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跨界傳奇,普庵祖師習天師雷法,六封國師,比活佛濟公還神奇


佛道跨界傳奇,普庵祖師習天師雷法,六封國師,比活佛濟公還神奇

佛道兩界的傳奇人物——普庵禪師。

為什麼說他傳奇呢?

因為這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中國僧人,憑藉自身對佛法的精研而證菩薩果位,為自己在眾多佛寺之中爭取到了一席之地。

宋時活佛”濟公“曾有”降龍羅漢“之美名,但他在江南的一些寺廟中,只能站在過道旁邊。而在北京的碧雲寺內,他連立足之地都沒有,只能立在屋樑中。

相較之下,普庵禪師的待遇則大不相同。

佛道跨界傳奇,普庵祖師習天師雷法,六封國師,比活佛濟公還神奇


一些佛寺大殿除了供奉佛祖和觀音大士這些常規佛象之外,更會供上一尊普庵禪師的塑像,可見其地位之尊崇。

也許有人會好奇,普庵禪師到底有何能耐能受此大禮,得享眾生香火?

我實在無法準確地回答你,因為這位禪師神僧能耐大了去了。

降服九良星,鬥過呂洞賓,更是道教泰斗江西龍虎山天師教的得意弟子。

三十九歲讀《華嚴經》而證明悟,頓超八地,五十五歲跌座圓寂,成就果位,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年輕。

而他對這世間貢獻最大的,莫過於《普庵咒》的問世。

愣嚴經有云:八地菩薩以上才可自說咒語。

一般修佛修得深的弟子都知道,佛門之中有一門很厲害的咒語叫做《普庵咒》,辟邪鎮邪,厲害非常。

不僅如此,民間在喪葬、動基之時有安請土地一說,用的也是這《普庵咒》。而由於咒語本身自帶的樂理和旋律,更成為文人雅士甚至宮廷爭相收錄改編的名曲之一。

好了,閒話就到這裡暫且不表,下面就跟隨歷史的筆觸一睹這位傳奇禪師的風采吧。

佛道跨界傳奇,普庵祖師習天師雷法,六封國師,比活佛濟公還神奇


一、生平經歷

普庵印肅禪師(1115年-1169年),俗姓餘,江西宜春袁州人氏,乃臨濟宗第十三世子孫。

據說祖師生時,蓮花生於他家稻田的阡陌上。六歲時,忽夢有一梵僧,用指點他的胸曰:“你他日將自悟取。”,並指示日後當闡揚佛法。

第二天醒後看,但見胸前有點大如櫻桃,被點之處成了硃砂色。知非凡物,父母以天命不可違,遂允其出家為僧。在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之八月,拜慈化寺正賢和尚為師。十一年四月落髮,次年五月受戒,祖師之容貌魁奇,天性巧慧,賢公深為器重。

二十七歲出家入壽隆院,二十八歲受戒,因體悟”佛法了於心而非墨“後,遂雲遊湖鄉。拜謁大溈牧庵忠公,在宋高宗紹興23年(1153年)嗣後駐錫慈化寺,但他並不常住寺內,往往藜權芒履,勵精行道,四方來投者,隨機誘引,得其心傳而成正果者無數。日夜禪定,親契華嚴經,一日大悟,述雲:

「描不成團撥不開,何須南嶽又天台,

六根門首無人會,惹得胡僧特地來。」

宋孝宗幹道二年(1166年),普庵以原寺所處“地氣索莫”難成氣候,決定另擇新址重建梵宇,一日來到南泉山,忽見一人身高八尺,紅髮披肩,蒼髯掩口,普庵問:“爾何方神祗?”那人道:“小神奉玉帝之旨,守護此地,候普庵僧五百年矣。”普庵笑道:“貧僧正是普庵。”於是普庵在南泉山開基興工建寺,兩年後寺成,今日慈化寺址便是800餘年前之舊址。

南宋嘉熙元年,因祈雨封“寂感禪師”;淳佑10年,因救旱加封“妙濟禪師”;因禳疫加封“真覺禪師”。鹹淳四年,又封“昭賜禪師”,大德四年,加“大德禪師”,皇慶元年加封“慧慶禪師”。乾道五年(1169年)七月二十日,聚集諸徒眾,普庵祖師謂‘諸佛不出世亦無有涅盤,入吾室者必能玄契矣,善自護持無令退失也。’隨即沐浴更衣,結跏趺坐而涅槃也。在世之壽為五十五,僧臘為二十八年,諡號為「普庵寂感妙濟正覺昭貺禪師」,後在元代大德四年(1300年)重諡「大德慧慶」。到了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加諡‘普庵至善弘仁圓通智慧寂感妙應慈濟真覺昭貺慧慶護國宣教大德菩薩’。

佛道跨界傳奇,普庵祖師習天師雷法,六封國師,比活佛濟公還神奇


二、道教淵源

普庵禪師出生的時候,正是宋朝雷法大興的時期,江西道教興盛,佛道一家的理念塵囂愈上。在此種大環境下,禪師跟隨天師教第三十代虛靖天師學習雷法。考慮到禪師佛家弟子的身份,天師只傳了靈寶中盟籙的地司雷法,卻沒有傳經書給他。這在秘傳的天師道秘本中皆有記載,《崆峒問答》第十五問雲:“聞雷打石因何得名?”答曰:“相傳釋家普庵真人祖師,學雷法於三十代天師,試之掌心雷,誤劈山石也。”而後來民間廣為流傳的禪師以神通濟世救人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佛道跨界傳奇,普庵祖師習天師雷法,六封國師,比活佛濟公還神奇


地司誥

另外,《道元法會》中的記述,地司派的師派是:金鼎妙化執法申真人霞,南昌仙伯廖真人守真。主帥是:北極御前顯靈體道助法鈥精地司猛吏太歲大威力至德太歲殷郊。副帥是:顯應通靈急捉使者蔣銳。

而《普庵密旨》書符形一節中有云:“祖師金鼎妙化餘張申真人”字樣,足見普庵派仍然以金鼎妙化申真人為祖師,與《道法會元》所載之師派相同,乃地司法之分支也。其符文押煞所用,乃是關、趙、殷、溫四位元帥。

再者,密者中的寶誥和道教如出一轍,其所傳九鳳破穢罡、北斗罡、南鬥罡、八卦罡、三臺罡等步法也皆是出自玄門。

三、普庵法派

普庵法奉宋朝江西南泉山得道印蕭普庵禪師為祖師,即'普庵祖師'。祖師在南泉山得道後常常以神術為民禳災去病,傳祛邪治病法門於世。普庵法中所提到的香水院即普庵祖師得道的慈化寺。

時稱寺院中分內外二院,內院即為出家僧人。外院即是在家十方傳科演教僧人或稱火居僧人(其實為在家修行人士)。普庵法分文武兩教。即文武壇,文壇即超度·禳災·祈福類法科為主。武壇法科既驅邪·治病·鬥邪·攻擊法居多。普庵佛法傳承一般都以文武兩壇傳承才算完整。

普庵法脈於清朝中期傳入四川等地,逐漸與四川本地民間法教·道教·巫法融合,形成今天的普庵法脈。四川遂寧等地仍有普庵香水院內院流傳,文壇以重慶潼南地區為主要法脈,武壇法一家傳為主,二者兼併兼容,完整法脈。

佛道跨界傳奇,普庵祖師習天師雷法,六封國師,比活佛濟公還神奇


“普庵符”——(內畫符,正上方書“普庵佛”左右畫旁書“普庵在此”和“百無禁忌”,因用途不同,符式也不同。例如:鎮宅普庵符:家宅不安,雞狗亂叫,晃忽中常見人影,時有大小災厄出現,家中不吉之事頻頻發生,官非口舌憂苦身心,用此符貼大門,轉兇為吉)

四、傳說軼事

  • 禪師降九良

有一次修寺時,來了九位秀才,對禪師曰:師今年修大殿,但是今年值「九良星」在寺院,怎麼敢修啊?祖師心知此九位是九良星之所化,乃戲曰:九良星是九位,何不將我添入,而成十良星?彼九人慾退,卻被祖師用神力定住,祖師曰:今日你等必須皈依三寶作佛弟子,否則我不放汝等。彼九人即皈依了祖師也。(學按:道教陰陽家說,辰戊醜未四年,九良星在寺院,其它年份在民間。九良星乃太歲也,人若犯之,則或死或瘋,故陰陽家則推斷而避之。但因祖師收其為徒,故至今南方人修建,則請僧人為他們先念普庵咒。有些地方無人會念,則於修建處立一木牌,寫「普庵祖師在此百無禁忌」。)

祖師收了九良星後,匠人都病了,弟子報知,祖師即寫了一個紙條貼 於房柱,上寫:“普庵非想會陰陽,修造無心動九良;勿謂吉凶無禍福,十人卻令九人亡。我性我心常寂靜,莫令含識入鍋湯;奉勸來歸於此者,身心濁穢總成當。”又書:“工匠若不病,天上無九良,工匠若不愈,地上無佛法。”

次日,工匠皆愈。

  • 二帥護法

萍鄉有信士宋秉良和遊文者,來朝見師,與師久坐,而無人侍候,乃問師曰:“師無侍者乎?”師言:“若現出來,恐使足下不安。”師於是叫關公和李靖出來,侍立行茶,兜鍪耀目,金甲緋袍。二公大驚而不敢安坐也。

  • 還受生錢

本鄉有信女張氏,擔一擔紙來到慈化寺,請師焚化還受生錢,師收到後,即命工人把紙浸成紙筋,作糊寺院牆壁之用。

師說:“紙燒成灰,沒有什麼用,今將作紙筋,你功德無量。”隨命寺僧為張氏誦金剛經一卷,誦完後,師說:“你受生錢已經還了。”張氏說:“紙錢都沒有燒,怎麼就還了受生錢。”師說:“你如果不相信,自己去到冥府去看看。”

張氏曰:“凡人怎麼能到達冥府。”師叫張氏閉上眼睛,張氏如在夢中,忽然見到一個人身穿花縵,引她到冥司受生院。有一個官人高聲呼喚張氏,並說:“善女人遇佛出世,還了受生,功德無比,有金剛經一卷,八大金剛守護,官府寶物無量。”並讚歎道:“你生生得受用。”張氏聽完,醒來不知身在何處。過了很久,禮拜師。師曰:“見到了因果嗎?張氏說:“感謝和尚,得好因果。”再拜師後,作禮而退。

師隨集眾曰;“世人愚痴,專以燒紙作為重要的事,蔡倫沒有發明造紙,陰司用什麼錢,釋迦牟尼佛只說經典,不說燒紙,只言多誦大乘經典,未言焚紙有功。近有人紙上印金剛經,販賣得利,恐招報應。”至今慈化寺誦經多以《金剛經》為主,此遵師之教也,今有燒紙人見此文,不警策乎。

佛道跨界傳奇,普庵祖師習天師雷法,六封國師,比活佛濟公還神奇


又有一次信眾陳天章員外出錢舉辦一次水陸大齋法會,並恭請普庵禪師及佛寺中的比丘為其祖先誦經超度。而普庵師父領為陳家誦了一部金剛經,這時陳員外心中滴滴咕咕的很不滿意的說:“怎麼只誦一遍金剛經呢?太少了吧!”。

而普庵曰:“爾既不滿意,再為爾還。”又集眾誦金剛經一遍,可是陳天章回家後心中還是很不滿意。

忽然有一天陳員外暴斃而亡,三日後又復甦,陳員外自言道:“我死後魂就被帶到地府幽冥,而地府判官很不客氣的告訴我說:‘汝在生時不信因果,不識生佛,施財入大慈化寺建雨中水陸,負一中經債。合與鐵枷治罪。’這時陳員外在地府中向冥官深深懺悔,而幽冥便放他回陽。”

所以三日後又活過來了。

隨後陳員外帶全家子子孫孫與五百兩銀錢,來到大慈化寺準備向普庵師父請罪,而普庵問曰:“昔作善因如何?”

陳員外很恭敬的禮拜說:“凡眼不識生佛,起不信心。望慈悲赦罪。”

  • 手臂不朽

師諱修裴,字慧劍,本鄉崔田人氏,幼年從南泉東一寮剃髮出家。稍大後,少與世人接觸,惟默然求靜打坐,潛修佛法,求了生死,以此來報答佛陀深恩。人呼彭和尚。

師一日從東一寮過雨花堂,見一佛像手臂金漆脫落,殿宇多有朽木,隨對眾曰:“今佛像金漆脫落,殿堂破舊,何故不修。”眾回答說:“不是不願修,奈有心無力,資不足焉”。師聽後說:“凡名山福地神所馮依,賴住者,以掌持。我們即住於此,豈敢憚勤勞合。”師發願到楚(今江西)湘(今湖南)交界處募捐,一連幾個月,無有人施捨。甚至有人加以毀謗疑為假僧。一日,師經過一賣肉旁,操刀對眾曰:“吾今斷臂。來證明我為寺化緣乃非假。”話音剛落,刀起師臂斷落於地。眾皆奔救。爭相喜舍。不期而至到慈化寺修大佛,諸天羅漢、韋馱、伽藍、殿宇、鑄法鍾等功德。其佛像貼金就約費金一千餘兩。此皆是師之力也,師七十餘歲示寂。而其臂猶然不朽(一九六五年,宜春作家鄧慈煌還曾見此臂),此足見師精神之感浮。警後來修學之人,當勤精進,其宗風萬古常存。

降伏巫師

有一次祖師在修寺院時,需要磚瓦,乃請瓦匠燒製,但是燒窯時,火煙不從煙筒出,有弟子告知祖師,說此處有一巫師作法,一定是他搗的鬼。祖師笑曰:你們將我的舊法衣拿去,圍在煙筒上。弟子將祖師之袈裟圍於煙筒上,燒窯的火焰頓時入窯,煙從煙筒而出,但是其煙不散,直入巫師家。當巫師前來求懺悔時,師斥:以後不許你用邪法害人。但若今後用法給人治病不驗時,可以祈請我,我則會幫助你。後來巫師們為人治病時,則祈請祖師以求得加被也。

佛道跨界傳奇,普庵祖師習天師雷法,六封國師,比活佛濟公還神奇


嚴罰盜賊

祖師在修廟時,附近有一個賊人,偷工匠的被子。匠人告訴祖師,祖師命用修廟之錢,為匠工賠償。但是此賊得寸進尺,變本加厲,眾乃怒告祖師曰:修廟之錢,乃施主所舍,豈能如此浪費,若不懲治,則徒添我等罪業。祖師即書一紙條,貼之於柱曰:“賊人入院作竊,諷經唸咒剖決;勿令時間到來,須叫七孔流血。”次日,賊忽七竅出血而死。妻前來求懺悔,祖師乃曰:晚了哩!

  • 禪師鬥純陽

越旬日,師正上堂,洞賓又化成樂師,領數童子,具弦管而來,亦不禮拜,問雲:“久聞和尚道行,敢問如何得不?”師曰:“莫將金果子,換卻苦葫蘆。”賓曰:“如何成佛?”師曰:“人變一朝西地錦,天回一心感黃恩。”又問,如何是法?師曰:“鏤鎪骨董降黃龍,五音六律迎仙客。”又問,如何是僧?師雲:“夜靜天空秋月現,金襴掛體御階行。”賓曰:“三寶已蒙指示,西來佛祖意如何?”師用拄杖望空劃一劃,電光隨現,點一點,雷動一聲,師曰:“理會嗎?”賓曰:“不會。”師乃曰:“龍在水中不知水,根塵未斷不通真,九竅七孔是何響,樂人雖唱不知音。”呂祖大悟而去。

普庵禪師是一位具大神通力的禪者,雖出身自禪宗,但卻活用一切上乘密法,故有禪宗的蓮花生大士之稱。

一次於紹興二十六年七月時辦法會,因平時受益之信眾無數,故寺中香火頂盛。

有些外道心懷妄邪之心,故向總督府密報,說普庵禪師為妖僧,迷惑信眾。總督大人指派巡司帶領數百名官差衛隊要捉拿普庵禪師。當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往佛寺出發的路途上,約於寺外數里處,忽見微小雨,須臾簷前有滴水聲,天井水漲,黑雲漸興,波濤洶湧。 此時只見一條長數公里的巨龍出現,頭角崢嶸,神光顯煥的在雲層中翻滾。前來捉拿普庵禪師的官兵見此景像皆驚駭不已,後來帶頭的巡檢官跪地哀求懺悔,才使得龍潛雨止。大隊人馬返回總督府,巡檢官向總督大人報告說:“普庵禪師乃是聖僧,非妖僧也。” 一位戒行、內修、證量都圓滿的佛教大成就者,在人間弘法時,一定有龍天護法護佑的。

雷轟樹妖

有一次,有一家人娶親,但到下轎時新娘人卻不見了,於是兩家都告了官,哪一位官也斷不下來。婆家姓章的主婦對她丈夫說:為這事見官,家產消耗了很多,聽說普庵祖師乃得道的神僧,你不妨備禮去求祖師。

其夫即往求祖師,祖師如入定狀,片時則曰:噢,我知道了!乃寫一紙條,用香花供養七日,其詞曰:“佛身遍滿,哪容妖邪?若不順吾,天雷闢汝!”命來人貼於自家中堂,供養七日便有分曉。其人奉命而行,但是過了七日,殊無感應,將紙條拿來授師,祖師在此偈每一句下添了兩字,其詞曰:“佛身遍滿法界,哪容妖邪鬼魅?若不順吾道心,天雷闢汝粉碎!”

命六名僧人弟子去到他家,將此偈貼於其人家之門外大樟樹上,圍樹念神咒,念至第三會時,忽聞一聲巨響,其樹被雷闢開,從樹中走出兩位姑娘。一位是其家之新婦,另一位是已經失蹤多日的一家的大姑娘。

(此二女是被樹精攝去的。一切精靈都屬於阿修羅道,它們能用自己的精氣神幻現出極為豪華的情景。此樹精惡貫滿盈、執迷不悟,受了所應得之果報吧。據道教說,凡精靈脩成後,五百年必有一雷劫,所以凡聰明一點之精靈,則皈依正教,廣做善事,以求得保天命。否則必會遭雷劫。)

五雷法失靈

寺廟來了位學過「五雷法」的長者。因為其人素聞祖師法力奇特,以為師借妖異幫助,故其人慾用五雷法來降伏。至庵祖處曰:素聞和尚法力高強,不知能否遣雷?祖曰:不行啊!不知施主如何?彼人曰:我也曾經學過五雷法,但是卻苦於沒有清淨地來練,不知和尚能否供我一處來練此法?

師允,留寺內以練其法。殊不知此人對其法早已練成,但是他在此時,不論如何作法都無效驗,乃慚而向師告假,欲別而去,師留其多練些時日,彼人堅決不肯,師曰:既然堅決要去,那我謹以天鼓來相送吧!師說後,以所拄之杖指天,即見迅雷閃電,擎天之霹靂,其人大懼,乃拜地求饒。

祈雨

有一次,天久旱無雨,眾善信往求普庵祖師施法降雨。祖師曰:汝等往去某寺有一和尚,他袈裟邊補著一點紅布,他的黑雨很大啊!眾乃往焉,果有一僧在此,眾乃求其師,祖師即推脫,眾禮拜苦求,

祖師乃以石硯上一點水予之,眾將此水迎到家後,大雨忽至,其雨色黑,田井皆滿。後來眾備禮謝普庵祖師,又問其降雨之師為何人?祖師乃曰:彼師乃龍樹醫王菩薩也。

五、歷史評價

明成祖朱棣:

“萬行圓融,六通具足,端嚴自在,變化無方,哲學悟於群迷,普利益於庶類,如溥甘露於六合,膏澤均沾,猶現滿月於千江,光輝旁燭。”

評《普庵語錄》:

“其精深也,非象之可求,其神妙也,非虛空之可似。”

明代進士鄒元標評《普庵語錄》:

“直接如來之正宗。”

佛道跨界傳奇,普庵祖師習天師雷法,六封國師,比活佛濟公還神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