重新迴歸了孕育他的泥土!

滋生出佛教的土壤,不是“苦集滅道”和“緣起性空”,這只是佛教的教義,是佛教發出的新芽。滋生出佛教的土壤,是婆羅門教的基礎——被“業報輪迴”攪拌過的“種姓制度”。能夠發出佛教這棵新芽的種子,卻是耆那教。

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把人分成四個種姓。這四個種姓分別是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和工商業者)、首陀羅(無技術的勞動者)。此外還有一種“賤民”,連種姓都沒有資格進入。一個人死後轉世的好壞,取決於這個人對於婆羅門教的虔誠程度。如果極度虔誠,來生可以成神,最不濟也可以成為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等。如果不虔誠,就會墮落成為賤民,更嚴重者會變成畜生,乃至下地獄。

耆那教的基本教義,也是建立在業報輪迴基礎上的。和婆羅門教不同的是,耆那教否認了世界是由神創造的!耆那教反對祭祀,從而挑戰了婆羅門的權威。在這個過程中,耆那教獲得了剎帝利等種姓的支持。耆那教認為通過修行,可以得到靈魂的解脫,從而又獲得了大量平民的支持。由於耆那教反對殺生,所以耆那教徒一般不從事農業和其它行業,大多數耆那教徒都選擇了商業。

此時的婆羅門教和耆那教對抗,做一個比喻,有點像中國道教建立以前的那些方士和巫師們,與獲得了士農工商支持的貴族們對抗。

耆那教制定了戒律,有著完備的現宗教體系;而婆羅門教還是帶著原始宗教的影子。原始宗教在現代宗教面前,毫無競爭力。在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耆那教的種子被種在了婆羅門教的土壤裡,開花只是遲早的事情了!

耆那教的實際創始人筏馱摩那,出自剎帝利種姓。佛教的創始人釋迦摩尼,同樣也是出自剎帝利種姓。這才是導致耆那教的種子開出佛教的花的一個重要條件。

釋迦摩尼出家時,把當時各個宗派的修行方法潛心研修了一遍。釋迦摩尼經過潛心修練後,覺得那些修行方法都不是“道”。最後釋迦摩尼自己坐在菩提樹下,發願“不證菩提、不起此座”,終於在第七天睹明星而悟道。

釋迦摩尼悟道後,找回了原先離他而去的幾個隨從,這幾個人就是他最初的弟子。這時候釋迦摩尼采取了耆那教成熟的宗教體制,開始他的傳教佈道活動。

當時印度各宗派的修行方法都很完備,很多宗派中都有修行水平很高的人。當時最高修行水平的是“無想定”和“非想非非想定”,釋迦摩尼在這兩種定之上,又加上“受想滅盡定”,從而為了拔高自己修行水平的高度。在那個遍地都是修行者的地方,這個“受想滅盡定”就使佛教的修行水平凌駕於耆那教之上。

由於婆羅門教根深蒂固,很多觀念已經是深入人心了。佛教為了贏取信眾的信仰,把婆羅門教的主神“梵天”納入了自己的體系。梵天在佛教中的地位,只是佛教眾多天神中的一員。在佛經中,通過梵天請求佛給自己說法,從而駁斥了當時一些婆羅門教的觀點。這就使很多原先的婆羅門教徒皈依到了佛教。

佛教通過梵天戰勝婆羅門教,最後印度教也是通過梵天打敗了佛教。

吸收了耆那教和佛教優點的婆羅門教,在精通佛教教義的商羯羅改革後,形成了現代雛形的印度教。由於商羯羅對於佛教的教義十分精通,佛教在商羯羅的印度教面前便毫無優勢可言了!商羯羅把梵天分為上梵和下梵,佛教的理論都被置於下梵的範圍內,印度教再用上梵壓住下梵一頭。更為致命的是,印度教把釋迦摩尼說成是毗溼奴的第九個化身,目的就是把壞人騙進地獄。這一種說法,給佛教造成了致命的一擊。

佛教這麼簡單的被打敗,看似有點不可思議,其實卻也在情理之中。佛教當年擊敗耆那教和婆羅門教的優勢,經過漫長地演變又變成了劣勢。

耆那教在筏馱摩那死後,由於教眾對於教義的理解產生了歧義,導致了耆那教分裂成天衣派和白衣派,最終繼續分裂成了很多的小派別。佛教在釋迦摩尼死後,教眾也對教義產生了分歧。鑑於耆那教的教訓,佛教徒們先後進行了四次結集,雖然沒有阻止佛教的分裂,但是在結集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經典。這些經典使佛教這朵花更加得絢麗起來,卻又不可避免地使佛教沒有了最權威的經典。

佛教吸取耆那教的模式,設立精舍進行傳經佈道。在精舍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寺院。這些佛教經典就保存在這些寺院當中。大量的佛教精英就在這些寺院裡研修這些佛經。那爛陀寺就是這些寺院裡最著名的。

那爛陀寺最早是帝日王時期所建,後又經過覺戶王、幻日王等多個國王進行擴建,成為了古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佛教的最高學府。《三藏法師傳》描寫“寶臺星列,瓊樓嶽峙,觀竦煙中,殿飛霞上,生風雲於戶牖,交日月於軒簷,羯尼花樹,暉煥其間,庵沒羅林,森疏其外。諸院僧室皆四重,重閣虯棟,虹梁繡櫨,朱柱雕楹,鏤檻玉礎文柀,薨接瑤暉,榱連繩彩,印度伽藍數乃千萬,壯麗崇高,此為其極。”

那爛陀寺在鼎盛時候,主客僧眾經常能達到萬人。大家在這裡學習大乘、小乘還有吠陀,同時也修習因明、語言和醫學。整個那爛陀寺就是一個高等的學府。

商羯羅簡單的把梵天分為上梵和下梵。佛教所有理論全部歸於下梵,而壓在佛教頭上的上梵卻解釋不清。這個解釋不清的上梵,就憑空增加了許多神秘性,這正是一個宗教所應該具有的。

隨著唯識學說的興起,佛教越來越不像一個宗教,反而越來越像一個哲學流派了!很多東西被解釋得越來越透徹,反而失去了宗教應有的神秘性。在印度這個滋生宗教的土壤上,佛教越來越失去了競爭性。

因明作為世界三大邏輯體系之一,在佛教手中達到了極致。佛教屢屢運用因明的技巧,在一次次的辯論中取勝。隨著佛教寺院的不斷輝煌,各派弟子都能從佛教手中學到這項技巧。有關因明的《因明入正理論》後來落入耆那教手中,被耆那教當做秘籍一樣收藏起來。大家都擁有了相同的武器,佛教當時唯一的致勝法寶,也不再是什麼獨有的武器了!

佛教在辯論中不斷地失利,全靠玄奘大師在印度求學時給撐了撐門面。就在玄奘大師回到中國不久,印度教的另一位大師鳩摩利羅就登門挑戰。挑戰的結果,使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從公開授課改為閉門講學。

隨著佛教在論戰中不斷地失敗,導致了大量的寺院和信徒改宗,佛教在印度的信眾越來越少。

等到伊斯蘭教入侵,像那爛陀寺那樣的寺院被焚燬,僧眾被大量屠殺。佛教在印度就再也無法重新振作起來了!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因為佛說:我死之後,佛法會以2種方式嬗變:①佛法就像牛奶一樣,被商人轉手賣,每輾轉一次,就會兌一半水,到後來,奶味越來越淡;②佛法就像軍中戰鼓一樣,經常被維修,每次維修,都會替換零件,到後來,雖然說鼓還是那面鼓,其實,零件已經幾乎沒有原始的啦。

佛教在印度流行1千年後,佛法已經被替換得面目全非,難以取信於人,所以就敗落了。當時,商羯羅橫空出世,吸收佛教的精髓,把陳腐的婆羅門教改造一番,華麗轉身為:新印度教。從那以後,印度人就表面上擺脫了佛教的籠罩,重拾了《吠陀經》的統治地位,不過,其實,吠陀經已經被佛經所重新註解,煥然一新。

在世界上,跟商羯羅一樣的中世紀「思想翻新家」,還有另外3個:

①中國的朱熹,吸收佛教精華,採用易經框架,把孔孟儒學翻新一遍,而變成了宋明理學,煥然一新。

②中東的伊本-賴世德,重新註解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跟可蘭經並列雙重真諦。

③歐洲的托馬斯-阿奎那,受到伊本-賴世德的啟發,把亞里士多德的科學和基督教義,強行調和起來,鑄造了中世紀的經院派哲學權威。


醉哪吒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現在對世界影響深遠的佛教,不再是最初產生於印度的那個佛教了。

佛教的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結集,大概意思是將聽過佛陀講法和講話的人聚集在一起,方便將這些內容總結起來。

在第二次結集的時候,佛教內部發生了第一次重大的分裂,也稱為“根本分裂”,從此,原始佛教發展為跟隨不同領導、信奉不同戒律的“部派宗教”。但這時候,依舊在印度。

第三次結集時,是印度佛教昌盛的時期,阿育王大力宣傳佛教,信奉人數極其多。佛教逐漸傳往世界各地。阿育王之後,印度又重新回到割據狀態,不斷的侵略與戰爭使得佛教藉由政治上的頻繁更迭向南及西北兩個方向轉移。

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小乘佛教(主張自我解脫),自認為是佛陀在世時親耳聆聽教法的長老(上座)傳下來的內容,最為正宗,其傳入斯里蘭卡之後,逐漸發展成為南傳佛教,在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國及我國雲南地區盛行。

從上座部佛教衍生出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主張眾生解脫),在隋唐時期向北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並隨後弘揚到日韓等國。

另一支北傳佛教的路線是傳入我國西藏及蒙古地區,形成了藏傳佛教。

這幾種佛教的派別,以及後來的發展,已經早已超越當初印度時期佛教思想的發展與影響力。

雖然說後來當佛教在印度本土衰落後,經過異國“發酵”的佛教又重新傳回了印度。但早已沒有當時的土壤和環境了。

就像漢傳佛教一樣,雖然教義來源於佛教,但是已經深深融入了漢家儒法思想,為了本土化作出了許多必要的改變,變得更加符合當地人的性格、當時的國情、以及統治階級的需求。


彈球小姐Lydia


佛教在印度面臨的情況遠比在中國複雜。事實上自從13世紀,最後一座佛教寺院超巖寺被毀之後,佛教基本在印度就銷聲匿跡。現在在印度很難遇到一位真正的佛教徒。這個有幾方面原因。

一、佛教的真正發源地其實是尼泊爾的藍毗尼園而非印度,我們都誤會了,尼泊爾人對此也耿耿於懷。所以,佛教的真正的根基其實並不在印度而是尼泊爾,雖然尼泊爾信仰佛教的人也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多。尤其在佛教向外傳播之後,本土的根基越來越淺,甚至是難以為繼。佛陀也被成為溼婆大神的第九個化身,所以有時候佛教和印度教會被混淆。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二、印度本土宗教過於複雜,其本土宗教主要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還有各種邪教的教派,教派之間,教派內部的鬥爭非常激烈。佛教除了在釋迦牟尼時代興盛了之外,就一直在分裂,到最後甚至完全拋棄了佛教。大部分印度人都在信仰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佛教地位本來就不高。


三、佛教講眾生平等,然後印度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佛教的平等意識曾經對低種姓者產生過巨大的吸引力。商人和低種姓者通過信仰佛教來逃避婆羅門的壓迫。而印度教興起之後革除了婆羅門教繁瑣的祭祀儀式,虔誠派、性力派等呼籲種姓平等、男女平等的宣傳又博得了民心,佛教的優勢便被剝奪。


四、印度佛教比較依賴王朝和政權的推動,比如阿育王朝、膩色伽的大力推動。然而當這些王朝統治衰落,信仰改變時,信仰也面臨重新洗牌和被抉擇的過程。王朝和統治者對佛教的興衰成了雙刃劍。


最後,其實從佛教自身的說法來看,也是看緣分,看和一方土地眾生的緣分的問題,因果顯現,緣法聚合,順應了法的趨勢和規律,佛法才能興盛。若是緣分盡了,那就強求不了。印度應該是和佛法的緣分盡了吧、


李藝泓


謝謝題主的提問和悟空問答的邀請。私以為,題主對此問題已有所探究。粗略瀏覽了一下幾位高贊答友的分析,有些觀點難以苟同。本人曾到訪印度、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結合有關史料,試著說一下個人對此問題的理解。

在我國,很多人都有一個相當普遍的錯覺,那就是“印度人都信仰佛教”。事實上,印度的主流信仰是印度教,佛教不僅早已經沒落,而且佛教在印度從未成為過主流信仰。很多朋友都知道,印度教與佛教在思想上有著根本的牴觸和衝突。還有很多人受《西遊記》影響,認為“佛教的發源地是現在的印度”,實則不然。佛教的發源地位於現在的尼泊爾,準確的說,佛教的發源地應該叫做“古印度”。

佛教在印度的影響力越來越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佛教誕生後,逐漸走向經院哲學,導致越來越脫離民眾。二是伊斯蘭教對佛教的巨大沖擊。

今天的印度佛教徒不是一直流傳下來的信眾,而是二十世紀以後佛教再傳入印度後的結果。這個群體的規模是非常有限的。據有關權威數據顯示,如今僅有不到1%的印度人信仰佛教。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喜歡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這要結合歷史來看,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漸消失是正常的,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

佛教從阿育王在印度發展到鼎盛時期,又因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受到了古希臘的文化衝擊。從那之後,佛教不再只尊佛陀教導,結合已經幾近滅亡的婆羅門教,開始了多神信仰(古希臘,古印度的婆羅門教都是多神信仰)。古印度佛教開始了大乘佛教信仰,諸多經典,諸多佛、菩薩被塑造出來,連佛像也開始世面流傳(佛陀時代只允許造塔緬懷佛陀功德,是不允許塑像偶像崇拜的),而且雕刻風格趨於古希臘風格。佛陀曾明確表示,允許以自己的語言傳播佛法,但是不可以用“雅語”,也就是古梵語。因為在當時,“雅語”是高種姓才能使用的語言,並不普及。佛陀傳播佛法時用的也是方言——摩揭陀語,這個規定從很大程度來說,讓佛法根植大眾,是有利於佛法傳播的。但是我們發現,在中晚期的佛教已經開始使用梵語推廣。

佛陀曾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來源於《法句經》),也說成、住、壞、空,的四劫現象(多部經典有提到就不列舉了)。成、住、壞、空,是事物發展規律,從誕生到一定時期狀態保持,到衰敗,到消亡。

在南傳經典中,佛經曾記述,原本釋迦牟尼佛的教期是5000年,但因阿難尊者向佛陀求情,開許女眾出家,佛陀說:“今正法惟住五百年。”

從古印度佛教的“大眾部”興起之後,佛法已經和原始佛教有了很大的區別,不僅編纂出了很多經典,戒律也發生了變化,要知道戒律是維持佛法純粹性的根本手段。佛教在印度被改頭換面的婆羅門教——印度教所取代、消亡,也在意料之中。


老鐵胡侃


佛陀說教的書籍《阿含經》顯示,佛陀向有慧根的人指明脫苦得樂的法門,根治人的慾望修行空法門,離不開智慧。佛陀只是把自己當作老師而已,也不想發展為宗教,把僧團當作一個學術團體,鬆緊適度,佛陀更關注的是個人的修行和個人心靈的純淨和解脫。就憑上述佛陀的研究價值就具有終結價值,因為剋制人的慾望是人類的終結任務沒有第二。佛陀的思考給我們打開另一思考角度,更加深刻理解人性,是智慧之學。佛陀對社會的關注不多,主要希望社會出現轉輪聖王,按法治國,這些實現的方式也沒有提出。總體而言佛陀只是關注個體的修行對社會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佛教是智慧之學,當然適合聰明的中國人,解脫求自己啊。印度人是分等級的,這個和佛教根本格格不入的,我懷疑佛陀的思想源頭和中華文明源頭是重合的,佛陀人種和當時西藏人種甘肅人種是一個人種。佛陀思想根本和現在的印度沒有半毛關係,沒有英國,印度就是個地理概念,印度這個地方不同的人種多次到這塊大陸光顧,原先的人早就沒有了。


愛無止境不忘初心


佛教史研究的學者一般都認為,公元13世紀以後,佛教在印度的傳承就已經徹底結束了。從這一個時間段開始,佛教在印度就已經沒有影響力了,而不是越來越少的問題。

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不是某一個因素導致的,而是在內外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

內部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僧團的分裂。關於這個問題,中國人普遍不太瞭解。所以在這裡多花一點工夫介紹。

佛陀在世的時候,僧團是統一管理的。佛陀去世以後大約100年的時間裡,僧團還是統一的。但在第三次結集經典的時候,發生了嚴重的分裂。結集經典是一個佛教專門的概念。早期的佛經不是通過文字傳承,而是由僧侶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以背誦的形式傳承的。由於背誦會產生偏差,因此每隔一段時間要邀請著名的僧侶聯合起來,共同背誦經文。以此校訂背誦當中的錯誤。佛教的早期史料非常混亂,不同派別記載的內容有很大的差異,甚至於完全矛盾。有的派別記載為第二次結集,也有記載為第四次結集。這裡採用較為主流的說法。

主張堅持傳統的老年僧人和主張改革的青年僧人產生了嚴重的矛盾,雙方各自結集,從此分道揚鑣。老年僧人在僧團內的地位相對較高,因此自稱上座部。青年僧人的數量眾多,所以被上座部稱為大眾部,但是在印度梵文原文的本義中,有烏合之眾之意,本質上是一種貶稱。不過目前的早期史料以上座部保存得較為完整,所以學術界普遍沿用了這種說法。

兩者的爭議焦點,主要包括以下四條。一是佛陀的本性界定,上座部堅持認為佛陀是人不是神,大眾部認為佛陀具有神性。二是偶像崇拜。上座部反對偶像崇拜,大眾部認可偶像崇拜。三是普通人能否達到佛的境界。上座部認為,阿羅漢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佛的境界僅限於佛陀本人。大眾部認為普通人也能達到佛的境界。四是守戒問題。上座部堅守佛陀的戒律,大眾部認為應當根據現實需要改變戒律,某些不適合現實的戒律應當被廢除。

分裂並沒有結束,之後上座部和大眾部內部再次分裂。數次分裂之後,佛教的部派總數達到20多個。

幾百年以後,到了東漢時期,貴霜帝國在印度北部崛起。這個時候,大乘佛教開始興起。大乘佛教以大眾部佛教為基礎,吸收了上座部佛教的部分內容,同時又吸收了婆羅門教和古希臘和古代波斯的一些宗教文化。大乘佛教將之前的所有佛教貶稱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強調度化眾生,和原有佛教強調自我解脫有很大的不同。大乘的本意是指可以同時容納多人的馬車,小乘的本意是隻容一人乘坐的小車,梵文原文中還有破車之意。

貴霜帝國時期,由於佛教各派之間的鬥爭,是佛教思想文化發展的一個黃金時期,但是內耗顯然為將來佛教的衰落埋下了種子。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玄奘在公元七世紀尋訪印度的時候,佛教信仰的分裂情況非常嚴重。不同的國家或者地區,信仰不同的佛教宗派。

第二是密教的出現。大乘佛教在發展早期的時候,就吸收了一些婆羅門教的宗教儀式儀軌。到了中期的時候,密教正式形成。到了晚期的時候,大乘佛教的其他宗派已經衰落,密教成為大乘佛教的主體。密教形成之後,就開始大量吸收婆羅門教的宗教文化。發展到晚期的時候,與婆羅門教的相似性越來越高。密教發展的本來目的是為了爭取婆羅門教的信徒,但是婆羅門教的根基遠比佛教深厚,在發展過程最後的結果,反而是自己被婆羅門教吸收。

外部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是沒有了強勢君主的鼎力支持。佛教歷史上,有兩位國王影響力最大。分別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和貴霜王朝的迦膩色伽王。這兩個國王都很有政治能力,統治時期又正值王朝鼎盛階段,加上都很崇信佛教,因此對於佛教有大力的捐助和政治方面的扶持。佛教的外傳和這兩位國王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此後就再也沒有這樣的幸運事件發生。

第二是婆羅門教的復興。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商羯羅。商羯羅在系統整理婆羅門教文化和深入瞭解了佛教文化之後,系統批判了佛教思想。而佛教當時人才凋零,沒有能夠給予有力回應。這種批判極大的打擊了佛教的發展。

第三是伊斯蘭化的遊牧民族南下的打擊。在這個時候,印度佛教本身已經進入發展的晚期階段,而這種以政治為背景的宗教衝擊,帶來的是致命一擊。隨著13世紀末印度超日王寺被焚,佛教在印度的傳承就此結束。

近代以來,英國殖民印度。一些英國探險家對於印度的佛教歷史很感興趣。比如在中國因為騙取敦煌文書而臭名昭著的斯坦因。斯坦因本人曾經在印度探訪佛教遺蹟。斯坦因還自稱以玄奘為榜樣。他們的考古探險,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印度作為佛教發源國的地位得到了確立。當然,關於這一點,尼伯爾和印度有不少糾紛。印度獨立以後,印度政府開始考慮利用佛教這一國際宗教的影響力,為本國謀取政治經濟文化利益。而其他國家的佛教徒,對於印度,既有朝聖心理,又有感恩心理,因此決定在印度重新傳揚佛教。在內外因素推動之下,印度佛教重新發展。但是印度民眾當中,傳播範圍並不廣,信徒總數不足1%。且有很多人是同時兼信印度教。


zyb38537240


佛教在印度的式微,可以歸結於幾個原因:

一是穆斯林的入侵,佛教不如印度教有反抗精神;

二是佛教不如印度教有彈性;

三是當時的佛教過於哲學化了,它在大學裡,而不在民眾之間。

對比我國佛教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我國的佛教顯然是經過本土化的,是與時俱進的,尤其到了明清時期,我國的佛教可以說已經非常平民化了(例如淨宗)。

公元七世紀出現的伊斯蘭教鼓舞著帝王們進行殺戮,雖然印度從來也沒有被完全征服,可是幾乎也沒有哪裡沒有遭到過穆斯林的侵略和襲擊。穆斯林語中的“偶像”一詞實際上就是從梵文的佛陀挪過來的,對於一神教來說,穆斯林沒有理由不去特地搜尋或者摧毀佛教的機構。

在土耳其戰爭中,印度可以說是為了挽救它的文化而戰鬥,穆斯林們摧毀廟宇和其中的雕刻品,戰爭持續了幾百年,一直到十四世紀,印度的抵抗力量終於能和土耳其的宗教力量相等,南方出現了印度帝國,雖然不能把土耳其趕出去,但是也算有了一個抵抗的地盤。

大多數佛教難民逃亡東南亞,也有不少去了西藏,只有小部分人留在了遭劫的佛教大學附近,土耳其人對他們毫不客氣,焚燒了他們的圖書館,殺掉固執地留在當地的佛教徒,在土耳其人統治摩揭陀的時候,佛教已經幾乎沒有任何力量恢復它的文化了。

和佛教不同的是,印度教開始在受挫之後,他們逐漸開始有效的抵抗,並且慢慢地恢復了元氣,一直到印度從穆斯林的統治下解放出來,反觀佛教,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抵抗,為什麼呢?因為佛教是一種和平的哲學和宗教,當穆斯林們要跟它聖戰的時候,佛教徒們反倒認為供奉他們是一種美德,他們沒有任何具有戰鬥精神的士兵來保衛自己。

以前佛教對野蠻民族施以教化的手段,但現在對這個新的野蠻人,他們的教化起不到任何作用,畢竟從前的貴霜人知道佛教是鞏固帝國的好辦法,但土耳其人並不在乎鞏固事業,它唯一喜歡的就是擴張和搶劫,佛教認為土耳其人的行為是罪惡的,但土耳其自己的宗教卻鼓勵他們這麼做,在這種情況下,佛教根本沒有任何手段對付毀滅者。

另外印度教相比佛教而言更有彈性,它幾乎可以接受一切改變,當很多地方受到侵略的時候,它就顯示出比佛教更加強大的力量,因此有人認為,在世紀後的第一個一千年裡,佛教對比印度教就已經不佔優勢了。印度教和中世紀的封建主義潮流互相調和,而佛教鼓吹無階級社會和民主制度,這種觀點不是不好,而是有些不切實際。

再就是在十二世紀之時,佛教過於哲學化,或者說是學院化了,它的要義不在老百姓這裡,而在各個高大上的大學裡,群眾怎麼會懂得那麼深奧的哲學呢?

雖然有答主提出,當時有些印度教的大哲學家在論戰中擊敗了佛教哲學家,因此印度教大流行,但那時印度教的傳奇故事,在佛教的傳奇故事中,則是佛教哲學家法稱擊敗了印度教哲學家——根據記載,佛教的故事顯然可信些,因為法稱不但駁斥了他們的觀點,還建立了一個非常成功的學派來延續他的路線,相反印度教哲學家並沒有這方面的建樹。

【那爛陀寺遺址】

但有趣的是,不管是哪一方的哲學家,他們都沒有對當時的一般百姓起到過任何作用,印度教的大行其道根本就不是因為論戰,最主要的原因是伊斯蘭先掃除了佛教,印度教再和伊斯蘭作戰,保衛了印度的文化,反對無情殺戮,恢復了印度古代學術自由,又相對親民,自然更受到印度人的喜愛。

印度恢復佛教的工作開始於十九世紀,二十世紀的發展勢頭不錯,這主要歸功於錫蘭上座部的佛教徒,不過今天印度佛教的復興,主要還是在佛教學術方面,而不在於宗教傳播方面。


潯陽鹹魚


印度古代佛教盛行,影響廣泛,以致於我國古代唐僧不辭勞苦、不遠萬里前往印度取經。然而,時代進入十三世紀,印度佛教影響卻日漸式微,以致於當今很多印度人已不再信仰此教,這是為何呢?

我們當然不排除社會發展,時代進步這個主旋律,應該還有其它緣由。

日前,印度爆發了2億人大罷工,其中就有不少“高種姓”族群人,他們意欲衝破穆迪總理對於“種姓和宗教中的弱勢群體”的改革,而穆迪總理要求給予弱勢群體 10% 的教育和工作配額。

可想而知,在印度,高種姓族群掌握著國家怎樣的資源,擁有著多麼大的話語權。而佛教早就對這種高種姓制度表示出不滿,故而倡導眾生平等。顯然,該倡議會得到低種姓族群的擁護,卻不會贏得高種姓族群的認可,高種姓族群會憑藉自身的地位和手中的權利,極力反對、詆譭,這樣佛教的發展就必然受到阻礙乃至瀕臨滅絕的危險。而現今大部分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就有力體現了這一點。

印度佛教要想回歸歷史上的繁盛時代,必須打破社會不平等現象,而這並未輕而易舉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